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奋斗 作者:书生不吃饭
第二部 尚书省听用 第二十五章通直郎
<!--go-->
第二十五章通直郎
“启禀皇上,臣等正在验证红薯的储存方法!”房玄龄答道。
“哦?红薯的储存方法?红薯能储存了?”李世民不愧是明君,一下就听出关键了,只要红薯能够储存,就是不可多得的解决温饱问题的好粮食啊。
“这,臣等还没有验证,只是依据叔溢的想法试验一下,不过臣觉得应该可以吧?”房玄龄不敢肯定的望了杜如晦一眼。
“臣等觉得很有可能会成功,居时将是百姓之福啊!”杜如晦道。
“叔溢?就是献上《流民之制》的王叔溢?”李世民问道。
“正是,叔溢还不见过皇上!”房玄龄瞪了一眼王伟说道,感觉王伟也太没有眼力劲了,皇上都问起来多好的机会啊,还在那傻站着呢。其实王伟是还没有清醒过来!还蒙蒙的呢!
“是,臣王伟参见皇上,吾皇。。。”
“免礼吧,你是如何知道这红薯能够储存的?却能储存么?”李世民盯着王伟急切的问道。
“回皇上这是否能够储存,臣也没试过,臣今日买了两个红薯突发奇想既然鲜着不能储存,何不像木耳山菇等一样晾干了储存呢!而且臣家里每逢冬天都要挖地窖储存白菜等过冬菜蔬,那么臣就想是不是也能像储存白菜一样储存红薯呢,只不过需要挖个更大的地窖而已!”王伟毕恭毕敬的回答道。虽然明知道可以但是也不能说死了。
“恩,言之有理啊!这要多久能试验成功?”李世民又问道。
“回皇上,只要不下雨这红薯晾干大约需要一两天的时间,但是否能够储存就需要一样个月的时间了,只要一个月以后这红薯干还没有腐烂变样,那就可以说明此法可取,红薯确实可以储存。与此同时也可以挖一些较深的地窖试着储存一下鲜红薯,只要到过年时还没腐烂就能证明此物可以大量留种。可作为主粮在整个江北之地推广惠及百姓了!这可是能亩产高达三五千斤的好东西啊!”开始还有点激动,慢慢王伟就放开了!百分百把握的事当然有信心了!
“好,房爱卿收得好学生啊!奇思妙想却又有理有据、条理清楚,每每能够惠及百姓!若是真能试验成功这可是滔天大功啊!”李世民笑着对房玄龄说道。
“谢皇上夸奖,叔溢却有奇思妙想,但都是皇上识人善用要不哪来今天之事!呵呵。”想不到房玄龄也会拍马屁啊!
“哈哈哈,二位爱卿此时应如何处置啊?”李世民转而问道。
“启禀皇上,此事如若却似叔溢所言将可解决江北所有百姓之生计,届时再也没有吃不饱的人家了。这可是历朝历代都没有解决的问题啊!”房玄龄满是向往的说道,他坐左仆射半年以来时刻为粮食所困扰,都快愁白了头了,这时出现红薯之事正可解燃眉之急啊!
“皇上此时应早作准备,臣觉得极有可能会成功!”杜如晦道。
“来人,传蜀王李恪,司农寺卿。”李世民喊道。
“遵旨!”一个太监应了一声就跑开了。
“王叔溢,你觉得此事该如何处置?”李世民把王伟问愣了,怎么也没有想到这时李世明会突然问自己,本来自己已经功成身退了,不得不又站在了风口浪尖上。
“回皇上,此等关乎国之大计之事,臣年幼无知学识尚浅,不敢多言!”王伟打定主意不再搀合,自己起个头就可以了,这功劳还是让别人领去吧,自己的功劳已经够多了!
