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万两 作者:司马拆迁

    分卷阅读202

    光映照下,晶莹艳丽,一汪红光闪耀。满满一匣红豆。

    他看得痴了,怒气愤恨全消,将那鲜艳坚硬的红豆全数倒出,匣底果然有一张字笺,逾郎写字给他,从不写惯写的草书,而是一笔行书,道是:“今宵梦魂重有约,又送相思到枕边。”红豆又名相思子,送红豆到枕边,便如同逾郎在他梦中,送相思到他枕边。那笺上另起一行,却是更为风流的小字,道是:“堂前有相思树,系别后手植,七载始生红豆,特此相寄。虽约期未满,而相别日以久,相思日以增,何不缓缓归。”

    前度分别后,他亲手植下相思树,枝繁叶茂,却总是不结子。直到今年,生出满枝累累的相思子,九月头一批落地,便被他装匣寄来。虽十年之约未满,但心中相思如枝头相思子,与日俱增,为何不提早来归?可这早归,却写成缓缓归。他的逾郎爱他至此,就连要他早归也不愿他仓促颠簸,旅途劳顿,只叮嘱他缓缓而归。

    第114章

    次日乐濡领回他的骡子,踏上归程。居然仍牵着他的骡子上船,把那只病好后日渐长膘的骡子带回了蓬莱岛。旁人养鸟养鱼养猫狗,蓬莱岛这小公子竟在他那风景明丽,处处栽种山樱的含桃馆里放养一只骡子。

    小公子为这骡子取名小駃,将这头骡子黑漆漆的皮毛养得油光水滑。骡由马与驴所生,马所生的称驴骡,驴所生的称马骡。这小駃是一头小公驴骡,平日只嚼嚼花草,也不怎么叫,年纪才三、四岁,性情温顺,却和小公子一般好奇,有什么新鲜事总溜达来围观,一人一骡,两双大眼睛看得津津有味。

    乐濡在它背上放了锦绣软鞍,自己不骑,倒是献宝似的牵着骡子让他春草妹妹骑一骑。蔺春草还爬不上马背,骑骡正好,莫名有些喜欢小駃,轻轻抚摸它的皮毛和尖尖长长的双耳。又自己穿了一串璎珞铃铛系在它脖子上,让它走路时叮叮当叮叮当地响。

    岛上诸人最初见多了头骡子,惊愕之余都觉新鲜,围观窃笑不止。后来倒也习惯了这叮叮当之声,每次见到这骡子悠闲地从果树下花丛旁走来,都会笑着看看。

    辜薪池问过乐濡为何要养骡子,乐濡捧着糕点,仿佛要把一路上饿的肚子都补回来,含含糊糊地说:“有天傍晚路上只有我和小駃,它那时候还病着,我饿着肚子,但是它还是驮着我在天黑前到下一个城里。当时我就和它说,我会照顾它一辈子啦。”

    大楚威凤八年十一月十四,据锦京不远的彭城地震,灾民十三万余。萧尚醴谕令当地官吏尽力安抚,施粥散米,筹放药物与御寒衣物,仍有数万人流离失所,近万人辗转来到锦京郊外。

    萧尚醴令烛照司暗查,为何灾民会离乡,可是当地官吏赈灾不力。顾三去后,明鉴与烛照二司实际上都由苏辞把持,顾三这挂名垂拱令更似天子朝堂之外的幕僚,只偶尔被萧陛下垂询,回奏所闻与见解。

    十二月二十三起,锦京连遭大雪,天气严寒。苏辞被宣召入宫,率几名垂拱司高手护卫那位陛下亲至京郊查看。满天满地的大雪,灾民挤挤挨挨,衣仍单薄,虽能每日领粥维生,却每日都病死冻死不少。

    官吏恐惧瘟疫,只将死尸集中在一地。几十具死尸便已经可以如山,更遑论百具千具。这样的大雪天气里,尸体堆积成山,又被冰雪掩盖。而那冰雪未曾掩盖之处,许多尸体上连单衣都不存,是被活人扒下衣裳穿在身上抵御严寒。

