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色 作者:叨狼
第三十九章 范亨的任务
在广州的这几天里,范亨显得有些心事重重。
原因之一自然是被范无病弄的,原因之二则是几天来考察同丰公司,心有所感。
最近几年,国企的日子举步维艰啊!
就以范亨所在的平原机械厂为例,它是一家军工企业,相对来说还好一些,军方的订单基本上就可以维持厂子的基本运营,但是要大发展却是很难,毕竟从前几年起,国家对外的主要宣传基调就是和平共处,因此这个军备问题就不能太过放松,以免授人口实。
平原机械厂是为海军提供舰载武器的企业,简单地说,就是专门生产一种鱼雷。
鱼雷是海战中在水中使用的武器,发射后可自己控制航行方向和深度,遇到舰船,只要一接触就可以爆炸。它具有航行速度快、航程远、隐蔽性好、命中率高和破坏性大的特点,可以说是“水中导弹”。
鱼雷的攻击目标主要是战舰和潜水艇,也可以用于封锁港口和狭窄水道。其前部为雷头,装有zha药和引信;中部为雷身,装有导航及控制装置;后部为鱼尾,装有发动机和推进器等动力装置,动力系统能源分别为燃气和电力等。根据不同的需要,鱼雷分为大、中、小三种类型。直径为533毫米以上的为大型鱼雷;直径在400~450毫米之间的为中型鱼雷;直径为324毫米以下的为小型鱼雷。鱼雷主要用舰船携带,必要时也可以用飞机携带。
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时,鱼雷已被公认为是仅次于火炮的舰艇主要武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被鱼雷击沉的运输船达1153万吨,占被击沉运输船总吨位的89%;舰艇162艘,占被击沉舰艇总数的49%。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鱼雷击沉的运输船总吨位达1366万吨,占被击沉运输船总吨位的68%;舰艇达369艘,占被击沉舰艇总数的38.5%。
相对于导弹而言,传统的鱼雷的作用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他只适合于攻击海面舰船或者是岸基防御工事,或者用于海下潜艇的进攻方式,而不像导弹那样天上地下水面都可以应用,其作战半径也比导弹小很多,如果不是深水作战的特殊性以及价格低廉的话,这东西估计是要处于淘汰阶段了。
国内的鱼雷武器,由于历史上的原因,基本上还是与苏俄所研制的鱼雷一脉相承的,其技术性能也仅仅是停留在二十世纪初的热动力鱼雷上,也就是俗称的蒸汽瓦斯鱼雷。
而在国外,鱼雷技术的发展,已经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了。
一九三八年,德国首先在潜舰上装备了无航迹电动鱼雷,它克服了热力鱼雷在航行中因排出气体形成航迹而易被发现的缺点。一九四三年,德国研制出单平面被动式声自导鱼雷,它可接收水而舰艇的噪声自动导鱼雷,提高了命中率。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德国又发明了线导鱼雷,发射舰艇通过与鱼雷尾部连接的导线进行制导,不易被干扰。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美国制成双平面主动式声自导鱼雷(又称反潜鱼雷),它可在水中三维空间搜索,攻击潜航的潜艇。一九六零年,美国又首先研制出“阿斯罗克”火箭助飞鱼雷(又称反潜导弹),它由火箭运载飞行至预定点入水自动搜索、跟踪和攻击潜艇。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鱼雷采用了微型电脑,改进了自导装置的功能,协强了抗干扰和识别目标的能力,其航速已提高到90─100公里/小时,航程达4.6万米,尽管由于反舰导弹的出现,使鱼雷的地位有所下降,但它仍是海军的重要武器。特别是在攻击型潜艇上,鱼雷是最主要的攻击武器。
以前的时候,范亨限于身份级别,所做的工作仅仅是负责鱼雷武器的总装而已,如今级别提升了,看到的内部资料相应地也多了一些,在了解到国内国外的巨大差距后,心里面的震撼之大是无法形容的。
国内军工企业该如何生存,如何发展,这是一个大问题,也不是范亨这个层面的干部所能够决定的,但是这并不影响他用自己的头脑来思索这个问题。
平原机械厂的鱼雷技术自然是源自苏联,后来自主研发了一部分,由于中苏关系自六十年代以后一直处在敌视状态,因此技术上的进步非常有限,跟发达国家的差距也越来越大。今年以来,中美关系渐渐升温,在得到一部分技术解禁后,国内也在自行发展电动力鱼雷,效果还不错,可是跟人家最新式的鱼雷比起来,显然不在一个层面上。
今年年初的时候,对越自卫反击战爆发,一个月的持续打击使越南安分了不少,而在海面上的战斗也获得了一定的战绩,尤其是捕获了一条完整的苏制新式鱼雷。军方对此如获至宝,立刻将鱼雷拉回了广州的同丰公司进行解剖研究,以期获得关键性的核心技术。
范亨为首的考察团,主要就是来同丰公司进行接触,吸收先进经验的,同为机械工业部下属的军工企业,在保密问题上自然没有什么好纠缠的,关键就是看那方面的技术力量更加雄厚一些,获得的成果自然就更丰盛一些。
虽然范无病的事情给范亨造成了一些困扰,但是工作当先,自己可是带了厂里最拔尖儿的技术力量出来的,怎么也不能让身为兄弟单位的同丰公司的同行们看了笑话。
因此范亨一进入状态之后,也就顾不上管范无病的事情了。
第三十九章 范亨的任务在线阅读
第三十九章 范亨的任务
-
第三十九章 范亨的任务
在广州的这几天里,范亨显得有些心事重重。
原因之一自然是被范无病弄的,原因之二则是几天来考察同丰公司,心有所感。
最近几年,国企的日子举步维艰啊!
