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盼当归 作者:夏桃颜

    分卷阅读12

    乃我大明之吉瑞也。本王冒昧,敢问姑娘师承何处,可是临安本地人氏?”宣德一双长目如同发觉了猎物的高空翱翔之鹰,看似不动声色,实则咄咄逼人。

    “山野村姑,无足挂齿。”胡当归似是有所畏惧,侧身缓步缓退,青丝随身段偏移翩然波动,她避开对方灼热的目光,悄然行至廊上杜子盼身后,扯了扯她的衣角,略低下头,靠近她的耳畔,小声地嘀咕了句,“看里面那几头平日民脂民膏喂得膘肥体壮,估计这一时半会还死不了。”轻柔的声音不大不小,却是刚好飘至在场隐忍不发的众人耳里。宣德啼笑皆非,碍着皇家尊严,又是一番客套交代往来安排,待中毒几人略有好转,便打发了一干人等离开。

    夜凉风清,杜府后院灯火阑珊。西侧厢房内,杜子盼端坐窗前,对着皎洁的月光细细梳着已解下云鬓的如丝秀发,早早打发了小绿小翠去通房就寝,这里屋外堂便一下子空旷了起来。凉爽的微风轻轻敲打着半敞的窗沿,间接卷带着屋内香炉中燃着的艾草熏香,一拉一扯,轻烟环绕。明月当空,亮如玉盘,星若碎玉,铺满夜幕。院中茂密的杨梅树上垂挂着鸽蛋大的紫红果实,风吹叶摇,枝头隐隐有沙沙之声传出,若是侧耳聆听,便是像有松鼠之类小兽,藏在枝桠间偷偷啃食着厚实鲜美的果子。将檀香木梳放入梳妆匣,合上盖子,黄铜搭袢上下一勾,整个方盒便密封得严严实实,严密得不见一丝缝隙。杜子盼起身而立,仅着单衣的身影被月光在屋内地面拉出长长的影子,显得格外瘦弱。她伸手拉过半扇窗页,木条相挤,发出“吱呀”一声响动,在这寂静的夜里格外刺耳。忽然,繁茂的杨梅树上跳下一只小兽,甩着蓬松的尾巴,三步两跳从窗户一跃而入。杜子盼不动声色,细细将窗页合上,她转过身来,柳眉轻挑,只见床上一只棕红狐狸四脚尽张趴卧在素净的竹席正中,尖嘴伸得老长,粉嫩舌头拖在唇边,正吭哧吭哧呼着气。杜子盼走近床边,那狐狸一条异于全身棕色毛皮的火红尾巴如打招呼般般挥了挥,又无力地垂了下去。

    “杨梅吃到牙发酸了吧。”杜子盼双手抱胸,居高临下地望着眼前扭来扭去的家伙。胡当归蠕动着翻过身来,改为四脚朝天躺着,雪白的肚子滚圆如球,床头扔着几颗带有叶片的杨梅果实,不知她躲在树上一直偷吃了多久。

