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武皇帝 作者:浪子刀
第321章 机械之王
与《核武皇帝》相关的推荐阅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br>以下是《》(正文 第321章 机械之王)正文<str>请您欣赏</br></br> 20世纪40年代同70年代的大机械化陆军中枢截然是不相同的40年代的大机械化中枢实际上是卡车而非表面上的坦克但到了70年代随着步兵装甲车、履带装甲车、轮式装甲车的大量普及机械化的中枢才真正意义上的转移到了后者。
坦克很重要它将决定战争的胜负但在大机械化时代里真正决定长期胜利归属的终究还是战争物资的运输能力以及大规模部队的机动调配。
到了80年代现代军事的核心才转变到新的大型军用运输机上其实几次转变都还是一个问题那就是部队的输运能力。
帝国拥有世界上最好和数量最多的军用卡车轻中重各型号完善。
同过去不同现在的一辆军用半履带卡车(类似于二战德国的欧宝骡子)可以相当于15匹马的运输力速度更快耗费更少十几万辆卡车能够保证的不仅是大规模物资、部队的转运还能保证部队的作战规模和火力水平。
对于这一点纳粹德国实际上一直未能很好地理解透彻。
帝国的汽车工业为中央国防军提供了世界上最为全面和先进的军用车辆同时保证了数量的充裕和产能的强大正是基于这样的基础中央军部才可以在很短的时间里有很强硬的底气制定出一份速攻计划按照这一计划帝国中央国防军将在一个月内实施千里大跃进。攻占喀山歼灭苏联在东部的红军主力部队随后再歼灭苏联部署在哈萨克的驻军以确保帝国对整个苏联东部和哈萨克地区的占领。
……
几天后在宋彪皇帝的批准下陈嘉佑陆军中将以内廷总长的身份在北京召开记者会代表中央政府通报中苏关于哈萨克独立谈判破裂中国将会考虑在亚盟内部通过军事行动决议出兵解放哈萨克。
这是内廷第一次逾越过中央政府直接发表对外事宜的通报因为中央军部不适合代表中央政府。而以顾维钧为首的中央政府实际上并不愿意发表这样的通报。
最终就只能由内廷总长出面直接发表这一通报消息一经传出整个世界为之一片哗然所有国家和政客们都很清楚这就意味着中国可能出兵进攻苏联。
从国际政治的角度来中国并非是无理的侵略者中国是以亚盟利益为基础要求苏联允许哈萨克独立而苏联予以拒绝。最终迫使中国决定在亚盟内部推动军事决议经亚盟各国投票表决后。共同出兵解放哈萨克斯坦。
话是这么的而已。
很多年后回顾美国操控联合国和北约入侵朝鲜、塞黑、阿富汗事实上都是同样的手段只要有合适的理由正义总是在世界霸主的手中操控着。
虽然有乘火打劫的嫌疑但帝国还是积极的在亚盟理事会内部推动此事其实在帝国内廷发表这一通报之前帝国就已经同亚盟的主要成员国达成一致而帝国在西伯利亚和中亚的军事部署也同时展开。
这场战争是在中苏第二次秘密会谈结束后才开始筹备的。完全启动筹备工作还是在1940年的7月份但在此之前帝国实际上为了这场战争已经准备了二十年之久。
这样的基础使得帝国可以在很短时间里就做好出兵苏联的准备工作帝国在亚盟理事会内部推动军事行动的决议案通过之时全国已经开始再次大规模的全面动员从中部地区抽调的22个陆军师都在一个月内如期抵达西伯利亚军区和中亚使得帝国在西伯利亚和中亚的陆军驻军规模达到27个装甲旅、14个坦克师和30个机械化步兵师的规模。空军也将在两个月内达到1.3万架作战飞机的规模。
人们以为这场战争的缘由是苏联不同意让哈萨克斯坦独立实际上显然不是这样苏联同意但不是帝国所强调的那种无条件独立。而帝国也从未真正要求苏联无条件的让哈萨克斯坦独立。
在中苏的多轮密谈中苏联最初不同意让哈萨克地区独立同时要求中国继续供应战略物资和军事装备转让军事技术因为苏联认为自己在帮助中国抵御纳粹德国结果谈判破裂。
随后苏联开始同意哈萨克地区独立作为交换条件中国必须满足苏联所要求得到的军事、技术和物资援助谈判继续破裂实质上中国并不是否决给予苏联足够的支持而是要求得到更多的领土转让这是苏联完全不能接受的条件。
……
事态发展的非常迅速快到了让德国和苏联都来不及做出反应的程度。
1940年9月15日在陈嘉佑中将代表帝国内廷发表通报之后的第10天亚盟理事会在北京通过代表投票决议于这一日成立亚盟北方联军委任陆军上将赵庭柱为亚洲同盟北方自由联军总司令官授权北方联军总司令部解放哈萨克地区。
在此期间德国纳粹党办公厅秘书长马丁.鲍尔曼以元首特使的身份紧急秘密访华就中国出兵苏联的底线进行交涉德国对此是非常矛盾的既欢迎中国出兵又担心中国迅速占领苏联东部地区窃取了本该属于纳粹德国的领土。
