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安定 作者:竹殿
分卷阅读109
前这座宫殿内的人他认识极多,如今伊人已逝,物是人非罢了。
“祈涵见过阿娘。”
“身上的伤可痊愈了?”武太后见杨祈涵脸色红润,想来身上的伤已经痊愈,倒也能应付接下去的任命。
“已经好了。”
“贤儿遇刺身亡之事你不必太过愧疚,这是他的命。”武太后心情烦闷,只是对着杨祈涵时总是能够容忍一二,再者她也不是不知道杨祈涵近半个月来并不好过,明明已经将徐敬业压制,可没想到结局会是如此光景。
“阿娘不必安慰祈涵,此事祈涵本就难辞其咎,若不是阿娘力保祈涵,祈涵怕是已经深陷牢狱。”杨祈涵责怪自己为何不将杨成宇也派去保护李贤,若是杨成宇也在李贤身边,他也许就不会死吧。
武太后叹息,她一生最宠爱的孩子仔细想来也就只有李弘与李思,李令月三人而已。李贤的确是个优秀的孩子,平日里也是让她极为放心。俗话常言会哭的孩子有糖吃,只是李贤从未与弟弟妹妹争执过,也是为难那个孩子了。
“涵儿,阿娘想让你去皇陵监督工程。”
“祈涵愿意。”
长安自古便是京城,在此处建都的朝代数不胜数,长眠此地的王公贵族更是数以百计,如今,李贤也是即将成为其中一员。
李贤的皇陵已经定下名义,起名孝陵。地处蒲城桥山西南,自开工建设已有数年,每日数以万计的工匠开工,为大唐的帝王修建长眠之处。
杨祈涵回府之后与李思说了此事之后,得到了李思的谅解,“府内一切有我,祈涵只要早日完成工期回来便好。”
“青鸾,帝陵修建也不是区区数年就能完成,我只是有些担心……”杨祈涵轻轻地捏了捏李思的脸颊,“等我回来之后博儿与艺儿都要认不出我了,该怎么办?”
“怎么会,他们也不小了,认得人了。”李思伸手握住杨祈涵的手,放在自己胸口处,“不止博儿与艺儿认得,我也认得。”
杨祈涵脸一红,怎么都没想到这位公主殿下会这么直接说着情话。
“我会尽量早些完成工期,到时我们就可一家团聚。”杨祈涵将李思拥抱入怀,低头亲了亲李思的额头,“博儿与艺儿两个此时还是孩子,平日里也多余他们聊话,不要总是摆着母亲的架子,这样他们可不敢与你说心里话。”
“你这叫什么话?怪我对他们太过严厉了不成。”
“严厉自然是好事,只是平日里也得对他们好些,我去孝陵之后可就只有你一人带着他们,难免要操心不少事。”
“知道了,你就安心的监督孝陵完工,早日回来一家团聚。”
杨祈涵此次前往孝陵,林志特意挑选了几人跟随前去以保护杨祈涵周全,至于林志本人则是被杨祈涵留在长安,并且告知与他府内的账本交由李思查看,若有意见相反便去请诸位掌柜过府,以策万全。
李博与李艺二人也是被杨祈涵分别喊来聊过,说得最多的还是让他们闲暇时多陪陪李思,或是在崇文馆内下课之后去找祖母聊聊天,逗她老人家开心。
三日之后,杨祈涵带着人马策马离京。
杨祈涵等人策马扬鞭数日之后抵达蒲城,在城内稍作休整之后便直奔孝陵。此时天早已临近午时,孝陵内的工匠们此时正在用饭,等吃完之后便继续开工。
此前监督的官员见杨祈涵等人风尘仆仆前来,便上前询问,得知杨祈涵身份之后便将早已打好的腹稿一一说出,这说得最多的还是孝陵目前修建情况。
孝陵仿效乾陵,依山为陵,凿石造墓,绕山筑城,陵区仿照京师长安建造,陵寝坐北面南,玄宫位于丰山正峰东坡,前瞻广阔的关中沃野,后枕雄伟的山峰丘峦。
孝陵地宫此时稍有雏形,其修建之处便是桥山山腹,并在四周建造高大陵墙,沿山势向西折进,再南至东门,直通东南角,整个平面呈一规矩的刀把形。
杨祈涵的到来并不会因此更改孝陵陵寝格局,她能做的便是让这里的工匠有力气干活,让他们过得好些,少些抱怨。
杨成宇带走了两人,他们下山去蒲城村外购买了十头的家猪,又从蒲城酒楼内找了两个厨子两个帮手一同上桥山。在此之前杨成宇也是言明每月月钱多少,按月结算等等。
