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名满天下 作者:总裁哥哥
分卷阅读59
中的《长辞书》,仔仔细细的一个字一个字的看了下去,半个字都不愿跳过。
她说,她从未怪过彼时的他们不理解她……
她说,她很开心这一生能和他们成为一家人……
她说,离开家的时候,其实她最想的,就是家人间的爱护热闹,和父亲手中的藤条……
这是杨雪代替章嘉芬所写给章家人的信,但章父却并不知情。他的眼睛开始红了起来,流动的泪水有些模糊了视线,但却始终没有将那《长辞书》从眼前拿开,反是将其拿在身前,看了一遍又一遍。
他是个大夫,他见惯了生死离别,他总以为生生死死不过是一场生命的轮回,却不曾想过,当自己的女儿也就此长眠时,他也会忍不住同所有的常人一样,哀痛不已。
白发人送黑发人呵……
将那一纸《长辞书》折了起来,好生安放在袖口的暗袋里,章父掩饰性的揉搓了下湿润的眼角,不忍心再看床上那恍似安睡的面庞一眼,只低垂着本便阅历沧桑的双眸,对着情绪已然渐渐沉稳下来的章嘉熬,沉声道:“公权,带佑亦回家。”
章嘉熬没有作声,缓步走到床前,在动作轻柔的、将床上那一具了无生息的身躯给横抱在怀里后,便同章君勉一同站在章父的身后。
预备离开之时,在踏出房门之前,章父想了想,仍是停下了脚步,转过身子,对着房间里的几人说道:“佑亦的遗愿我们会照办,希望诸位也能尽心尽力。还有,后日佑亦下葬,望请诸君前来。”
说罢,他便又向众人深深地鞠了一躬。
向来自矜身份的他,此刻竟也不觉得丢人,他只觉得自己这一生,有两件事是做得最不应当——
一是未曾予以离婚后的佑亦勇气和力量,一是没有在宝山离别之时送送佑亦。
所以,为了不留第三点遗憾,他鞠下一躬,其实也没有什么。
做完这些,他方才真正带着章嘉熬和章君勉离开,同时,他带走的,还有那一具属于章嘉芬的、却曾被杨雪寄居过的身体。
而最后的最后,章嘉芬终于还是葬在了章家的祖坟里。
在这一场或者同样可以称之为“杨雪的葬礼”上,那些曾与杨雪交好过的人们都来了。甚至,那些与杨雪素未谋面先进人士和爱国青年也都来表达了自己的哀缅。
墓碑之上,印刻着鲁讯亲为其手题下墓志铭——
“整个时代的书写者”
墓碑之下,前来哀悼的众人都已散去,只剩了鲁讯、胡适、沈得鸿、盛爱宜和章家的人仍径自站立着,久久未动。
这一场葬礼,许章序未曾前来,他在前一日便回返英国了。他始终不敢相信,那样一个活生生的人,便这般轻而易举的在他面前断绝了呼吸。
“半年前还好生生的人,怎么突然就会病重致死呢?我母亲如是,佑亦同样如是,是不是生命真的......本身就是那样脆弱的?”
再难过的难关也会过去,再沉痛的悲伤也会被磨平。盛爱宜还记得当初母亲死时,佑亦便是这般同自己说的,现在想来,她总是对的。用着这样的话语,反复安慰、麻痹着自己,果然是好受多了。可是,为什么,心却忽然变得有些疲倦和悲哀呢?
呵。浅浅低头,忍不住嘲笑着这样的自己,盛爱宜也不期待谁能给自己一个答案。或许,这个问题,本身便是无解。
一片寂静里,章家女眷的啜泣声仍是声声入耳,但四人却仍旧恍若未闻。
良久,好似想起什么般,胡适突然开口道:“佑亦的《不能沦陷的中国》,你们可都看完了?”
一句话,便又在其他三人的心里掀起了一番波澜。
杨雪逝世当天,胡适便从许章序的手里拿到了那部《不能沦陷的中国》,因着杨雪的去世,他一夜没睡,只将那部《中国》连夜看完。
不会有人知道彼时的他心中所掀起的是怎样的惊涛骇浪!他甚至从未敢想象过,中国会变成那样满目疮痍的人间地狱!
