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衙内 作者:蚊香升起

    第452章 韩国经济分析(上)

    第452章 韩国经济分析(上)

    第452章 韩国经济分析(上)

    崔永昌正色的看着朴大志,不知道他为何的要问,有时候商业的上的洽谈也是忌讳别人询问的。朴大志不是不知道。但从崔永昌看他的眼神,好想神色没注意他!而是不断的瞄向张子剑那边,顺着他的眼观也随意的看过去,感觉没什么?

    大陆官员来此为他们地方政府贷款,不是不能说,于是崔永昌把张子剑来此的意思说给朴大志。

    听完后,朴大志呵呵的一笑,说道:“我就说他们那边穷,看看,穿的到挺光鲜,估计贪污来的吧!”

    崔永昌不明白朴大志为何的要针对张子剑,不管张子剑什么身份起码也是他的客户,崔永昌微微的一皱眉,斜眼的看了张子剑一眼,叹气的摇摇头。

    反正事情已经谈的差不多,也没张子剑什么是了,所以他就想带着人回去。找到人群中的李宝恩,先告辞。李宝恩也看出张子剑在这里不是很自在,点头答应,说明天上午再去找他。

    走到门口的时候,被朴大志几位人拦住,对着张子剑藐视的说道:“大陆来的小子,就这么走吗?”

    经过翻译一说,张子剑算是看出来了,这位纯属没事找事,仗着自己是富二代,冲着张子剑开始掰活开了。

    张子剑说道:“对不起,我还有事,不过中国有句老话,叫做好狗不挡道。相当好狗呢?就让开,不想当呢?您继续站着,我绕道走。”

    张子剑这话说的很伤人脸,翻译见他笑眯眯的说,是不是要原话翻译过去。施隆鑫见翻译看着张子剑,轻声说道:”原话翻译过去。”今晚这位来找事,施隆鑫也是省一肚子气。见张子剑这么说了,就知道张子剑心中怒了。别人都欺负到头上了再不会口反击,太丢国人的脸了。

    果然见到张子剑这么一说,要是翻译不把原话说过去,那么自己的气势就弱了。果然翻译原话过去。朴大志和他身后的人,庞然大怒,就要上去推搡张子剑,张子剑往后一扯步子说道:“朴先生,我并不怕你惹什么是非,但是这里是别人的地方,还有我不明白你为何的要针对我,难道要我好看吗?羞辱我,你会开心吗?”

    张子剑此时见两人起了争执,不少人走过来看,翻译这么一说,很多人都感觉朴大志这么做很不给李承国的面子,李承国也板着脸看着朴大志,说道:“大志。如果有什么误会最好说开。”

    李宝恩歉意的看了张子剑一眼,对着朴大志说道:“大志,张先生是我们请来的客人,你这样做实在太失礼了。”

    朴大志气的一句话没说,事实上他就来找事来,刚说一句话,就让对方给激怒了,可惜还没爆发,就被人围观起来,住家都出面向着外国人,他朴大志可不想丢这个人。转身带着跟随他人气怒的离去,连走都是那么高傲。

    李宝恩转身对着张子剑半鞠躬的说道:“对不起,招待不周,失礼了。”

    “不是你的错,很感谢你们的招待,告辞。”说完,张子剑也是轻微的一点头,算是回礼,带着三人离去。来的时候,是跟着李宝恩的车来的,走的时候也是李宝恩的司机,带回去。

    走到半路上,突然出现几辆豪车,开始追逐张子剑的座驾。张子剑回头看了看,他身边的施隆鑫也看着,对着张子剑说道:“真卑鄙啊!”

