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文豪 作者:木兰竹
分卷阅读139
都是站在统一战线。
你家仆人带着家属来拜见你,你是不是要摆最好的酒席请人家坐上座,收人家一车瓜果返人家一车金银啊?如果你说是,那么……你来接待吧。用你的钱,国库的钱要用到晖朝国民身上。
被六位阁老同时鄙视,没有哪个官员敢再跳出来说什么“大国风范”。
文宗时期就是听这群傻逼的话,弄得边疆疲软,这群墙头草,好一点只是冷眼旁观,坏一点就跟着浑水摸鱼了。晖朝现在腾出手,没揍他们算是脾气好了,还当做上宾接待。得人家几只所谓“珍兽”几块毛皮几根草药,就送金银巾帛?
封庭:呵呵。
在定下基调之后,封庭就在考虑,要派出什么人主导这事。最好对这些国家都很熟悉,而且内在够黑够狠不说,表面上还要给人以很和善很讲理的感觉。
封庭召开了几次小会议,和内阁学士与六部尚书们商议了好久,在鸿胪寺官吏中挨个儿扒拉人,终于凑出一个勉强看得顺眼的接待团。
但按照惯例,翰林院还得出人接待。虽然基调是要让他们这群打秋风的墙头草点颜色瞧瞧,但表面上还是要显示出咱们晖朝很重视你们的。
翰林官都是“储备内阁”,代表内阁学士。内阁学士地位太高不可能出面接待,所以就由翰林官出面接待。
于是他们继续开会,又要从翰林院扒拉人出来。
封庭突然想到,哎哟,要说合适人选,长青不就是嘛!长青不但对周围小国家,连海外国家地理风俗都知之甚深。
“陛下,余编纂虽然才华毋庸置疑,但对属国之事……”王海泉质疑道。
他作为余柏林座师,质疑这件事显得最为公正。
封庭笑道:“王爱卿不用担心,朕自然是了解余编纂,才会如此说。”
众位大臣互相交换了一个明了的眼神。好吧,这下子可以确定余编纂和皇帝陛下的确相交于微末了。余编纂这是要开始起飞了呢。
“既然陛下了解,那微臣自然无异议。”洪敏之道,“余编纂对政事了解透彻,又世事通透,能言善辩,应能胜任此事。”
众臣子纷纷侧目。这评价很高啊。王阁老对余柏林极力推举理所当然,但余柏林什么时候搭上洪首辅这根线了?他们可没听说过两人有任何来往?只有余柏林在初次入阁拜见时,洪敏之留了余柏林很久而已。
难道是洪首辅真的爱惜余柏林才华缘故?
看着洪敏之一脸正直,连王海泉和何清都信了洪敏之只是爱才而已了。
洪敏之的确爱余柏林才华,但此次极力推举余柏林,却也是还他人情。
洪敏之毕竟是首辅,消息灵通。很快就得知太子书房也挂有和自己书房所挂同样两句话。后他打听,原来是余柏林在入阁当日写下这两句话,被德王拿走,又被皇帝陛下看到,要来送给太子。
虽然余柏林只是无意为之,但他的话触动了皇帝陛下,让皇帝陛下第一次明确作出承诺。
洪敏之自然要还这一份情。
第66章
皇帝陛下召集重臣开小会的时候,余柏林结束了一天的工作,正在愉快的和同僚们用工作餐中。
六部九卿每日递的帖子堆在一起看着很多,分摊到内阁每个书吏以及轮值的翰林手中,也就那么一丁点。余柏林可是经过科举洗礼的人,每天阅读那么几万字,做一下大纲归纳,轻而易举。
帖子都是一大早就递上来了,若是加急的,会直接呈给皇帝,也就不经过余柏林等人之手了。因此速度快的人,半日就做完了,下午就闲着看书喝茶和同僚唠唠嗑。
余柏林速度很快,除前几日不太明白这工作具体需要做到何种程度,悉心向同僚请教,阅读速度慢了些。后来,他都能在半日内完成。
剩下的时间,余柏林年纪轻,长得好,嘴上甜,很快就在这一群平均年龄四十左右的大叔中得到了较高评价,和众人混熟了。
内阁书吏表示,这么接地气的翰林很罕见啊,还是个状元郎,六元及第的!
