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江山 作者:四国军棋
第五百六十五章蔡州兵乱
南国江山 作者:四国军棋
第五百六十五章蔡州兵乱
一番手段就让众人感恩戴德,这种事情杨渥自然乐于去做。
而七人心中激动之时,张延翰犹豫了一下,站出来道:“大王,当初南下参加科举之时,学生担心因为家父之故而影响到自身前程,甚至连累到留在北方的家人,所以才瞒下了此事。还请大王明察。”
他与其他六人又有不同,其他人或者是普通士子,没有什么大的背景,或者是像冯道这样,辞官南下的,唯独他的父亲却是在梁国担任要职。
所以他沉吟一番后,才会站出来解释一句。
杨渥摇头道:“孤知道此事,你有担心也是人之常情,孤不会过问的。只要你将来安心为我朝效力,此事算不得什么大事。而且梁国如今局势动荡,将来前程如何,只怕不容乐观。你父亲若是有意南下,孤也深表欢迎。”
“多谢大王。”张延翰这才松了口气。
“嗯,今年的科举还有一个半月就要开始了,你们七人中,除了冯道以外,其他人应该都会参加”杨渥接着问道。
“正是如此。”张延翰等六人连忙答道。
“你们这段时间因为受细作案的牵连,没有时间温习功课,只怕连科考也有受到影响。”
“所以孤也不多留你们,你们这就回去好好准备。当然,在准备科考之余,你们也不要忘了关注一下时事”杨渥大有深意的向几人道。
张延翰等六人一愣,心中若有所思。
“大王让我等关注时事,这难道是在暗示我等今年的科举策论题目吗”
众人不敢多想,连忙向杨渥行礼请辞。
等六人离开之后,杨渥向留下来的冯道道:“冯道,你原本就是燕王刘守光麾下之臣,如今来金陵为我朝效力,按照规矩可以直接授官。”
“如今孤给你两个选择,第一个就是在地方上担任职务,经过一番历练后入六部任职;第二个就是留在孤的身边担任通事舍人。”杨渥之前的通事舍人周宗如今被留在江陵担任知府,如今正需要有人出任空出来的位置。
冯道听了后眼神顿时一亮,连忙答道:“臣愿担任通事舍人一职,还请陛下恩准。”他又不是傻子,或许担任通事舍人将来也要去地方任职才能更进一步,但若是有在杨渥身边任职的经历,这不仅是一份资历,同时也能增进和杨渥之间的关系,这可是其他任何职位都换不来的便利。
“好,那你就先帮孤整理一下这些文,等你熟悉了之后,孤有事情交给你做。”杨渥微微一笑,对冯道的选择丝毫不感到意外。
“是,臣遵命。”冯道连忙答道。
他以前担任刘守光的参军,主要做的事情就与如今的职位差不多,所以他很快就能适应过来。
不过吴国的国情毕竟与燕国不同,所以他也需要一定时间来适应。
就在杨渥忙着收买人心的时候,北方梁国,随着朱温之死和朱友珪的上位,中原的局势逐步动荡起来。
尤其是冀王朱友谦投降晋国,并向晋王请求援军,使得梁国的动荡进一步加剧。
七月底,蔡州城中,这座自中唐以来就一直动荡不安的淮西重地,同样出现了不安分的迹象。
早在去年高邑之战后,因为梁军的大败和晋军的大举进攻,使得梁国上下一片恐慌;恰好那时候蔡州刺史张慎思被朱温召至洛阳,却有长期未安排新的蔡州刺史。
结果没有强势人物震慑的情况下,蔡州驻军发生兵变,右厢指挥使刘行琮暗中勾结吴国,打算以蔡州作为自身功劳先给吴国。
然而刘行琮的兵乱,仅仅是给更加老谋深算的顺华军指挥使王存做了垫脚石。
在一番形同闹剧的兵乱之后,刘行琮被杀,蔡州局势迅速被王存掌控;接着,朱温为了避免王存投靠吴国,于是下令任命其为新的蔡州刺史,使王存成功掌控蔡州。
到了这个时候,可以梁国朝廷对于蔡州的掌控已经极低了,蔡州城中的大事务基本上都由王存掌控,就如同一个的藩镇势力一般。
不过蔡州这地方和魏博一样,兵乱和造反的传统早就深入人心了。
王存虽然是依靠兵乱而得以上台的,但随着梁国总体局势的动荡,蔡州城中那些大军头们同样起来心思,想要取王存而代之。
