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武皇帝 作者:浪子刀

    第172章 围攻北京

    7月26日夜晚的一场瓢泼大雨救了北洋军第四镇统制吴凤岭一命,东北军第一步兵师在昨日傍晚分兵两路抵达流河镇和辛马庄,在曹锟的劝说下,吴凤岭连夜冒雨带领第四镇撤离马厂,全军抛弃辎重,轻装简行向沧州逃窜。[本书来源]

    赵庭柱的第一步兵师也是连续48小时急行军160公里赶了过来,为了防止第四镇向西和第二镇会合,在马王店一带另外驻扎了一个步兵团,如果第四镇不逃,则将从三个方向同时进攻。

    第四镇则乘夜南逃,放弃和第二镇会合的念头。

    听说第四镇逃窜之后,马龙标再也坐不住了,他继续守在保定就有可能被东北军两个师的兵力合围,匆忙放弃阵地,沿京汉铁路向南跑,他和段祺瑞带着第二镇跑去找老上级袁世凯。

    北洋军就这么一跑二跑三跑,连续跑了三个镇,一个没有抓到,这样的结果让宋彪很是不满。

    如果这三个镇都跑到袁世凯那边,袁世凯就可能在河南、山东一带聚集着三个半镇的兵力东山再起,再加上王士珍、张勋在江北、江南提督所率领的旧军,很可能会被袁世凯一个很不错的底。

    收到赵庭柱的电报后,宋彪立刻下令蔡锷全师南下,一路追击北洋军第二镇,赵庭柱全师向保定转移,返攻京师,第二十镇留守天津、廊坊。

    其他都能跑,北洋军的第一镇、第六镇和京师禁卫军是没有地方跑的。

    在大清国即将灭亡的最后这段时间里。載沣的犹豫不决真正害苦了京师的所有满人,其实載沣最好的选择是沿着京汉铁路往南逃,和第二镇南北夹击东北军的第一骑兵师,突破一条血路逃向山西;其次的选择是北逃,驻守在张家口的第四骑兵旅本不是东北新军的主力部队,只要載沣和禁卫军誓死一战,突破这支部队的难度很低。

    載沣太忧郁。在两条路都被堵上之后,他没有选择誓死突围,而是忙于寻找其他突防的办法。甚至考虑走山路,走承德,逃亡太仆寺旗。然后进入南漠,绕道进去陕西。

    載沣负责安排逃跑之事,又幻想抽调其他部队前来京师救援,良弼则加紧抽调旗人,想要死守北京外城,征调劳役在城外大量挖沟壕。

    一直到了27日傍晚,东北革命军才收到了确切的情报——满清决定死守京师,正在加紧修建工事。

    这个时候,东北革命军也已经完成了大规模进攻的准备,第二步兵师作为主力正面进攻。第三步兵师从北侧进攻,第五骑兵旅绕道『』入西南,堵死满人离开京师的最后一条路。

    宋彪在这一日的傍晚抵达通州,试图亲手将京师攻打下来,主攻的方向就是东便门。

    北洋军的连续溃逃让載沣和良弼都是痛心不已。也更加胆丧志低,为了防止第一镇的统制何宗莲逃跑,載沣临时重新启用第一镇的老统制铁良,让铁良带领第一镇镇守东便门,在城门外大挖沟壕,试图抵挡东北军。

    在宋彪抵达之前。东北革命军的四门铁道重都已经抵达通州县铁路站,而率先对东便门阵地发起击的则是第二步兵师的下属重团,32门m1898\1909型105mm克虏伯轻榴弹和18门m1902型15公厘克虏伯长管加农对着城墙、防线狂轰滥炸。

    兵阵地位于太平乡附近,第二兵旅已经抵达,兵阵地在太平乡南侧的王四营,第一兵旅则正在通州进行最后的准备。

    到了阵地上,宋彪还是先视察了第二步兵师的阵地,张鸿逵在这里采取的两条线的布防,两条线都位于清军的火反击范围内,密集的采用了防弹壕和耳洞,纵深线拉的比较宽。

    在工事上,宋彪基本并无挑剔之处。

    走在阵地上,宋彪并没有让太多的人陪同,只带十几名警卫营的亲兵,自己带着望远镜,穿着和正常校官一样的深棕『色』作训服,白天刚下了一场大暴雨,到处都显得很泥泞,他穿着一双橡胶军靴,在泥泞的阵地上到处走动。

    随行副官蒋政源一直陪同着他。

    宋彪一边走,一边视察着各个阵线,心里则在思索如何攻城的问题,现在这个时代并不是属于城墙的,他为此专门准备四辆铁道重和24门12厘长管加农、8门15厘长管加农。

    在锦州的库存地,东北军保留着66门12厘青铜加农,目前也都运抵开平,两天之后就会正式抵达阵地前沿。

    北京城的城墙本挡不住东北军。

    听说宋彪忽然抵达阵地,张鸿逵匆匆带着两名副官跑了过来,一路泥泞,跑的太快,他居然在距离宋彪不过几百米的地方摔了一跤,跌在泥水坑里,周边的士兵都大笑着,结果遭到几名士官痛斥。

    张鸿逵最早在远东陆士担任步兵科教员,从德国参谋学院进修回国之后就在第174章在此,还有四门铁道重,自然是没有大问题。

    满清这些年一直有失策之处,那就是没有用心的构建北京周边的防线,还是继续依赖本无法适应时代的传统城防加护城河的模式,虽然清军在东直门、正阳门这些城门上继续堆压了大量的所谓“神威”、“城门大”、“神机神枢”,其实都不是新式火。陈旧不堪。

    城墙防线有没有用?