    “嗯!去大使馆。”张子剑不想在这里惹出麻烦来,他只想在短时间内把资金弄到手,现在的财政情况确实让张子剑难受。他要长辈帮忙,也能暂时的解决困难?可他想试试资金的能力,不然会有那个机场的幌子就算泡汤了。(中韩建交是92年8月24日。为了故事发展,咱得提前,见谅)

    现在张子剑只能忍着,那位找事的也不过是他人生中的过客,为了看不顺眼就要动手,在张子剑心中根本不值。甚至只动手会影响他的计划,所以他还是选择的忍。去大使馆报个到,来到这里还没过去露面,正好趁着这个机会过去报个到,也算是找到组织。

    这次出国施隆鑫昨晚张子剑的助手,也是对韩国国内的几个组织了解一番,当然大使馆的地址还是记住的,给翻译说了大使馆的地址,让翻译告诉司机。

    此时司机看到挑衅的豪车,叽里呱啦的说了一通,翻译说道:“张***,司机说,让咱们报警。”

    “先等等,让他平稳的开。不要受外面的影响。”张子剑可是感觉对方也是在吓唬他,只要这边胆怯了,那边会更嚣张,说不定欺负的更厉害,只要保持平稳的状态,对方就感觉没意思,或许能减轻挑衅。

    车速还是平缓的进行着,只要对方敢故意装上来,那张子剑就得分出精力来好好跟这帮嚣张的家伙玩玩。

    张子剑闭目养神倒是很镇定,越往市区走,车辆越多,这更让张子剑有利。

    可惜现在没手机,就算有,也没摄像功能,没法取证。果然对方也只是吓唬一下张子剑,并没有做出过激的动作来,显然感觉张子剑是个胆小鬼。

    过了几个路口,跟着的豪车拐弯走了,张子剑在车上始终在回想,当年看的那个报告,是关于韩国经济的败退,说真的,张子剑对韩国经济不了解,好像看过谋篇报道,详细的介绍九十年代初期到97年韩国在亚洲经济危机来临的时候,有次大的经济危机。好多企业破产,银行坏账很多。

    到达大使馆后,张子剑和施隆鑫前来报道,备个案,说明此次来韩国进行商业洽谈。张子剑倒没说被人追逐的事情,毕竟这件事要追究起来很麻烦还要向当地警方报案之类的,张子剑的官是在太小,并不像大使馆中的工作人员,可以外交抗议之类的。总之一件不小的事情,张子剑并不想麻烦,要是真闹大了,才能让组织出门。或者找家里的关系,请驻韩大使帮忙或者庇护。

    回到酒店已经接近凌晨,一进门就听到电话声音在响,张子剑接起来,听到是李宝恩的电话,张子剑问道:“你怎么还没休息。”

    “哦!你总算接听电话了,我差点过去要找你。”李宝恩说道。

    “没什么?路上有点小意外,那位朴大志好像对我不满意,在路上追逐我的车。”张子剑说道。

    “啊!”李宝恩捂着嘴,稍微的惊讶。

    “倒是没什么?可能是想给我开个玩笑吧!没事的,回来之后,我倒是去了一趟大使馆,来韩国还没过去,正好顺便了。这么晚了,找我有事情。”张子剑稍微一解说。

    “倒是没什么事情,今天的事情,是在抱歉。”李宝恩说道。

    “没事的,我说过,那不是你的错了,好了,我现在很安全,有些事情要思考,你早点休息,今天也没休息好。”在张子剑说道,没休息好,李宝恩听着耳朵发红,好在张子剑没看见,不然这厮又要说他装清纯了。

    和李宝恩通完电话,张子剑点上根烟慢慢的想着前世自己了解到的韩国经济,一篇过眼的报道,让他现在回忆,确实有点难度,但仔细的去想,想要了解到的越来越清醒。

    首先想到的自七十年代以来,韩国经济高速增长,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被称为亚洲四小龙之一。韩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一直非常引人瞩目。韩国政府不仅制订工业政策,指导出口,还直接控制金融体制。在相当短的时期内,韩国的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上取得了很强的竞争能力。汽车、电子器件,化工、造船,钢铁等行业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现代、大宇、三星等大企业声名赫赫。可是,好景不长,韩国在1997年遭遇金融风暴的冲击,在短短几个月内损失十分惨重。韩圆的汇率从1997年7月的1美元兑换894韩圆到1998年2月跌到1680韩圆。股市指数从1997年7月的731跌到1998年6月只剩下了302。

