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夜行 作者:月关
锦衣夜行第140部分阅读
入阁,以及遣派使臣告示诸国自己登基的事情。
一般认为,内阁制度是朱棣的首创,实则不然,废宰相,设内阁,创立内阁制和分权制,是始于朱元璋。朱元璋对自己的创举非常得意,特意在祖训条章,即皇明祖训中敕谕子孙和臣民:“自古国家建立法制,皆在始受命之君。以后子孙不过遵守成法以安天下。
盖创世之君,起自侧微,备历世故艰难,周知人情善恶。恐后世守成之君,生长深宫,未谙世故。山林初出之士,自矜己长。至有j贼之臣,询权利,作聪明。上不能察而信任之,变更祖法以败乱国家,贻害天下,故日夜精思,立法垂后,永为不刊之典。”
他的意思是,开国之君出于民间,深知百姓疾苦,也知道官府的各种弊断,因此制定的制度比较完善,后世子孙生长于深宫,容易被人欺骗和蛊惑,所以对开国皇帝的制度,不得稍有更改。不过建文登基后,虽未立相实已立相,国事尽操于方孝孺和黄子澄之手,内阁制名存实亡。
现在朱棣打算重新建立内阁,他这几天又陆续选拔了一些官员参与对建文朝四年来的奏章进行整理,这实际上就是对他们的一个考察和培训过程,朱棣打算从中挑选五到七人,共同组成内阁,参与军机国事。现在他已经相中了两个人,解缙和杨荣,解缙是执笔写登极诏的人,才华横溢,杨荣是提醒他先谒祖陵,后继大位的人,心思缜密。
此外他还相中了胡靖黄淮杨士奇胡俨金幼孜等几个人,不过这几个人他打算继续考察考察,因为国务繁忙,他准备先让解缙和杨荣入内阁,其它几人陆续加入。
除此之外,就是把自己登极之事告谕四夷诸邦了,朝鲜日本琉球安南除了沿海诸国,还有哈密等西域番国,包括更遥远的帖木儿帝国,那个在西方显赫一时的大帝国,他也是知道的。
此外,他还打算安排人调查鞑靼和瓦剌的情形,这两个北方国家,在他看来是大明最大的威胁,而这两国从分裂到成立的过程中,大明正忙于内战,对他们国家的大小兵力的多寡主掌政权的领袖各个方面都不了解,这件事他准备安排夏浔的飞龙和纪纲的锦衣分别去做。两者虽然都是锦衣卫,但一明一暗,各有首脑,这样安排也是他对这两个秘谍组织办事能力的一次考验。
夏浔见了正忙碌不休的朱棣,朱棣马上把这件事说给了他听,夏浔也不希望自己一手打造的飞龙秘谍把全部精力都耗费在寻找朱允炆那个废柴身上,虽说皇上最重视的就是这件事,夏浔马上一口答应下来,随即就向朱棣建议,威已经立了,破而后立的“破”力道也差不多了,如今百官惶惶,应该适可而止。
几天下来,朱棣的火气已经不像头两天那么大了,思忖了片刻,便点了点头。
夏浔一喜,连忙应了声是,又试探着问道:“黄子澄和齐泰都抓回来了,j佞榜头一榜上所列j臣,俱已在押,皇上对他们打算怎么处理呢”
朱棣睨了他一眼,问道:“你又有什么话说”
夏浔赶紧道:“皇上最希望的,不是杀几个愚腐的书生,而是天下士子的归心,所以臣以为,对于可以争取的,还是应该大力争取,即便他们不能为皇上效力,也大可不必一并杀了,经过景清刺驾这件事,如果皇上还能对他们宽宏大量,读书人也不是个个都读书读傻了,总有明事理的,会钦服于陛下的胸怀,甘为陛下所用。”
朱棣又睨了他一眼,夏浔赶紧叉手低头。
景清刺驾,牵连甚广,陈瑛和纪纲又抓了一大批人,建文旧臣现在都急着和他们撇清关系,避之唯恐不及,哪有一个肯为他们求情,早就大难临头各自飞了。而夏浔这么做,明显是出力不讨好的,一旦有人效仿景清,再来一个假投降真行刺,夏浔岂能不受牵连他是从龙之臣,功勋卓著,现在已位极人臣,如果是为了甚么私心,明显不需要这么做。
“他是在为俺打算啊”
想到这里,朱棣心里有些暖意,他放下手中看了一半的奏章,神色缓和下来,对夏浔道:“好吧,那你去一趟,堂堂国公出面,朕算给足了他们面子,表足了朕的诚心吧愿意认罪的,朕网开一面,官复原职。执迷不悟的,纵然罪不当斩,也要发配流放,绝不饶过”
“臣遵旨。”
朱棣又看了他一眼,说道:“不过有三个人,你是不用理会的。”
夏浔并没有问那三个人的名字,在朝,朱棣最恨的就是方孝孺黄子澄齐泰,其中尤以用离间计险些害他杀掉自己儿子的方孝孺为甚,在外,最恨的则是把他老子的灵位捧上城头当盾牌使的铁铉,要是为这几个人求情,那是铁定碰一鼻子灰,他赶紧应道:“臣明白”
第426章 煞费苦心
刑部和大理寺在一起,北半部是刑部,南半部是大理寺。刑部大院坐西朝东,大院西南角和西北角各设有一所大狱,分别是官监和普通监,普通监是关押犯了重大案件的普通犯人,官监则是犯官及其家眷的关押之处了。
官监里的条件要比普通监好的多,官监里的狱卒对犯官也客气,这是自古传下来的经验,谁知道哪个朝廷大员今天说要杀头明天却又官复原职的你把人家得罪的狠了,人家出狱以后,随便一句话,就能把你像蚂蚁似的掐死。
所以官监的狱卒不但对犯人非常客气,在牢里依旧尊称老爷,而且只要你有钱,想得些甚么享受,打点到了,狱卒自会给你跑腿儿。
夏浔在刑部侍郎寥恩的陪同下走进了官监,里边洒扫的非常干净,天窗开的多,空气也还清新,只不过因为许多犯官的家眷也都关进来了,所以牢房里有点人满为患的感觉。
一路走去,老婆哭孩子叫,还有人破口大骂,仔细一听,骂得却是他们自己亲人,比如方孝孺的亲族齐泰的亲族,这时全然不记得他们做了官,一家老少鸡犬升天带来的实惠,只记得他们犯事把自己一家连累了,那话骂得极其恶毒,什么污秽之语都有。
夏浔微微皱了皱眉头,陪在一旁的廖侍郎见国公爷有些不悦,赶紧向狱头儿递了个眼色,狱头儿马上咆哮一声:“统统闭嘴,小心吃鞭子”
骂声戛然而止,狱卒可以对你客气,你敢蹬鼻子上脸,他也真敢收拾你,常年守大狱的人,心理是有些阴暗的,整治人的恶毒手段多得很。
廖侍郎恭恭敬敬地陪着夏浔往里走,越往里去,关押的官儿也越大,每间牢房里关的人越来越少,牢房里也就空旷了许多。
这些牢房里的人又各不相同,有的人看刑部侍郎来了,似乎还是陪着一个更大的官儿,坐在牢房里不说话,那双眼睛却是一直紧紧跟着夏浔移动,目光中透出渴望和希冀,只盼他是来传旨释放自己的。
也有人猛地扑到栅栏边,双手抓着栅栏,向夏浔和廖恩破口大骂:“狗官j贼,你们不得好死”
哈着腰跟在夏浔身后的狱卒也不客气,冲着国公爷破口大骂,这不是作死么,他们抡鞭子就抽,别看那牢房是一道道竖栅,他们的鞭法早就练出来了,从那缝隙抽进去,不管你躲到哪儿,都能如影随形,抽得他们惨呼连天。
有的牢房里,那身穿囚衣的官儿对夏浔和廖恩一行人却是看都不看,自顾拿着枚石子,在墙上涂涂抹抹,写着诗句。
墙上新的旧的早有不少诗句,刻满了整面墙,就仿佛厕所里的涂鸦,这人还想吟诗,只能在其中找些缝隙,字还不能太大。
又有人端然而坐,眼看着夏浔和廖恩过去,神态从容,面带微笑,仿佛大彻大悟的得道高僧,难以分辨是不是真的已淡漠了生死。
那时候临刑高呼“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的江洋大盗夏浔没见过,但是现代社会死刑犯上刑场,也有满不在乎嘻皮笑脸的,是真的不怕还是故作从容,夏浔也难以确定他们的心理,对这些读书人就更难揣测了。