在正式出兵之前帝国仍然派遣内廷总长陈嘉佑中将同马丁.鲍尔曼会晤郑重承诺帝国的目标只是解放哈萨克斯坦同时保证亚盟成员国不再受苏维埃主义侵蚀。
与此同时苏联也匆忙再次表达愿意同亚盟就哈萨克斯坦独立做出协商的意愿但在这一时期。苏联传到帝国的所有讯息都不过是一张废纸根本无人问津。
帝国也可以是盲目相信武力问题是帝国确实拥有解决一切问题的武力帝国的野心也绝不只是哈萨克斯坦这么简单苏联本身是非常清楚的帝国的目标彻底将苏联一切为二将苏联彻底驱逐出亚洲的版图。
在亚盟理事会内部通过表决并授予北方联军一切军事权力后事态的发展就彻底不再受到政治力量的束缚。
……
鄂木斯克。
帝国西北之城。
在帝国的版图上它被明确的标注为一个军事要塞之城。整个城市都像是一个规模空前的帝国要塞陈其采在1933年视察鄂木斯克时曾经如此评价这座城市——即便没有军队它也可以抵御一百万的陆军。
这就是鄂木斯克的价值。
在过去的二十年间鄂木斯克已经逐步成为一个地道的中国城市当地的俄裔居民如今只占本地居民总数的1/7大部分的居民是从山西和陕西迁移来的新住户。
鄂木斯克有一定储量规模的石油但是开采量并不大因为处于中苏交界的区域本地商贸和工业经济一直很繁荣。苏联各个政府机构都在这里设有采办处。
在周边的整个西伯利亚省超过1.1亿亩的耕地为鄂木斯克的粮食加工业、纺织业和机械工业带来了良好的基础。这里也是中国最大的石油工业城之一虽然本地开采的石油并不多但是每年从苏联进口的石油都会在这里加工。
短短的二十年间它一跃成为新西伯利亚地区最为繁华的城市。
赵庭柱上将已经在这里生活了三年时间在过去的三年里他一直秘密负责筹备对苏作战事宜可以是准备的非常充分了然于胸。
比起北京的生活赵庭柱将军倒是更喜欢在鄂木斯克的生活。因为地大人稀鄂木斯克从建市开始就是中国最大的城市道路宽广绿化率高的离谱。这里的气候和东北差不多对赵庭柱将军来更是再合适不过以至于他都想在这里一直干到退休。
在这里他和卫立煌的合作颇有点像一战德国的兴登堡元帅和鲁登道夫参谋长。他将大部分的工作都委托给精力充沛的卫立煌而他几乎就只用在文件上签字而已。
话是这么的。
赵庭柱毕竟是在枪林弹雨里一路打出来的资深陆军上将对于战争他实在是太熟悉。熟悉的就像是老农民种地那般他不需要去参加太多的会议只要看到卫立煌提交的报告就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最重要的一点是关于这场战争他准备的时间也确实是太长了在过去的二十年间他都不曾间断的思考过这场战争在经过无数次的思考后他得出的结论却异常简单——速度和效率。
其他一切都不重要只要有最高的速度和效率帝国就将轻松的赢得这场战争。
速度和效率恰恰是帝国陆军大机械化变革的中心指导思想以帝国今日之水平想要再次击败苏联红军实在是太容易。
正是因此赵庭柱将军才可以显得有些随意早上10点就乘坐一辆吉普车离开总司令部将烦人琐碎的指挥部工作都转交给卫立煌而他则去下面的部队视察。
10月份的新西伯利亚已经开始变冷大约相当于11月份的北京到了12月份这里和苏联就会冷的不适合大规模的军事行动所以留给北方联军的时间只剩下一个半月。
鄂木斯克的公路条件很优良柏油马路宽敞无比得益于本地的化工产业本地的公路建设成本确实是非常的低廉。
这一路上都非常的平稳赵庭柱将军很快就到了目的地——第一装甲师。
这曾是他一手创立的部队。
他现在还能记得第一师从最初建立时的情况那时候刚从满洲步兵师的框架里拆开来他在长春和吉林地区完成了一系列的剿匪战就以此为基础吸收了参加过辽阳战役的老兵组建了东北第一步兵师。随后成为帝国的第一步兵师再从第一步兵师改组为机械师最后是在卫立煌的手中成为第一装甲师。
装甲师目前是帝国陆军主力编制。
在帝国陆军的编制体系中装甲师通常编配1个坦克团、2个装甲步兵团、1个自行火炮团直辖2个防空营以及其他指挥营、侦察营、防化营同苏联的装甲师不同帝国的装甲师通常都会有一个辎重团。
在战争时期每个师的兵力一般都会扩大一倍第一装甲师的情况也不例外。团级编制还是和过去一样但是各营下属的连队平均都增加一倍坦克团所装备mbt33坦克也变成了新式的mbt35主战坦克数量则从原有的332辆增加到664辆。
对装甲师而言装甲步兵团才是作战主力。
做为帝国大机械化陆军革命的核心力量装甲步兵团大量配置步兵战车和少量的坦克并且成体系的配置着履带式步兵战车、装甲侦察车、排雷车、指挥车、防空车、坦克歼击车、装甲运输车、雷达警戒车甚至连炊事连、医务连都有专门的战地后勤车。
通过大量的演习测验帝国陆军目前的主要作战思想和战术是要求坦克部队更为集中的使用。每一场战争中都会动用几个坦克师或者是坦克旅作为冲锋力量负责撕破对手的防线。而装甲步兵团则在坦克团及本团各营下属坦克连的配合下协同前进。
