第1118章 评判目光
今年,安森经历一系列惊涛骇浪,有站在戛纳电影节最高领奖台上的精彩,也有意外受伤之后在黑暗里浮浮沉沉的挣扎;有“暖暖内含光”的意外惊喜,也有错过“公主日记2”的错综复杂。
一年时间,显得格外漫长。
但安森始终没有真正的休息时间,让心绪宁静下来,消化那些惊涛骇浪。
本来,这段公路旅行也一样是工作,为下一个角色下一个项目准备;却没有想到,意外地成为逃离之旅。
终于,安森能够安静下来,所有嘈杂全部消失,让神经完全放松下来,放任自己在空白和宁静之中发呆。
车窗之外的景色,持续不断倒退,斑斓而绚烂的色彩最后演变为一条潺潺河流,在视线尾梢流动着。
有时荒芜、原始、凋零、破败;有时恢弘、壮阔、秀丽、曼妙。
站在自然面前,人类总是能够感受到自己的渺小,但毫无疑问,在柴米油盐之外,外面还有一个宽广的世界等待探索。
某些时刻,安森忍不住想,薇薇安一直待在孟菲斯抚养四个孩子,她的人生被困在了一个小小的盒子里;而约翰尼则一直在公路旅行,巡演、灯光、掌声、欢呼,这又是截然不同的另外一种人生,这是不是两个人渐行渐远的诸多原因之一呢?
一直以来,约翰尼-卡什和琼-卡特作为公众人物,他们有机会在媒体面前阐述自己的故事,约翰尼甚至出版了两本个人传记;然而,薇薇安作为一个普通人却没有这样的机会,她的声音一直都是被忽略被遗忘的。
在筹备“与歌同行”这个项目期间也是一样,从基彻到曼高德,他们都没有询问过,薇薇安到底有什么意见?
安森隐隐约约记得,在前世时空里,因为“与歌同行”的问世,无数人为约翰尼-卡什和琼-卡特的爱情落泪,以至于约翰尼和薇薇安的四个孩子格外伤心,于是薇薇安沉默多年之后终于发声,出版了个人传记——
讲述薇薇安版本的故事,让世人评鉴。
可惜,安森不曾阅读过那本传记。
安森曾经考虑过,他是否应该私底下联系薇薇安,但最后还是放弃了。
如果综合考量约翰尼、薇薇安以及琼-卡特的多方意见,以一个客观立场重新讲述约翰尼-卡什的故事,整个剧本需要彻底推翻重写是一个问题,太过贪心试图面面俱到最后反而可能西瓜和芝麻全部都照顾不到则是另一个问题。
归根结底,剧本创作的困难,安森再了解不过。
尽管在约翰尼的故事里,薇薇安退居二线,但安森还是忍不住想,我们所经历的每一件事相遇的每一个人,那些点点滴滴成就现在的自己;那么,薇薇安又在约翰尼的人生里扮演什么角色,积极影响更大,还是消极影响更大呢?
现在,安森终于明白,为什么有人如此热衷公路旅行了。
公路旅行,相当于自己一寸一寸地去探索脚底下那片土地,去经历去见证,这是依靠飞机和火车在不同城市之间穿行所感受不到的风景。
同时,当世界只剩下自己和自然,这也意味着世界终于安静下来,可以听见自己的声音,也可以和自己展开对话,在繁忙到吃饭喝水演变为一种生存本能的现代社会生活里,每个人都需要这样的时间。
允许脚步放慢下来,允许发呆浪费时间,允许寻找喘息空间……这样的奢侈,恰恰是现代生活所欠缺的。
本来,安森是准备顺着约翰尼的足迹探索他所经历的那个时代,却没有想到,意外成就了自己的一段旅程。
这是一个小小收获。
可惜,旅程没有能够持续太久,短短三周而已,安森就不得不掉头返回洛杉矶——
“蝴蝶效应”,准备首映。不过,安森并不担心,等电影宣传期结束,他可以继续踏上旅程,一辆车一把吉他,这就已经足够。
只是现在,安森需要先收回注意力,暂时回归自己的本职工作。
埃德加略显紧张也略显期待。
苦苦等待、翘首以盼,安森职业生涯首次担任制片人的作品,终于即将登场。
不止埃德加,整个好莱坞数不胜数的视线全部纷纷投射过来。
今年五月,“大象”登顶戛纳电影节最高领奖台,一举改变安森的职业生涯,瓶形象遭受“严峻挑战”。
刹那间,好莱坞行业内外纷纷开始好奇,这是巧合吗?亦或者说,安森慧眼识珠,证明自己的艺术品味?
