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我仿佛知道得太多 作者:白孤生

    分卷阅读136

    而即便如此,林秀身上的冤屈也洗刷了不少。

    说到林秀,焦适之的猜测并没有错。他从大理寺被移交到刑部的过程中,有几次险些就断气了,刑部那边因为有内阁的示意,全程派着医术高明的大夫跟了一路,到了刑部大牢第一件事竟是施救,大半夜与阎王抢人,好容易终于救下一条命。

    出来后得知大夫的诊断,林秀身体早已中毒至深,若不是及时从大理寺被移交出来,若不是大夫施救及时,现在便是活脱脱一具尸体。

    林秀所中的毒最初并不明显,只是越到后面越不能动弹,四肢僵硬,舌痛僵直,无法动弹,更无法与他人说话,等到体内的毒性慢慢地蔓延到了心脏,便是他登天之日。即便大夫妙手回春用针灸先抢回他一条命,余下的半个月内也一直在反反复复,甚至皇上为了保住他的性命还悄悄派太医去诊治,这就按下不谈了。

    因着林秀这一出,朱厚照勃然大怒,把大理寺狠狠斥责了一顿,若不是及时发现,这些还未入刑定罪的嫌疑犯岂不是可以一个个都在牢狱中暴毙而亡?这便是大理寺所谓的公正?

    大理寺从上到下所有人都被撸了一遍,就连牢头也全部换了个干净。

    朱厚照的行动干脆粗暴,虽然令人震撼,却不得不佩服其手段。查不出来又如何,大理寺出了这样的事情,即便上位者是无辜的,然而也肩负着审查不严的罪责,索性全部换个干净,再暗中派人细细排查,他便不信不能查出个所以然来!

    这世上没有任何一件事是可以遁形无所踪,除非根本就没有这件事情发生过!

    林秀的命算是抢救下来,得知此事的焦适之已经是大大松了口气,他在最初便猜想到这个可能,然而却不能私闯大理寺牢狱,以他的身份进去太过敏感,才硬生生又拖了两天,令他心里十分愧疚。

    他的性格他自己清楚,能谨慎便谨慎,从不行差踏错。可这次林秀的事情给他敲响了警钟,若是他每次遇事都如此犹豫不决,反倒可能坏事。若今日林秀因他而死,他心中定然永远觉得内疚。

    等到天降大雪之时,焦适之也得知了林秀一案的最新进度,在皇帝的保驾护航以及锦衣卫的援助之下,刑部越查越深,到了最后不得不召开三司会审。

    三司会审一开,许多本来藏在表面下的事情便浮上水面。

    尤其是朝官贪污一事。

    从明太祖往后,查杀贪官的力度越发小了,再也没有当年太祖的威风。这其实也同太祖当年的决策有关。或许是朱元璋从小苦惯了,又或者是从他血脉中延续下来对官员的憎恶,从伊始便设立了极其微薄的俸禄。

    有利必有弊。

    在初始还算有用的制度,到了后期渐渐变味,于百官而言这点银两还不如商人贩卖能得的钱财多,而大量以宝钞替代俸禄的行为,令官员几乎无以为继,这同样是导致大量**的直接缘由。直至当朝,宝钞几乎被废止了。

    那本账本在刑部查到刘大春时被皇上送了过去,连带着监军小印,到了这时刑部如何能不知道皇上的意思。

    即便下面的阻力再大,刑部尚书也只能顶着压力继续往下查。好在到了这个时候他已经把大理寺与都察院拉下了水,即使知道背后有人气得骂娘跳脚,他也能心安理得地继续追查下去。

    要死一起死呀!

    然而就在即将取得重大的突破前,惊变突生!

    正德二年十一月十八,江南杭州前卫哗变,时逢监军宦官刘大春正落脚于此,在长达半日的动乱中被士兵砍杀。惊闻此事,浙江都司并杭州知府在镇压哗变后立马八百里加急奏报至朝廷,而在此半天之前,锦衣卫的奏章已经躺在帝王的桌案上。

    卫所哗变乃是震惊朝廷的大事,内阁会议、文华殿议政,朱厚照召集重臣接连开了一整天朝会。当皇上在焦适之面前拍板冷哼的时候,焦适之便知道此事定然掀起腥风血雨!

    而刑部查案线索就此断裂。

    次日清晨,奉天门前朱厚照长身而立,面容冷峻,“既然杭州前卫都能够哗变斩杀监军,那其余各处想必也好不到哪里去。传令下去,但凡浙江都司的所有卫所全部轮换!”

    “革去杭州知府的官职,杭州府上下一干人等全部发落入狱,留待秋后发落!按着名单中重新选换,三日内把新的底子给朕架上!”

    “刘大春已死,然罪证确凿,林秀无罪,赏黄金千两,进千户!巡按御史柳泉有功,另有赏赐并调至刑部左侍郎任职。”

    “刑部尚书听令——江南贪污案一事,继续彻查!特许刑部在此事上可随意借调北镇抚司的人马,但凡有丝毫嫌疑,不可错过!”

    “朕派将专人前往查探,赐尚方宝剑,遇事可先斩后奏,若有人敢抵抗,就地格杀勿论!”

    接连的几道政令被皇上接连抛出,砸得群臣毫无反应,内阁首辅刘健率先站出来三呼万岁,极为赞同。在内阁的默许之下,余下的文武百官或是面露赞叹,或是不得不随波逐流,然而但凡是长眼睛的,都知道皇上是彻底震怒,再不敢随意糊弄。

    刑部被皇上的重担压下来,顿时苦了一张脸,有能力借哗变之事砍杀了刘大春,证明此事更有乾坤,不是那么容易之事。好在皇上又给了他们张好牌,压力再大也得迎难而上。

    高站殿上的君王眉目冷冽,声音更是透着彻骨冷厉的狠辣。

    “朕便好心告知某些人,不要以为可以弃卒保车避过风头。朕要的,是你们满盘皆输!”

    “朕倒要看看,到底谁能磨得过谁!”

    下朝后,焦适之一路匆匆跟在皇上身后回了宫,刚踏入殿内,所有人就被朱厚照轰了出去,因为事情紧急,皇上从接到锦衣卫消息时便召了内阁入宫议政,直到今日早朝又尽数颁布下去。也直到这个时候,回到殿内后朱厚照还能放松会儿。

    “江南官场的人莫不是以为我是傻子?以为把刘大春的头颅给我送过来,我就当之前的事情没发生过?!还搞了个所谓的哗变?真的以为这样能够糊弄过去?!就算是个白痴都能嗅得出不对劲,他们有多大脸认为我会没有丝毫察觉?!”朱厚照对着焦适之狂吐槽,就差自己直接撸袖子上去干一顿了。

    焦适之小心翼翼地看着朱厚照的脸色,低声说道:“皇上,或许他们正是如您所说,只是想弃卒保车罢了

    分卷阅读136

    -

章节目录

[明朝]我仿佛知道得太多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白孤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白孤生并收藏[明朝]我仿佛知道得太多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