人说监狱里最能体现人生百态,看来还当真不假。
“国公,再往前,都是单人牢房了,方孝孺黄子澄齐泰练子宁卓敬,还有”
夏浔站住了,向他略作示意,廖恩马上挺起胸膛,四下一看,高声说道:“辅国公爷奉皇上口谕,来这儿看望各位大人,各位大人昔日对皇上固然有所不恭不敬,不过皇上宽宏大量,只要各位大人肯俯首认罪,皇上就会赦免你们”
夏浔一抬手,制止了廖恩,说道:“皇上说:方孝孺黄子澄齐泰,篡改祖制离间宗室,乃罪魁祸首,当为四年来国家损耗百姓流离宗室残戮将士伤亡负责,绝不可赦除此三人,肯幡然悔悟者,皇上皆会宽待包容”
夏浔直接说明,这三个人是必死的,求饶也没用,这就是分化的第一步。他想劝解众臣,却又怕他们被方孝孺等人拿住大义挤兑,有些可以争取的官员也就迈不出示弱投降这一步了,先把他们的生死说个明白,他们再提什么慷慨捐躯,那效果就要大打折扣了。为了说服这些官员免作无谓牺牲,夏浔着实地动过一番脑筋。
他向左右两边牢房里的官员们拱了拱手,朗声道:“各位大人,昔日各为其主,各位食朝廷俸禄,效忠于皇帝,忠心可嘉,当今皇上并不怪罪。皇上曾说,你们都是太祖皇帝留下来的臣子,自然该忠于太祖皇帝传位的天子,这是为臣之道,并没甚么不妥。
不过,建文帝长于深宫,不谙世事,被几个j佞之臣把持了朝政,蛊惑君上,各位大人也被迫做了些破坏祖宗遣制伤害皇室宗亲的错事,罪无可恕,情有可原。当今天子靖难,起兵杀至金陵城下,本是依从祖制,清君侧,诛j邪,奈何建文帝自惭罪过,无颜面对皇叔,竟尔自尽。为了江山社稷,当今皇上才继承大统,只要各位大人”
夏浔这台阶还没给他们铺完,便听一声冷笑道:“巧言令色,难改叛臣篡逆之事实,我等胸怀磊落,如光风霁月,纵然一死,也可名垂青史,虽死尤荣尔等j佞,却将受万世唾骂”
夏浔一看,说话的正是黄子澄,夏浔微微一笑,说道:“原来是太常寺卿黄大人,失敬失敬。一个人,出一次馊主意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出馊主意,这么高难度的事,黄大人都做到了,杨某对黄大人实在是钦佩之至。”
黄子澄脸色胀红如血,扑到栅栏边,戟指夏浔,怒声道:“你敢侮辱老夫”
夏浔掸掸衣袍,不屑地道:“光风霁月你也配曹国公兵败北平城下,是哪一个替他矫饰遮掩,蒙蔽建文,以致他有罪不罚,反受重赏的就是你这位帝师,你为什么这么做是为了建文的江山还是天下大义还不是为了一己前程恐怕你是明知必死,为了身后之名,才如此矫揉造作吧”
黄子澄气得肺腑欲炸,可这件事恰是他无法反驳的污点,一时噎得他面红耳赤,对面牢房里的方孝孺沉声解围道:“小过无碍大节大统自古常有长嫡之分,国家伦理纲常,岂能无序我等所为,为国为民,问心无愧在这一点上把持得住,些许瑕疵,又算得甚么”
夏浔扭过头来,看了看方孝孺,问道:“那么请问方学士,什么伦理纲常关乎国运民生,这般重要”
方孝孺振声道:“皇室正统”
夏浔淡淡一笑:“不过是先娶先生头一胎罢了”
方孝孺厉声道:“这就是天意,这就是天道”
夏浔道:“天意说到天意,天意让燕王殿下做了皇帝你方学士不是崇尚上古礼制么,上古还有选贤任能,禅让天下呢,是不是一个好皇帝,要看他对国家对黎民百姓能做些什么建文偌大江山,敌不过北平一隅,他有何德何能”
方孝孺晒然拱了拱手,不屑地道:“皇上至仁至孝,岂是燕贼可以比得”
夏浔叹了口气道:“至仁至孝,这句话听得我的耳朵都快生出茧子来了,可我想破了头,也没想出建文御极四年来种种,到底仁在哪里孝在哪里难道甫登大位,禁皇子奔丧就是孝难道无罪而诛,囚齐王周王代王,逼死湘王,就是仁
至仁至孝就是好皇帝了照你方大人这么说,一个孝廉就能当皇帝了,可他能管理好一个国家吗如果你眼中的明君,仅仅是道德高尚,那最应该做皇帝的应该是和尚,扫地不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岂不美哉”
方孝孺怒不可遏地咆哮道:“燕贼以叔残侄”
“得了得了,你方大学士讲讲道理成不成凡事总有个因果吧哦,对了,方学士抑佛,不信因果,可道理你总要讲吧一家之主刚刚过世,尸骨未寒,你这继承家业的长孙,便排挤各房叔父,千方百计要把你祖父分给他们的财产以种种名义夺过来。
这还不算,还要把叔父们全都逼死,这侄儿是大仁大义叔叔只能束手待毙,一旦反抗就是以叔残侄。大明律里有哪一条规定是以侄残叔是大仁大义,叔父反抗是以叔残侄大逆不得么颠倒黑白指鹿为马,一至于斯”
齐泰一直盘膝坐在牢房里,听着他们理论,听到这里,只是微微叹息一声,轻轻闭上了眼睛。
黄子澄接口道:“这是国事,岂能与家事相提并论,藩王权重,与国无益,为天下太平,必须”
夏浔乜了他一眼,摊手道:“你看,我跟你们讲国事吧,你们跟我讲以叔残侄,我跟你们讲家事吧,你们又跟我谈国事。好,你要谈国事,咱便谈国事。”
夏浔身形后拔,朗声道:“皇明祖训: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卫国家,下安生民。今诸子既长。宜各有爵封,分镇诸国。朕非私其亲,乃遵古先哲王之制,为久安长治之计。诸位大人,这藩是太祖皇帝立的,你们口口声声说燕王殿下违犯祖制,到底是谁违犯祖制”
黄子澄刚要说话,夏浔又道:“好,你这自掌嘴巴的一点我且不与你理论,就按你说的,藩王权重,于国无益,为天下长治久安计,理当削藩。那我问你,何谓削藩”
夏浔猛地提高了声音,沉声道:“藩者,篱也,有其封国自拥其兵,称其为藩。你要兵权,诸王交了,你要三护卫兵马,诸王也交了,这亲王仅仅是亲王,已经称不上是藩王,为何还要苦苦相逼,不死不饶”
方孝孺厉声道:“分封势重,万一不幸,则有厉长吴潞濞之祸,燕王坐镇一方,久戍边防,一旦野心滋长,势必国家大乱交出兵权,也不代表他就不能为祸一方”
“万一一旦你方大学士辅政佐君,不是要效仿周公么,周公只要看到个有本事有威望的皇子若有什么文臣武将得人望拥重兵,一旦万一可能造反,以他的本事会让天下大乱的,那就不管他有没有罪有没有反心,立即动手干掉
难怪你方学士是大儒,这等惊天地泣鬼神的学问,真叫我佩服得五体投地难怪你受地方举荐入朝,太祖皇帝不肯用你,依着你的理论,若想天下太乎,那么除了太子,其它的皇子就应该全部豢养起来,既不教其武功,又不授其识字,或者一生来就全都掐死以绝后患,是么”
黄子澄白眼一翻,冷冷地笑道:“我们冤枉了他了么他确实反了,不是么”
夏浔也笑了:“黄学士,你还要不要脸燕王殿下应该俯首就戮,才趁你的心意吧可燕王殿下若是真的俯首就戮了,你就肯承认冤枉了他么我看不会吧,燕王若是忠臣,那建文帝不就成了昏君,你们不就坐实了是j臣
所以,如果燕王殿下当初真的俯首就戮,你们还是会给他安一个蓄谋造反的罪名。史书上就会写,各位大人英明神武,一俟发现反迹,立即诛灭了j臣。
人死了,还得留个千载骂名甘心就戮的湘王不就得到一个这样的处置吗那位至仁至孝的建文帝,给他亲手逼死的叔父赐了一个什么谥号戾”
