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中华 作者:妖熊
第一二二章 甲午将至
<!--go-->
陆奥宗光,于明治政府的早期,在外国事务局历练过,后来又巡游出访欧美各国,进入外务省,又出任过驻美大使。与伊藤博文有着良好的私人关系,所以,伊藤博文第二次出任首相组阁后,这位先生便出任了外务大臣。在天海立国之后,清国皇家海军在奥尻与津轻半岛一线巡防,伊藤首相否决了陆军省的开战提案,并且说服了军界的首脑人物小松宫彰仁亲王暂勿轻举妄动。反而是派出了陆奥宗光来到中国,开始了日本的外交攻势。
当然,说是攻势,但是陆奥宗光先生绝对没有表现出任何要作战的态度,相反,他十分的谦卑,在拜谒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之后,便老老实实的呆在总署衙门为他安排的驿馆,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耐心的等待着总署衙门的回复。
载滢是个吃软不吃硬的人,陆奥宗光的这种态度,反而让他不好意思起来,终于在得到了我的指示后,他在总署衙门以总理外务贝勒大臣的身份接见了陆奥宗光。
载滢向他表达了朝廷的宗旨,也在某种程度上安慰了陆奥宗光。大清并不是想与日本为敌,尽管在过去的几年里,中日关系走上了一条对抗的道路,但是这几十年在历史的长河中,中日关系友好的时候要占到百分之七八十,只有百分之二三十的时光是中日对抗的时间。所以,中日之间的主流是友好。
“作为日本过去的宗主国,日本也应该能够了解现实作为天海国宗主的大清对于藩属事务的一贯态度。日本近几年发展很快,我们也衷心的祝福日本人民能在明治天皇的领导下,在以伊藤先生为首相的内阁努力下,能够尽快的好起来。但是,在此也有必要向贵大臣说明:大清对于天海人民也有着同样的良好祝愿,大清圣君对于天海人民的生存状况非常的怜悯,所以对于天海人民送去了一些必要的生活物资。并且,不希望任何人加刀兵于天海。这一条,希望贵大臣了解。”,载滢嬉笑怒骂有长处,没料到他说起这样的官面文章来,也是井井有条,这些年看来他的成长不小。
一旁的双方文秘人员紧张的记录着,由于这是一次正式会商,双方都有大批随员在座,随时准备展开唇枪舌剑的较量。
陆奥宗光仍旧谦恭,微微笑了笑道:“贵大臣所说的,似乎有误,虾夷国,自古便是大日本帝国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而大日本对于虾夷的有效管治更可上溯至神武天皇时代。贵国现时言说虾夷乃贵国藩属,似有欺凌日本之嫌,大日本帝国无法接受!”
“虾夷?”,载滢又开始卖他的呆了,作瞠目结舌状左右询问道:“诸位同僚,这位先生在说什么?本大臣不太明白呢,愿诸君有以教我……没有??你们都不知道?唉,你们这些人,都是干什么吃的啊,连虾夷都不知道……噢,对了,好像本大臣也不知道……哈哈。陆奥先生你能再说一遍吗?”,一旁的一众官员自然知道这位贝勒爷并非是真的责骂自己,一起嘻哈起来。
可怜陆奥宗光五十岁的人了,给个年轻的小毛头弄得毫无脾气,脸上肌肉抖动了两下,喝了口茶,恢复了笑容道:“抱歉,是我说得不清楚,虾夷国,即贵国所言之天海国。正如我刚刚所说,天海国即虾夷国自古以来就是我大日本帝国神……”
“慢着慢着……”,载滢笑嘻嘻的伸出手道:“贵大臣喝水……喝水……”,将身子往椅子上一仰道:“本大臣注意到贵大臣刚刚在说到天海及虾夷时,其后都有一字曰国,本大臣请问:何为国?”
好问!许多原本对载滢隐隐有些瞧不起,以为他就是靠着祖上余荫上位的纨绔子弟的大臣们,也不禁在心里暗暗为载滢叫好。当真好问,既然日本承认天海为一国,那他们的谈判立场就不是那么稳当了。
“这……”,陆奥宗光脸上一沉,似乎有些要发怒的样子,刚要说话,载滢又笑嘻嘻的探过身子道:“这是北京,天子脚下,贵大臣千万不要放肆。前两年有个什么鼠公使的,在本大臣的总署门前撒野,脑袋骨碌碌的砍了几十个。”,又嘻嘻一笑道:“好好说话,好好说话。来,告诉本大臣,何为国?”