第一时间,目光熙熙攘攘地朝着“蝴蝶效应”聚焦,因为这是安森首次担任制作人的作品,如果说“大象”可能是一次美丽的意外,那么“蝴蝶效应”就能够看出安森作为一个电影人的品味和眼光了。
类型。题材。票房。口碑。质量。
诸如此类,“蝴蝶效应”将接受全方位的评判。
当然,客观来说,一部作品的成败,远远不足以审判一位制作人的能力,但对于安森这样的特殊情况,好莱坞电影产业确实能够看出诸多内容。
更何况,不要忘记“与歌同行”。
安森刚刚接拍这部作品,传闻他同样将担任制作人,这也将是短短一年时间里,安森在演员事业里更进一步的尝试,不仅担任制作人,而且首次以制作人的身份进入颁奖季的汹涌,野心毫无保留地展示。
种种原因碰撞在一起,“蝴蝶效应”从定档开始就已经成为话题中心。
然而,埃德加对新线影业敲定的档期并不满意。
在埃德加看来,新线影业有些想法有些构思,但还是太粗糙,最后敲定的档期让“蝴蝶效应”陷入包围圈——
如同炮灰一般。
新线影业安排“蝴蝶效应”在十一月第三周正式全面供应,前承万圣节、后接感恩节,抓住一个节日档期,侧重放大电影的科幻以及家庭两个关键词,希望能够在票房市场抓住观众的注意力,创造佳绩。
从纸面分析,这一策略没有毛病,确实符合电影的类型和风格,至少,这一档期比圣诞节阖家欢乐的气氛更加合适,也比秋季档冷冷清清无人问津的凄凉更加合适,也许能够依靠安森的号召力杀出重围。
也就是说,新线影业不是没有想法没有考量的。
然而,如果考量只是看到表面,那就如同傻瓜开始思考一样,最后还是白费功夫,至少埃德加是如此认为的。
“蝴蝶效应”的档期……十面埋伏。
(本章完)
今年,安森经历一系列惊涛骇浪,有站在戛纳电影节最高领奖台上的精彩,也有意外受伤之后在黑暗里浮浮沉沉的挣扎;有“暖暖内含光”的意外惊喜,也有错过“公主日记2”的错综复杂。
一年时间,显得格外漫长。
但安森始终没有真正的休息时间,让心绪宁静下来,消化那些惊涛骇浪。
本来,这段公路旅行也一样是工作,为下一个角色下一个项目准备;却没有想到,意外地成为逃离之旅。
终于,安森能够安静下来,所有嘈杂全部消失,让神经完全放松下来,放任自己在空白和宁静之中发呆。
车窗之外的景色,持续不断倒退,斑斓而绚烂的色彩最后演变为一条潺潺河流,在视线尾梢流动着。
有时荒芜、原始、凋零、破败;有时恢弘、壮阔、秀丽、曼妙。
站在自然面前,人类总是能够感受到自己的渺小,但毫无疑问,在柴米油盐之外,外面还有一个宽广的世界等待探索。
某些时刻,安森忍不住想,薇薇安一直待在孟菲斯抚养四个孩子,她的人生被困在了一个小小的盒子里;而约翰尼则一直在公路旅行,巡演、灯光、掌声、欢呼,这又是截然不同的另外一种人生,这是不是两个人渐行渐远的诸多原因之一呢?
一直以来,约翰尼-卡什和琼-卡特作为公众人物,他们有机会在媒体面前阐述自己的故事,约翰尼甚至出版了两本个人传记;然而,薇薇安作为一个普通人却没有这样的机会,她的声音一直都是被忽略被遗忘的。
在筹备“与歌同行”这个项目期间也是一样,从基彻到曼高德,他们都没有询问过,薇薇安到底有什么意见?