这儿杨成宇带着厨子跟家猪过来,那儿杨成礼也依照杨祈涵的吩咐给新来的厨子跟帮工准备了下榻的地方,两间长屋看上去干净舒适。
等人来了之后杨祈涵便让人去将副监工找来,人来了之后杨祈涵也不废话,直言这种体力活还得吃得好才行,便将加餐一事给按下;随即又说应分批进行,拨力气好的先进地宫修建,木匠留外修建献殿,阙楼及下宫、陵署,等完成之后便一同协助还未完工的一方。
杨祈涵这话有据有理,副监工并无异议。
事情一定下之后便是立即开始实施,那些工人吃晚饭时发现这米饭都是十分饱满,一大碗吃下去都有些撑了,还有以往好几天才能看见的肉,这天也是额外多了两块,而且又大又肥的,这让他们额外欣喜。
杨祈涵站在一旁见到他们脸上的笑容之后也是有些无言以对,她是真没想到居然还有人苛刻工匠的口粮,这时间一长难免会累积怨气。“成宇今后孝陵内的粮食交由你处理,若是有人敢动手脚不必客气。”
“成宇明白。”
作者有话要说: 唐朝并没有孝陵,文中孝陵原为桥陵,是唐睿宗李旦的陵寝所在地。
文中出现的《为李敬业讨武氏檄》原名是《为李敬业讨武曌檄》,只是那个时候女皇还未改名叫武曌,所以这个名字应该是后世更改的。
骆宾王的这篇可以说是名作了,只不过其创作背景是因为徐敬业起兵造反,其真实性需要画上一个问号。
第88章
俗话常言, 国不可一日无君。
大唐现下虽说盛世,可一直交由太后处理朝政难免有人心生不满,待李贤谥号初定,便有朝臣上奏要求太后册立新君, 以安天下民心。
嗣圣元年四月四日,册立英王显即帝位。
同月滕王元婴去世。改封毕王上金为泽王, 葛王素节为许王。
李显生性软弱,并无帝王之相, 只因两位嫡兄离世这才继位。他人知晓只是不敢言明,李显自己更是看得清楚, 所以自从登基之后便想方设法的累积自己势力。只是不想李显才刚开始这么打算, 李显宣召裴炎入宫,想将皇后的父亲韦玄贞由普州参军提拔为豫州刺史,并想要擢升为侍中,确得到了裴炎的极力反对。
李显听此大怒, “我以天下给韦玄贞,也无不可,难道还吝惜一侍中吗?”
裴炎听此也是哑口无言,寻了借口
分卷阅读109
-
分卷阅读109
前这座宫殿内的人他认识极多,如今伊人已逝,物是人非罢了。
“祈涵见过阿娘。”
“身上的伤可痊愈了?”武太后见杨祈涵脸色红润,想来身上的伤已经痊愈,倒也能应付接下去的任命。
“已经好了。”
“贤儿遇刺身亡之事你不必太过愧疚,这是他的命。”武太后心情烦闷,只是对着杨祈涵时总是能够容忍一二,再者她也不是不知道杨祈涵近半个月来并不好过,明明已经将徐敬业压制,可没想到结局会是如此光景。
“阿娘不必安慰祈涵,此事祈涵本就难辞其咎,若不是阿娘力保祈涵,祈涵怕是已经深陷牢狱。”杨祈涵责怪自己为何不将杨成宇也派去保护李贤,若是杨成宇也在李贤身边,他也许就不会死吧。
武太后叹息,她一生最宠爱的孩子仔细想来也就只有李弘与李思,李令月三人而已。李贤的确是个优秀的孩子,平日里也是让她极为放心。俗话常言会哭的孩子有糖吃,只是李贤从未与弟弟妹妹争执过,也是为难那个孩子了。
“涵儿,阿娘想让你去皇陵监督工程。”
“祈涵愿意。”
长安自古便是京城,在此处建都的朝代数不胜数,长眠此地的王公贵族更是数以百计,如今,李贤也是即将成为其中一员。
李贤的皇陵已经定下名义,起名孝陵。地处蒲城桥山西南,自开工建设已有数年,每日数以万计的工匠开工,为大唐的帝王修建长眠之处。
杨祈涵回府之后与李思说了此事之后,得到了李思的谅解,“府内一切有我,祈涵只要早日完成工期回来便好。”
“青鸾,帝陵修建也不是区区数年就能完成,我只是有些担心……”杨祈涵轻轻地捏了捏李思的脸颊,“等我回来之后博儿与艺儿都要认不出我了,该怎么办?”