    想到这里,张子剑皱着眉头,难道要等到97年才收拾韩国吗?那时候亚洲经济危机已经席卷整个亚洲,国家为了救市香港投入了更多的国家储备。那时候,张子剑也不一定有时间来投机韩国的市场,落井下石。

    张子剑闭上眼睛继续想,时不时的拿着笔在一张纸上写下自己想到的数据。在经济危机严重时韩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下降了5.8%。投资下降20%以上,工资下降10%,国内消费下降超过了10%。30家大财阀中有8家倒闭。失业率迅速上升,大量资金外逃,金融空前混乱,市场一片萧条。

    在亚洲金融风暴过去之后,许多经济学家都在研究,为什么韩国会遭遇金融风暴?在韩国的金融风暴之前有没有什么预警征兆?为什么韩国对金融风暴没有引起足够的警觉,更没有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如果批评韩国民众没有危机意识,显然与事实不符。在朝鲜半岛的长期分裂中,韩国一直面对着各种压力,因此,韩国民众具有很强的忧患意识。许多优秀的韩国经济学家在金融风暴之前曾经多次发出警报,明确地指出,韩国的金融机构异常脆弱,很有可能在外部的冲击下遭遇非常严重的危机。可是,与此同时,还有另外一批经济学家拥有不同的观点。他们列举了许多宏观经济数据,反复说明,问题并不那么严重。他们主要的依据是:在90年代初期韩国的国民经济增长率一直保持在5%以上。在1994年为8.3%, 1995年达到8.9%。这样的高速经济增长在全球都是比较少见的。

    由于高速经济增长,韩国国内市场相当繁荣,失业率很低。 韩国的居民储蓄率一直高于33%。即使在金融风暴之后,韩国的净储蓄率也没有下降。唯一有些问题的是外贸。由于韩国在90年代初期的进口增长高于出口,所以一直存在着经常项目下的赤字。

    想到这里,张子剑嘴角有点笑容了,韩国的储蓄非常高,是不是搞个十年的贷款,来进行对赌合约,或者重复在苏联玩的那一手从。不过这需要好好的计划着。歪着脑袋继续想了一会。张子剑站起身了个懒腰,给自己倒了一杯水,点上一根烟,微微眯着眼睛继续想,继续在本子上书写数据。

    韩国从1994年到危机爆发前的1997年第三季度,韩国经常项目赤字积累了约475亿美元。在1996年外贸赤字达到了gdp的4.4%。但是,这似乎还不足以破坏强大的宏观经济基础。许多国家都曾经在短期内出现类似的问题,并没有产生十分严重的后果。很多观察家强调韩元币值高估以及1996年世界半导体市场价格下降是导致韩国经常项目赤字的重要因素。事实上,在1997年,外贸逆差的状况已经有所好转,经常项目的赤字下降为gdp的1.7%。总之,从宏观经济指标来看,没有理由说韩国的经济面临着严重的危机当这两种不同的估计摆在韩国政府、银行和企业界领导人面前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头面人物都偏好于后者。

    韩国政府并不是对大企业和银行的财务状况一无所知。韩国的外债是其产业政策的结果,而大举借债,最终又没有还债能力的正是韩国引以自豪的大企业。他们是韩国经济的骄子,关系到了国民经济的要害,一旦破产势必牵连广泛,动摇国本。再加上财阀和政府官员之间错综复杂的利益联系,韩国政府为了稳定人心,拼命掩盖真相,能拖就拖。韩国大选恰在1997年年底,执政的新韩国党为了赢得选票不得不粉饰太平。他们竭力***各种不利的消息,采用各种方式来歌功颂德。