不敢有丝毫的停留,第二日天一亮,他便即刻赶往报社,将稿件即刻印刷了两份,一份留给了沈得鸿和盛爱宜,一份则是听从了《长辞书》里的安排,电报给了远在北平的鲁讯。当然,他同时带去的,也还有“佑亦明日下葬”的消息。
“知道吗?我甚至有种佑亦早已知道了自己的结局,所以她才会如此突兀的、全然不顾身体的,奋笔书写下这部《中国》。”
沈得鸿的眼睛从未从那一方墓碑上移走。纵使《中国》带给他的震撼是那样的史无前例,可他心中却无法不联想到这一点——
这是他的挚友,以生命所换来的著作。
一生一部《中国》。或许,他的这位挚友,除了预知了自己的生死,便连死亡也计算在其中。
“为她完成她的遗愿吧。”沈得鸿如此说道。
种种失望、悲痛、不解与难以置信的最后,他还是想成全她最后的那一个愿望。或者,也可称为所有人的愿望——保卫中国!
坐了一天一夜的火车,连忙赶至葬礼的鲁讯,始终未曾发言,此刻却点了点头,道:“关于佑亦留下的资金,此事可待日后再议,当下,还是先安排着刊发《中国》吧。如今将要丧失热血与自尊的国民,确实是需要经历一番澎湃的,足以让他们看清现实了!”
三日后,鲁讯随着三人一同回到了沪上,一连几日都在同沈得鸿和胡适细密的考量,尽力将《中国》刊发前后的细节都一一想到。
而经过三人慎重的排版过后,《不能沦陷的中国》终于在《公报》之上进行刊登。
你有没有体味过那样一种痛恨?你的家不再、你的国不再、你的尊严不再!你所触目所及的场景,尽是侵略者的狞笑。而可悲的是,你却要对你的仇敌伏低做小。
你有没有经历过那样一种绝望?你的至亲至爱的鲜血在刀枪中挥洒,你从最初的痛恨、愤恨,变由最终的麻木,只剩了你空洞的灵魂,还在阵阵哀鸣。
怎么样才算惨象?怎么样才算地狱?读到这部《不能沦陷的中国》的民众们,在这一瞬间,忽然便好像明悟了。
要看着辽阔的国土寸寸退让吗?要看着同胞死前的哀鸣而无动于衷吗?
几乎只是念头闪过的片刻,所有人便
分卷阅读59
-
分卷阅读59
中的《长辞书》,仔仔细细的一个字一个字的看了下去,半个字都不愿跳过。
她说,她从未怪过彼时的他们不理解她……
她说,她很开心这一生能和他们成为一家人……
她说,离开家的时候,其实她最想的,就是家人间的爱护热闹,和父亲手中的藤条……
这是杨雪代替章嘉芬所写给章家人的信,但章父却并不知情。他的眼睛开始红了起来,流动的泪水有些模糊了视线,但却始终没有将那《长辞书》从眼前拿开,反是将其拿在身前,看了一遍又一遍。
他是个大夫,他见惯了生死离别,他总以为生生死死不过是一场生命的轮回,却不曾想过,当自己的女儿也就此长眠时,他也会忍不住同所有的常人一样,哀痛不已。
白发人送黑发人呵……
将那一纸《长辞书》折了起来,好生安放在袖口的暗袋里,章父掩饰性的揉搓了下湿润的眼角,不忍心再看床上那恍似安睡的面庞一眼,只低垂着本便阅历沧桑的双眸,对着情绪已然渐渐沉稳下来的章嘉熬,沉声道:“公权,带佑亦回家。”
章嘉熬没有作声,缓步走到床前,在动作轻柔的、将床上那一具了无生息的身躯给横抱在怀里后,便同章君勉一同站在章父的身后。
预备离开之时,在踏出房门之前,章父想了想,仍是停下了脚步,转过身子,对着房间里的几人说道:“佑亦的遗愿我们会照办,希望诸位也能尽心尽力。还有,后日佑亦下葬,望请诸君前来。”
说罢,他便又向众人深深地鞠了一躬。
向来自矜身份的他,此刻竟也不觉得丢人,他只觉得自己这一生,有两件事是做得最不应当——
一是未曾予以离婚后的佑亦勇气和力量,一是没有在宝山离别之时送送佑亦。
所以,为了不留第三点遗憾,他鞠下一躬,其实也没有什么。
做完这些,他方才真正带着章嘉熬和章君勉离开,同时,他带走的,还有那一具属于章嘉芬的、却曾被杨雪寄居过的身体。
而最后的最后,章嘉芬终于还是葬在了章家的祖坟里。
在这一场或者同样可以称之为“杨雪的葬礼”上,那些曾与杨雪交好过的人们都来了。甚至,那些与杨雪素未谋面先进人士和爱国青年也都来表达了自己的哀缅。
墓碑之上,印刻着鲁讯亲为其手题下墓志铭——
“整个时代的书写者”
墓碑之下,前来哀悼的众人都已散去,只剩了鲁讯、胡适、沈得鸿、盛爱宜和章家的人仍径自站立着,久久未动。
这一场葬礼,许章序未曾前来,他在前一日便回返英国了。他始终不敢相信,那样一个活生生的人,便这般轻而易举的在他面前断绝了呼吸。
“半年前还好生生的人,怎么突然就会病重致死呢?我母亲如是,佑亦同样如是,是不是生命真的......本身就是那样脆弱的?”