“怎么会,他们也不小了,认得人了。”李思伸手握住杨祈涵的手,放在自己胸口处,“不止博儿与艺儿认得,我也认得。”
杨祈涵脸一红,怎么都没想到这位公主殿下会这么直接说着情话。
“我会尽量早些完成工期,到时我们就可一家团聚。”杨祈涵将李思拥抱入怀,低头亲了亲李思的额头,“博儿与艺儿两个此时还是孩子,平日里也多余他们聊话,不要总是摆着母亲的架子,这样他们可不敢与你说心里话。”
“你这叫什么话?怪我对他们太过严厉了不成。”
“严厉自然是好事,只是平日里也得对他们好些,我去孝陵之后可就只有你一人带着他们,难免要操心不少事。”
“知道了,你就安心的监督孝陵完工,早日回来一家团聚。”
杨祈涵此次前往孝陵,林志特意挑选了几人跟随前去以保护杨祈涵周全,至于林志本人则是被杨祈涵留在长安,并且告知与他府内的账本交由李思查看,若有意见相反便去请诸位掌柜过府,以策万全。
李博与李艺二人也是被杨祈涵分别喊来聊过,说得最多的还是让他们闲暇时多陪陪李思,或是在崇文馆内下课之后去找祖母聊聊天,逗她老人家开心。
三日之后,杨祈涵带着人马策马离京。
杨祈涵等人策马扬鞭数日之后抵达蒲城,在城内稍作休整之后便直奔孝陵。此时天早已临近午时,孝陵内的工匠们此时正在用饭,等吃完之后便继续开工。
此前监督的官员见杨祈涵等人风尘仆仆前来,便上前询问,得知杨祈涵身份之后便将早已打好的腹稿一一说出,这说得最多的还是孝陵目前修建情况。
孝陵仿效乾陵,依山为陵,凿石造墓,绕山筑城,陵区仿照京师长安建造,陵寝坐北面南,玄宫位于丰山正峰东坡,前瞻广阔的关中沃野,后枕雄伟的山峰丘峦。
孝陵地宫此时稍有雏形,其修建之处便是桥山山腹,并在四周建造高大陵墙,沿山势向西折进,再南至东门,直通东南角,整个平面呈一规矩的刀把形。
杨祈涵的到来并不会因此更改孝陵陵寝格局,她能做的便是让这里的工匠有力气干活,让他们过得好些,少些抱怨。
杨成宇带走了两人,他们下山去蒲城村外购买了十头的家猪,又从蒲城酒楼内找了两个厨子两个帮手一同上桥山。在此之前杨成宇也是言明每月月钱多少,按月结算等等。
这儿杨成宇带着厨子跟家猪过来,那儿杨成礼也依照杨祈涵的吩咐给新来的厨子跟帮工准备了下榻的地方,两间长屋看上去干净舒适。
等人来了之后杨祈涵便让人去将副监工找来,人来了之后杨祈涵也不废话,直言这种体力活还得吃得好才行,便将加餐一事给按下;随即又说应分批进行,拨力气好的先进地宫修建,木匠留外修建献殿,阙楼及下宫、陵署,等完成之后便一同协助还未完工的一方。
杨祈涵这话有据有理,副监工并无异议。
事情一定下之后便是立即开始实施,那些工人吃晚饭时发现这米饭都是十分饱满,一大碗吃下去都有些撑了,还有以往好几天才能看见的肉,这天也是额外多了两块,而且又大又肥的,这让他们额外欣喜。
杨祈涵站在一旁见到他们脸上的笑容之后也是有些无言以对,她是真没想到居然还有人苛刻工匠的口粮,这时间一长难免会累积怨气。“成宇今后孝陵内的粮食交由你处理,若是有人敢动手脚不必客气。”
“成宇明白。”
作者有话要说: 唐朝并没有孝陵,文中孝陵原为桥陵,是唐睿宗李旦的陵寝所在地。
文中出现的《为李敬业讨武氏檄》原名是《为李敬业讨武曌檄》,只是那个时候女皇还未改名叫武曌,所以这个名字应该是后世更改的。
骆宾王的这篇可以说是名作了,只不过其创作背景是因为徐敬业起兵造反,其真实性需要画上一个问号。
第88章
俗话常言, 国不可一日无君。
大唐现下虽说盛世,可一直交由太后处理朝政难免有人心生不满,待李贤谥号初定,便有朝臣上奏要求太后册立新君, 以安天下民心。
嗣圣元年四月四日,册立英王显即帝位。
同月滕王元婴去世。改封毕王上金为泽王, 葛王素节为许王。
李显生性软弱,并无帝王之相, 只因两位嫡兄离世这才继位。他人知晓只是不敢言明,李显自己更是看得清楚, 所以自从登基之后便想方设法的累积自己势力。只是不想李显才刚开始这么打算, 李显宣召裴炎入宫,想将皇后的父亲韦玄贞由普州参军提拔为豫州刺史,并想要擢升为侍中,确得到了裴炎的极力反对。
李显听此大怒, “我以天下给韦玄贞,也无不可,难道还吝惜一侍中吗?”
裴炎听此也是哑口无言,寻了借口
分卷阅读1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