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行有常 作者:长恨歌行
分卷阅读130
懿,谁成想,司马师竟然将看过的那几页背下来了,顿时大感惊奇。
司马师前世倒没有过目不忘这个技能,大概是灵泉水的又一功用。
司马师回来将那几页背给司马懿听,次日司马懿就带他往曹丕府上去了。
自从他正式启蒙之后,去曹府的频率就不似幼时那么高了,终于和同时代的其他孩子有了一点共同点,但是小孩儿进学总不能整日拘着学习,所以一日之内,总有许多的时间玩闹。
这个时代的常见玩具——并非益智类的——有两种,一种是鸠车,另一种是竹马。
竹马很好解释,所谓的“郎骑竹马来”里的那个就是了,做工精细的甚至会真的加上马头以及其他部位,做得粗糙一点就是单纯的竹竿,只不过小孩以骑马的姿势进行活动,甚至互相碰撞、竞争。
虽然看起来单调,但是对于孩童的肢体协调、小脑发育有很大的帮助。
鸠车则是一种帮助孩童学步的工具,鸠车的形状像鸟形,是一种两轮有长柄的玩具,小孩儿可以奔跑着推行,在此过程中锻炼走步能力。
而且鸠车是模仿鸠鸟飞翔和行走时的不同形态制作的,如果强力牵曳,则尾部翘起,若放缓慢行,则尾端摩地,很有些趣味,算是孩子们极喜欢的一种玩具。
不要小看这些玩具,古人要是宠溺起孩子来,七八岁的孩子指不定就和一两岁的婴儿没什么太大的差别,孩子整日被抱着走路——尤其是富贵人家的子孙——对他们的生长发育以及身体健康状况都没有太大的好处,这些玩具可以有效地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
司马师是个有成年人的记忆的小孩儿,早早就开始自己走路,也稳当得很,但是饶是如此,他还是没能逃过这些玩具的魔爪。
他的弟弟阿昭是个原装货,而且在司马师的教导下非常兄控。
在司马昭小朋友的幼年期,兄控的表现就是非常黏着司马师这个哥哥,就算是玩玩具也要拉着哥哥一起玩。
再加上因为司马师灵泉水的供应,建安十九年,司马昭三岁的时候,张春华又怀上了。
张春华与司马懿总共育有三子一女,除了司马师与司马昭两兄弟之外,三子司马干应当在二十年后才出生,剩下的一个就是在史书上没有记载明确的生卒年的大晋南阳公主。
如今司马懿和张春华夫妻俩的感情还如胶似漆,照顾弟弟的重任就落到了司马师的身上。
大概因为有长子珠玉在前,再加上司马昭小朋友也有灵泉之助,看起来也是个聪明伶俐的,所以他的教育经过调整,初步与司马师有一定程度上的重合。
再者为了锻炼他的身体,司马昭已经开始用鸠车玩闹了,司马师不仅要全程监督,还要全程陪同。
司马懿带着司马师出门,司马昭虽然也很聪明,但那是普通孩子的聪明,所以他原本是不想带着次子出门的,但是司马昭闹着要和哥哥在一起,再加上司马师在一旁的劝说,司马懿最后没有办法,才同意了。
不过凑巧的是,曹丕府上今日来的客人也带了孩子过来,司马昭倒也不是没有玩伴。
客人容貌犹有风韵,又带着书卷气,很有女性的柔美,只是年龄已不小了。
她带了一个女孩儿来,原来她是受甄氏之邀上门拜访的,不过现在看来,恐怕是甄氏得了曹丕的吩咐才邀请的人家。
小女孩儿姓董,和司马昭在一边说着话,由甄氏帮忙看着,司马师坐在父亲身边。
在客人自我介绍的时候,司马师还挺吃惊的。
他重生在这个时代,见到的历史名人不少,但是名人也得分名气大还是小,他面前的客人,绝对属于名气极大的那一类。
蔡邕长女蔡琰,字昭姬,后世称为蔡文姬。
这个时代,蔡文姬还被称为蔡昭姬,昭改为文是因为在晋朝要避司马昭的讳。
却说曹丕这几本书是从曹丞相那里得来的。
这原本是蔡邕家中三千本书中的几本,但是几经战乱后,蔡邕家中的藏书全部亡佚,只有蔡琰脑海中还能够背诵她从前记下的三百本,后来她将之书写下来送给了丞相曹操。
蔡邕收藏的原本已然丢失,蔡琰默写下来的这一批也算是孤本,曹丕是因为他是丞相的亲子才有机会得到,但是他事务繁忙,天长地久,也不知要抄到什么时候才能看完。
而在此期间,也不知他能从别人那里得多少书来。
原本他告诉司马懿自己得了几本书,就有交换的意思,但是司马师小小年纪过目不忘的天赋一出来,他倒有了别的想法。
司马师是小孩子,负担本就比他们这些大人轻,也已经习字了,看起来都有模有样的,他完全可以让司马师一边习字,一边抄录,虽然有用童工之嫌,但是这也是一种解决方法嘛!