夏浔声色俱厉,到后来声震屋瓦,一字字一句句传进每一个官员的心里,在他们心底激起阵阵波澜,有些人不禁反思起四年以来种种,自己一直理直气壮的东西,真的是对的么
方孝孺亢声道:“任你舌灿莲花,方孝孺只忠于心中的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方某死而无憾”
夏浔平静下来,向他微微一欠身道:“方学士,忠于自己心中的道,求仁得仁,确乎值得尊敬不过,难道只有你忠于自己的道这四年来,追随永乐皇帝出生入死不离不弃的那些将士们,难道不是忠于他们的道
你死,是卫道张玉将军百战而死,难道不是卫他心中的道只有你的道才是道只有你才是死得其所天地大道,只是为你而设吗凭什么你的道就是大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你配吗此事关乎国家民族与百姓吗你只是为建文立心为正统请命,为你的信仰而死殉道之心可敬,其道实在不值”
方孝孺如遭雷击,蓦地退了两步,一时再也说不出话来。
夏浔不屑地转过身去,冷冷地道:“方学士,城破之日,有大臣死节,建文帝自焚时,亦有大臣死节,其中都没有你,没为建文帝倚重的你,你是在家中束手就擒的
黄学士齐尚书,当今圣上御极之后,未及赴京的募兵大臣如王叔英黄观等,皆自尽明志,其中也没有你们,你们是解散了兵马,更换了袍服,潜逃路上被抓回来的。
他们若是不想死,大可不必死,向永乐皇帝称罪臣服者,都得到了赦免,平安盛庸这样曾经大败北军的将领都能不死,何况是他们。而你们,是最该殉节自尽的,可你们都没有死,何必还在这里与我妄论大义呢”
夏浔这番话就有点挑拨的意思了,听在其他大臣耳中,神色果然有了异样,夏浔趁热打铁,唤道:“廖侍郎”
一旁听的入神的廖恩赶紧上前道:“下官在,国公有何吩咐”
夏浔道:“除了方孝孺黄子澄齐泰,其他各位官员一一请出来,咱们好好谈谈”
夏浔静观各牢官员神色,显然有人因为他这一番话,态度已经松动,只是碍于颜面,在众人面前难以启齿。他趁热打铁,把这些官员们一个个带出去询问,旁边没有其他犯官,那时让他们承认有罪,请求赦免就容易了。
救得一个便是一家乃至一族,功行无量。至于仍旧不肯放下执念的,他也管不了那么多了,改朝换代一个不死,那不是扯淡么
夏浔举步往外走,这时候,离得近些的犯官家眷牢房里已经传出了疯狂的吼叫,有犯官近亲宗族长辈努力拿出长辈派头,声嘶力竭的呐喊,有妻儿父母号啕大哭的哀求。
有人想一死报建文,他的家人或许也有抱着同一态度的,但这毕竟是少数,大部分宗族亲人却像溺水的人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那呼喊声震耳欲聋,好像监狱里发生了暴动似的,每一声都在撼动着一些本来还意志坚定的人的心。
紧接着,更远处牢房的犯官家眷也明白了,立即也加入了哀求解劝自家老爷的行列,而被明确宣布必受制裁的方孝孺黄子澄齐泰这三人的一些家族成员,则像疯了似的大骂起来,看他们拼命撼动着栅栏的疯狂模样,如果现在把他们放出来,他们能扑过去把连累他全家那个罪魁活生生咬死。
方孝孺和黄子澄还想表明心志号召众官,可是那声音无论喊得多大,都被这些情绪陷入激狂的犯官家眷们山呼海啸一般的呐喊声给淹没了。
夏浔走出牢房的时候,对廖恩悄悄地吩咐了一声:“不用急,等上半个时辰,再提人”
第427章 示警俏佳人
香柏木的浴桶,水气氤氲,水面上满是红色的花瓣。微波荡漾下,若隐若现的,是一具洁白动人的女孩儿家身体。
她放松地躺在浴桶里,头枕着松软的毛巾,整个身子都浸在水里,脸上微微泛着潮红。似乎睡着了,偶尔却会抬起小手,轻轻抚过削肩擦过那精致性感的锁骨,因为水波的荡漾,花瓣分开的刹那,一对堪可盈握的水滴状柔美双峰便会春光乍泄。
她轻轻闭着眼睛,脸上的神情却不像她的动作一般悠闲,似乎正想着什么,谁知道呢,在她这个年纪,本就是最爱幻想的时候。
“郡主,辅国公到了,正由定国公陪着。”
巧云悄悄地出现,向她轻声禀报。
“喔”茗儿忽然睁开了那双慧黠动人的眼睛。
于是,一双光洁白皙曲线动人的小腿从水波里悠然踏出,散发着腾腾的热气,纤美的玉足轻盈地踏在浴凳上,一袭轻柔如云的浴袍便将那至美的胴体裹住。
徐景昌正陪夏浔喝茶聊天,徐景昌知道父亲与夏浔的渊源,对他很是亲热,两个人是年龄相仿的青年,徐景昌将虎门子,其实也是一个性情极开朗的年轻人,两个人很能说到一块去。
夏浔的心情比较舒畅,对方孝孺黄子澄等人的严辞抨击,动摇了其他官员心中的正义感,点明了方黄等人是永乐皇帝必定要杀的人,也起到了分化的效果,他们再说些慷慨激昂的话儿,不免有种绑人陪死的感觉,随后把其他官员逐一提出牢房各个击破,果然有几个官员“犹抱琵琶半遮面”地表示了归降。
一番努力没有白费,保住了几个人,影响的却是几个家族几百上千号人呐,功德无量夏浔回宫向皇上复了旨,刚一出来,就碰上定国公徐景昌派出来寻找他的人了。夏浔虽然马上就赶来了定国公府,不过一听是茗儿相请,他可没寻思能有什么大事,到了定国公府,听说郡主还在沐浴,心情就更轻松了。
他正跟徐景昌轻松地聊着,花厅门口巧云禀报一声:“郡主到”
翠色的裙角微扬,茗儿已亭亭玉立地站在那里,刚刚沐浴过的茗儿,乌黑靓丽的秀发还是湿亮亮的,娇嫩的脸蛋上那抹潮红也尚未褪去,那种美丽的气质很家居,看得夏浔怦然心动。
美人如酒,最易醉人。
夏浔突然想家了,而且想喝酒。
“姑姑”
定国公连忙起身,向茗儿行礼,小时候,他觉得自己岁数大,对一个比自己要小得多的女娃娃很丢人,为这没少挨他老子揍,现在长大了,自然知道长幼之序,这是自己的亲姑姑,实打实的长辈,那恭敬可不是装出来的。
“景昌,你先出去,姑姑跟辅国公有些事情要谈。”
“是,侄儿告退。”
徐景昌退了两步,又向夏浔拱拱手,举步退了出去。
巧云上来撤了他的茶,又给郡主端上一杯,便退到厅外,往门口一站。
茗儿在主位上坐上,妙目一睇,眼波一横,黑白分明的大眼睛,俏巧动人。
夏浔已收拾了躁动的心情,微微一笑:“怎么了,找我来,有什么事”
茗儿白了他一眼,道:“没有事,就不能找你了”
夏浔苦笑:“我就知道,你没有事。”
茗儿端起茶来,好整以暇地吃茶,尾指轻轻翘着,如兰花状,那叫一个仪态万千:“辅国公大人,还没回府吧”
夏浔先是一怔,随即恍然大悟,笑道:“你知道我有住处了哦是怀庆公主告诉你的吧”
茗儿又瞟了他一眼,慢条斯理地问:“你搬家的事,还告诉过什么人”
夏浔失笑道:“不过是借栋宅子,临时有个住处,这还要满大街的宣扬,嚷嚷得尽人皆知么”
茗儿黛眉一鼙,说道:“那就怪了,今天我从驸马府回来,想去看看你,到了你家门前,却发现有很多犯官家眷,跪在你家门前,使家将问了,说是来求你为他们向皇上求情的,还说案子马上就要移交锦衣卫,你辅国公与锦衣卫关系匪浅,想请你关照关照,免得自家老爷到了那边吃苦头。”
夏浔并没马上意识到这个消息背后蕴藏的含意,他虽然机警,却并没有混过官场,官场上那些尔虞我诈借刀杀人的把戏他完全没有经历过,听了茗儿的话,他只是轻轻叹了口气,说道:“景清行刺,害了他的亲族乡邻,也害了满朝文武啊