    “甜,稍有点酸,若是浸酒更妙,杨梅烧酒可是杜家绝酿呢。”胡当归用前爪拍了拍肚子,见杜子盼冷眼盯着她,顿时醒悟过来,将身子扭到墙边紧贴,把整张席子腾了空位出来。

    “就知道酒,既然千杯不醉,为何如此惦念。”杜子盼脱了绣鞋上床,细细解了那纱帘勾环,将帘帐齐整铺好,不让蚊虫之类有隙可趁。

    “酒不醉狐狐自醉,才有美人怀抱睡。”胡当归卷着尾巴一个打滚跌进杜子盼怀里,将脸贴在对方胸前深深地吸了口气,“好香。”那狐声比之人声略媚,便是要柔到骨子里去。

    “去去去,恬不知耻的老东西,只会占黄花闺女便宜。”话虽如此,却没有一丝推揉的举动,眼角一分笑,眉头尽舒展。

    “自家的闺女,不抱白不抱。”话音刚落,胡当归忽然停止了动作,沉默了下来。她将脑袋埋在杜子盼胸前蹭动,一条火红尾巴开始毫无方向地随意晃动起来。

    “大丈夫一言九鼎。”杜子盼侧身躺了下来,一手撑着脑袋,一手将毛茸茸的小狐狸搂在怀里。她轻抚着胡当归松软的毛发,眼神柔和,面带微笑。

    “人家是小女子……”胡当归别扭地蠕动着,不敢抬起头来。

    “大丈夫是人,小女子也是人,做人要言而有信,下午你不是才答应了皇太孙出席明日钱塘庙会,看来那条红花丝绢,可是某人心头之物。”杜子盼声调略提,隐隐有些在意。

    “那是红花姐送的,她知道我送了人后,嘴上不说,心里可在意了,这回碰上了,怎么都要取回来才是。对了,人家又不是人……”胡当归的声音渐渐弱了下去。

    “在意了变个法术去取回来即是。”杜子盼轻抚着的手忽然停住,回想起下午的会面,她眉头一皱,“你对宣德皇太孙颇有畏惧之意,为何?”

    “呃……”

    “为何?”声音略高,杜子盼一手捏住胡当归不住抖动的绒毛长耳。

    “紫烟环绕,煞气逼人。”胡当归抬起头来,认真地说道,“那是中天北极紫微大帝转世,他身上紫煞两气已合,不出三年,必残杀至亲叔伯兄弟,登基大典。”

    “你是狐妖,即使他是神仙投胎,与你何干?”

    “呃……红花姐只叫我远离天界那群老男人,特别是看见星君神兽下凡托生的,切莫接近,以免惹来毁道之过。”胡当归用爪子摸摸鼻子,打了个哈欠。

    “绝代佳人,幽居深谷,独枝红花,何等风华。”杜子盼沉思片刻,低头轻叹,“对你这般姐妹情意,倒是想会她一面。”她低头望去,却见胡当归蜷曲着尾巴团身窝在自己怀中,一只前爪咬在嘴里,竟然已沉沉睡去。

    “纵然因你才有我……那又如何。”她说,唇角扬起一抹平静的微笑。

    断桥扁舟吻定情

    钱塘北岸,西湖东南,松岭相联,吴山天风。

    城隍阁立,观凤台平,北望西子,南观江涛。

    青石雕壁,祠庙寺观,一色楼台,何觅孤山。

    千波湖水,何等美景,万家灯火,尽收此处。

    “阿哥阿妹扎红绳,城隍山上看花灯,看好花灯讲戏文,讲好戏文吃馄饨,吃好馄饨游四门,回去姆妈拷一顿。”街头巷尾孩童口中的民谣,讲的就是那四季不断的吴山庙会。六月二九,盛景重现,那城隍庙方圆数里,大路小径,挤满了前来参拜的香客信徒。山上香市,山下集市,从山头到山脚,一字排开着看相测字摊,摇头晃脑的算命先生或摇团扇或信口开河,便是上辈子下辈子来日方长一口糊弄。山下靠近广场,卖字画的、跳庙台戏的、唱小曲的、变戏法耍杂技的、卖玉兰花的,斗鸡斗鸟斗犬斗蟋蟀的,各方小贩云集在城隍庙四周,遇上烧香赶的早的,便是闻风而去,满载而归。

    庙会重头戏摆在那熙熙攘攘的吴山广场上,数根粗壮的木桩拔地而起,直冲云霄,其上搭着三根横梁,两旁对称三足鼎立之木架,沿边扎着鲜艳的彩花与礼幌。场边戏台,旗幡飘扬,背景绳畔,悬挂着数十个筒圆朱红灯笼。戏台帐幕两边分立着装饰繁杂的着漆木杆,上挑彩旗。整段木杆上叠着四个竹编大方花篮,下方以红绳拴着各种藤编挂饰,自然垂挂下来。戏台正面横梁上悬挂着头戴冠琉的城隍老爷红袍淡

    分卷阅读12

    -

章节目录

子盼当归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夏桃颜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夏桃颜并收藏子盼当归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