“国者,邦也。”,旁边重回总署衙门视事的老李鸿藻轻咳一声,他毕竟是正统的老官员,似乎对载滢这个样子也有所不满,插话顺带为陆奥宗光解围,但是话里的意思却又将陆奥宗光逼入到死角:“既然贵大臣也自认天海自为一国,那又何来天海自古为贵国之领土一说?”
“李大人!贝勒大人!”,陆奥宗光郑重其事的起身道:“即使虾夷为一国,那亦是我大日本帝国旧藩,自然是我大日本帝国之故有领土。大日本国不能接受贵国分裂日本的做法。”
载滢向李鸿藻嘀咕了几句,也站起来道:“曾为贵国藩属即为贵国固有领土?是不是?”
陆奥宗光不知所云,铁着脸点了点头。载滢嘻嘻哈哈的笑了,向他示意坐下,点头道:“多谢贵大臣赐教,贵大臣请坐。”,言毕自行坐了下来,向李鸿藻点了点头。
“1784年,贵国自九州志贺岛上,出土了一枚金印,上面的文字是什么老朽已经记不清楚了。”,李鸿藻朝载滢笑了笑,转头对陆奥宗光道:“似乎是汉倭奴国王?”,见陆奥宗光要说话,扬手止住道:“我中华汉朝末年,三国分立,这段历史贵大臣想必也应是知晓了的,贵国的邪马台女王,似为贵国的信史第一,此前所谓的天照大神,神武天皇,似神话为多吧。邪马台女王又号卑弥呼,朝贡于魏,得授封号‘亲魏倭王’……”,笑了笑,摇摇头道:“那么是否我大清可以说,日本曾为我大清藩属,乃我大清固有领土?”
陆奥宗光一开始就知道不好,但是李鸿藻所言,句句属实,要辩驳都无从驳起,怪只怪自己一开始为什么非要在虾夷后面加上一个国字。
“所以,贵大臣所说天海国乃贵国固有领土之说,大清亦无法接受。”,李鸿藻是个厚道人,见陆奥发窘良久,开口道:“天海,乃吾皇亲善之国,和妃娘娘的故国,天海是我大清一定要保的,贵大臣自知,是战是和,在于日本。我大清的宗旨,贝勒大臣已经向贵大臣说明,本大臣也不介意向贵大臣重申一遍:大清与日本的主流是友好,不支持天海国分裂贵国领土,事实上天海国的领土,仍有一部在贵国手中,天海蕞尔小国,想要分裂贵国本州岛,似亦力有不逮,贵国尽请放心。至于一日一天,一天一日,大清也不支持,天海与日本,毫无关系,乃我大清藩属!日本即贵国本州岛,九州岛,四国岛之故有领土,大清不支持,也不承认贵国对天海国的非法侵占。”
陆奥宗光也算是忍得,起身鞠躬道:“抱歉诸位,刚才是在下口误……”
“啊……昨晚粉子胡同那场花酒喝的太累了,本贝勒爷有些犯困了,就到这儿吧。”,载滢起身伸了个懒腰,左右吩咐道:“今儿就散了吧。刚刚这就不用记了啊,本贝勒怕被哪个御史盯上……还有,陆奥大臣的口误一说,太过荒谬,也不用记了吧。”,说完,打了个哈哈,四方拱了拱手,扬长而去。
李鸿藻佯作遗憾,摊手道:“这浪荡小王爷就这样,那……只好就这样咯。”
中方一行人自行撤离,留下议事室内一堆面面相觑的日本人。
没错,《与天海关系法》,乃是我从后世美国《与台湾关系法》脱胎而来,这是一个高明的策略,我借用也是应该的,如此一来,在日本的国内钉了一个钉子,明年就是甲午了,让你们先忙活那一砣的事情吧。日本常备兵力二十二万人,其中还有两万与天海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为了防备天海国,起码还要牵扯进去五万人,还剩十五万人。既然要玩,那我就陪你慢慢玩,看你还能撑多久,再不对外打仗,估计你明治政府就快要把自己玩死了。
外交这一头交给载滢与李鸿藻这一老一少的组合,后面还有伍廷芳等人的辅佐,我基本就可以放心了,军事那头,向英德两国订购的战列舰明年基本上就要到位了,加上训练等等,后年基本上就可以形成战力,那时候中日之间的差距就将更要拉大。所以,日本要打,只有在这之前动手,否则,日本就等死吧,你不动手我还要动手呢。我扶持天海国,也不仅仅是那么简单的就让他在北海道闹腾闹腾的……
而新军制也由军部呈奏,以上谕形式颁发全国施行,同时命梁启超以此为蓝本,组织人力编写《大清国防法》,定于光绪二十二年起施行,此前为缓步施行期,目的就是要建立一支国家化的军队,为将来的改革奠定一个稳定的军队架构,同时,对军人参政的条件做出了严格的限制,将来的思想界必有动荡,但是我不希望这种动荡蔓延到军队中去。