在正面战场上装甲步兵战车一定要在坦克的保护下协同作战任务是配合坦克作战而不是承担作战的中心但在整个大战役中数量众多的装甲步兵战车却要起到关键的主力作用。
战术上步兵不是中心战役上步兵又是主力。
帝国的陆军作战思想其实很简单。一句话总结下来就是“装甲车辆要成体系的实施综合作战坦克和火炮则要尽可能的集中使用重点作战”同时机械化率越高作战的速度就越快效率就越高。
对于机械化领悟的深入和细化程度。不管是苏联红军和纳粹德军都远远未能达到帝国中央陆军的水平。
在赵庭柱这位大机械化陆军变革的鼎力支持者看来苏联红军的机械化工作实在很一般数量虽然是不少。其实还处于一个比较低的阶段。
对于新服役的mbt35主战坦克赵庭柱将军也是非常满意的基于mbt33主战坦克的基础上再次大规模升级改进的这一新型坦克拥有更为强大的引擎和更为灵活的变速箱以及更为稳定的扭杆悬挂系统更新颖更大口径的线膛炮包括更为犀利的脱壳穿甲弹。
相比最新的mbt40坦克肯定是有较大的差距优点在于造价适中产能巨大如果帝国全力推进mbt35主战坦克的年产量有可能突破3万辆即便是现阶段也达到了1.2万辆/年的高速水平。
这种产能上的巨大优势使得北方联军目前已经拥有5870辆mbt35以及超过7700辆mbt33和不低于4千辆的mt22轻型坦克。
北方联军目前辖编的坦克团达到了22个各型号的装甲车则多达7.3万辆军用卡车总数11.4万辆总兵员规模接近200万按照帝国陆军的标准联军的总机械化率接近75%。
这是北方联军在一个月实施千里大作战的基础。
对于战争的了解赵庭柱就像是种地老农民深知庄稼的好坏一般心中胸有成竹他很清楚自己的部队能做到什么不能做到什么。
赵庭柱今天到第一装甲师是来见卫立煌和黄百韬的釜山战役结束后黄百韬就带着第四装甲师从朝鲜战场撤离调入新西伯利亚军区现任北方联军第一集团军司令官军衔也提升为陆军中将。
年初就调入新西伯利亚军区的卫立煌从朝鲜战场撤出之后就提出了“综合作战整编团”的新战术构想类似于70年代现代军事发展的合成营理论只是卫立煌还没有考虑那么远而且合成营理论也并不适合大规模机械化军团的作战。
朝鲜战争的很多经验教训已经让卫立煌意识到大机械军事必须继续细化单纯的坦克旅、坦克团、装甲步兵团在实际作战中不仅功能单一。也很容易被克制。
虽然在整个中日战争中只有少数装备精良的精锐日军师团对帝国陆军造成了威胁但是日军的整体装备水平和德军、苏联还是不能比拟的对卫立煌来这就意味着帝国陆军在大规模的军事进攻苏德过程中很容易遭到较大的创伤。
他的解决方案是基于陈武上将的基础上继续细化机械化的变革筹建一些具备综合作战性能的团一级作战单位而在朝鲜战场上陈武上将的东北国防军已经在中央军部的批准下实施合成营的改编和测试。效果是很良好的。
同日本战场的情况不同苏德战场上的军团决战规模更为庞大合成营的作战规模太不足以对敌军构成直接的威胁这使得卫立煌更多的考虑对团一级军事指挥单位实施较大的变革。
为了保障装甲战车、步兵同坦克部队的协同作战同时保障坦克部队在大规模坦克决战中的集中优势帝国中央陆军一直采取装甲师编配附属坦克旅的编制但在中日战争的实践中已经证明装甲师和坦克旅的协同作战是很困难。
不同的编制下。一个装甲师的步兵如何在跟随战车作战过程中继续配合坦克旅以及相应各级团一级作战部队之间的协同指挥。到底是由哪一个团级指挥官负责指挥本身都是很难协调的问题。
所以卫立煌决定将北方联军的各坦克旅分拆成附属的坦克营划入各装甲步兵团由装甲师的各级团长直接指挥坦克部队坦克部队必须配合装甲步兵部队实施战术进攻但在各个团长的人选上卫立煌也是比较犹豫的。
坦克是一个专业兵种比炮兵更为复杂。只拥有指挥装甲步兵部队经验的前线指挥官很难正确的指挥坦克作战。
到了第一装甲师的驻地后赵庭柱将军就见到了正在积极筹备新式协同作战训练的卫立煌和黄百韬同他们分别握手之后三人简短的交谈几句就一起前往训练场地远距离的观看部队实施协同作战训练。
这几天卫立煌一直在进行综合装甲团内部的协同作战训练测试。
卫立煌也已经晋升为陆军上将并且担任北方联军的参谋长一职。在赵庭柱将军的支持下精力旺盛且精明敏锐的他更多的主持着北方联军的运转。
他正在快速的协调各装甲师的编制改革将各装甲旅分拆之后按排在装甲师担任附属坦克团虽然距离他所设想的综合团理论还有较大的距离。但在帝国陆军内部已经是非常大的战术变革而在第一装甲师和第四装甲师直接将编制改为综合作战装甲团的努力也在快速推进这两个师将是帝国最重要的两个陆军改革试点师部。