现在琢磨琢磨,我觉着景清这么干倒未必真想过他能杀得了皇上,他这么干,就是想闹个玉石俱焚,宁可把这天下都毁了,也不能太太平平地交给他眼中的乱臣贼子。唉皇上的刀本来都要入鞘了,这一来今儿个,我去见皇上了,总算皇上也不想事情闹得越来越大”
茗儿吃惊地道:“你去劝阻皇上了是应犯官家眷所请么”
夏浔道:“那倒不是,我还没见过他们,只是因为这几天陈瑛纪纲抓的人够多了,再这么抓一个,攀咬一群,抓一群,再攀咬一帮,用不了多久,满朝文武都要抓光了,说不定会闹出太祖年间绵延数年十数年,几千几百人遭殃的大事件。”
茗儿放下茶盏,在房中来回地踱起了步子,十五六岁的俏丽小姑娘,秀气的眉毛轻轻锁着,一副小大人的模样,引人发噱。
忽然,她站定了身子,转向夏浔,说道:“你昨天刚刚搬家,而且不是国公府落成,仅仅是私下里向王驸马借了处宅子,怎么就会有犯官家眷找到你的府上,跪了一地,央你出面为犯官们求情那街上来来往往的,三教九流,什么人都有,你还恰恰去为犯官们求情了,皇上信你,自会认为你是在替他打算,可要是回头他听到这样的消息,还会这么想么”
夏浔一怔,往深里一想,脸色渐渐变得难看起来。
茗儿又道:“你想制止事态进一步扩大,不是突发奇想吧这几天,可曾对人说过同情犯官或者忧虑时局的话语”
夏浔张了张嘴,突然发觉,这几天他还真没少跟人表示过类似的态度,一则是有感而发,二则也是想听听其他大臣的意见,从而作为自己是否进谏进行决策。政见,在没有确定皇帝的心意之前,怎么能这么轻率的透露出去,在没有向皇帝陈述意见之情,怎么能轻易透露给并非自己心腹和同盟的朝臣知道论起官场中人的城府和手段的老辣,他这分明是不成熟的表现了。
夏浔的眼睛微微眯了起来,沉声道:“你是说,有人要图谋我”
茗儿颔首道:“有这种可能,官场上的斗争,少有一战决胜负的,常常都是积小胜为大胜,千里之堤,溃于蚁岤。把柄被人家抓的多了,今日还是位极人臣权倾朝野,明日就锒铛入狱身首异处的,例朝例代,包括本朝,还少么我皇大爷在的时候,开国公侯因此满门抄斩的也不在少数,你可大意不得。”
夏浔听了欲言又止,他仍管着飞龙秘谍的事知者甚少,而飞龙秘谍只是托身在锦衣卫里面的一个特务组织,同朝臣们同样没有什么冲突;刘玉珏虽知详情,夏浔却不信他会害自己,再说他是南镇抚,根基也浅,是自己的扶持才上位的,他上边还有一个纪纲,就算搞掉了自己,也是为纪纲做嫁衣。
而纪纲应该也不会这么做,以纪纲的精明,不管他对飞龙秘谍知道多少,就算他不念交情,而且有胆子跟自己这个国公扳手腕,也不会挑现在这个时候,他才刚刚组建北镇抚的班底,他吞不下飞龙这块肥肉。那么除了他们,还有谁知道
夏浔想一个,否定一个,犹豫半晌,竟想不出一个可能的人来。
茗儿察颜观色,说道:“如果不是有人想图谋你,那就是有人知道了你的态度,故而加以利用,拖你下水,你是北平系的官员,是皇上极为宠信的臣子,把你拖下水,水就越来越混,就有可能让皇帝顾忌到元气大伤而及时收手,如果是这样,那就是建文旧臣所为了。”
“建文旧臣”
想想那些现在每天看到,都是夹着尾巴做人的建文旧臣,夏浔真不敢相信他们暗中竟能设下这么一个局,看来在官场上,自己真的嫩的很呐,比起这些宦海沉浮摸爬滚打了一辈子的老油条还差得远了。
官场,对夏浔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战场,很多他擅长的技巧,在这里是没有用武之地的。一个全新的战场全新的战斗方式,他需要从头学习。夏浔以全新的眼光,看了看这个政治智慧远比自己高明的小妮子,问道:“去我府上求乞的犯官家眷,是哪一家”
茗儿道:“是监察御使段幂的家人,你想追查一下是谁授意他们来的这个不急,你想查随时可查,眼下你要做的是,尽快抽身出来,不再插手。这是改朝换代的大事,一旦皇上觉得有必要再清洗一番时,你这件事就可以被有心人大做文章。不过,你也不必过于担心,皇上很信任你,这件事就算真的被人利用,也不见得就能扳倒你,只是以后说话办事,都该小心了。”
夏浔点点头:“我明白,可是突然袖手,是不是更显得心中有鬼再说,我已经进谏了,如果皇上就此事对我问起对犯官们应该如何处理,难道我能闭口不言,或者态度与往昔大相径庭么”
茗儿道:“那就找个理由,让自己置身事外。”
“找个理由置身事外的理由”
夏浔沉吟片刻,脸上露出微微的笑意:“理由么,倒有一个现成的”
茗儿奇道:“什么理由”
夏浔微笑道:“我去双屿接老婆”
茗儿突然不开心了,非常非常不开心,可她只是嫣然一笑,赞道:“好主意”
第428章 永乐敲钟
平日小朝会,夏浔是不需要上朝的,不过五日一大朝,大朝会的时候他却得临朝侍驾。次日正是大朝会,夏浔与茗儿计议已定,决定明天就向皇上请假,离开京城去双屿岛。
次日早朝,夏浔也起了个大早赶到皇宫。今日早朝,永乐皇帝又吩咐了几件大事,一是重修太祖实录,太祖实录在建文元年的时候由礼部侍郎董伦等人修过一次,但朱棣对建文朝的一切都是不予承认的,出于政治需要,他需要重修一部太祖实录。
朱棣当朝宣布,以曹国公李景隆和兵部尚书茹瑺为正副监修官,侍讲解缙为总裁官,以翰林学士王景右通政李至刚侍读黄淮修撰李贯等人为纂修官,重修太祖实录,他并不承认建文四年的统治,可这四年的事迹又不能凭空抹去,既然建文帝的这四年成了洪武三十二年至三十五年,故而有大臣建议,把建文朝的事迹附录于太祖实录后面,朱棣略一思忖,便也允了。
随后,朱棣又宣布重开太祖时候的华益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大学士,以备顾问,命侍读解缙修撰杨荣入阁,这两位阁臣的品秩官位虽在六部之下,且不设官属不辖诸司事务,却是真正的天子近臣,当朱棣透露至少还要选用四至五人,以补充内阁的时候,百官都兴奋起来。
编修太祖实录的几位大臣,无一例外,全部是建文旧臣,这两位入阁的大臣也无一例外都是建文旧臣,这些人受到信赖和重用,给惶惶不可终日的满朝文武打了一针强心剂,这几天陈瑛和纪纲抓人抓得风风火火,以致人人自危,很多人都担心出现洪武年间那种株连无数绵延数年的政治灾难。
而朱棣的这个政治讯号,显然喻示着清洗将要终止了,百官都暗暗松了口气。而入阁的两位大臣都是有真才实学且年纪轻资历浅的官员,这样唯才是举,也令得许多自恃才学的官员产生了热切的希望,暗暗摩拳擦掌,想要争取入阁。
朱棣显然不只擅长打仗,而且是个懂得四两拨千斤的政治高手,通过这样两件事,他不但很容易地就左右了朝廷下一步的动向,转移了大众的视线,而且很容易地就调动了人心。这才是治大国若烹小鲜的上乘手段。
随后,朱棣又令户部核查山西各地没有田地的民户数量,分批迁徙北平。北平府因为四年的战乱人口急剧减少,朱棣入主金陵后又把他的军队都带到了南方,北平地方的劳动力更加减少,现在北平府已升格为北京,是仅次于金陵和中都凤阳的所在,政策上自然要倾斜一些。
朱棣下旨,山西无田农户迁徙北京,要按户给钞,以购买耕牛粮种和农具,迁徙百姓头五年免税赋,五年后开始征税,同时从南直隶苏州等十郡浙江等九省中挑选一批
锦衣夜行第140部分阅读
