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慈光(重生) 作者:吾心大悦
分卷阅读539
作的痕迹……”沐慈满意点头,“这个庄子,生活还过得去。孩子手上就一些冻疮和调皮留下的伤痕,没有劳作痕迹。”
和二十一世纪的“小祖宗们”没得比,在这个时代生活艰难,小孩劳作的并不少。
钱里正和村里几个老人听见沐慈的话,心里再不敢认为这个年纪小小,面容精致,身量纤细比女娃娃还娇贵的楚王好糊弄了。
沐慈目光平视孩子,又问:“你们都叫什么名字?”
“二憨”
“狗蛋”
“……”
沐慈并不意外这些十分有乡土气息的小名,和气问两个孩子:“不穿衣服冷不冷?”
那俩熊孩子一边吸鼻涕一边摇头:“不冷!”
沐慈以前虽没亲生子,却收养并亲自教养过很多孩子,耐心十足,又问:“没衣服穿吗?”
“有,俺娘给我做了衣裳,我……”二憨觉着神仙长得好,脾气更好,难得有些自惭形秽,脸红了,局促说,“衣服会挂烂,俺娘熬夜补,灯油熏眼睛,俺就没穿。”
这熊孩子也熊出水平了,却还在用自己幼稚的行动体谅父母,不增添负担。
“小心些就是了,天冷了,衣服还是要穿的。”沐慈十分和气笑了笑,拍了两人的小屁股,“好了,玩去吧。”
二憨自觉和“神仙”说了话,高人一等,明年阿爹还要送他去读书的,觉得要懂礼貌,就学着大人鞠躬告退,昂首挺胸走了。狗蛋是跟班,也跟着鞠躬,然后才走。
一群孩子有样学样,纷纷鞠躬,才拿着糖跟着两个小头目跑了。
村里人看沐慈的目光都很不一样。
他们见过的贵人,不管村里人洗得多干净,都怕染上脏东西,隔了三丈远蒙着鼻子来问话,再撒一把糖啊铜钱的在地上叫孩子们去捡……就已经算是极贴近群众的了。
可是楚王却蹲下身子和孩子平视,亲自翻看每个孩子的手,还把糖郑重放在每个孩子的掌心里。
从细节便知态度——楚王是懂得什么叫真正尊重的。
乡里人都爽直憨厚,一时间受宠若惊,却也深受感动。
包源心中也是触动,觉得这样的主子舍得出大财,挑得起大梁,下得了辣手,守得住真性情,又放得下身段,必是人中龙凤,一时与有荣焉,便不再去干涉沐慈行事。
沐慈起身,沐若松拿一张湿绢给沐慈擦手,只听沐慈问里正:“三岁到七岁的孩子就这些?”
钱里正想了一下,道:“差不离。”
沐慈最听不得模糊回答,可还是不发作——这不是里正的错,整个社会都是模糊的风气。他只道:“男孩十六个,女孩十三个,比例还在正常范围内。”又看了眼人群里跟着父母的其他未成年的大孩子,比例也正常,可见村里生活水平的确不错,并没有溺死女婴这种事。
能在王庄做里正的绝不是蠢材,钱里正一瞬间觉得背后冒了冷汗——楚王真不是好糊弄的主儿。经过这么一段插曲,沐慈再问一些民情风俗,钱里正一一据实回答,再不敢有一丝隐瞒。
当然,还是一如既往的模糊。
沐慈问:“你们亩产量是多少?”
钱里正答:“风调雨顺的时候,一亩地收三百余斤,若遇到灾年,能收到百十余斤都是好的。”
数字太笼统,沐慈更厌恶“约”“余”,了解他的楚王府一干人都为钱里正捏了把汗,可沐慈一直没发作,好似没感觉般,又问个更简单的问题:“村里多少人,人均多少地?”