同时,一个新的政党在我的授意下成立了——新儒党,党魁为首任教化部尚书孔令贻,新儒党的宗旨是“新儒家,新中华”,目标在于革除旧儒家的一些积弊,以使儒家这个数千年历史的学派能够适应如今新的天下大势。在《中华时报》长期的灌输下,加上此前几十年的外夷入侵,基本上许多人都知道了,这个世界并非是大清皇朝的天下,而是有许许多多的强国,大清不自强,必被人欺。四亿多人慢慢的觉醒着,现在这种觉醒还在我的控制之下漫漫的进行,但是我知道,将来必有一天,这种觉醒会超出我的控制范围,所以,在此之前,我必须有所准备——让孔令贻组建新儒党,也是这个目的,将来必然会出现思想界百花齐放的格局,同时各种思想会各自影响一批人,目前的举措就是想让新儒家学说先行一步,免得到时候措手不及。
新儒党的党报《儒天下》也开始发行,上面专门刊载一些学术性的争论文章,层次就要比《中华时报》要高很多,更加类似于一个思想辩论的舞台,这份官办的报纸发行量当然不会很大,受众主要是高级知识分子。
这些事务,正在缓步的向前进行着,总之,这个国家正在慢慢的偏离着原先历史的轨迹,向着一个新的方向迈进着。
辩史,就是梁启超给我的建议,历来的史书,私货太多,许多编撰者有着令人鄙夷的人品,譬如刘晔等人,所以说,读史要有史观,而每个写史者,又有各自的立场,正所谓历史是人写的,自然不可避免的就有人的主观思想在里面,读史的人要知道分辨,也许历史有着其他的可能。
在过往的历史中,去总结出经验教训来,这也是一门学问。
《儒天下》将讨论的视线首先引向唐朝,李唐的皇室血统是很多人喜欢争辩的问题,在这方面的讨论气氛就很好,正反双方都举出不少例证。尽管各自意见不一,但是都有一个共识:汉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并非一个血统上的民族,更多的分别是来自于文化区隔。
起因是我在读书时读到唐史时,随驾的梁启超便随口感叹起民族问题来,我一想的确将来可能会出现这方面的争议,于是索性就让他将问题散开去,让文化界的人先去辩一辩,唐朝统治者的血统不说,就是他的得国,也是先以隋得国于北周,其后席卷江南一统,然后唐代隋,这其中,有许多东西可以挖。而且,唐的用人,胡将亦多,唐本身是没有这方面的争论的,就是到了后来,才会有这方面的东西产生,比如名将高仙芝,哥舒夜带刀的哥舒翰,扶狂澜于既倒,中兴大唐的李光弼,后唐的李克用李存勖父子,都并非汉人。这充分说明了有唐一朝,并不介意这些人的血统。
当然,讨论并没有人胆敢涉及到本朝的是非,但是起码有聪明的人知道,上面有这方面的考虑了,这是好事,在情况还在自己掌握的时候将问题先消弥掉,总比将来给有心人利用而导致局势失控要好。
当然,我的兴趣不完全在思想界上面,我还关注着新技术的进展,李秉衡的后勤部给我呈上奏表,奏请购入飞艇五艘,以协助运送物资补给到海参崴一线以及田海国去,如今的地球上,没有任何东西能够威胁到飞艇的安全。每次可以运送四十吨物资,虽然量少了点,但是陆海两路都要派出大批保障力量随行以保证安全,耗费却比陆上以及海陆运输要省钱的多。这我当然同意,齐柏林的产品自然优先供应给中国军方。而且他本人正在进行这一项庞大的计划,他希望可以设计出一个载重在二十吨左右,滞空时间超过一天,时速超过一百公里的巨型飞艇型号,将来可以用来做为客运航线用艇,军方也可以用作军事用途,天津生产的航空炸弹已经被证明可以用于飞艇空中轰炸之用,张家口的练兵场已经充分的证明了这一点。
支撑齐柏林先生这个庞大构想的,是他的好朋友,年轻的煤巴赫的发动机技术的革新。梅巴赫新制的发动机,除了供给飞艇公司用之外,他也自己将发动机安置在了陆地行进的车辆上,在京郊的试验上,这种汽车,在试验场的道路上行进的时速超过了十二公里。因为陆续有美国的消息传来,梅巴赫先生心中生出了与福特一较高下的念头。