中央军部和赵庭柱将军对这样的改革都投注了很高的关注同时也在密切的同东北国防军交换相关的改革试验讯息如果卫立煌在北方联军的改革成功有效的解决了师旅协同作战的难题这种改革将很会被推广到全军成为帝国陆军有史以来的第三次大变革。
在观看了第一装甲师的协同作战演习训练后赵庭柱将军颇为赞赏的点着头同卫立煌夸奖道:“你所主导的这一变革确实是很重要。”
卫立煌沉默了片刻答道:“在朝鲜战场上我们已经发现过于紧密的布置坦克会导致坦克师所覆盖的作战范围大幅缩遏制了坦克部队的威慑力和突击防线的能力但如果部署坦克的密度扩大超过140米战场上又会到处都充满了敌军规模部队导致坦克部队容易被敌军规模的火力武器破坏。140米是m35突击步枪最为有效的密集射击的有效射程换而言之坦克部队的前进空间应该由大量的步兵填充两个步兵班的火力就能保证一辆坦克在周边两百米范围内的安全。如果我们能进一步的推进这种变革使得装甲师下属各团普遍成为综合作战团。在团一级实现对战场的有效控制那将会极大改善我军在协同指挥和前进突防时的战术价值提高我军的进攻水平。事实上不管我们在一场大规模战役中投入多少辆坦克也不太可能出现一个坦克旅对决一个坦克旅的局面。”
赵庭柱将军对于这样的推论还处于一个不置可否的阶段他只是信任自己的参谋长并愿意以自己的声誉和战绩为赌注给对方的才华足够的施展空间当然近期的很多测验确实也验证了卫立煌的判断特别是在苏德战场上。大规模的德军在苏联较为稳定的协同作战中频繁受到牵制坦克损毁的数量急剧增多而且超过半数的坦克并不是被苏联红军的坦克所击毁。
在赵庭柱将军对军事和战争的理解中战争就是这样的每一场战斗都比对方多消灭一些敌人多保存一些敌人多俘虏一些物资多收获一些物资最后就会演变成不可扭转的绝对优势。
在帝国进攻苏联红军的期间。只要每一次多击毁对手一辆坦克多消灭一个步兵班。多保存一辆主战坦克多从国内后方军事工业基地接收一辆新坦克一个月后东北联军就会以绝对的数量和质量的优势将苏联红军歼灭在喀山地区。
这是所有战争的通用公理第二次、第三次中日战争中都是如此第一次中苏战争中也是如此。
赵庭柱将军在第一装甲师的驻地花费了两个时的时间观摩部队的综合作战团的协同作战训练结果让他还是颇为惊喜整体的推进速度和效率确实是有大幅度的提高一个装甲团利用仅有的一个下属坦克营的前进和突破。用多数量的步兵战车、步兵进行协同作战就能轻松拿下对手三个步兵团的阵地而坦克遭受进攻的概率也大幅降低。
在观看了演习之后赵庭柱将军就同卫立煌、黄百韬一起乘车返回第一装甲师的驻地师部回到师部办公室赵庭柱在这里拿到了近期的多次训练演习报告。
单纯从报告上来看综合作战团战术的在团一级实施有效整合。以确保协同作战的高效率的改革还是颇为成功的坦克被摧毁的数量也大幅降低。
师部的会议室里只有赵庭柱、卫立煌和黄百韬三个人。
赵庭柱将军一边抽着柳木的黑色烟斗一边将演习报告都逐一看完过了良久。他才同卫立煌道:“可惜咱们折腾的晚了点军部已经下了最终出兵的最后日期总之在10月份之前我们就需要做好一切准备算算时间是来不及继续整顿了。”
卫立煌倒是并不着急答道:“那就边打边改吧只有真正的战争才能检验战术变革的正确性和缺点。”
赵庭柱将军则道:“可不就是这个道理嘛”
他还真的很佩服陈武在东北国防军所做的那种大规模的军事变革将综合作战的指挥基础单位降低到营一级着真是一个很大的改变效果也确实是明显的。
他们北方联军在时间上已经来不及了只能进行合成团一级的变革就这还需要在战争中逐步晚上体系上的变革在师一级的变革上帝国陆军倒是做的比较完善现在纯粹的坦克旅已经基本被分拆的差不多了。
纯粹的坦克旅不是不好而是优缺点都太明显少量保留即可大部分坦克旅都拆成团、营一级划归各装甲师作为直辖部队。
当然火炮部队还是以及群作战为主特别是帝国的重炮和自行火炮部队大规模的炮兵师依然能够成帝国陆军的中枢力量苏德同样如此这一次注定将是世界上最大的火炮帝国之间决战呢
话最早搞出坦克旅的就是中国因为中国在大机械化的道路上走的最早最勇猛苏德还真的是照抄了中国陆军的模式只是中国反省的也快目前在北方联军的纯粹的坦克旅就剩下三个。
苏联红军倒是反其道行事从最初的坦克旅编制又扩大出坦克师、坦克军其第3、第6坦克集团军真是空前规模的大机械化作战力量也可以是将苏联的钢铁洪流战术发挥到了极致。
到底是苏联红军这种极端模式更有战斗力还是帝国陆军现阶段的综合作战装甲师编制更有战斗力这就需要用战争来测试和回答了。
有一点倒是肯定的那就是帝国的火炮、坦克、装甲车和卡车的数量真是完爆苏联红军不仅在数量上占据绝对优势质量上也不在一个层次堪称是当之无愧的世界机械化军队之王。(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321章 机械之王在线阅读