“村里男丁九十余,女丁一百一十多,小儿不计……”
连人口都统计不准啊摔,真是一个粗放的年代。
沐慈的“精确强迫症”果断被逼爆发,再忍不住,却没对钱里正发脾气,只道:“不能不计,我要确切数字”对身后跟着的乐恕说,“调人过来把田亩,产量,所有税收情况,人口包括婴孩,老年人和伤残、病患都统计。包括家庭情况,拥有耕牛、农具,铁器……再问问日常生活,最好具化到每人每日吃些什么,吃多少,穿衣的布料与做新衣的频次这样的数字。还有种子获得途径和数量,事无巨细,做成一张表格,填入真实准确的数据,登记了送来给我。”
因已经有许多三品以上勋贵官员送了嫡子过来充当王府典仪,大多是有些胆量和才干的——楚王可不好糊弄。沐慈收人的时候便言明了要踏实和务实,像这种视察王庄,与百姓打交道的事,也得他们来做。
其他空缺人手,沐慈还选了一些出身寒门的太学毕业生,那些人最知道民间疾苦,不会夸夸空谈。
有牟渔过筛,所有人的背景都相对干净。关系户一个没要,钉子都被牟渔带走了,带去哪里沐慈也没问。沐慈虽从不用聪明的头脑降格调做坏事,却也不是个滥好人。
就这样,沐慈还总觉得符合他“精确强迫症”的人才太少,不过这是整个社会风气的问题,只能慢慢改变。
沐慈再叮嘱:“我不要大概,约,余,差不多,左右此类笼统的词,出现一个按规矩扣俸禄。如果精确且详实,出差补贴给双倍。”
楚王府的工作人员,从锦衣卫到典仪也制定了新规矩,新薪资发放和奖惩措施。总之就是“能者多劳多得”。无能之辈基础薪金都混不到,因为奖励重,罚得也重。
沐慈有对包源说:“你把历年的资料能找出来的都找出来,我也要看前三年的数字。”
包源高兴去办了,他接管过来就把历年账本资料都封存了,就等这一天。
乐恕也很快招了人过来。这是典仪们接到的第一个任务,纷纷打起精神,准备在楚王面前露脸。
一行人各有分工,也各有合作,极有效率地忙了起来。
淮南王在旁边看了半天,听了半天,心里也不知道要怎么评价这个小弟弟,总觉得他和旁人都不一样,具体不一样在哪里,又实在太多,三天三夜去举例都不见得够用。
反正,整个人都不一样。
……
沐慈又看过了灌溉设施,菜园果园,还看了每一种农具,摆弄了一会儿牛拉的曲辕犁。
沐慈想,至少劳动工具是改进了的,就希望这样的进步不要在一次又一次的改朝换代中被毁灭,没有前进不说,甚至因内耗而在不断倒退。
华国,曾经有过很长一段可悲的倒退史。
一行人在田坎边走了许久,最后沐慈到达村里的祠堂,颁布了福利政策。
这一次连老人带孩子都集合了,老小都有坐位,准备听这一大片田地的新主人楚王训话。
楚王看大家都似过年节,把好衣服都穿上了身,孩子们的小脸小手都洗干净了,老人看着也精神,才对大家说:“我不喜欢说虚话,既然大家在我的庄上干活,我就
分卷阅读539
-
分卷阅读539
作的痕迹……”沐慈满意点头,“这个庄子,生活还过得去。孩子手上就一些冻疮和调皮留下的伤痕,没有劳作痕迹。”
和二十一世纪的“小祖宗们”没得比,在这个时代生活艰难,小孩劳作的并不少。
钱里正和村里几个老人听见沐慈的话,心里再不敢认为这个年纪小小,面容精致,身量纤细比女娃娃还娇贵的楚王好糊弄了。
沐慈目光平视孩子,又问:“你们都叫什么名字?”
“二憨”
“狗蛋”
“……”
沐慈并不意外这些十分有乡土气息的小名,和气问两个孩子:“不穿衣服冷不冷?”
那俩熊孩子一边吸鼻涕一边摇头:“不冷!”
沐慈以前虽没亲生子,却收养并亲自教养过很多孩子,耐心十足,又问:“没衣服穿吗?”
“有,俺娘给我做了衣裳,我……”二憨觉着神仙长得好,脾气更好,难得有些自惭形秽,脸红了,局促说,“衣服会挂烂,俺娘熬夜补,灯油熏眼睛,俺就没穿。”
这熊孩子也熊出水平了,却还在用自己幼稚的行动体谅父母,不增添负担。
“小心些就是了,天冷了,衣服还是要穿的。”沐慈十分和气笑了笑,拍了两人的小屁股,“好了,玩去吧。”
二憨自觉和“神仙”说了话,高人一等,明年阿爹还要送他去读书的,觉得要懂礼貌,就学着大人鞠躬告退,昂首挺胸走了。狗蛋是跟班,也跟着鞠躬,然后才走。
一群孩子有样学样,纷纷鞠躬,才拿着糖跟着两个小头目跑了。
村里人看沐慈的目光都很不一样。
他们见过的贵人,不管村里人洗得多干净,都怕染上脏东西,隔了三丈远蒙着鼻子来问话,再撒一把糖啊铜钱的在地上叫孩子们去捡……就已经算是极贴近群众的了。
可是楚王却蹲下身子和孩子平视,亲自翻看每个孩子的手,还把糖郑重放在每个孩子的掌心里。
从细节便知态度——楚王是懂得什么叫真正尊重的。
乡里人都爽直憨厚,一时间受宠若惊,却也深受感动。
包源心中也是触动,觉得这样的主子舍得出大财,挑得起大梁,下得了辣手,守得住真性情,又放得下身段,必是人中龙凤,一时与有荣焉,便不再去干涉沐慈行事。
沐慈起身,沐若松拿一张湿绢给沐慈擦手,只听沐慈问里正:“三岁到七岁的孩子就这些?”