“呵呵,想不到汝年纪轻轻倒是挺稳重的么,有什么好主意尽管道来就是,有朕在没人会怎么你的!”李世民一眼就看穿了王伟的小心思,傲然说道。
“臣谢皇上爱护,如此臣就斗胆直言了,臣觉得此事有九成把握!臣觉得应该令专人大量收购完好的生红薯,能收多少就收多少,与此同时也可放出消息,鼓励商人大户储存鲜红薯做种,只要这一批红薯干能撑过九月而不烂,十月中天气一冷就更加好储存干货了!相信大部分商人和大户会明白其中好处的!等明年种出新红薯以后应首先考虑留种问题,留足能够推广全国的种子最少也要每县都能分到几万斤,以备来年。此物旱涝保收,而且对土壤要求不高基本上什么地都能中,山地荒地开出来当年就能高产!这样后年我朝就不用再为粮食担心了!”王伟真心高兴地说道
“呵呵,贤侄怕是思谋已久了吧,对此物习性掌握如此之细,连此物对土壤的要求都明了,怎会是突发奇想啊!咳咳咳”杜如晦一时兴奋又咳了起来,房谋杜断!杜如晦断事确实厉害,听几句话就知道王伟对红薯极为了解。
李世民房玄龄杜如晦等人被王伟这话说得也都是情不能自已!李世民亲自扶住拍着后背道:“克明,要注意身体啊,大好的局面离不开卿啊!”表情很是真切。
“皇上,臣只要能看到万民都能吃饱饭,臣就是现在去了也能瞑目了啊!”杜如晦一边咳一边说道。
“朕离不开克明,百姓也离不开克明啊,还望克明兄看在朕和百姓的份上一定要珍惜身体啊!朕还要和卿等一起开创万世之基呢。”多年的患难与共,多年一起打江山这感情可不是一般的深啊!可是谁都知道杜如晦撑不了多久了。一时之间大家都有些萧索。
杜如晦却道:“皇上,江山代有才人出,长江后浪推前浪啊!臣已老朽,怕是不能长久为陛下鞍前马后了,不过叔溢等一批的青年才俊已经冒出来了。陛下知人善用,胸怀天下。我朝主明臣贤,必能蒸蒸日上,流传万代!”
“可朕总是觉得离不开克明啊,”
“皇上,不说臣了,臣也就这样了,还是说说红薯的是吧?还请陛下早多打算啊,不要误了明年的春耕大计啊!”杜如晦岔开话题道。房玄龄也有些默然,多年的老友已经病入膏肓了,确实难受。
沉闷了一会,李恪个小屁孩在几个太监的簇拥下快步而来。
“恪儿参见父皇,见过二位相爷!”
“恩,恪儿不必多礼。”李世民道。
“臣等参见蜀王殿下!”周围人等纷纷给李恪见礼。
“恪儿让王卿给你解释一下今天之事!”李世民看了王伟一眼说道。
“呃,是皇上!”王伟本来想避开李恪,看来是不成了,不过这李恪还有二十来年好日子的,不急!王伟赶紧来到李恪跟前如此这般解释一遍。
“多谢王兄指点。”李恪拱手谢道。讲才智这李恪还真没的说,一会就明白什么事了。
“王爷客气,臣愧不敢当!”说话的功夫司农寺卿也来了。一个胖胖的老头,身着紫色官服,看着挺和善的不过也是从三品的大员啊。清楚了情况以后也是满脸的激动。这可是他的正管啊,如若成功这老头怕是也要史上留名了!
“蜀王李恪,司农寺卿卢青云,宣义郎王伟听旨!”李世民朗声道。旁边太监赶紧哪来纸笔。准备写圣旨。
“臣在!”三人赶紧来到李世民身前跪倒在地。
“今宣义郎王伟献上红薯储存之法,朕等深感有理,此时若成惠及万民,今着汝等三人全权负责此事!汝等当思及百姓不可懈怠!一应所需各部各州县要全力配合!功成之时朕自有重赏。以蜀王为主,卢卿王卿辅之。另擢升宣义郎王伟为通直郎,赐银鱼袋!钦赐!”升官了?王伟想到这还没当两天的七品官现在就是从六品下了?这可是连升四级啊!可是王伟不知道的是这还是因为他年轻,要不然就凭他一个主意就惠及万民,李世民都想给他个四品五品的!
“臣接旨,谢主隆恩!”三人赶紧大礼拜谢!王伟本想谦虚推辞几句不过这现场的气氛不合适,也就没说什么。周围人可是个个眼带绿光看着王伟。这从六品下倒是没什么,在场的没一个在乎这从六品下的,都是有背景的大家都有自信很快也会升到六品何况里面还有好多的六品官,可这赐银鱼袋可是大大不同了,这说明是李世民的越级宠溺啊!戴着银鱼袋见到比自己官大三级的从六品上都可以不拜!而且这是简在帝心,以后提拔肯定快啊!
“汝三人就在这尚书省同两位大人一起商讨出详细条陈来!立刻执行!以后王卿和恪儿以及卢卿就在这尚书房暂时办公,全力以赴做成此事!”李世民又吩咐道。
“臣遵旨!请陛下安心,臣等定当全力以赴不服圣恩!”卢老大人就是会说话啊。这王伟和李恪只是答应着。人家却是马屁拍的微妙啊!
李恪拉着王伟说道:“久闻王兄大名,以后还望王兄以后多多指教,小王感激不尽!”
“呵呵,小王爷客气了,臣愧不敢当,以后一起共事还望王爷多多关照!”