第321章 机械之王
-
第321章 机械之王
与《核武皇帝》相关的推荐阅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br>以下是《》(正文 第321章 机械之王)正文<str>请您欣赏</br></br> 20世纪40年代同70年代的大机械化陆军中枢截然是不相同的40年代的大机械化中枢实际上是卡车而非表面上的坦克但到了70年代随着步兵装甲车、履带装甲车、轮式装甲车的大量普及机械化的中枢才真正意义上的转移到了后者。
坦克很重要它将决定战争的胜负但在大机械化时代里真正决定长期胜利归属的终究还是战争物资的运输能力以及大规模部队的机动调配。
到了80年代现代军事的核心才转变到新的大型军用运输机上其实几次转变都还是一个问题那就是部队的输运能力。
帝国拥有世界上最好和数量最多的军用卡车轻中重各型号完善。
同过去不同现在的一辆军用半履带卡车(类似于二战德国的欧宝骡子)可以相当于15匹马的运输力速度更快耗费更少十几万辆卡车能够保证的不仅是大规模物资、部队的转运还能保证部队的作战规模和火力水平。
对于这一点纳粹德国实际上一直未能很好地理解透彻。
帝国的汽车工业为中央国防军提供了世界上最为全面和先进的军用车辆同时保证了数量的充裕和产能的强大正是基于这样的基础中央军部才可以在很短的时间里有很强硬的底气制定出一份速攻计划按照这一计划帝国中央国防军将在一个月内实施千里大跃进。攻占喀山歼灭苏联在东部的红军主力部队随后再歼灭苏联部署在哈萨克的驻军以确保帝国对整个苏联东部和哈萨克地区的占领。
……
几天后在宋彪皇帝的批准下陈嘉佑陆军中将以内廷总长的身份在北京召开记者会代表中央政府通报中苏关于哈萨克独立谈判破裂中国将会考虑在亚盟内部通过军事行动决议出兵解放哈萨克。
这是内廷第一次逾越过中央政府直接发表对外事宜的通报因为中央军部不适合代表中央政府。而以顾维钧为首的中央政府实际上并不愿意发表这样的通报。
最终就只能由内廷总长出面直接发表这一通报消息一经传出整个世界为之一片哗然所有国家和政客们都很清楚这就意味着中国可能出兵进攻苏联。
从国际政治的角度来中国并非是无理的侵略者中国是以亚盟利益为基础要求苏联允许哈萨克独立而苏联予以拒绝。最终迫使中国决定在亚盟内部推动军事决议经亚盟各国投票表决后。共同出兵解放哈萨克斯坦。
话是这么的而已。
很多年后回顾美国操控联合国和北约入侵朝鲜、塞黑、阿富汗事实上都是同样的手段只要有合适的理由正义总是在世界霸主的手中操控着。
虽然有乘火打劫的嫌疑但帝国还是积极的在亚盟理事会内部推动此事其实在帝国内廷发表这一通报之前帝国就已经同亚盟的主要成员国达成一致而帝国在西伯利亚和中亚的军事部署也同时展开。
这场战争是在中苏第二次秘密会谈结束后才开始筹备的。完全启动筹备工作还是在1940年的7月份但在此之前帝国实际上为了这场战争已经准备了二十年之久。
这样的基础使得帝国可以在很短时间里就做好出兵苏联的准备工作帝国在亚盟理事会内部推动军事行动的决议案通过之时全国已经开始再次大规模的全面动员从中部地区抽调的22个陆军师都在一个月内如期抵达西伯利亚军区和中亚使得帝国在西伯利亚和中亚的陆军驻军规模达到27个装甲旅、14个坦克师和30个机械化步兵师的规模。空军也将在两个月内达到1.3万架作战飞机的规模。
人们以为这场战争的缘由是苏联不同意让哈萨克斯坦独立实际上显然不是这样苏联同意但不是帝国所强调的那种无条件独立。而帝国也从未真正要求苏联无条件的让哈萨克斯坦独立。
在中苏的多轮密谈中苏联最初不同意让哈萨克地区独立同时要求中国继续供应战略物资和军事装备转让军事技术因为苏联认为自己在帮助中国抵御纳粹德国结果谈判破裂。
随后苏联开始同意哈萨克地区独立作为交换条件中国必须满足苏联所要求得到的军事、技术和物资援助谈判继续破裂实质上中国并不是否决给予苏联足够的支持而是要求得到更多的领土转让这是苏联完全不能接受的条件。
……
事态发展的非常迅速快到了让德国和苏联都来不及做出反应的程度。
1940年9月15日在陈嘉佑中将代表帝国内廷发表通报之后的第10天亚盟理事会在北京通过代表投票决议于这一日成立亚盟北方联军委任陆军上将赵庭柱为亚洲同盟北方自由联军总司令官授权北方联军总司令部解放哈萨克地区。
在此期间德国纳粹党办公厅秘书长马丁.鲍尔曼以元首特使的身份紧急秘密访华就中国出兵苏联的底线进行交涉德国对此是非常矛盾的既欢迎中国出兵又担心中国迅速占领苏联东部地区窃取了本该属于纳粹德国的领土。
在正式出兵之前帝国仍然派遣内廷总长陈嘉佑中将同马丁.鲍尔曼会晤郑重承诺帝国的目标只是解放哈萨克斯坦同时保证亚盟成员国不再受苏维埃主义侵蚀。