我向他要来了他的图纸,利用我可怜的发动机知识,高中物理时学到的那些活塞运动的知识现在只有一些依稀的印象了,但是我还是给了他一定的启示,在我的提示下,他对发动机的设计作了一些小小的改进,但是,进境依然不大。
原因是什么呢?在闲暇的时光,我在脑海里搜肠刮肚的帮他想着。突然有一天他将汽车送进了宫里来我才发现了问题,原来,他的车是使用木质车轮的。
于是我赶紧让人用从泰国弄来的橡胶作了一个橡胶包皮包在车轮上,果然效果要好很多。而充气内胆我也让人从英国购买了来,对汽车做了一番改进,同时让人仿制充气内胆,并且从英国请来的工程师也在帮助我的初始橡胶工业。
到后来,这辆车的时速就超过了二十公里。
总之,我不想也没有太多的能力在科技方面做全面的革新,我不是一个什么都懂什么都精通的完人,只能在一些有限的方面提供一点点的帮助。而这些帮助,也许能够让这些专才们早一些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已。
这一年,是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甲午战争的前一年,我的国家似乎欣欣向荣,稳定而又繁荣的向前发展着。
第一二二章 甲午将至在线阅读
<!--t;
第一二二章 甲午将至
-
第一二二章 甲午将至
<!--go-->
陆奥宗光,于明治政府的早期,在外国事务局历练过,后来又巡游出访欧美各国,进入外务省,又出任过驻美大使。与伊藤博文有着良好的私人关系,所以,伊藤博文第二次出任首相组阁后,这位先生便出任了外务大臣。在天海立国之后,清国皇家海军在奥尻与津轻半岛一线巡防,伊藤首相否决了陆军省的开战提案,并且说服了军界的首脑人物小松宫彰仁亲王暂勿轻举妄动。反而是派出了陆奥宗光来到中国,开始了日本的外交攻势。
当然,说是攻势,但是陆奥宗光先生绝对没有表现出任何要作战的态度,相反,他十分的谦卑,在拜谒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之后,便老老实实的呆在总署衙门为他安排的驿馆,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耐心的等待着总署衙门的回复。
载滢是个吃软不吃硬的人,陆奥宗光的这种态度,反而让他不好意思起来,终于在得到了我的指示后,他在总署衙门以总理外务贝勒大臣的身份接见了陆奥宗光。
载滢向他表达了朝廷的宗旨,也在某种程度上安慰了陆奥宗光。大清并不是想与日本为敌,尽管在过去的几年里,中日关系走上了一条对抗的道路,但是这几十年在历史的长河中,中日关系友好的时候要占到百分之七八十,只有百分之二三十的时光是中日对抗的时间。所以,中日之间的主流是友好。
“作为日本过去的宗主国,日本也应该能够了解现实作为天海国宗主的大清对于藩属事务的一贯态度。日本近几年发展很快,我们也衷心的祝福日本人民能在明治天皇的领导下,在以伊藤先生为首相的内阁努力下,能够尽快的好起来。但是,在此也有必要向贵大臣说明:大清对于天海人民也有着同样的良好祝愿,大清圣君对于天海人民的生存状况非常的怜悯,所以对于天海人民送去了一些必要的生活物资。并且,不希望任何人加刀兵于天海。这一条,希望贵大臣了解。”,载滢嬉笑怒骂有长处,没料到他说起这样的官面文章来,也是井井有条,这些年看来他的成长不小。
一旁的双方文秘人员紧张的记录着,由于这是一次正式会商,双方都有大批随员在座,随时准备展开唇枪舌剑的较量。
陆奥宗光仍旧谦恭,微微笑了笑道:“贵大臣所说的,似乎有误,虾夷国,自古便是大日本帝国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而大日本对于虾夷的有效管治更可上溯至神武天皇时代。贵国现时言说虾夷乃贵国藩属,似有欺凌日本之嫌,大日本帝国无法接受!”