第二部 尚书省听用 第二十五章通直郎在线阅读
<!--t;
第二部 尚书省听用 第二十五章通直郎
-
第二部 尚书省听用 第二十五章通直郎
<!--go-->
第二十五章通直郎
“启禀皇上,臣等正在验证红薯的储存方法!”房玄龄答道。
“哦?红薯的储存方法?红薯能储存了?”李世民不愧是明君,一下就听出关键了,只要红薯能够储存,就是不可多得的解决温饱问题的好粮食啊。
“这,臣等还没有验证,只是依据叔溢的想法试验一下,不过臣觉得应该可以吧?”房玄龄不敢肯定的望了杜如晦一眼。
“臣等觉得很有可能会成功,居时将是百姓之福啊!”杜如晦道。
“叔溢?就是献上《流民之制》的王叔溢?”李世民问道。
“正是,叔溢还不见过皇上!”房玄龄瞪了一眼王伟说道,感觉王伟也太没有眼力劲了,皇上都问起来多好的机会啊,还在那傻站着呢。其实王伟是还没有清醒过来!还蒙蒙的呢!
“是,臣王伟参见皇上,吾皇。。。”
“免礼吧,你是如何知道这红薯能够储存的?却能储存么?”李世民盯着王伟急切的问道。
“回皇上这是否能够储存,臣也没试过,臣今日买了两个红薯突发奇想既然鲜着不能储存,何不像木耳山菇等一样晾干了储存呢!而且臣家里每逢冬天都要挖地窖储存白菜等过冬菜蔬,那么臣就想是不是也能像储存白菜一样储存红薯呢,只不过需要挖个更大的地窖而已!”王伟毕恭毕敬的回答道。虽然明知道可以但是也不能说死了。
“恩,言之有理啊!这要多久能试验成功?”李世民又问道。
“回皇上,只要不下雨这红薯晾干大约需要一两天的时间,但是否能够储存就需要一样个月的时间了,只要一个月以后这红薯干还没有腐烂变样,那就可以说明此法可取,红薯确实可以储存。与此同时也可以挖一些较深的地窖试着储存一下鲜红薯,只要到过年时还没腐烂就能证明此物可以大量留种。可作为主粮在整个江北之地推广惠及百姓了!这可是能亩产高达三五千斤的好东西啊!”开始还有点激动,慢慢王伟就放开了!百分百把握的事当然有信心了!
“好,房爱卿收得好学生啊!奇思妙想却又有理有据、条理清楚,每每能够惠及百姓!若是真能试验成功这可是滔天大功啊!”李世民笑着对房玄龄说道。
“谢皇上夸奖,叔溢却有奇思妙想,但都是皇上识人善用要不哪来今天之事!呵呵。”想不到房玄龄也会拍马屁啊!
“哈哈哈,二位爱卿此时应如何处置啊?”李世民转而问道。
“启禀皇上,此事如若却似叔溢所言将可解决江北所有百姓之生计,届时再也没有吃不饱的人家了。这可是历朝历代都没有解决的问题啊!”房玄龄满是向往的说道,他坐左仆射半年以来时刻为粮食所困扰,都快愁白了头了,这时出现红薯之事正可解燃眉之急啊!
“皇上此时应早作准备,臣觉得极有可能会成功!”杜如晦道。
“来人,传蜀王李恪,司农寺卿。”李世民喊道。
“遵旨!”一个太监应了一声就跑开了。
“王叔溢,你觉得此事该如何处置?”李世民把王伟问愣了,怎么也没有想到这时李世明会突然问自己,本来自己已经功成身退了,不得不又站在了风口浪尖上。
“回皇上,此等关乎国之大计之事,臣年幼无知学识尚浅,不敢多言!”王伟打定主意不再搀合,自己起个头就可以了,这功劳还是让别人领去吧,自己的功劳已经够多了!