    当然有用,关键是看你怎么用,否则宋彪是怎么打完辽阳会战的。

    时代不同了,城墙的作用不是抵挡对手,而是合理的压制对手进攻,真正的防御线还是要围绕城市构建,事实证明。沟壕要比城墙有用的多。

    在加农的面前,一切城墙都是渣。

    在66门意造12厘加农抵达之前,东北军并没有拉开全面的强攻。只是持续用击覆盖城墙和清军的防御线,清军则彻底放弃了外城之外的防御,违背现代军事逻辑的退守到护城河和城墙之后。

    1910年7月27日至29日。东北军都在一直加强部署和调度,为最后的强攻做准备,不断用重榴打传单进入北京城里,此时,甚至连在辽阳的那四门280mm榴弹也被运送过来。

    东北军的传单一贯很有特点,直接将铁道重、榴弹的弹和人对比拍照,印刷在传单上,14吨重的铁道重是很恐怖的东西,基本吓裂了满清的狗胆。

    因为有参谋一局在开平县的指挥总部运转整个革命军,宋彪这两天就一直在第174章在北京城外的火总数达到七百门,加农接近两百门,青铜臼57门。

    凌晨3点整。铁道重终于拉开了第174章程,以通任的国际法规进行管理,在上海设立国际『』的最高法院,由中立国法官担任**官,实施法制管理;第三,取消内地自由出行权和内河航运权,必须在获得外管局审批的情况下,外国侨民才能进出内地,内河航运权保留至长江线至武昌,其余一律取缔,汉口、九江和威海卫租借一律收回,外国公司可以在类比东三省的法规内在华设立营业机构。特别是威海卫,这里对我非常重要,不可能继续租借下去。”

    朱尔典公使沉『吟』片刻,问道:“关于《辛丑条约》赔款的部分,您的态度呢?”

    宋彪答道:“这笔款子可以赔,但我建议英国类比美国,将这部分经费用于在华创办学校,支持中国留学生赴英国官派留学。”

    朱尔典公使道:“这恐怕需要我们考虑一段时间,关于其他三点,如果一切都依照东三省的前例,我个人认为并不是无法达成的协议。我在这里此外要强调一点,关于西藏的主权问题,您是否能更慎重一些,尊重……!”

    宋彪直接打了一个响指打断朱尔典公使的话,道:“这个问题的回答很简单,公使阁下,我可以为此牺牲几百万国民的武装力量,打到只剩下我一个人为止。中国不一样了,这是大时代的步伐,从现在开始,任何一个外国想要染指中国的领土,我们光复党人都会不惜流尽最后一滴鲜血,我们的六十万陆军都是为此而存在的。我相信,在这个问题上,袁世凯先生和我的想法大致是相同的吧,所以,您不必谈及此事,就目前而言,尊重我国对西藏的宗主权是两国来往的第一步,不要为了一些虚无的未来放弃现在。”

    朱尔典公使沉默不语,他只是想要试探宋彪的口风,但这样的回答未免过于激烈了。

    他开始担心,大英帝国在中国的一切特权都将可能葬送在这个人的手中,这位即将崛起的新皇帝会慢慢的恢复这个东方帝国的实力。

    历史的大车轮正在向前翻滚,这已经是很难改变的事实。

    在沉默了片刻后,朱尔典公使简短的回答道:“我明白了您的意思,并且会如实回禀我国,如果我们能够达成一份对两国都非常有利的新条约,我想一切都不会是障碍,我只是最后还想询问一点,关于贵国的新银行体制将如何设置,是否还会和东三省的情况一致?”

    宋彪道:“我还在考虑中,就目前来说,暂时维持关内的现状是最为稳定的选择,至于以后,我们需要逐步的考虑,但这并不是我们谈判的重点。因为如果有对外资银行进一步开放的空间,大英帝国肯定会获得比其他国家更为优厚的待遇,这是我在这里的一个重要承诺。”

    朱尔典公使觉得这样的回答已经是很能令他满意了,这就起身告别道:“那就再一次恭贺您了,总司令官阁下,我想要不了多久,我们就会在正式的场合里再次见面,到了那时,我就应该代表我国恭贺您正式成为新帝国的皇帝陛下吧?”

    宋彪倒不是很肯定,答道:“看情况吧,我们总是应该走一步看一步,不是吗?”

    朱尔典公使谨慎的笑道:“是的,总司令官阁下,那就请允许我先行告辞了。”

    宋彪微微点头,起身亲自送朱尔典公使离开前线指挥所,这一刻,他们都没有想到几个月之后,他们此时所谈到的这一切就全部成了泡影。

    事实或者会证明,只要和日本结盟的国家都将更快速的衰落。(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172章 围攻北京在线阅读

    第172章 围攻北京

    -

章节目录

核武皇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浪子刀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浪子刀并收藏核武皇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