就以范亨所在的平原机械厂为例,它是一家军工企业,相对来说还好一些,军方的订单基本上就可以维持厂子的基本运营,但是要大发展却是很难,毕竟从前几年起,国家对外的主要宣传基调就是和平共处,因此这个军备问题就不能太过放松,以免授人口实。
平原机械厂是为海军提供舰载武器的企业,简单地说,就是专门生产一种鱼雷。
鱼雷是海战中在水中使用的武器,发射后可自己控制航行方向和深度,遇到舰船,只要一接触就可以爆炸。它具有航行速度快、航程远、隐蔽性好、命中率高和破坏性大的特点,可以说是“水中导弹”。
鱼雷的攻击目标主要是战舰和潜水艇,也可以用于封锁港口和狭窄水道。其前部为雷头,装有zha药和引信;中部为雷身,装有导航及控制装置;后部为鱼尾,装有发动机和推进器等动力装置,动力系统能源分别为燃气和电力等。根据不同的需要,鱼雷分为大、中、小三种类型。直径为533毫米以上的为大型鱼雷;直径在400~450毫米之间的为中型鱼雷;直径为324毫米以下的为小型鱼雷。鱼雷主要用舰船携带,必要时也可以用飞机携带。
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时,鱼雷已被公认为是仅次于火炮的舰艇主要武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被鱼雷击沉的运输船达1153万吨,占被击沉运输船总吨位的89%;舰艇162艘,占被击沉舰艇总数的49%。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鱼雷击沉的运输船总吨位达1366万吨,占被击沉运输船总吨位的68%;舰艇达369艘,占被击沉舰艇总数的38.5%。
相对于导弹而言,传统的鱼雷的作用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他只适合于攻击海面舰船或者是岸基防御工事,或者用于海下潜艇的进攻方式,而不像导弹那样天上地下水面都可以应用,其作战半径也比导弹小很多,如果不是深水作战的特殊性以及价格低廉的话,这东西估计是要处于淘汰阶段了。
国内的鱼雷武器,由于历史上的原因,基本上还是与苏俄所研制的鱼雷一脉相承的,其技术性能也仅仅是停留在二十世纪初的热动力鱼雷上,也就是俗称的蒸汽瓦斯鱼雷。
而在国外,鱼雷技术的发展,已经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了。
一九三八年,德国首先在潜舰上装备了无航迹电动鱼雷,它克服了热力鱼雷在航行中因排出气体形成航迹而易被发现的缺点。一九四三年,德国研制出单平面被动式声自导鱼雷,它可接收水而舰艇的噪声自动导鱼雷,提高了命中率。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德国又发明了线导鱼雷,发射舰艇通过与鱼雷尾部连接的导线进行制导,不易被干扰。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美国制成双平面主动式声自导鱼雷(又称反潜鱼雷),它可在水中三维空间搜索,攻击潜航的潜艇。一九六零年,美国又首先研制出“阿斯罗克”火箭助飞鱼雷(又称反潜导弹),它由火箭运载飞行至预定点入水自动搜索、跟踪和攻击潜艇。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鱼雷采用了微型电脑,改进了自导装置的功能,协强了抗干扰和识别目标的能力,其航速已提高到90─100公里/小时,航程达4.6万米,尽管由于反舰导弹的出现,使鱼雷的地位有所下降,但它仍是海军的重要武器。特别是在攻击型潜艇上,鱼雷是最主要的攻击武器。
以前的时候,范亨限于身份级别,所做的工作仅仅是负责鱼雷武器的总装而已,如今级别提升了,看到的内部资料相应地也多了一些,在了解到国内国外的巨大差距后,心里面的震撼之大是无法形容的。
国内军工企业该如何生存,如何发展,这是一个大问题,也不是范亨这个层面的干部所能够决定的,但是这并不影响他用自己的头脑来思索这个问题。
平原机械厂的鱼雷技术自然是源自苏联,后来自主研发了一部分,由于中苏关系自六十年代以后一直处在敌视状态,因此技术上的进步非常有限,跟发达国家的差距也越来越大。今年以来,中美关系渐渐升温,在得到一部分技术解禁后,国内也在自行发展电动力鱼雷,效果还不错,可是跟人家最新式的鱼雷比起来,显然不在一个层面上。
今年年初的时候,对越自卫反击战爆发,一个月的持续打击使越南安分了不少,而在海面上的战斗也获得了一定的战绩,尤其是捕获了一条完整的苏制新式鱼雷。军方对此如获至宝,立刻将鱼雷拉回了广州的同丰公司进行解剖研究,以期获得关键性的核心技术。
范亨为首的考察团,主要就是来同丰公司进行接触,吸收先进经验的,同为机械工业部下属的军工企业,在保密问题上自然没有什么好纠缠的,关键就是看那方面的技术力量更加雄厚一些,获得的成果自然就更丰盛一些。
虽然范无病的事情给范亨造成了一些困扰,但是工作当先,自己可是带了厂里最拔尖儿的技术力量出来的,怎么也不能让身为兄弟单位的同丰公司的同行们看了笑话。
因此范亨一进入状态之后,也就顾不上管范无病的事情了。
第三十九章 范亨的任务在线阅读
第三十九章 范亨的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