“虾夷?”,载滢又开始卖他的呆了,作瞠目结舌状左右询问道:“诸位同僚,这位先生在说什么?本大臣不太明白呢,愿诸君有以教我……没有??你们都不知道?唉,你们这些人,都是干什么吃的啊,连虾夷都不知道……噢,对了,好像本大臣也不知道……哈哈。陆奥先生你能再说一遍吗?”,一旁的一众官员自然知道这位贝勒爷并非是真的责骂自己,一起嘻哈起来。
可怜陆奥宗光五十岁的人了,给个年轻的小毛头弄得毫无脾气,脸上肌肉抖动了两下,喝了口茶,恢复了笑容道:“抱歉,是我说得不清楚,虾夷国,即贵国所言之天海国。正如我刚刚所说,天海国即虾夷国自古以来就是我大日本帝国神……”
“慢着慢着……”,载滢笑嘻嘻的伸出手道:“贵大臣喝水……喝水……”,将身子往椅子上一仰道:“本大臣注意到贵大臣刚刚在说到天海及虾夷时,其后都有一字曰国,本大臣请问:何为国?”
好问!许多原本对载滢隐隐有些瞧不起,以为他就是靠着祖上余荫上位的纨绔子弟的大臣们,也不禁在心里暗暗为载滢叫好。当真好问,既然日本承认天海为一国,那他们的谈判立场就不是那么稳当了。
“这……”,陆奥宗光脸上一沉,似乎有些要发怒的样子,刚要说话,载滢又笑嘻嘻的探过身子道:“这是北京,天子脚下,贵大臣千万不要放肆。前两年有个什么鼠公使的,在本大臣的总署门前撒野,脑袋骨碌碌的砍了几十个。”,又嘻嘻一笑道:“好好说话,好好说话。来,告诉本大臣,何为国?”
“国者,邦也。”,旁边重回总署衙门视事的老李鸿藻轻咳一声,他毕竟是正统的老官员,似乎对载滢这个样子也有所不满,插话顺带为陆奥宗光解围,但是话里的意思却又将陆奥宗光逼入到死角:“既然贵大臣也自认天海自为一国,那又何来天海自古为贵国之领土一说?”
“李大人!贝勒大人!”,陆奥宗光郑重其事的起身道:“即使虾夷为一国,那亦是我大日本帝国旧藩,自然是我大日本帝国之故有领土。大日本国不能接受贵国分裂日本的做法。”
载滢向李鸿藻嘀咕了几句,也站起来道:“曾为贵国藩属即为贵国固有领土?是不是?”
陆奥宗光不知所云,铁着脸点了点头。载滢嘻嘻哈哈的笑了,向他示意坐下,点头道:“多谢贵大臣赐教,贵大臣请坐。”,言毕自行坐了下来,向李鸿藻点了点头。
“1784年,贵国自九州志贺岛上,出土了一枚金印,上面的文字是什么老朽已经记不清楚了。”,李鸿藻朝载滢笑了笑,转头对陆奥宗光道:“似乎是汉倭奴国王?”,见陆奥宗光要说话,扬手止住道:“我中华汉朝末年,三国分立,这段历史贵大臣想必也应是知晓了的,贵国的邪马台女王,似为贵国的信史第一,此前所谓的天照大神,神武天皇,似神话为多吧。邪马台女王又号卑弥呼,朝贡于魏,得授封号‘亲魏倭王’……”,笑了笑,摇摇头道:“那么是否我大清可以说,日本曾为我大清藩属,乃我大清固有领土?”