    韩国的银行历来跟在政府背后,亦步亦趋。假若承认金融体制存在严重的问题,一旦追究起来恐怕难脱其咎,因此,金融界也坚决否认危机已经迫在眉睫。韩国财阀巨头们无不背着一屁股的债,他们希望能够有机会再赌一把。如果让外国金融集团晓得了真相,一旦抽走资金岂不是要了他们的命?在这种情况下,经济学家发出的警报没有得到政府和民众的充分重视。

    高债务率与银行不良贷款。最有说服力的危机预警信号是韩国的债务比率和银行系统的不良贷款。尽管韩国大部分宏观经济指标相当优秀,但高额外债和不良贷款率使得韩国的金融体制变得非常脆弱。如表3所示,韩国的总债务持续上升,外债与gdp的比例在1996年上升到31%,到1997年上升为33.2%。不过,和世界上那些高债务的国家来比较,韩国的外债虽然很高,但是似乎也还没有达到引发危机的水平。

    外债,想到这里,张子剑不得不停下,为何不从外债上着手。在韩国经济苏醒时,国内有不少领导人对韩国还是比较感兴趣的。前世的时候,国内好多韩国企业,两方在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合作。要是回去在搜集一些资料,说不定能让资金紧张的国内拿出一部分钱,投资韩国国债,又是一个沽空韩元的机会,或者移祸江东,把韩国经济搞的天翻地覆,让索大爷把精力集中在韩国,避免香港的重大损失?

    不过这需要先策划好,或者在索大爷搅乱亚洲市场的时候的,张子剑着重的搞乱韩国***的市场,这样做一个双边弥补,就想是锁仓一样。反正张子剑是玩沽空,下跌的越厉害,越是挣钱。

    又在本子上重点的标识出来,好好的研究这个方案?接下继续想为何引起那么大的外债来,关键问题在于短期外债的比例太高。90年代以来,短期债务占所有外债的比例一直保持在50%以上。在1996年韩国的外汇储备为332亿美元,短期外债930亿美元。短期外债是外汇储备的2.8倍。在严格的外汇管制之下,由于外汇储备严重不足,韩国政府无法保证用硬通货来偿还到期贷款。

    如果在国内金融市场上出现了银行债务过高的问题,韩国政府可以通过行政干预来推迟或调整还债高峰。但是,一旦短期外债超过了外汇储备,就等于是把国家的金融安全交到外国银行手里。如果外国金融机构同意给予新的贷款,那么,借新债,还旧债,日子还能混下去。如果外国金融机构不同意发放新的信贷,甚至催逼还债,资金外逃,立刻就会出现金融危机。

    毫无疑问,金融和产业部门中短期资产与债务比例失调是导致韩国金融危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在金融危机之前各国金融机构都非常乐于向韩国的财阀放贷,为什么突然之间,他们都改变了立场,非但不再放贷,反而争先恐后纷纷出逃?有人说,这就是帝国主义的阴谋。可是,提出这一指责的人却根本无法证明,世界上这么多的金融机构是如何才能取得协调,并且一致行动的?

    可事实上,除了对金融风险的研判之外,没有任何机制可以让众多的国际金融机构采取一致行动。判断韩国可能遭遇金融风险的根据,除了高债务之外还有银行的还债能力。如果韩国的银行的不良贷款很高,就有可能无力按期偿还债务。按照韩国官方给出的数据,银行不良贷款比率并不高。在1996年只有4.1%。到了金融危机前的1997年也只不过6%。

    这种数据和其他亚洲国家,例如日本、泰国、菲律宾、印尼一样,韩国的许多官方的金融统计数据缺乏可信度。在韩国金融风暴以后才弄清楚,官方的不良贷款率是根据各银行提供的分类资产进行计算的。许多银行为了掩盖问题,不仅故意混淆资产分类的定义,而且在数据搜集上作了手脚。如果通过法人企业平衡表进行计算,那么潜在的不良贷款率可能会高得多。hahm和mishikin在统计了超过6000家企业数据后利用“利率涵盖率”计算出来不良贷款率。