-
锦衣夜行第140部分阅读
入阁,以及遣派使臣告示诸国自己登基的事情。
一般认为,内阁制度是朱棣的首创,实则不然,废宰相,设内阁,创立内阁制和分权制,是始于朱元璋。朱元璋对自己的创举非常得意,特意在祖训条章,即皇明祖训中敕谕子孙和臣民:“自古国家建立法制,皆在始受命之君。以后子孙不过遵守成法以安天下。
盖创世之君,起自侧微,备历世故艰难,周知人情善恶。恐后世守成之君,生长深宫,未谙世故。山林初出之士,自矜己长。至有j贼之臣,询权利,作聪明。上不能察而信任之,变更祖法以败乱国家,贻害天下,故日夜精思,立法垂后,永为不刊之典。”
他的意思是,开国之君出于民间,深知百姓疾苦,也知道官府的各种弊断,因此制定的制度比较完善,后世子孙生长于深宫,容易被人欺骗和蛊惑,所以对开国皇帝的制度,不得稍有更改。不过建文登基后,虽未立相实已立相,国事尽操于方孝孺和黄子澄之手,内阁制名存实亡。
现在朱棣打算重新建立内阁,他这几天又陆续选拔了一些官员参与对建文朝四年来的奏章进行整理,这实际上就是对他们的一个考察和培训过程,朱棣打算从中挑选五到七人,共同组成内阁,参与军机国事。现在他已经相中了两个人,解缙和杨荣,解缙是执笔写登极诏的人,才华横溢,杨荣是提醒他先谒祖陵,后继大位的人,心思缜密。
此外他还相中了胡靖黄淮杨士奇胡俨金幼孜等几个人,不过这几个人他打算继续考察考察,因为国务繁忙,他准备先让解缙和杨荣入内阁,其它几人陆续加入。
除此之外,就是把自己登极之事告谕四夷诸邦了,朝鲜日本琉球安南除了沿海诸国,还有哈密等西域番国,包括更遥远的帖木儿帝国,那个在西方显赫一时的大帝国,他也是知道的。
此外,他还打算安排人调查鞑靼和瓦剌的情形,这两个北方国家,在他看来是大明最大的威胁,而这两国从分裂到成立的过程中,大明正忙于内战,对他们国家的大小兵力的多寡主掌政权的领袖各个方面都不了解,这件事他准备安排夏浔的飞龙和纪纲的锦衣分别去做。两者虽然都是锦衣卫,但一明一暗,各有首脑,这样安排也是他对这两个秘谍组织办事能力的一次考验。
夏浔见了正忙碌不休的朱棣,朱棣马上把这件事说给了他听,夏浔也不希望自己一手打造的飞龙秘谍把全部精力都耗费在寻找朱允炆那个废柴身上,虽说皇上最重视的就是这件事,夏浔马上一口答应下来,随即就向朱棣建议,威已经立了,破而后立的“破”力道也差不多了,如今百官惶惶,应该适可而止。
几天下来,朱棣的火气已经不像头两天那么大了,思忖了片刻,便点了点头。
夏浔一喜,连忙应了声是,又试探着问道:“黄子澄和齐泰都抓回来了,j佞榜头一榜上所列j臣,俱已在押,皇上对他们打算怎么处理呢”
朱棣睨了他一眼,问道:“你又有什么话说”
夏浔赶紧道:“皇上最希望的,不是杀几个愚腐的书生,而是天下士子的归心,所以臣以为,对于可以争取的,还是应该大力争取,即便他们不能为皇上效力,也大可不必一并杀了,经过景清刺驾这件事,如果皇上还能对他们宽宏大量,读书人也不是个个都读书读傻了,总有明事理的,会钦服于陛下的胸怀,甘为陛下所用。”
朱棣又睨了他一眼,夏浔赶紧叉手低头。
景清刺驾,牵连甚广,陈瑛和纪纲又抓了一大批人,建文旧臣现在都急着和他们撇清关系,避之唯恐不及,哪有一个肯为他们求情,早就大难临头各自飞了。而夏浔这么做,明显是出力不讨好的,一旦有人效仿景清,再来一个假投降真行刺,夏浔岂能不受牵连他是从龙之臣,功勋卓著,现在已位极人臣,如果是为了甚么私心,明显不需要这么做。
“他是在为俺打算啊”
想到这里,朱棣心里有些暖意,他放下手中看了一半的奏章,神色缓和下来,对夏浔道:“好吧,那你去一趟,堂堂国公出面,朕算给足了他们面子,表足了朕的诚心吧愿意认罪的,朕网开一面,官复原职。执迷不悟的,纵然罪不当斩,也要发配流放,绝不饶过”
“臣遵旨。”
朱棣又看了他一眼,说道:“不过有三个人,你是不用理会的。”
夏浔并没有问那三个人的名字,在朝,朱棣最恨的就是方孝孺黄子澄齐泰,其中尤以用离间计险些害他杀掉自己儿子的方孝孺为甚,在外,最恨的则是把他老子的灵位捧上城头当盾牌使的铁铉,要是为这几个人求情,那是铁定碰一鼻子灰,他赶紧应道:“臣明白”
第426章 煞费苦心
刑部和大理寺在一起,北半部是刑部,南半部是大理寺。刑部大院坐西朝东,大院西南角和西北角各设有一所大狱,分别是官监和普通监,普通监是关押犯了重大案件的普通犯人,官监则是犯官及其家眷的关押之处了。
官监里的条件要比普通监好的多,官监里的狱卒对犯官也客气,这是自古传下来的经验,谁知道哪个朝廷大员今天说要杀头明天却又官复原职的你把人家得罪的狠了,人家出狱以后,随便一句话,就能把你像蚂蚁似的掐死。
所以官监的狱卒不但对犯人非常客气,在牢里依旧尊称老爷,而且只要你有钱,想得些甚么享受,打点到了,狱卒自会给你跑腿儿。
夏浔在刑部侍郎寥恩的陪同下走进了官监,里边洒扫的非常干净,天窗开的多,空气也还清新,只不过因为许多犯官的家眷也都关进来了,所以牢房里有点人满为患的感觉。
一路走去,老婆哭孩子叫,还有人破口大骂,仔细一听,骂得却是他们自己亲人,比如方孝孺的亲族齐泰的亲族,这时全然不记得他们做了官,一家老少鸡犬升天带来的实惠,只记得他们犯事把自己一家连累了,那话骂得极其恶毒,什么污秽之语都有。
夏浔微微皱了皱眉头,陪在一旁的廖侍郎见国公爷有些不悦,赶紧向狱头儿递了个眼色,狱头儿马上咆哮一声:“统统闭嘴,小心吃鞭子”
骂声戛然而止,狱卒可以对你客气,你敢蹬鼻子上脸,他也真敢收拾你,常年守大狱的人,心理是有些阴暗的,整治人的恶毒手段多得很。
廖侍郎恭恭敬敬地陪着夏浔往里走,越往里去,关押的官儿也越大,每间牢房里关的人越来越少,牢房里也就空旷了许多。
这些牢房里的人又各不相同,有的人看刑部侍郎来了,似乎还是陪着一个更大的官儿,坐在牢房里不说话,那双眼睛却是一直紧紧跟着夏浔移动,目光中透出渴望和希冀,只盼他是来传旨释放自己的。
也有人猛地扑到栅栏边,双手抓着栅栏,向夏浔和廖恩破口大骂:“狗官j贼,你们不得好死”
哈着腰跟在夏浔身后的狱卒也不客气,冲着国公爷破口大骂,这不是作死么,他们抡鞭子就抽,别看那牢房是一道道竖栅,他们的鞭法早就练出来了,从那缝隙抽进去,不管你躲到哪儿,都能如影随形,抽得他们惨呼连天。
有的牢房里,那身穿囚衣的官儿对夏浔和廖恩一行人却是看都不看,自顾拿着枚石子,在墙上涂涂抹抹,写着诗句。
墙上新的旧的早有不少诗句,刻满了整面墙,就仿佛厕所里的涂鸦,这人还想吟诗,只能在其中找些缝隙,字还不能太大。
又有人端然而坐,眼看着夏浔和廖恩过去,神态从容,面带微笑,仿佛大彻大悟的得道高僧,难以分辨是不是真的已淡漠了生死。
那时候临刑高呼“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的江洋大盗夏浔没见过,但是现代社会死刑犯上刑场,也有满不在乎嘻皮笑脸的,是真的不怕还是故作从容,夏浔也难以确定他们的心理,对这些读书人就更难揣测了。
人说监狱里最能体现人生百态,看来还当真不假。