陆奥宗光一开始就知道不好,但是李鸿藻所言,句句属实,要辩驳都无从驳起,怪只怪自己一开始为什么非要在虾夷后面加上一个国字。
“所以,贵大臣所说天海国乃贵国固有领土之说,大清亦无法接受。”,李鸿藻是个厚道人,见陆奥发窘良久,开口道:“天海,乃吾皇亲善之国,和妃娘娘的故国,天海是我大清一定要保的,贵大臣自知,是战是和,在于日本。我大清的宗旨,贝勒大臣已经向贵大臣说明,本大臣也不介意向贵大臣重申一遍:大清与日本的主流是友好,不支持天海国分裂贵国领土,事实上天海国的领土,仍有一部在贵国手中,天海蕞尔小国,想要分裂贵国本州岛,似亦力有不逮,贵国尽请放心。至于一日一天,一天一日,大清也不支持,天海与日本,毫无关系,乃我大清藩属!日本即贵国本州岛,九州岛,四国岛之故有领土,大清不支持,也不承认贵国对天海国的非法侵占。”
陆奥宗光也算是忍得,起身鞠躬道:“抱歉诸位,刚才是在下口误……”
“啊……昨晚粉子胡同那场花酒喝的太累了,本贝勒爷有些犯困了,就到这儿吧。”,载滢起身伸了个懒腰,左右吩咐道:“今儿就散了吧。刚刚这就不用记了啊,本贝勒怕被哪个御史盯上……还有,陆奥大臣的口误一说,太过荒谬,也不用记了吧。”,说完,打了个哈哈,四方拱了拱手,扬长而去。
李鸿藻佯作遗憾,摊手道:“这浪荡小王爷就这样,那……只好就这样咯。”
中方一行人自行撤离,留下议事室内一堆面面相觑的日本人。
没错,《与天海关系法》,乃是我从后世美国《与台湾关系法》脱胎而来,这是一个高明的策略,我借用也是应该的,如此一来,在日本的国内钉了一个钉子,明年就是甲午了,让你们先忙活那一砣的事情吧。日本常备兵力二十二万人,其中还有两万与天海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为了防备天海国,起码还要牵扯进去五万人,还剩十五万人。既然要玩,那我就陪你慢慢玩,看你还能撑多久,再不对外打仗,估计你明治政府就快要把自己玩死了。
外交这一头交给载滢与李鸿藻这一老一少的组合,后面还有伍廷芳等人的辅佐,我基本就可以放心了,军事那头,向英德两国订购的战列舰明年基本上就要到位了,加上训练等等,后年基本上就可以形成战力,那时候中日之间的差距就将更要拉大。所以,日本要打,只有在这之前动手,否则,日本就等死吧,你不动手我还要动手呢。我扶持天海国,也不仅仅是那么简单的就让他在北海道闹腾闹腾的……
而新军制也由军部呈奏,以上谕形式颁发全国施行,同时命梁启超以此为蓝本,组织人力编写《大清国防法》,定于光绪二十二年起施行,此前为缓步施行期,目的就是要建立一支国家化的军队,为将来的改革奠定一个稳定的军队架构,同时,对军人参政的条件做出了严格的限制,将来的思想界必有动荡,但是我不希望这种动荡蔓延到军队中去。
同时,一个新的政党在我的授意下成立了——新儒党,党魁为首任教化部尚书孔令贻,新儒党的宗旨是“新儒家,新中华”,目标在于革除旧儒家的一些积弊,以使儒家这个数千年历史的学派能够适应如今新的天下大势。在《中华时报》长期的灌输下,加上此前几十年的外夷入侵,基本上许多人都知道了,这个世界并非是大清皇朝的天下,而是有许许多多的强国,大清不自强,必被人欺。四亿多人慢慢的觉醒着,现在这种觉醒还在我的控制之下漫漫的进行,但是我知道,将来必有一天,这种觉醒会超出我的控制范围,所以,在此之前,我必须有所准备——让孔令贻组建新儒党,也是这个目的,将来必然会出现思想界百花齐放的格局,同时各种思想会各自影响一批人,目前的举措就是想让新儒家学说先行一步,免得到时候措手不及。
新儒党的党报《儒天下》也开始发行,上面专门刊载一些学术性的争论文章,层次就要比《中华时报》要高很多,更加类似于一个思想辩论的舞台,这份官办的报纸发行量当然不会很大,受众主要是高级知识分子。
这些事务,正在缓步的向前进行着,总之,这个国家正在慢慢的偏离着原先历史的轨迹,向着一个新的方向迈进着。