也不用再去丞相府借书了,曹丕厚着脸面,与蔡琰说了情,想让司马师到她那儿待一段时间,好把这些书都记下来,今天蔡琰来就是考察来的。
说起来,还是司马师占了便宜。
蔡邕无子,从小把蔡琰充作男孩儿教导,而蔡邕当年又是天下闻名的大儒,在曹操那边也有几分香火情,让蔡琰教导司马师,百利而无一害,而且这样,司马懿也轻松许多。
蔡琰的丈夫董祀当年犯了错,若不是蔡琰求情,他就只能做个亡魂了,之后夫妻感情十分的好,曹丕和司马懿这边承了情,也会在别的地方找补回来,绝不会亏待她。
而且蔡琰收了司马师,也能让蔡邕的学问不至于失传。
至于女子教人,这时代倒不是很严苛。
蔡琰问了司马师几个问题,又考校了一番,便同意了,于是乎,司马师的第一个师父就这么新鲜出炉了。
作者有话要说: 话说回来,蔡文姬后来和司马师还有拐弯抹角的亲戚关系。
司马师娶了三个夫人,最后一任就是蔡琰的亲妹妹的女儿,也就是蔡琰的外甥女。
文中时间线可能有细微的变动,蠢作者就让它bug下去了orz
第89章 白热
司马师拜了蔡琰为师以后, 因为又多了一个地方要去, 所以往曹丕府上拜访的频率又低了不少。
蔡琰与其丈夫董祀的府邸不算很大,但胜在有古韵,尤其是蔡琰居住的地方, 更是如此,想来她费了不少的心思。
令司马师惊喜的是,在董祀府上, 胡床很是常见。
这个时代的胡床类似于后世的小马扎、折叠椅,是椅子的前身, 由胡地传来,故有此名。
正是因为是胡地传来的,所以各家各户也不是都用这东西, 讲古礼的人家还是要求踞坐的居多。
但是蔡琰不同,她在胡地待了十二年,还生育了两个孩子,
分卷阅读130
-
分卷阅读130
懿,谁成想,司马师竟然将看过的那几页背下来了,顿时大感惊奇。
司马师前世倒没有过目不忘这个技能,大概是灵泉水的又一功用。
司马师回来将那几页背给司马懿听,次日司马懿就带他往曹丕府上去了。
自从他正式启蒙之后,去曹府的频率就不似幼时那么高了,终于和同时代的其他孩子有了一点共同点,但是小孩儿进学总不能整日拘着学习,所以一日之内,总有许多的时间玩闹。
这个时代的常见玩具——并非益智类的——有两种,一种是鸠车,另一种是竹马。
竹马很好解释,所谓的“郎骑竹马来”里的那个就是了,做工精细的甚至会真的加上马头以及其他部位,做得粗糙一点就是单纯的竹竿,只不过小孩以骑马的姿势进行活动,甚至互相碰撞、竞争。
虽然看起来单调,但是对于孩童的肢体协调、小脑发育有很大的帮助。
鸠车则是一种帮助孩童学步的工具,鸠车的形状像鸟形,是一种两轮有长柄的玩具,小孩儿可以奔跑着推行,在此过程中锻炼走步能力。
而且鸠车是模仿鸠鸟飞翔和行走时的不同形态制作的,如果强力牵曳,则尾部翘起,若放缓慢行,则尾端摩地,很有些趣味,算是孩子们极喜欢的一种玩具。
不要小看这些玩具,古人要是宠溺起孩子来,七八岁的孩子指不定就和一两岁的婴儿没什么太大的差别,孩子整日被抱着走路——尤其是富贵人家的子孙——对他们的生长发育以及身体健康状况都没有太大的好处,这些玩具可以有效地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
司马师是个有成年人的记忆的小孩儿,早早就开始自己走路,也稳当得很,但是饶是如此,他还是没能逃过这些玩具的魔爪。
他的弟弟阿昭是个原装货,而且在司马师的教导下非常兄控。
在司马昭小朋友的幼年期,兄控的表现就是非常黏着司马师这个哥哥,就算是玩玩具也要拉着哥哥一起玩。
再加上因为司马师灵泉水的供应,建安十九年,司马昭三岁的时候,张春华又怀上了。
张春华与司马懿总共育有三子一女,除了司马师与司马昭两兄弟之外,三子司马干应当在二十年后才出生,剩下的一个就是在史书上没有记载明确的生卒年的大晋南阳公主。