非翰林出身的书吏和翰林之间没什么竞争,若不是有其他派系原因,没有利益冲突。书吏们对翰林大多很客气。
至于翰林出身的人,文人之间,总是要给几分面子的。
余柏林很快就就混得如鱼得水,和同日轮值的许昌阁形成鲜明对比。
内阁中官吏都是群人精,看人很准,许昌阁那些小心思在他们眼中无所遁形。翰林再清贵,内阁中的翰林又不缺。不过就算心里看不上,这些人精们表面上对许昌阁还是客客气气的。
内阁的工作餐是小厨房提供,小厨房的厨师是由阁老请来,可想这伙食有多么好,都比得上外面普通酒楼了。
不仅味道好,菜的种类也多,分摊下来,几乎一人一菜,再加一道甜点水果,一道汤。内阁的官吏们都吃得一脸满足。
原本这饭菜是由光禄寺提供,后来大家都嫌弃光禄寺做的饭菜难吃,便自己开了小厨房,光禄寺将伙食费折成银钱,让内阁自己请厨子。
虽然说是食不言寝不语,但华国从古至今谈感情都喜欢在饭桌子上,只要将饭菜酒水咽下再说话,就不算失礼。官场规矩大,翰林们单坐一桌,他们一边吃饭,一边聊着学问,聊着时政,正好说道属国来贺之事。
许昌阁笑道:“小国慕我泱泱大国礼仪,我国当隆重相迎,显我大国国威。”
另一翰林崔子伦反驳道:“不就是一属国,不过仆人尔,哪有主人隆重接待仆人的说法。”
许昌阁听到别人驳斥他,脸上有些不好看,对着余柏林道:“余修纂如何看待?想来余编纂是赞同扬我国威的。”
余柏林筷子停在半空中僵了僵,你们两争吵,干嘛把我扯上?让我安静吃会儿饭成吗?
余柏林将筷子搁在碗沿上,微笑道:“我大国国威自然是要扬的。边疆将士浴血奋战,想必已经给他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不然他们也不会又舔着脸皮来朝贡。”
余柏林这话,看似赞同了许昌阁,仔细一听,却和崔子伦一个意思,都觉得这群人不值得隆重对待。
许昌阁似笑非笑道:“余编纂还真圆滑。”
余柏林微笑。这人又来找茬是不是?对读书人而言,说圆滑,可不是一个好修辞。
余柏林道:“过奖过奖,在下还差得远。”
虽然知道这不是好话,但我就当好话受了。
其余几位翰林端
分卷阅读139
-
分卷阅读139
都是站在统一战线。
你家仆人带着家属来拜见你,你是不是要摆最好的酒席请人家坐上座,收人家一车瓜果返人家一车金银啊?如果你说是,那么……你来接待吧。用你的钱,国库的钱要用到晖朝国民身上。
被六位阁老同时鄙视,没有哪个官员敢再跳出来说什么“大国风范”。
文宗时期就是听这群傻逼的话,弄得边疆疲软,这群墙头草,好一点只是冷眼旁观,坏一点就跟着浑水摸鱼了。晖朝现在腾出手,没揍他们算是脾气好了,还当做上宾接待。得人家几只所谓“珍兽”几块毛皮几根草药,就送金银巾帛?
封庭:呵呵。
在定下基调之后,封庭就在考虑,要派出什么人主导这事。最好对这些国家都很熟悉,而且内在够黑够狠不说,表面上还要给人以很和善很讲理的感觉。
封庭召开了几次小会议,和内阁学士与六部尚书们商议了好久,在鸿胪寺官吏中挨个儿扒拉人,终于凑出一个勉强看得顺眼的接待团。
但按照惯例,翰林院还得出人接待。虽然基调是要让他们这群打秋风的墙头草点颜色瞧瞧,但表面上还是要显示出咱们晖朝很重视你们的。
翰林官都是“储备内阁”,代表内阁学士。内阁学士地位太高不可能出面接待,所以就由翰林官出面接待。
于是他们继续开会,又要从翰林院扒拉人出来。
封庭突然想到,哎哟,要说合适人选,长青不就是嘛!长青不但对周围小国家,连海外国家地理风俗都知之甚深。
“陛下,余编纂虽然才华毋庸置疑,但对属国之事……”王海泉质疑道。
他作为余柏林座师,质疑这件事显得最为公正。
封庭笑道:“王爱卿不用担心,朕自然是了解余编纂,才会如此说。”
众位大臣互相交换了一个明了的眼神。好吧,这下子可以确定余编纂和皇帝陛下的确相交于微末了。余编纂这是要开始起飞了呢。
“既然陛下了解,那微臣自然无异议。”洪敏之道,“余编纂对政事了解透彻,又世事通透,能言善辩,应能胜任此事。”
众臣子纷纷侧目。这评价很高啊。王阁老对余柏林极力推举理所当然,但余柏林什么时候搭上洪首辅这根线了?他们可没听说过两人有任何来往?只有余柏林在初次入阁拜见时,洪敏之留了余柏林很久而已。
难道是洪首辅真的爱惜余柏林才华缘故?