钱里正想了一下,道:“差不离。”
沐慈最听不得模糊回答,可还是不发作——这不是里正的错,整个社会都是模糊的风气。他只道:“男孩十六个,女孩十三个,比例还在正常范围内。”又看了眼人群里跟着父母的其他未成年的大孩子,比例也正常,可见村里生活水平的确不错,并没有溺死女婴这种事。
能在王庄做里正的绝不是蠢材,钱里正一瞬间觉得背后冒了冷汗——楚王真不是好糊弄的主儿。经过这么一段插曲,沐慈再问一些民情风俗,钱里正一一据实回答,再不敢有一丝隐瞒。
当然,还是一如既往的模糊。
沐慈问:“你们亩产量是多少?”
钱里正答:“风调雨顺的时候,一亩地收三百余斤,若遇到灾年,能收到百十余斤都是好的。”
数字太笼统,沐慈更厌恶“约”“余”,了解他的楚王府一干人都为钱里正捏了把汗,可沐慈一直没发作,好似没感觉般,又问个更简单的问题:“村里多少人,人均多少地?”
“村里男丁九十余,女丁一百一十多,小儿不计……”
连人口都统计不准啊摔,真是一个粗放的年代。
沐慈的“精确强迫症”果断被逼爆发,再忍不住,却没对钱里正发脾气,只道:“不能不计,我要确切数字”对身后跟着的乐恕说,“调人过来把田亩,产量,所有税收情况,人口包括婴孩,老年人和伤残、病患都统计。包括家庭情况,拥有耕牛、农具,铁器……再问问日常生活,最好具化到每人每日吃些什么,吃多少,穿衣的布料与做新衣的频次这样的数字。还有种子获得途径和数量,事无巨细,做成一张表格,填入真实准确的数据,登记了送来给我。”
因已经有许多三品以上勋贵官员送了嫡子过来充当王府典仪,大多是有些胆量和才干的——楚王可不好糊弄。沐慈收人的时候便言明了要踏实和务实,像这种视察王庄,与百姓打交道的事,也得他们来做。
其他空缺人手,沐慈还选了一些出身寒门的太学毕业生,那些人最知道民间疾苦,不会夸夸空谈。
有牟渔过筛,所有人的背景都相对干净。关系户一个没要,钉子都被牟渔带走了,带去哪里沐慈也没问。沐慈虽从不用聪明的头脑降格调做坏事,却也不是个滥好人。
就这样,沐慈还总觉得符合他“精确强迫症”的人才太少,不过这是整个社会风气的问题,只能慢慢改变。
沐慈再叮嘱:“我不要大概,约,余,差不多,左右此类笼统的词,出现一个按规矩扣俸禄。如果精确且详实,出差补贴给双倍。”
楚王府的工作人员,从锦衣卫到典仪也制定了新规矩,新薪资发放和奖惩措施。总之就是“能者多劳多得”。无能之辈基础薪金都混不到,因为奖励重,罚得也重。
沐慈有对包源说:“你把历年的资料能找出来的都找出来,我也要看前三年的数字。”
包源高兴去办了,他接管过来就把历年账本资料都封存了,就等这一天。
乐恕也很快招了人过来。这是典仪们接到的第一个任务,纷纷打起精神,准备在楚王面前露脸。
一行人各有分工,也各有合作,极有效率地忙了起来。
淮南王在旁边看了半天,听了半天,心里也不知道要怎么评价这个小弟弟,总觉得他和旁人都不一样,具体不一样在哪里,又实在太多,三天三夜去举例都不见得够用。
反正,整个人都不一样。
……
沐慈又看过了灌溉设施,菜园果园,还看了每一种农具,摆弄了一会儿牛拉的曲辕犁。
沐慈想,至少劳动工具是改进了的,就希望这样的进步不要在一次又一次的改朝换代中被毁灭,没有前进不说,甚至因内耗而在不断倒退。
华国,曾经有过很长一段可悲的倒退史。
一行人在田坎边走了许久,最后沐慈到达村里的祠堂,颁布了福利政策。
这一次连老人带孩子都集合了,老小都有坐位,准备听这一大片田地的新主人楚王训话。
楚王看大家都似过年节,把好衣服都穿上了身,孩子们的小脸小手都洗干净了,老人看着也精神,才对大家说:“我不喜欢说虚话,既然大家在我的庄上干活,我就
分卷阅读5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