“国公,再往前,都是单人牢房了,方孝孺黄子澄齐泰练子宁卓敬,还有”
夏浔站住了,向他略作示意,廖恩马上挺起胸膛,四下一看,高声说道:“辅国公爷奉皇上口谕,来这儿看望各位大人,各位大人昔日对皇上固然有所不恭不敬,不过皇上宽宏大量,只要各位大人肯俯首认罪,皇上就会赦免你们”
夏浔一抬手,制止了廖恩,说道:“皇上说:方孝孺黄子澄齐泰,篡改祖制离间宗室,乃罪魁祸首,当为四年来国家损耗百姓流离宗室残戮将士伤亡负责,绝不可赦除此三人,肯幡然悔悟者,皇上皆会宽待包容”
夏浔直接说明,这三个人是必死的,求饶也没用,这就是分化的第一步。他想劝解众臣,却又怕他们被方孝孺等人拿住大义挤兑,有些可以争取的官员也就迈不出示弱投降这一步了,先把他们的生死说个明白,他们再提什么慷慨捐躯,那效果就要大打折扣了。为了说服这些官员免作无谓牺牲,夏浔着实地动过一番脑筋。
他向左右两边牢房里的官员们拱了拱手,朗声道:“各位大人,昔日各为其主,各位食朝廷俸禄,效忠于皇帝,忠心可嘉,当今皇上并不怪罪。皇上曾说,你们都是太祖皇帝留下来的臣子,自然该忠于太祖皇帝传位的天子,这是为臣之道,并没甚么不妥。
不过,建文帝长于深宫,不谙世事,被几个j佞之臣把持了朝政,蛊惑君上,各位大人也被迫做了些破坏祖宗遣制伤害皇室宗亲的错事,罪无可恕,情有可原。当今天子靖难,起兵杀至金陵城下,本是依从祖制,清君侧,诛j邪,奈何建文帝自惭罪过,无颜面对皇叔,竟尔自尽。为了江山社稷,当今皇上才继承大统,只要各位大人”
夏浔这台阶还没给他们铺完,便听一声冷笑道:“巧言令色,难改叛臣篡逆之事实,我等胸怀磊落,如光风霁月,纵然一死,也可名垂青史,虽死尤荣尔等j佞,却将受万世唾骂”
夏浔一看,说话的正是黄子澄,夏浔微微一笑,说道:“原来是太常寺卿黄大人,失敬失敬。一个人,出一次馊主意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出馊主意,这么高难度的事,黄大人都做到了,杨某对黄大人实在是钦佩之至。”
黄子澄脸色胀红如血,扑到栅栏边,戟指夏浔,怒声道:“你敢侮辱老夫”
夏浔掸掸衣袍,不屑地道:“光风霁月你也配曹国公兵败北平城下,是哪一个替他矫饰遮掩,蒙蔽建文,以致他有罪不罚,反受重赏的就是你这位帝师,你为什么这么做是为了建文的江山还是天下大义还不是为了一己前程恐怕你是明知必死,为了身后之名,才如此矫揉造作吧”
黄子澄气得肺腑欲炸,可这件事恰是他无法反驳的污点,一时噎得他面红耳赤,对面牢房里的方孝孺沉声解围道:“小过无碍大节大统自古常有长嫡之分,国家伦理纲常,岂能无序我等所为,为国为民,问心无愧在这一点上把持得住,些许瑕疵,又算得甚么”
夏浔扭过头来,看了看方孝孺,问道:“那么请问方学士,什么伦理纲常关乎国运民生,这般重要”
方孝孺振声道:“皇室正统”
夏浔淡淡一笑:“不过是先娶先生头一胎罢了”
方孝孺厉声道:“这就是天意,这就是天道”
夏浔道:“天意说到天意,天意让燕王殿下做了皇帝你方学士不是崇尚上古礼制么,上古还有选贤任能,禅让天下呢,是不是一个好皇帝,要看他对国家对黎民百姓能做些什么建文偌大江山,敌不过北平一隅,他有何德何能”
方孝孺晒然拱了拱手,不屑地道:“皇上至仁至孝,岂是燕贼可以比得”
夏浔叹了口气道:“至仁至孝,这句话听得我的耳朵都快生出茧子来了,可我想破了头,也没想出建文御极四年来种种,到底仁在哪里孝在哪里难道甫登大位,禁皇子奔丧就是孝难道无罪而诛,囚齐王周王代王,逼死湘王,就是仁
至仁至孝就是好皇帝了照你方大人这么说,一个孝廉就能当皇帝了,可他能管理好一个国家吗如果你眼中的明君,仅仅是道德高尚,那最应该做皇帝的应该是和尚,扫地不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岂不美哉”
方孝孺怒不可遏地咆哮道:“燕贼以叔残侄”
“得了得了,你方大学士讲讲道理成不成凡事总有个因果吧哦,对了,方学士抑佛,不信因果,可道理你总要讲吧一家之主刚刚过世,尸骨未寒,你这继承家业的长孙,便排挤各房叔父,千方百计要把你祖父分给他们的财产以种种名义夺过来。
这还不算,还要把叔父们全都逼死,这侄儿是大仁大义叔叔只能束手待毙,一旦反抗就是以叔残侄。大明律里有哪一条规定是以侄残叔是大仁大义,叔父反抗是以叔残侄大逆不得么颠倒黑白指鹿为马,一至于斯”
齐泰一直盘膝坐在牢房里,听着他们理论,听到这里,只是微微叹息一声,轻轻闭上了眼睛。
黄子澄接口道:“这是国事,岂能与家事相提并论,藩王权重,与国无益,为天下太平,必须”
夏浔乜了他一眼,摊手道:“你看,我跟你们讲国事吧,你们跟我讲以叔残侄,我跟你们讲家事吧,你们又跟我谈国事。好,你要谈国事,咱便谈国事。”
夏浔身形后拔,朗声道:“皇明祖训: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卫国家,下安生民。今诸子既长。宜各有爵封,分镇诸国。朕非私其亲,乃遵古先哲王之制,为久安长治之计。诸位大人,这藩是太祖皇帝立的,你们口口声声说燕王殿下违犯祖制,到底是谁违犯祖制”
黄子澄刚要说话,夏浔又道:“好,你这自掌嘴巴的一点我且不与你理论,就按你说的,藩王权重,于国无益,为天下长治久安计,理当削藩。那我问你,何谓削藩”
夏浔猛地提高了声音,沉声道:“藩者,篱也,有其封国自拥其兵,称其为藩。你要兵权,诸王交了,你要三护卫兵马,诸王也交了,这亲王仅仅是亲王,已经称不上是藩王,为何还要苦苦相逼,不死不饶”
方孝孺厉声道:“分封势重,万一不幸,则有厉长吴潞濞之祸,燕王坐镇一方,久戍边防,一旦野心滋长,势必国家大乱交出兵权,也不代表他就不能为祸一方”
“万一一旦你方大学士辅政佐君,不是要效仿周公么,周公只要看到个有本事有威望的皇子若有什么文臣武将得人望拥重兵,一旦万一可能造反,以他的本事会让天下大乱的,那就不管他有没有罪有没有反心,立即动手干掉
难怪你方学士是大儒,这等惊天地泣鬼神的学问,真叫我佩服得五体投地难怪你受地方举荐入朝,太祖皇帝不肯用你,依着你的理论,若想天下太乎,那么除了太子,其它的皇子就应该全部豢养起来,既不教其武功,又不授其识字,或者一生来就全都掐死以绝后患,是么”
黄子澄白眼一翻,冷冷地笑道:“我们冤枉了他了么他确实反了,不是么”
夏浔也笑了:“黄学士,你还要不要脸燕王殿下应该俯首就戮,才趁你的心意吧可燕王殿下若是真的俯首就戮了,你就肯承认冤枉了他么我看不会吧,燕王若是忠臣,那建文帝不就成了昏君,你们不就坐实了是j臣
所以,如果燕王殿下当初真的俯首就戮,你们还是会给他安一个蓄谋造反的罪名。史书上就会写,各位大人英明神武,一俟发现反迹,立即诛灭了j臣。
人死了,还得留个千载骂名甘心就戮的湘王不就得到一个这样的处置吗那位至仁至孝的建文帝,给他亲手逼死的叔父赐了一个什么谥号戾”
夏浔声色俱厉,到后来声震屋瓦,一字字一句句传进每一个官员的心里,在他们心底激起阵阵波澜,有些人不禁反思起四年以来种种,自己一直理直气壮的东西,真的是对的么