辩史,就是梁启超给我的建议,历来的史书,私货太多,许多编撰者有着令人鄙夷的人品,譬如刘晔等人,所以说,读史要有史观,而每个写史者,又有各自的立场,正所谓历史是人写的,自然不可避免的就有人的主观思想在里面,读史的人要知道分辨,也许历史有着其他的可能。
在过往的历史中,去总结出经验教训来,这也是一门学问。
《儒天下》将讨论的视线首先引向唐朝,李唐的皇室血统是很多人喜欢争辩的问题,在这方面的讨论气氛就很好,正反双方都举出不少例证。尽管各自意见不一,但是都有一个共识:汉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并非一个血统上的民族,更多的分别是来自于文化区隔。
起因是我在读书时读到唐史时,随驾的梁启超便随口感叹起民族问题来,我一想的确将来可能会出现这方面的争议,于是索性就让他将问题散开去,让文化界的人先去辩一辩,唐朝统治者的血统不说,就是他的得国,也是先以隋得国于北周,其后席卷江南一统,然后唐代隋,这其中,有许多东西可以挖。而且,唐的用人,胡将亦多,唐本身是没有这方面的争论的,就是到了后来,才会有这方面的东西产生,比如名将高仙芝,哥舒夜带刀的哥舒翰,扶狂澜于既倒,中兴大唐的李光弼,后唐的李克用李存勖父子,都并非汉人。这充分说明了有唐一朝,并不介意这些人的血统。
当然,讨论并没有人胆敢涉及到本朝的是非,但是起码有聪明的人知道,上面有这方面的考虑了,这是好事,在情况还在自己掌握的时候将问题先消弥掉,总比将来给有心人利用而导致局势失控要好。
当然,我的兴趣不完全在思想界上面,我还关注着新技术的进展,李秉衡的后勤部给我呈上奏表,奏请购入飞艇五艘,以协助运送物资补给到海参崴一线以及田海国去,如今的地球上,没有任何东西能够威胁到飞艇的安全。每次可以运送四十吨物资,虽然量少了点,但是陆海两路都要派出大批保障力量随行以保证安全,耗费却比陆上以及海陆运输要省钱的多。这我当然同意,齐柏林的产品自然优先供应给中国军方。而且他本人正在进行这一项庞大的计划,他希望可以设计出一个载重在二十吨左右,滞空时间超过一天,时速超过一百公里的巨型飞艇型号,将来可以用来做为客运航线用艇,军方也可以用作军事用途,天津生产的航空炸弹已经被证明可以用于飞艇空中轰炸之用,张家口的练兵场已经充分的证明了这一点。
支撑齐柏林先生这个庞大构想的,是他的好朋友,年轻的煤巴赫的发动机技术的革新。梅巴赫新制的发动机,除了供给飞艇公司用之外,他也自己将发动机安置在了陆地行进的车辆上,在京郊的试验上,这种汽车,在试验场的道路上行进的时速超过了十二公里。因为陆续有美国的消息传来,梅巴赫先生心中生出了与福特一较高下的念头。
我向他要来了他的图纸,利用我可怜的发动机知识,高中物理时学到的那些活塞运动的知识现在只有一些依稀的印象了,但是我还是给了他一定的启示,在我的提示下,他对发动机的设计作了一些小小的改进,但是,进境依然不大。
原因是什么呢?在闲暇的时光,我在脑海里搜肠刮肚的帮他想着。突然有一天他将汽车送进了宫里来我才发现了问题,原来,他的车是使用木质车轮的。
于是我赶紧让人用从泰国弄来的橡胶作了一个橡胶包皮包在车轮上,果然效果要好很多。而充气内胆我也让人从英国购买了来,对汽车做了一番改进,同时让人仿制充气内胆,并且从英国请来的工程师也在帮助我的初始橡胶工业。
到后来,这辆车的时速就超过了二十公里。
总之,我不想也没有太多的能力在科技方面做全面的革新,我不是一个什么都懂什么都精通的完人,只能在一些有限的方面提供一点点的帮助。而这些帮助,也许能够让这些专才们早一些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已。
这一年,是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甲午战争的前一年,我的国家似乎欣欣向荣,稳定而又繁荣的向前发展着。
第一二二章 甲午将至在线阅读
<!--t;
第一二二章 甲午将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