安森隐隐约约记得,在前世时空里,因为“与歌同行”的问世,无数人为约翰尼-卡什和琼-卡特的爱情落泪,以至于约翰尼和薇薇安的四个孩子格外伤心,于是薇薇安沉默多年之后终于发声,出版了个人传记——
讲述薇薇安版本的故事,让世人评鉴。
可惜,安森不曾阅读过那本传记。
安森曾经考虑过,他是否应该私底下联系薇薇安,但最后还是放弃了。
如果综合考量约翰尼、薇薇安以及琼-卡特的多方意见,以一个客观立场重新讲述约翰尼-卡什的故事,整个剧本需要彻底推翻重写是一个问题,太过贪心试图面面俱到最后反而可能西瓜和芝麻全部都照顾不到则是另一个问题。
归根结底,剧本创作的困难,安森再了解不过。
尽管在约翰尼的故事里,薇薇安退居二线,但安森还是忍不住想,我们所经历的每一件事相遇的每一个人,那些点点滴滴成就现在的自己;那么,薇薇安又在约翰尼的人生里扮演什么角色,积极影响更大,还是消极影响更大呢?
现在,安森终于明白,为什么有人如此热衷公路旅行了。
公路旅行,相当于自己一寸一寸地去探索脚底下那片土地,去经历去见证,这是依靠飞机和火车在不同城市之间穿行所感受不到的风景。
同时,当世界只剩下自己和自然,这也意味着世界终于安静下来,可以听见自己的声音,也可以和自己展开对话,在繁忙到吃饭喝水演变为一种生存本能的现代社会生活里,每个人都需要这样的时间。
允许脚步放慢下来,允许发呆浪费时间,允许寻找喘息空间……这样的奢侈,恰恰是现代生活所欠缺的。
本来,安森是准备顺着约翰尼的足迹探索他所经历的那个时代,却没有想到,意外成就了自己的一段旅程。
这是一个小小收获。
可惜,旅程没有能够持续太久,短短三周而已,安森就不得不掉头返回洛杉矶——
“蝴蝶效应”,准备首映。不过,安森并不担心,等电影宣传期结束,他可以继续踏上旅程,一辆车一把吉他,这就已经足够。
只是现在,安森需要先收回注意力,暂时回归自己的本职工作。
埃德加略显紧张也略显期待。
苦苦等待、翘首以盼,安森职业生涯首次担任制片人的作品,终于即将登场。
不止埃德加,整个好莱坞数不胜数的视线全部纷纷投射过来。
今年五月,“大象”登顶戛纳电影节最高领奖台,一举改变安森的职业生涯,瓶形象遭受“严峻挑战”。
刹那间,好莱坞行业内外纷纷开始好奇,这是巧合吗?亦或者说,安森慧眼识珠,证明自己的艺术品味?
第一时间,目光熙熙攘攘地朝着“蝴蝶效应”聚焦,因为这是安森首次担任制作人的作品,如果说“大象”可能是一次美丽的意外,那么“蝴蝶效应”就能够看出安森作为一个电影人的品味和眼光了。
类型。题材。票房。口碑。质量。
诸如此类,“蝴蝶效应”将接受全方位的评判。
当然,客观来说,一部作品的成败,远远不足以审判一位制作人的能力,但对于安森这样的特殊情况,好莱坞电影产业确实能够看出诸多内容。
更何况,不要忘记“与歌同行”。
安森刚刚接拍这部作品,传闻他同样将担任制作人,这也将是短短一年时间里,安森在演员事业里更进一步的尝试,不仅担任制作人,而且首次以制作人的身份进入颁奖季的汹涌,野心毫无保留地展示。
种种原因碰撞在一起,“蝴蝶效应”从定档开始就已经成为话题中心。
然而,埃德加对新线影业敲定的档期并不满意。
在埃德加看来,新线影业有些想法有些构思,但还是太粗糙,最后敲定的档期让“蝴蝶效应”陷入包围圈——
如同炮灰一般。
新线影业安排“蝴蝶效应”在十一月第三周正式全面供应,前承万圣节、后接感恩节,抓住一个节日档期,侧重放大电影的科幻以及家庭两个关键词,希望能够在票房市场抓住观众的注意力,创造佳绩。
从纸面分析,这一策略没有毛病,确实符合电影的类型和风格,至少,这一档期比圣诞节阖家欢乐的气氛更加合适,也比秋季档冷冷清清无人问津的凄凉更加合适,也许能够依靠安森的号召力杀出重围。
也就是说,新线影业不是没有想法没有考量的。
然而,如果考量只是看到表面,那就如同傻瓜开始思考一样,最后还是白费功夫,至少埃德加是如此认为的。
“蝴蝶效应”的档期……十面埋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