与此同时苏联也匆忙再次表达愿意同亚盟就哈萨克斯坦独立做出协商的意愿但在这一时期。苏联传到帝国的所有讯息都不过是一张废纸根本无人问津。
帝国也可以是盲目相信武力问题是帝国确实拥有解决一切问题的武力帝国的野心也绝不只是哈萨克斯坦这么简单苏联本身是非常清楚的帝国的目标彻底将苏联一切为二将苏联彻底驱逐出亚洲的版图。
在亚盟理事会内部通过表决并授予北方联军一切军事权力后事态的发展就彻底不再受到政治力量的束缚。
……
鄂木斯克。
帝国西北之城。
在帝国的版图上它被明确的标注为一个军事要塞之城。整个城市都像是一个规模空前的帝国要塞陈其采在1933年视察鄂木斯克时曾经如此评价这座城市——即便没有军队它也可以抵御一百万的陆军。
这就是鄂木斯克的价值。
在过去的二十年间鄂木斯克已经逐步成为一个地道的中国城市当地的俄裔居民如今只占本地居民总数的1/7大部分的居民是从山西和陕西迁移来的新住户。
鄂木斯克有一定储量规模的石油但是开采量并不大因为处于中苏交界的区域本地商贸和工业经济一直很繁荣。苏联各个政府机构都在这里设有采办处。
在周边的整个西伯利亚省超过1.1亿亩的耕地为鄂木斯克的粮食加工业、纺织业和机械工业带来了良好的基础。这里也是中国最大的石油工业城之一虽然本地开采的石油并不多但是每年从苏联进口的石油都会在这里加工。
短短的二十年间它一跃成为新西伯利亚地区最为繁华的城市。
赵庭柱上将已经在这里生活了三年时间在过去的三年里他一直秘密负责筹备对苏作战事宜可以是准备的非常充分了然于胸。
比起北京的生活赵庭柱将军倒是更喜欢在鄂木斯克的生活。因为地大人稀鄂木斯克从建市开始就是中国最大的城市道路宽广绿化率高的离谱。这里的气候和东北差不多对赵庭柱将军来更是再合适不过以至于他都想在这里一直干到退休。
在这里他和卫立煌的合作颇有点像一战德国的兴登堡元帅和鲁登道夫参谋长。他将大部分的工作都委托给精力充沛的卫立煌而他几乎就只用在文件上签字而已。
话是这么的。
赵庭柱毕竟是在枪林弹雨里一路打出来的资深陆军上将对于战争他实在是太熟悉。熟悉的就像是老农民种地那般他不需要去参加太多的会议只要看到卫立煌提交的报告就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最重要的一点是关于这场战争他准备的时间也确实是太长了在过去的二十年间他都不曾间断的思考过这场战争在经过无数次的思考后他得出的结论却异常简单——速度和效率。
其他一切都不重要只要有最高的速度和效率帝国就将轻松的赢得这场战争。
速度和效率恰恰是帝国陆军大机械化变革的中心指导思想以帝国今日之水平想要再次击败苏联红军实在是太容易。
正是因此赵庭柱将军才可以显得有些随意早上10点就乘坐一辆吉普车离开总司令部将烦人琐碎的指挥部工作都转交给卫立煌而他则去下面的部队视察。
10月份的新西伯利亚已经开始变冷大约相当于11月份的北京到了12月份这里和苏联就会冷的不适合大规模的军事行动所以留给北方联军的时间只剩下一个半月。
鄂木斯克的公路条件很优良柏油马路宽敞无比得益于本地的化工产业本地的公路建设成本确实是非常的低廉。
这一路上都非常的平稳赵庭柱将军很快就到了目的地——第一装甲师。
这曾是他一手创立的部队。
他现在还能记得第一师从最初建立时的情况那时候刚从满洲步兵师的框架里拆开来他在长春和吉林地区完成了一系列的剿匪战就以此为基础吸收了参加过辽阳战役的老兵组建了东北第一步兵师。随后成为帝国的第一步兵师再从第一步兵师改组为机械师最后是在卫立煌的手中成为第一装甲师。
装甲师目前是帝国陆军主力编制。
在帝国陆军的编制体系中装甲师通常编配1个坦克团、2个装甲步兵团、1个自行火炮团直辖2个防空营以及其他指挥营、侦察营、防化营同苏联的装甲师不同帝国的装甲师通常都会有一个辎重团。
在战争时期每个师的兵力一般都会扩大一倍第一装甲师的情况也不例外。团级编制还是和过去一样但是各营下属的连队平均都增加一倍坦克团所装备mbt33坦克也变成了新式的mbt35主战坦克数量则从原有的332辆增加到664辆。
对装甲师而言装甲步兵团才是作战主力。
做为帝国大机械化陆军革命的核心力量装甲步兵团大量配置步兵战车和少量的坦克并且成体系的配置着履带式步兵战车、装甲侦察车、排雷车、指挥车、防空车、坦克歼击车、装甲运输车、雷达警戒车甚至连炊事连、医务连都有专门的战地后勤车。
通过大量的演习测验帝国陆军目前的主要作战思想和战术是要求坦克部队更为集中的使用。每一场战争中都会动用几个坦克师或者是坦克旅作为冲锋力量负责撕破对手的防线。而装甲步兵团则在坦克团及本团各营下属坦克连的配合下协同前进。