    在金融危机之前,韩国的不良贷款率已经超过了20%。韩国银行的资产结构差劲到了这般程度,实际上已成为一颗大地雷,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被踩响。外国银行看出这一点,难怪会如此绝情,唯恐避之不及。

    张子剑嘿嘿的笑笑起来,他想到了一个大坑,这事一个循环的坑,用国家贷款,他在用地方向银行贷款,想办法弄成坏账或者私下收购一家韩国企业,到时候不断的向银行贷款,这家企业还要半死不活的,等到快破产的时候,向银行贷款,不给贷,好办啊!先前贷款换不了,只能像韩国央行似的,新债还旧债。不过韩国政府很不地道,或许为了支持韩国的银行继续让他存在着严重的弄虚作假,谎报数据的行为。为了文过饰非,各家银行都尽量少报坏帐。采取各种手法来欺上瞒下银行的不良贷款数目要比他们报告的数字高3~4倍。直到接近2000年还没有弄清楚在金融系统中究竟有多少不良贷款。在亚洲金融危机席卷而来的时候,外国金融机构很快就察觉了韩国的问题。巨额外债和不良贷款是韩国遭遇金融风暴的两个重要的预警信号,可是,在金融风暴之前韩国朝野都没有明确地得到这些信息。韩国的教训证明,在金融危机之前,绝对不能轻信政府官员的声明。

    无论是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还是韩国,几乎所有的金融官员在金融风暴之前都断然否定国家正面临危机,甚至作出了非常乐观的估计。在1997年11月时,韩国的经济形势已经非常恶劣,甚至韩国高层官员出面依然否认韩国会遭遇到类似东南亚国家的金融危机。政府表声明说:“韩国绝对不会成为另一个泰国或者墨西哥。很难想象韩国经济会崩溃,这种猜测不切合实际”。就连当时韩国的总统也在各种场合下为金融部门打保票。结果,在有可能从容不迫地推进金融改革的时候,韩国政府不仅没有实施任何具有实质意义的改革,反而放纵八大财阀进一步扩张,最后,导致对金融局势的失控。

    负责财经的官员散布乐观消息,并不一定是要愚弄民众。为了稳定人心,他们用心良苦,情有可愿。但是,金融风暴毫不留情地把这些政府官员弄得非常尴尬。遭遇金融风暴之后,激起了民众对政府的不满。要稳定金融市场就必须要恢复人们对国家的行政能力和金融系统的信心。正因为政府和银行官员讲的话和事实不符,人们不再相信政府和银行的承诺。当政者遭遇到信用危机,必须面对现实,承认错误。要恢复政府和中央银行的信用就不能不追究责任。往往财经主管官员首先辞职,最终,连政府首脑也要下台以示负责。韩国财经院长及其他高级顾问多人辞职。执政的新韩国党在大选中败北。新总统金大中临危受命,上台之后毫不客气,把300多名贪污或失职的财经官员和银行总裁关进了监狱。金大中在美国国会发表演说时指出:“韩国危机的原因是很清楚的。我的前任没有实行民主和市场经济。政府与大企业勾结,政府过多干预经济,贪污**盛行,大量借贷使得韩国的银行和企业非常脆弱。”

    从这一条上张子剑想到的是**高层,甚至培养一部傀儡官员,可惜韩国政府官员,甚至银行高层并不像小日本那么好糊弄,是在不行从日本弄几个妞过来,自古美人计,你就在高的官,只要被抓到把柄,还不乖乖就范,所有贪官污吏也不分国界吧!韩国的教训还证明,也许只有更换政府财经负责人,甚至更换国家最高负责人才能够为改革铺平道路。但是过度频繁地更换财经负责人,对经济发展也很不利。韩国在5年之内换了7任总理(泰国在10年里换了9任首相)。新官上任,还没有站住脚就被赶下台,谁也顾不上正在恶化的经济危机。