再难过的难关也会过去,再沉痛的悲伤也会被磨平。盛爱宜还记得当初母亲死时,佑亦便是这般同自己说的,现在想来,她总是对的。用着这样的话语,反复安慰、麻痹着自己,果然是好受多了。可是,为什么,心却忽然变得有些疲倦和悲哀呢?
呵。浅浅低头,忍不住嘲笑着这样的自己,盛爱宜也不期待谁能给自己一个答案。或许,这个问题,本身便是无解。
一片寂静里,章家女眷的啜泣声仍是声声入耳,但四人却仍旧恍若未闻。
良久,好似想起什么般,胡适突然开口道:“佑亦的《不能沦陷的中国》,你们可都看完了?”
一句话,便又在其他三人的心里掀起了一番波澜。
杨雪逝世当天,胡适便从许章序的手里拿到了那部《不能沦陷的中国》,因着杨雪的去世,他一夜没睡,只将那部《中国》连夜看完。
不会有人知道彼时的他心中所掀起的是怎样的惊涛骇浪!他甚至从未敢想象过,中国会变成那样满目疮痍的人间地狱!
不敢有丝毫的停留,第二日天一亮,他便即刻赶往报社,将稿件即刻印刷了两份,一份留给了沈得鸿和盛爱宜,一份则是听从了《长辞书》里的安排,电报给了远在北平的鲁讯。当然,他同时带去的,也还有“佑亦明日下葬”的消息。
“知道吗?我甚至有种佑亦早已知道了自己的结局,所以她才会如此突兀的、全然不顾身体的,奋笔书写下这部《中国》。”
沈得鸿的眼睛从未从那一方墓碑上移走。纵使《中国》带给他的震撼是那样的史无前例,可他心中却无法不联想到这一点——
这是他的挚友,以生命所换来的著作。
一生一部《中国》。或许,他的这位挚友,除了预知了自己的生死,便连死亡也计算在其中。
“为她完成她的遗愿吧。”沈得鸿如此说道。
种种失望、悲痛、不解与难以置信的最后,他还是想成全她最后的那一个愿望。或者,也可称为所有人的愿望——保卫中国!
坐了一天一夜的火车,连忙赶至葬礼的鲁讯,始终未曾发言,此刻却点了点头,道:“关于佑亦留下的资金,此事可待日后再议,当下,还是先安排着刊发《中国》吧。如今将要丧失热血与自尊的国民,确实是需要经历一番澎湃的,足以让他们看清现实了!”
三日后,鲁讯随着三人一同回到了沪上,一连几日都在同沈得鸿和胡适细密的考量,尽力将《中国》刊发前后的细节都一一想到。
而经过三人慎重的排版过后,《不能沦陷的中国》终于在《公报》之上进行刊登。
你有没有体味过那样一种痛恨?你的家不再、你的国不再、你的尊严不再!你所触目所及的场景,尽是侵略者的狞笑。而可悲的是,你却要对你的仇敌伏低做小。
你有没有经历过那样一种绝望?你的至亲至爱的鲜血在刀枪中挥洒,你从最初的痛恨、愤恨,变由最终的麻木,只剩了你空洞的灵魂,还在阵阵哀鸣。
怎么样才算惨象?怎么样才算地狱?读到这部《不能沦陷的中国》的民众们,在这一瞬间,忽然便好像明悟了。
要看着辽阔的国土寸寸退让吗?要看着同胞死前的哀鸣而无动于衷吗?
几乎只是念头闪过的片刻,所有人便
分卷阅读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