在正面战场上装甲步兵战车一定要在坦克的保护下协同作战任务是配合坦克作战而不是承担作战的中心但在整个大战役中数量众多的装甲步兵战车却要起到关键的主力作用。
战术上步兵不是中心战役上步兵又是主力。
帝国的陆军作战思想其实很简单。一句话总结下来就是“装甲车辆要成体系的实施综合作战坦克和火炮则要尽可能的集中使用重点作战”同时机械化率越高作战的速度就越快效率就越高。
对于机械化领悟的深入和细化程度。不管是苏联红军和纳粹德军都远远未能达到帝国中央陆军的水平。
在赵庭柱这位大机械化陆军变革的鼎力支持者看来苏联红军的机械化工作实在很一般数量虽然是不少。其实还处于一个比较低的阶段。
对于新服役的mbt35主战坦克赵庭柱将军也是非常满意的基于mbt33主战坦克的基础上再次大规模升级改进的这一新型坦克拥有更为强大的引擎和更为灵活的变速箱以及更为稳定的扭杆悬挂系统更新颖更大口径的线膛炮包括更为犀利的脱壳穿甲弹。
相比最新的mbt40坦克肯定是有较大的差距优点在于造价适中产能巨大如果帝国全力推进mbt35主战坦克的年产量有可能突破3万辆即便是现阶段也达到了1.2万辆/年的高速水平。
这种产能上的巨大优势使得北方联军目前已经拥有5870辆mbt35以及超过7700辆mbt33和不低于4千辆的mt22轻型坦克。
北方联军目前辖编的坦克团达到了22个各型号的装甲车则多达7.3万辆军用卡车总数11.4万辆总兵员规模接近200万按照帝国陆军的标准联军的总机械化率接近75%。
这是北方联军在一个月实施千里大作战的基础。
对于战争的了解赵庭柱就像是种地老农民深知庄稼的好坏一般心中胸有成竹他很清楚自己的部队能做到什么不能做到什么。
赵庭柱今天到第一装甲师是来见卫立煌和黄百韬的釜山战役结束后黄百韬就带着第四装甲师从朝鲜战场撤离调入新西伯利亚军区现任北方联军第一集团军司令官军衔也提升为陆军中将。
年初就调入新西伯利亚军区的卫立煌从朝鲜战场撤出之后就提出了“综合作战整编团”的新战术构想类似于70年代现代军事发展的合成营理论只是卫立煌还没有考虑那么远而且合成营理论也并不适合大规模机械化军团的作战。
朝鲜战争的很多经验教训已经让卫立煌意识到大机械军事必须继续细化单纯的坦克旅、坦克团、装甲步兵团在实际作战中不仅功能单一。也很容易被克制。
虽然在整个中日战争中只有少数装备精良的精锐日军师团对帝国陆军造成了威胁但是日军的整体装备水平和德军、苏联还是不能比拟的对卫立煌来这就意味着帝国陆军在大规模的军事进攻苏德过程中很容易遭到较大的创伤。
他的解决方案是基于陈武上将的基础上继续细化机械化的变革筹建一些具备综合作战性能的团一级作战单位而在朝鲜战场上陈武上将的东北国防军已经在中央军部的批准下实施合成营的改编和测试。效果是很良好的。
同日本战场的情况不同苏德战场上的军团决战规模更为庞大合成营的作战规模太不足以对敌军构成直接的威胁这使得卫立煌更多的考虑对团一级军事指挥单位实施较大的变革。
为了保障装甲战车、步兵同坦克部队的协同作战同时保障坦克部队在大规模坦克决战中的集中优势帝国中央陆军一直采取装甲师编配附属坦克旅的编制但在中日战争的实践中已经证明装甲师和坦克旅的协同作战是很困难。
不同的编制下。一个装甲师的步兵如何在跟随战车作战过程中继续配合坦克旅以及相应各级团一级作战部队之间的协同指挥。到底是由哪一个团级指挥官负责指挥本身都是很难协调的问题。
所以卫立煌决定将北方联军的各坦克旅分拆成附属的坦克营划入各装甲步兵团由装甲师的各级团长直接指挥坦克部队坦克部队必须配合装甲步兵部队实施战术进攻但在各个团长的人选上卫立煌也是比较犹豫的。
坦克是一个专业兵种比炮兵更为复杂。只拥有指挥装甲步兵部队经验的前线指挥官很难正确的指挥坦克作战。
到了第一装甲师的驻地后赵庭柱将军就见到了正在积极筹备新式协同作战训练的卫立煌和黄百韬同他们分别握手之后三人简短的交谈几句就一起前往训练场地远距离的观看部队实施协同作战训练。
这几天卫立煌一直在进行综合装甲团内部的协同作战训练测试。
卫立煌也已经晋升为陆军上将并且担任北方联军的参谋长一职。在赵庭柱将军的支持下精力旺盛且精明敏锐的他更多的主持着北方联军的运转。
他正在快速的协调各装甲师的编制改革将各装甲旅分拆之后按排在装甲师担任附属坦克团虽然距离他所设想的综合团理论还有较大的距离。但在帝国陆军内部已经是非常大的战术变革而在第一装甲师和第四装甲师直接将编制改为综合作战装甲团的努力也在快速推进这两个师将是帝国最重要的两个陆军改革试点师部。
中央军部和赵庭柱将军对这样的改革都投注了很高的关注同时也在密切的同东北国防军交换相关的改革试验讯息如果卫立煌在北方联军的改革成功有效的解决了师旅协同作战的难题这种改革将很会被推广到全军成为帝国陆军有史以来的第三次大变革。