    烛照司的查访已有结论,萧尚醴道:“拨下的御寒衣物何在,难道有人胆大到敢侵吞?”苏辞听他声音平静,想起他判刑之重,不寒而栗,低声道:“禀陛下,未曾查到有人侵吞赈灾钱,只是各地官吏未能及时赈灾,譬如彭城粮仓施粥发药放衣,在灾后第十一日才勉强设立,第十七日才有一定成规可以遵循。等不到的灾民不是饿死病死就是离乡乞讨。”

    他们为何敢这么做?无非是官吏中人人都如此不作为。陛下若要责罚,需责罚多少人?萧尚醴肩上发上都是雪,连眼睫上都是细碎雪片。他却仰头望了望天,轻柔道:“法不责众?好,寡人就非要责众。”

    十二月二十五日,楚帝清查此事,所有参与赈灾的官吏,尽心竭力者越级擢升,无所作为者或斩首或流放。各级官吏十成中去了六七成,处斩者共三十四人。素王萧醍年近十六,出列求道:“臣以为,悉数处斩,刑罚过于严峻。他们虽有罪,罪不至死,恳请陛下三思。”

    萧尚醴道:“他们罪不至死,那灾民又有何罪,因彼等失职,无辜枉死!”萧醍无话可说,仍是以额叩地,再三恳求。萧尚醴怒火难压,训斥道:“生民与土地都是国本,失去生民与土地,国必亡。官吏失去民众就如将军失去阵地,将军失地,名裂身死;官吏失民,难道可以免死?”

    萧醍素来有仁义之名,但这仁义有时令萧尚醴深恶痛绝。萧醍低头不再语,萧尚醴道:“滚!”萧醍唯有站起身,退出殿去。

    这位陛下继位以来,以刑法御下,群臣无不畏惧。以往哪一朝哪一代不曾因天灾死过人,纵是古之明君的盛世,也是死过十万百万人的。但自周至楚,从未有一任天子如这位陛下一般,为那些无论如何难逃一死的人的死,对不作为的官吏加以极刑。

    不仅如此,举荐无能官吏的朝臣、参与赈灾却未能使下属有所作为的朝臣,皆受株连。虽说免死,免流放,却要遭廷杖之刑,颜面扫地。

    但这位陛下杖责朝臣已非一次,上一次他杖责朝臣之时,萧醍还仅是英川王的庶子,不是俨然国之储君的素王,当今天子的唯一子嗣。这一回当这位陛下再要杖责朝臣,所有人皆瞩目于素王萧醍,朝野尽知,储君有仁义之风,慕儒家王道。在为请免死罪一事遭天子斥责之后,有英川王世子被贬入尘泥的前车之鉴,他敢不敢再向君父进谏,又会不会再向君父进谏?

    大楚威凤八年十二月二十七日,素王萧醍免冠白衣,跣足跪在玉熙殿外冰雪之中。他衣是单衣,足是赤足,除去发冠。宫仆侍女,身份低微或有罪在身之人才需这样面冠跣足待罪。他这样跪在殿外,就是不要尊位,不要性命,只求面见陛下。

    萧醍在冰雪中足足跪了半个时辰,原就白皙的肤色淡淡发青,嘴唇都冻成青色。待刘寺来传召时,他勉强起身,却被冻僵了,周身没有知觉,宫人要为他用暖炉驱寒,却被刘寺一脚踹开,道:“献什么殷勤!”又对萧醍小心笑道:“殿下,陛下传召,这……实在不能等。”

    他身上几处冻伤,尚未处置,便进入殿内。身体还僵直,衣上积雪都融化。殿内温暖如春,萧醍强自颤抖着行礼,四肢自寒冷中复苏,却渐渐开始针扎一般痛痒。

    分卷阅读202

    -

章节目录

黄金万两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司马拆迁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司马拆迁并收藏黄金万两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