如今司马懿和张春华夫妻俩的感情还如胶似漆,照顾弟弟的重任就落到了司马师的身上。
大概因为有长子珠玉在前,再加上司马昭小朋友也有灵泉之助,看起来也是个聪明伶俐的,所以他的教育经过调整,初步与司马师有一定程度上的重合。
再者为了锻炼他的身体,司马昭已经开始用鸠车玩闹了,司马师不仅要全程监督,还要全程陪同。
司马懿带着司马师出门,司马昭虽然也很聪明,但那是普通孩子的聪明,所以他原本是不想带着次子出门的,但是司马昭闹着要和哥哥在一起,再加上司马师在一旁的劝说,司马懿最后没有办法,才同意了。
不过凑巧的是,曹丕府上今日来的客人也带了孩子过来,司马昭倒也不是没有玩伴。
客人容貌犹有风韵,又带着书卷气,很有女性的柔美,只是年龄已不小了。
她带了一个女孩儿来,原来她是受甄氏之邀上门拜访的,不过现在看来,恐怕是甄氏得了曹丕的吩咐才邀请的人家。
小女孩儿姓董,和司马昭在一边说着话,由甄氏帮忙看着,司马师坐在父亲身边。
在客人自我介绍的时候,司马师还挺吃惊的。
他重生在这个时代,见到的历史名人不少,但是名人也得分名气大还是小,他面前的客人,绝对属于名气极大的那一类。
蔡邕长女蔡琰,字昭姬,后世称为蔡文姬。
这个时代,蔡文姬还被称为蔡昭姬,昭改为文是因为在晋朝要避司马昭的讳。
却说曹丕这几本书是从曹丞相那里得来的。
这原本是蔡邕家中三千本书中的几本,但是几经战乱后,蔡邕家中的藏书全部亡佚,只有蔡琰脑海中还能够背诵她从前记下的三百本,后来她将之书写下来送给了丞相曹操。
蔡邕收藏的原本已然丢失,蔡琰默写下来的这一批也算是孤本,曹丕是因为他是丞相的亲子才有机会得到,但是他事务繁忙,天长地久,也不知要抄到什么时候才能看完。
而在此期间,也不知他能从别人那里得多少书来。
原本他告诉司马懿自己得了几本书,就有交换的意思,但是司马师小小年纪过目不忘的天赋一出来,他倒有了别的想法。
司马师是小孩子,负担本就比他们这些大人轻,也已经习字了,看起来都有模有样的,他完全可以让司马师一边习字,一边抄录,虽然有用童工之嫌,但是这也是一种解决方法嘛!
也不用再去丞相府借书了,曹丕厚着脸面,与蔡琰说了情,想让司马师到她那儿待一段时间,好把这些书都记下来,今天蔡琰来就是考察来的。
说起来,还是司马师占了便宜。
蔡邕无子,从小把蔡琰充作男孩儿教导,而蔡邕当年又是天下闻名的大儒,在曹操那边也有几分香火情,让蔡琰教导司马师,百利而无一害,而且这样,司马懿也轻松许多。
蔡琰的丈夫董祀当年犯了错,若不是蔡琰求情,他就只能做个亡魂了,之后夫妻感情十分的好,曹丕和司马懿这边承了情,也会在别的地方找补回来,绝不会亏待她。
而且蔡琰收了司马师,也能让蔡邕的学问不至于失传。
至于女子教人,这时代倒不是很严苛。
蔡琰问了司马师几个问题,又考校了一番,便同意了,于是乎,司马师的第一个师父就这么新鲜出炉了。
作者有话要说: 话说回来,蔡文姬后来和司马师还有拐弯抹角的亲戚关系。
司马师娶了三个夫人,最后一任就是蔡琰的亲妹妹的女儿,也就是蔡琰的外甥女。
文中时间线可能有细微的变动,蠢作者就让它bug下去了orz
第89章 白热
司马师拜了蔡琰为师以后, 因为又多了一个地方要去, 所以往曹丕府上拜访的频率又低了不少。
蔡琰与其丈夫董祀的府邸不算很大,但胜在有古韵,尤其是蔡琰居住的地方, 更是如此,想来她费了不少的心思。
令司马师惊喜的是,在董祀府上, 胡床很是常见。
这个时代的胡床类似于后世的小马扎、折叠椅,是椅子的前身, 由胡地传来,故有此名。
正是因为是胡地传来的,所以各家各户也不是都用这东西, 讲古礼的人家还是要求踞坐的居多。
但是蔡琰不同,她在胡地待了十二年,还生育了两个孩子,
分卷阅读1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