在观看了第一装甲师的协同作战演习训练后赵庭柱将军颇为赞赏的点着头同卫立煌夸奖道:“你所主导的这一变革确实是很重要。”
卫立煌沉默了片刻答道:“在朝鲜战场上我们已经发现过于紧密的布置坦克会导致坦克师所覆盖的作战范围大幅缩遏制了坦克部队的威慑力和突击防线的能力但如果部署坦克的密度扩大超过140米战场上又会到处都充满了敌军规模部队导致坦克部队容易被敌军规模的火力武器破坏。140米是m35突击步枪最为有效的密集射击的有效射程换而言之坦克部队的前进空间应该由大量的步兵填充两个步兵班的火力就能保证一辆坦克在周边两百米范围内的安全。如果我们能进一步的推进这种变革使得装甲师下属各团普遍成为综合作战团。在团一级实现对战场的有效控制那将会极大改善我军在协同指挥和前进突防时的战术价值提高我军的进攻水平。事实上不管我们在一场大规模战役中投入多少辆坦克也不太可能出现一个坦克旅对决一个坦克旅的局面。”
赵庭柱将军对于这样的推论还处于一个不置可否的阶段他只是信任自己的参谋长并愿意以自己的声誉和战绩为赌注给对方的才华足够的施展空间当然近期的很多测验确实也验证了卫立煌的判断特别是在苏德战场上。大规模的德军在苏联较为稳定的协同作战中频繁受到牵制坦克损毁的数量急剧增多而且超过半数的坦克并不是被苏联红军的坦克所击毁。
在赵庭柱将军对军事和战争的理解中战争就是这样的每一场战斗都比对方多消灭一些敌人多保存一些敌人多俘虏一些物资多收获一些物资最后就会演变成不可扭转的绝对优势。
在帝国进攻苏联红军的期间。只要每一次多击毁对手一辆坦克多消灭一个步兵班。多保存一辆主战坦克多从国内后方军事工业基地接收一辆新坦克一个月后东北联军就会以绝对的数量和质量的优势将苏联红军歼灭在喀山地区。
这是所有战争的通用公理第二次、第三次中日战争中都是如此第一次中苏战争中也是如此。
赵庭柱将军在第一装甲师的驻地花费了两个时的时间观摩部队的综合作战团的协同作战训练结果让他还是颇为惊喜整体的推进速度和效率确实是有大幅度的提高一个装甲团利用仅有的一个下属坦克营的前进和突破。用多数量的步兵战车、步兵进行协同作战就能轻松拿下对手三个步兵团的阵地而坦克遭受进攻的概率也大幅降低。
在观看了演习之后赵庭柱将军就同卫立煌、黄百韬一起乘车返回第一装甲师的驻地师部回到师部办公室赵庭柱在这里拿到了近期的多次训练演习报告。
单纯从报告上来看综合作战团战术的在团一级实施有效整合。以确保协同作战的高效率的改革还是颇为成功的坦克被摧毁的数量也大幅降低。
师部的会议室里只有赵庭柱、卫立煌和黄百韬三个人。
赵庭柱将军一边抽着柳木的黑色烟斗一边将演习报告都逐一看完过了良久。他才同卫立煌道:“可惜咱们折腾的晚了点军部已经下了最终出兵的最后日期总之在10月份之前我们就需要做好一切准备算算时间是来不及继续整顿了。”
卫立煌倒是并不着急答道:“那就边打边改吧只有真正的战争才能检验战术变革的正确性和缺点。”
赵庭柱将军则道:“可不就是这个道理嘛”
他还真的很佩服陈武在东北国防军所做的那种大规模的军事变革将综合作战的指挥基础单位降低到营一级着真是一个很大的改变效果也确实是明显的。
他们北方联军在时间上已经来不及了只能进行合成团一级的变革就这还需要在战争中逐步晚上体系上的变革在师一级的变革上帝国陆军倒是做的比较完善现在纯粹的坦克旅已经基本被分拆的差不多了。
纯粹的坦克旅不是不好而是优缺点都太明显少量保留即可大部分坦克旅都拆成团、营一级划归各装甲师作为直辖部队。
当然火炮部队还是以及群作战为主特别是帝国的重炮和自行火炮部队大规模的炮兵师依然能够成帝国陆军的中枢力量苏德同样如此这一次注定将是世界上最大的火炮帝国之间决战呢
话最早搞出坦克旅的就是中国因为中国在大机械化的道路上走的最早最勇猛苏德还真的是照抄了中国陆军的模式只是中国反省的也快目前在北方联军的纯粹的坦克旅就剩下三个。
苏联红军倒是反其道行事从最初的坦克旅编制又扩大出坦克师、坦克军其第3、第6坦克集团军真是空前规模的大机械化作战力量也可以是将苏联的钢铁洪流战术发挥到了极致。
到底是苏联红军这种极端模式更有战斗力还是帝国陆军现阶段的综合作战装甲师编制更有战斗力这就需要用战争来测试和回答了。
有一点倒是肯定的那就是帝国的火炮、坦克、装甲车和卡车的数量真是完爆苏联红军不仅在数量上占据绝对优势质量上也不在一个层次堪称是当之无愧的世界机械化军队之王。(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321章 机械之王在线阅读
第321章 机械之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