方孝孺亢声道:“任你舌灿莲花,方孝孺只忠于心中的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方某死而无憾”
夏浔平静下来,向他微微一欠身道:“方学士,忠于自己心中的道,求仁得仁,确乎值得尊敬不过,难道只有你忠于自己的道这四年来,追随永乐皇帝出生入死不离不弃的那些将士们,难道不是忠于他们的道
你死,是卫道张玉将军百战而死,难道不是卫他心中的道只有你的道才是道只有你才是死得其所天地大道,只是为你而设吗凭什么你的道就是大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你配吗此事关乎国家民族与百姓吗你只是为建文立心为正统请命,为你的信仰而死殉道之心可敬,其道实在不值”
方孝孺如遭雷击,蓦地退了两步,一时再也说不出话来。
夏浔不屑地转过身去,冷冷地道:“方学士,城破之日,有大臣死节,建文帝自焚时,亦有大臣死节,其中都没有你,没为建文帝倚重的你,你是在家中束手就擒的
黄学士齐尚书,当今圣上御极之后,未及赴京的募兵大臣如王叔英黄观等,皆自尽明志,其中也没有你们,你们是解散了兵马,更换了袍服,潜逃路上被抓回来的。
他们若是不想死,大可不必死,向永乐皇帝称罪臣服者,都得到了赦免,平安盛庸这样曾经大败北军的将领都能不死,何况是他们。而你们,是最该殉节自尽的,可你们都没有死,何必还在这里与我妄论大义呢”
夏浔这番话就有点挑拨的意思了,听在其他大臣耳中,神色果然有了异样,夏浔趁热打铁,唤道:“廖侍郎”
一旁听的入神的廖恩赶紧上前道:“下官在,国公有何吩咐”
夏浔道:“除了方孝孺黄子澄齐泰,其他各位官员一一请出来,咱们好好谈谈”
夏浔静观各牢官员神色,显然有人因为他这一番话,态度已经松动,只是碍于颜面,在众人面前难以启齿。他趁热打铁,把这些官员们一个个带出去询问,旁边没有其他犯官,那时让他们承认有罪,请求赦免就容易了。
救得一个便是一家乃至一族,功行无量。至于仍旧不肯放下执念的,他也管不了那么多了,改朝换代一个不死,那不是扯淡么
夏浔举步往外走,这时候,离得近些的犯官家眷牢房里已经传出了疯狂的吼叫,有犯官近亲宗族长辈努力拿出长辈派头,声嘶力竭的呐喊,有妻儿父母号啕大哭的哀求。
有人想一死报建文,他的家人或许也有抱着同一态度的,但这毕竟是少数,大部分宗族亲人却像溺水的人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那呼喊声震耳欲聋,好像监狱里发生了暴动似的,每一声都在撼动着一些本来还意志坚定的人的心。
紧接着,更远处牢房的犯官家眷也明白了,立即也加入了哀求解劝自家老爷的行列,而被明确宣布必受制裁的方孝孺黄子澄齐泰这三人的一些家族成员,则像疯了似的大骂起来,看他们拼命撼动着栅栏的疯狂模样,如果现在把他们放出来,他们能扑过去把连累他全家那个罪魁活生生咬死。
方孝孺和黄子澄还想表明心志号召众官,可是那声音无论喊得多大,都被这些情绪陷入激狂的犯官家眷们山呼海啸一般的呐喊声给淹没了。
夏浔走出牢房的时候,对廖恩悄悄地吩咐了一声:“不用急,等上半个时辰,再提人”
第427章 示警俏佳人
香柏木的浴桶,水气氤氲,水面上满是红色的花瓣。微波荡漾下,若隐若现的,是一具洁白动人的女孩儿家身体。
她放松地躺在浴桶里,头枕着松软的毛巾,整个身子都浸在水里,脸上微微泛着潮红。似乎睡着了,偶尔却会抬起小手,轻轻抚过削肩擦过那精致性感的锁骨,因为水波的荡漾,花瓣分开的刹那,一对堪可盈握的水滴状柔美双峰便会春光乍泄。
她轻轻闭着眼睛,脸上的神情却不像她的动作一般悠闲,似乎正想着什么,谁知道呢,在她这个年纪,本就是最爱幻想的时候。
“郡主,辅国公到了,正由定国公陪着。”
巧云悄悄地出现,向她轻声禀报。
“喔”茗儿忽然睁开了那双慧黠动人的眼睛。
于是,一双光洁白皙曲线动人的小腿从水波里悠然踏出,散发着腾腾的热气,纤美的玉足轻盈地踏在浴凳上,一袭轻柔如云的浴袍便将那至美的胴体裹住。
徐景昌正陪夏浔喝茶聊天,徐景昌知道父亲与夏浔的渊源,对他很是亲热,两个人是年龄相仿的青年,徐景昌将虎门子,其实也是一个性情极开朗的年轻人,两个人很能说到一块去。
夏浔的心情比较舒畅,对方孝孺黄子澄等人的严辞抨击,动摇了其他官员心中的正义感,点明了方黄等人是永乐皇帝必定要杀的人,也起到了分化的效果,他们再说些慷慨激昂的话儿,不免有种绑人陪死的感觉,随后把其他官员逐一提出牢房各个击破,果然有几个官员“犹抱琵琶半遮面”地表示了归降。
一番努力没有白费,保住了几个人,影响的却是几个家族几百上千号人呐,功德无量夏浔回宫向皇上复了旨,刚一出来,就碰上定国公徐景昌派出来寻找他的人了。夏浔虽然马上就赶来了定国公府,不过一听是茗儿相请,他可没寻思能有什么大事,到了定国公府,听说郡主还在沐浴,心情就更轻松了。
他正跟徐景昌轻松地聊着,花厅门口巧云禀报一声:“郡主到”
翠色的裙角微扬,茗儿已亭亭玉立地站在那里,刚刚沐浴过的茗儿,乌黑靓丽的秀发还是湿亮亮的,娇嫩的脸蛋上那抹潮红也尚未褪去,那种美丽的气质很家居,看得夏浔怦然心动。
美人如酒,最易醉人。
夏浔突然想家了,而且想喝酒。
“姑姑”
定国公连忙起身,向茗儿行礼,小时候,他觉得自己岁数大,对一个比自己要小得多的女娃娃很丢人,为这没少挨他老子揍,现在长大了,自然知道长幼之序,这是自己的亲姑姑,实打实的长辈,那恭敬可不是装出来的。
“景昌,你先出去,姑姑跟辅国公有些事情要谈。”
“是,侄儿告退。”
徐景昌退了两步,又向夏浔拱拱手,举步退了出去。
巧云上来撤了他的茶,又给郡主端上一杯,便退到厅外,往门口一站。
茗儿在主位上坐上,妙目一睇,眼波一横,黑白分明的大眼睛,俏巧动人。
夏浔已收拾了躁动的心情,微微一笑:“怎么了,找我来,有什么事”
茗儿白了他一眼,道:“没有事,就不能找你了”
夏浔苦笑:“我就知道,你没有事。”
茗儿端起茶来,好整以暇地吃茶,尾指轻轻翘着,如兰花状,那叫一个仪态万千:“辅国公大人,还没回府吧”
夏浔先是一怔,随即恍然大悟,笑道:“你知道我有住处了哦是怀庆公主告诉你的吧”
茗儿又瞟了他一眼,慢条斯理地问:“你搬家的事,还告诉过什么人”
夏浔失笑道:“不过是借栋宅子,临时有个住处,这还要满大街的宣扬,嚷嚷得尽人皆知么”
茗儿黛眉一鼙,说道:“那就怪了,今天我从驸马府回来,想去看看你,到了你家门前,却发现有很多犯官家眷,跪在你家门前,使家将问了,说是来求你为他们向皇上求情的,还说案子马上就要移交锦衣卫,你辅国公与锦衣卫关系匪浅,想请你关照关照,免得自家老爷到了那边吃苦头。”
夏浔并没马上意识到这个消息背后蕴藏的含意,他虽然机警,却并没有混过官场,官场上那些尔虞我诈借刀杀人的把戏他完全没有经历过,听了茗儿的话,他只是轻轻叹了口气,说道:“景清行刺,害了他的亲族乡邻,也害了满朝文武啊
现在琢磨琢磨,我觉着景清这么干倒未必真想过他能杀得了皇上,他这么干,就是想闹个玉石俱焚,宁可把这天下都毁了,也不能太太平平地交给他眼中的乱臣贼子。唉皇上的刀本来都要入鞘了,这一来今儿个,我去见皇上了,总算皇上也不想事情闹得越来越大”