    只有在金融风暴之后,韩国那些吹牛拍马的所谓经济学家声名狼藉。那些曾经及时发出警告信号的经济学家感慨万分,非常后悔,为什么当初没有能够采取更多的措施以唤起民众的危机意识。在九十年代,韩国总统金泳三政府产业政策的特点是政府主导金融机构。政府、财阀和银行三者紧密结合,利用各种手段来扶植大企业集团。韩国政府的产业政策保证财阀能够对新兴工业进行大量的风险投资。和50年代和60年代的日本一样,韩国成功地实现了产业升级。韩国财阀在不长的时期内已经成为国际市场中高技术工业市场以及钢铁业、造船业、汽车工业和半导体工业上有力的竞争者。 可是,韩国的产业政策也造成了企业和银行的双重扭曲。

    韩国产业政策造成了很高程度的垄断,破坏了市场机制和公平竞争环境。1994年韩国最大的四家企业集团:“现代”、“三星”、“大宇”和“乐喜金星”的资产占韩国所有企业资产的22%,销售额32%,全国外贸总额的47%。由于在国内市场上缺乏公平竞争,使得韩国大企业脱离了国内市场监督,丧失了自我完善,及时改正缺陷的能力。

    政府为了实现产业升级的目标给予大企业大量补贴和贷款使得企业预算约束软化,严重地扭曲了企业的行为。由于大企业获得资金的成本很低,促使他们过度投资。由于政府承担了投资的风险成本,从事冒险投资总能够得到较高回报。企业为了达到产业政策的目标而违反常规大量贷款,不断投资,无视风险地盲目扩大生产。

    韩国***的大企业为了加速扩张需要源源不断地投入资金。大企业往往通过借贷而不是发售股票来筹集资金。他们向银行举债,银行向国内和国外举债,以债养债。例如,为了让“大宇”从纺织转向汽车业,政府提供大量优惠贷款,使其负债比自有资本高出8倍。韩国产业政策推动大企业竭力发展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了和西方先进工业国家竞争,争取市场份额,只能亏本销售。韩国前30家大企业的资本利润率还不到0.5%。大企业肩上的债务越背越重。韩国排名前30名大企业自有资产仅18%,绝大部分资产来自银行贷款,银行的资产又有三分之二来自外债。企业自有资本比率很低。在1992年为6.31%,在1996年下降为5.84%。由于大企业依靠借贷经营,抬高了国内利率,不利于中小企业的发展。1996年韩国股票上市公司的负债金额比1995年增加20.3%。负债金额占资产总额的比率1995年为83.1%,1996年上升为84.1%。公司资产质量低下,管理不善,资不抵债。据南韩公平贸易委员会的调查,1996年南韩30大企业的负债比例高达49%。韩国30个大企业在1995年资产负债比率为427.7%。其中,真露集团负债比例达到了3619%。

    韩国的产业政策在把经济推上高峰之后,物极必反,逐渐走向自己的反面。正当韩国大企业雄心勃勃地在高科技产业攻城略地的时候,在1995年底和1996年初,全球半导体,钢铁和石油化工产品价格下跌,与此同时,日元贬值,使得韩国商品出口的遇到严重困难。韩国前30家大企业中有13家出现亏损。以往辉煌的业绩、巨大的生产规模以及雄厚的经济实力使得韩国企业和银行的信誉都不错,人们很难想象这些大企业也会遭遇危机。当时,韩国大企业和银行很容易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融资。由于借债扩张已经成了大企业常用的策略,他们在惯性推动下,变本加利,借新债,还旧债,越借越多。

    张子剑睁开眼睛,看着天花板,在本子上写到不能趁韩国经济危机,下手收购韩国的大型企业,不然光欠债就是一个无底洞。只能从现在弄个中不溜的实体企业,开始养着,慢慢的欠债,以韩国的债务养大,成为一流的企业。上市吸纳韩国市场的资金,通过三方合作企业,相续的把资金转移出来。

    第452章 韩国经济分析(上)在线阅读

    第452章 韩国经济分析(上)

    -

章节目录

超级衙内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蚊香升起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蚊香升起并收藏超级衙内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