“呵呵,想不到汝年纪轻轻倒是挺稳重的么,有什么好主意尽管道来就是,有朕在没人会怎么你的!”李世民一眼就看穿了王伟的小心思,傲然说道。
“臣谢皇上爱护,如此臣就斗胆直言了,臣觉得此事有九成把握!臣觉得应该令专人大量收购完好的生红薯,能收多少就收多少,与此同时也可放出消息,鼓励商人大户储存鲜红薯做种,只要这一批红薯干能撑过九月而不烂,十月中天气一冷就更加好储存干货了!相信大部分商人和大户会明白其中好处的!等明年种出新红薯以后应首先考虑留种问题,留足能够推广全国的种子最少也要每县都能分到几万斤,以备来年。此物旱涝保收,而且对土壤要求不高基本上什么地都能中,山地荒地开出来当年就能高产!这样后年我朝就不用再为粮食担心了!”王伟真心高兴地说道
“呵呵,贤侄怕是思谋已久了吧,对此物习性掌握如此之细,连此物对土壤的要求都明了,怎会是突发奇想啊!咳咳咳”杜如晦一时兴奋又咳了起来,房谋杜断!杜如晦断事确实厉害,听几句话就知道王伟对红薯极为了解。
李世民房玄龄杜如晦等人被王伟这话说得也都是情不能自已!李世民亲自扶住拍着后背道:“克明,要注意身体啊,大好的局面离不开卿啊!”表情很是真切。
“皇上,臣只要能看到万民都能吃饱饭,臣就是现在去了也能瞑目了啊!”杜如晦一边咳一边说道。
“朕离不开克明,百姓也离不开克明啊,还望克明兄看在朕和百姓的份上一定要珍惜身体啊!朕还要和卿等一起开创万世之基呢。”多年的患难与共,多年一起打江山这感情可不是一般的深啊!可是谁都知道杜如晦撑不了多久了。一时之间大家都有些萧索。
杜如晦却道:“皇上,江山代有才人出,长江后浪推前浪啊!臣已老朽,怕是不能长久为陛下鞍前马后了,不过叔溢等一批的青年才俊已经冒出来了。陛下知人善用,胸怀天下。我朝主明臣贤,必能蒸蒸日上,流传万代!”
“可朕总是觉得离不开克明啊,”
“皇上,不说臣了,臣也就这样了,还是说说红薯的是吧?还请陛下早多打算啊,不要误了明年的春耕大计啊!”杜如晦岔开话题道。房玄龄也有些默然,多年的老友已经病入膏肓了,确实难受。
沉闷了一会,李恪个小屁孩在几个太监的簇拥下快步而来。
“恪儿参见父皇,见过二位相爷!”
“恩,恪儿不必多礼。”李世民道。
“臣等参见蜀王殿下!”周围人等纷纷给李恪见礼。
“恪儿让王卿给你解释一下今天之事!”李世民看了王伟一眼说道。
“呃,是皇上!”王伟本来想避开李恪,看来是不成了,不过这李恪还有二十来年好日子的,不急!王伟赶紧来到李恪跟前如此这般解释一遍。
“多谢王兄指点。”李恪拱手谢道。讲才智这李恪还真没的说,一会就明白什么事了。
“王爷客气,臣愧不敢当!”说话的功夫司农寺卿也来了。一个胖胖的老头,身着紫色官服,看着挺和善的不过也是从三品的大员啊。清楚了情况以后也是满脸的激动。这可是他的正管啊,如若成功这老头怕是也要史上留名了!
“蜀王李恪,司农寺卿卢青云,宣义郎王伟听旨!”李世民朗声道。旁边太监赶紧哪来纸笔。准备写圣旨。
“臣在!”三人赶紧来到李世民身前跪倒在地。
“今宣义郎王伟献上红薯储存之法,朕等深感有理,此时若成惠及万民,今着汝等三人全权负责此事!汝等当思及百姓不可懈怠!一应所需各部各州县要全力配合!功成之时朕自有重赏。以蜀王为主,卢卿王卿辅之。另擢升宣义郎王伟为通直郎,赐银鱼袋!钦赐!”升官了?王伟想到这还没当两天的七品官现在就是从六品下了?这可是连升四级啊!可是王伟不知道的是这还是因为他年轻,要不然就凭他一个主意就惠及万民,李世民都想给他个四品五品的!
“臣接旨,谢主隆恩!”三人赶紧大礼拜谢!王伟本想谦虚推辞几句不过这现场的气氛不合适,也就没说什么。周围人可是个个眼带绿光看着王伟。这从六品下倒是没什么,在场的没一个在乎这从六品下的,都是有背景的大家都有自信很快也会升到六品何况里面还有好多的六品官,可这赐银鱼袋可是大大不同了,这说明是李世民的越级宠溺啊!戴着银鱼袋见到比自己官大三级的从六品上都可以不拜!而且这是简在帝心,以后提拔肯定快啊!
“汝三人就在这尚书省同两位大人一起商讨出详细条陈来!立刻执行!以后王卿和恪儿以及卢卿就在这尚书房暂时办公,全力以赴做成此事!”李世民又吩咐道。
“臣遵旨!请陛下安心,臣等定当全力以赴不服圣恩!”卢老大人就是会说话啊。这王伟和李恪只是答应着。人家却是马屁拍的微妙啊!
李恪拉着王伟说道:“久闻王兄大名,以后还望王兄以后多多指教,小王感激不尽!”
“呵呵,小王爷客气了,臣愧不敢当,以后一起共事还望王爷多多关照!”
第二部 尚书省听用 第二十五章通直郎在线阅读
<!--t;
第二部 尚书省听用 第二十五章通直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