茗儿吃惊地道:“你去劝阻皇上了是应犯官家眷所请么”
夏浔道:“那倒不是,我还没见过他们,只是因为这几天陈瑛纪纲抓的人够多了,再这么抓一个,攀咬一群,抓一群,再攀咬一帮,用不了多久,满朝文武都要抓光了,说不定会闹出太祖年间绵延数年十数年,几千几百人遭殃的大事件。”
茗儿放下茶盏,在房中来回地踱起了步子,十五六岁的俏丽小姑娘,秀气的眉毛轻轻锁着,一副小大人的模样,引人发噱。
忽然,她站定了身子,转向夏浔,说道:“你昨天刚刚搬家,而且不是国公府落成,仅仅是私下里向王驸马借了处宅子,怎么就会有犯官家眷找到你的府上,跪了一地,央你出面为犯官们求情那街上来来往往的,三教九流,什么人都有,你还恰恰去为犯官们求情了,皇上信你,自会认为你是在替他打算,可要是回头他听到这样的消息,还会这么想么”
夏浔一怔,往深里一想,脸色渐渐变得难看起来。
茗儿又道:“你想制止事态进一步扩大,不是突发奇想吧这几天,可曾对人说过同情犯官或者忧虑时局的话语”
夏浔张了张嘴,突然发觉,这几天他还真没少跟人表示过类似的态度,一则是有感而发,二则也是想听听其他大臣的意见,从而作为自己是否进谏进行决策。政见,在没有确定皇帝的心意之前,怎么能这么轻率的透露出去,在没有向皇帝陈述意见之情,怎么能轻易透露给并非自己心腹和同盟的朝臣知道论起官场中人的城府和手段的老辣,他这分明是不成熟的表现了。
夏浔的眼睛微微眯了起来,沉声道:“你是说,有人要图谋我”
茗儿颔首道:“有这种可能,官场上的斗争,少有一战决胜负的,常常都是积小胜为大胜,千里之堤,溃于蚁岤。把柄被人家抓的多了,今日还是位极人臣权倾朝野,明日就锒铛入狱身首异处的,例朝例代,包括本朝,还少么我皇大爷在的时候,开国公侯因此满门抄斩的也不在少数,你可大意不得。”
夏浔听了欲言又止,他仍管着飞龙秘谍的事知者甚少,而飞龙秘谍只是托身在锦衣卫里面的一个特务组织,同朝臣们同样没有什么冲突;刘玉珏虽知详情,夏浔却不信他会害自己,再说他是南镇抚,根基也浅,是自己的扶持才上位的,他上边还有一个纪纲,就算搞掉了自己,也是为纪纲做嫁衣。
而纪纲应该也不会这么做,以纪纲的精明,不管他对飞龙秘谍知道多少,就算他不念交情,而且有胆子跟自己这个国公扳手腕,也不会挑现在这个时候,他才刚刚组建北镇抚的班底,他吞不下飞龙这块肥肉。那么除了他们,还有谁知道
夏浔想一个,否定一个,犹豫半晌,竟想不出一个可能的人来。
茗儿察颜观色,说道:“如果不是有人想图谋你,那就是有人知道了你的态度,故而加以利用,拖你下水,你是北平系的官员,是皇上极为宠信的臣子,把你拖下水,水就越来越混,就有可能让皇帝顾忌到元气大伤而及时收手,如果是这样,那就是建文旧臣所为了。”
“建文旧臣”
想想那些现在每天看到,都是夹着尾巴做人的建文旧臣,夏浔真不敢相信他们暗中竟能设下这么一个局,看来在官场上,自己真的嫩的很呐,比起这些宦海沉浮摸爬滚打了一辈子的老油条还差得远了。
官场,对夏浔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战场,很多他擅长的技巧,在这里是没有用武之地的。一个全新的战场全新的战斗方式,他需要从头学习。夏浔以全新的眼光,看了看这个政治智慧远比自己高明的小妮子,问道:“去我府上求乞的犯官家眷,是哪一家”
茗儿道:“是监察御使段幂的家人,你想追查一下是谁授意他们来的这个不急,你想查随时可查,眼下你要做的是,尽快抽身出来,不再插手。这是改朝换代的大事,一旦皇上觉得有必要再清洗一番时,你这件事就可以被有心人大做文章。不过,你也不必过于担心,皇上很信任你,这件事就算真的被人利用,也不见得就能扳倒你,只是以后说话办事,都该小心了。”
夏浔点点头:“我明白,可是突然袖手,是不是更显得心中有鬼再说,我已经进谏了,如果皇上就此事对我问起对犯官们应该如何处理,难道我能闭口不言,或者态度与往昔大相径庭么”
茗儿道:“那就找个理由,让自己置身事外。”
“找个理由置身事外的理由”
夏浔沉吟片刻,脸上露出微微的笑意:“理由么,倒有一个现成的”
茗儿奇道:“什么理由”
夏浔微笑道:“我去双屿接老婆”
茗儿突然不开心了,非常非常不开心,可她只是嫣然一笑,赞道:“好主意”
第428章 永乐敲钟
平日小朝会,夏浔是不需要上朝的,不过五日一大朝,大朝会的时候他却得临朝侍驾。次日正是大朝会,夏浔与茗儿计议已定,决定明天就向皇上请假,离开京城去双屿岛。
次日早朝,夏浔也起了个大早赶到皇宫。今日早朝,永乐皇帝又吩咐了几件大事,一是重修太祖实录,太祖实录在建文元年的时候由礼部侍郎董伦等人修过一次,但朱棣对建文朝的一切都是不予承认的,出于政治需要,他需要重修一部太祖实录。
朱棣当朝宣布,以曹国公李景隆和兵部尚书茹瑺为正副监修官,侍讲解缙为总裁官,以翰林学士王景右通政李至刚侍读黄淮修撰李贯等人为纂修官,重修太祖实录,他并不承认建文四年的统治,可这四年的事迹又不能凭空抹去,既然建文帝的这四年成了洪武三十二年至三十五年,故而有大臣建议,把建文朝的事迹附录于太祖实录后面,朱棣略一思忖,便也允了。
随后,朱棣又宣布重开太祖时候的华益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大学士,以备顾问,命侍读解缙修撰杨荣入阁,这两位阁臣的品秩官位虽在六部之下,且不设官属不辖诸司事务,却是真正的天子近臣,当朱棣透露至少还要选用四至五人,以补充内阁的时候,百官都兴奋起来。
编修太祖实录的几位大臣,无一例外,全部是建文旧臣,这两位入阁的大臣也无一例外都是建文旧臣,这些人受到信赖和重用,给惶惶不可终日的满朝文武打了一针强心剂,这几天陈瑛和纪纲抓人抓得风风火火,以致人人自危,很多人都担心出现洪武年间那种株连无数绵延数年的政治灾难。
而朱棣的这个政治讯号,显然喻示着清洗将要终止了,百官都暗暗松了口气。而入阁的两位大臣都是有真才实学且年纪轻资历浅的官员,这样唯才是举,也令得许多自恃才学的官员产生了热切的希望,暗暗摩拳擦掌,想要争取入阁。
朱棣显然不只擅长打仗,而且是个懂得四两拨千斤的政治高手,通过这样两件事,他不但很容易地就左右了朝廷下一步的动向,转移了大众的视线,而且很容易地就调动了人心。这才是治大国若烹小鲜的上乘手段。
随后,朱棣又令户部核查山西各地没有田地的民户数量,分批迁徙北平。北平府因为四年的战乱人口急剧减少,朱棣入主金陵后又把他的军队都带到了南方,北平地方的劳动力更加减少,现在北平府已升格为北京,是仅次于金陵和中都凤阳的所在,政策上自然要倾斜一些。
朱棣下旨,山西无田农户迁徙北京,要按户给钞,以购买耕牛粮种和农具,迁徙百姓头五年免税赋,五年后开始征税,同时从南直隶苏州等十郡浙江等九省中挑选一批
锦衣夜行第140部分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