看着洪敏之一脸正直,连王海泉和何清都信了洪敏之只是爱才而已了。
洪敏之的确爱余柏林才华,但此次极力推举余柏林,却也是还他人情。
洪敏之毕竟是首辅,消息灵通。很快就得知太子书房也挂有和自己书房所挂同样两句话。后他打听,原来是余柏林在入阁当日写下这两句话,被德王拿走,又被皇帝陛下看到,要来送给太子。
虽然余柏林只是无意为之,但他的话触动了皇帝陛下,让皇帝陛下第一次明确作出承诺。
洪敏之自然要还这一份情。
第66章
皇帝陛下召集重臣开小会的时候,余柏林结束了一天的工作,正在愉快的和同僚们用工作餐中。
六部九卿每日递的帖子堆在一起看着很多,分摊到内阁每个书吏以及轮值的翰林手中,也就那么一丁点。余柏林可是经过科举洗礼的人,每天阅读那么几万字,做一下大纲归纳,轻而易举。
帖子都是一大早就递上来了,若是加急的,会直接呈给皇帝,也就不经过余柏林等人之手了。因此速度快的人,半日就做完了,下午就闲着看书喝茶和同僚唠唠嗑。
余柏林速度很快,除前几日不太明白这工作具体需要做到何种程度,悉心向同僚请教,阅读速度慢了些。后来,他都能在半日内完成。
剩下的时间,余柏林年纪轻,长得好,嘴上甜,很快就在这一群平均年龄四十左右的大叔中得到了较高评价,和众人混熟了。
内阁书吏表示,这么接地气的翰林很罕见啊,还是个状元郎,六元及第的!
非翰林出身的书吏和翰林之间没什么竞争,若不是有其他派系原因,没有利益冲突。书吏们对翰林大多很客气。
至于翰林出身的人,文人之间,总是要给几分面子的。
余柏林很快就就混得如鱼得水,和同日轮值的许昌阁形成鲜明对比。
内阁中官吏都是群人精,看人很准,许昌阁那些小心思在他们眼中无所遁形。翰林再清贵,内阁中的翰林又不缺。不过就算心里看不上,这些人精们表面上对许昌阁还是客客气气的。
内阁的工作餐是小厨房提供,小厨房的厨师是由阁老请来,可想这伙食有多么好,都比得上外面普通酒楼了。
不仅味道好,菜的种类也多,分摊下来,几乎一人一菜,再加一道甜点水果,一道汤。内阁的官吏们都吃得一脸满足。
原本这饭菜是由光禄寺提供,后来大家都嫌弃光禄寺做的饭菜难吃,便自己开了小厨房,光禄寺将伙食费折成银钱,让内阁自己请厨子。
虽然说是食不言寝不语,但华国从古至今谈感情都喜欢在饭桌子上,只要将饭菜酒水咽下再说话,就不算失礼。官场规矩大,翰林们单坐一桌,他们一边吃饭,一边聊着学问,聊着时政,正好说道属国来贺之事。
许昌阁笑道:“小国慕我泱泱大国礼仪,我国当隆重相迎,显我大国国威。”
另一翰林崔子伦反驳道:“不就是一属国,不过仆人尔,哪有主人隆重接待仆人的说法。”
许昌阁听到别人驳斥他,脸上有些不好看,对着余柏林道:“余修纂如何看待?想来余编纂是赞同扬我国威的。”
余柏林筷子停在半空中僵了僵,你们两争吵,干嘛把我扯上?让我安静吃会儿饭成吗?
余柏林将筷子搁在碗沿上,微笑道:“我大国国威自然是要扬的。边疆将士浴血奋战,想必已经给他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不然他们也不会又舔着脸皮来朝贡。”
余柏林这话,看似赞同了许昌阁,仔细一听,却和崔子伦一个意思,都觉得这群人不值得隆重对待。
许昌阁似笑非笑道:“余编纂还真圆滑。”
余柏林微笑。这人又来找茬是不是?对读书人而言,说圆滑,可不是一个好修辞。
余柏林道:“过奖过奖,在下还差得远。”
虽然知道这不是好话,但我就当好话受了。
其余几位翰林端
分卷阅读1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