此时,城中军营里面,一处偏房之内,七个身材魁梧、身穿黑色铠甲的军官正暗自密谋着。
这七人的级别其实都不高,除了一个是副都头外,其他几人甚至只是营指挥,若是在吴军之中的话,他们这种身份之人连“将军”的称呼都不能用。
不过此时这么一群中层军官,却在商量着如何造反之事。
“如今下局势动荡,人心不定,正是我辈奋起之时。正所谓富贵险中求,只有胆子大的人才能得到富贵,若是一心只想着安稳,那这一辈子也就只能做个兵罢了。”其中一人大声鼓动着。
这人名为毕和,正是这七人中唯一的一个副都头,也是这群人名义上的领头人。
至于其他六人,除了中间那个名为王彦俦的年轻军官外,其他人不是毕和的部属,就是他暗中联络的身怀野心之人。
不过这五人在毕和心中的重要性是远远比不上王彦俦的。
事实上,这一次他想要兵变成功,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需要王彦俦来完成。
因为其他五人和他一样,都是城中普通州兵的军官,唯有王彦俦乃是刺史王存的亲信,执掌着王存的亲军,甚至连刺史府都由他负责守卫。
若是能将王彦俦拉拢进来,那么这一次兵变才有成功的可能性,否则大家也别指望活命。
当然,毕和之所以敢来找这个王彦俦,并且直接出言劝其与他一起造反,主要原因就在于王彦俦也不是什么安分之人。
此人的虽然平时在王存面前表现得谨慎微,将他的野心好好的隐藏起来,但毕和却是对此人深知,知道他不是什么安于做一个军官的人。
果然,当毕和完自己的计划后,王彦俦当即就答应下来道:“毕将军,若你聚义起事,某家愿为将军后应,只希望将军成事之后不要忘了在下就是。”
“好,好,好毕某就知道王兄弟胆略过人,一定会加入我等的。”
“不错,有了王将军的出手,我等大事可曾矣。”众人大喜过望。
接着,七人又商议了一番事成之后的利益分配,一番争执后,最终达成了协定,自然是皆大欢喜的局面。
当下,六人取来笔墨,写下密谋,并且一同签下文书,各自按上手印,以作为盟誓。
有了这文书在手后,众人都松了口气。
有这份签押过得文书在,大家就是一条绳子上的蚂蚱,出了问题后谁都逃不脱干系。
即便是有人主动去告密,只怕以王存的狠辣性子,也绝不可能放过文书上的七人;这样一来,谁又会去吃力不讨好的去做告密之事呢。
商议已定后,众人的关系顿时亲密许多。
这时王彦俦眼神一闪,突然开口笑道:“毕将军,诸位,虽咱们的安排十分紧密,不会有什么差错,不过此事毕竟还是要尽快做成才行,否则若是拖延日久,难保不会走露风声。”
毕和神色肃然道:“不错,王存那老狐狸最是奸诈,要想瞒过他可不容易,所以咱们必须尽快下手才行。王兄弟,不知你有什么计划没有”
王彦俦笑道:“正好今晚弟就负责值守刺史府,不如六位兄弟各自领兵前来,弟在府中作为内应,今晚就一举发动,想来那王存措手不及之下,也只有束手待毙的份。”
毕和大喜道,“好,一言为定。”
“一言为定。”王彦俦同样郑重答道。
毕和带着自己的麾下先行离开,出了屋子后,心腹蒋元化道:“将军,这王彦俦答应得这么爽快,他不会是有诈”
毕和皱眉沉思了一会,道:“应该不会,王彦俦此人心中的野心同样不,别看他现在作为王存的亲军指挥使,风光无限,但对他来,这种给人家当侍卫统领的感觉可不合他心意。”
“再者,有他亲自签押的文书在手,谅来他也不敢去向王存告密。”
蒋元化这才点了点头,放心下来。
到了晚上,六人果然带着手下人前来刺史府中,而负责值守的王彦俦也如约将六人放了进来。
这些人虽然想着造反,不过他们的手下之人毕竟不敢动用太多,以免走露风声,让王存提前得到消息。
所以六人带来的兵力并不多,除了领头之人外,也就是他们能够信任的心腹之人,一共不到三十人。
当然,有王彦俦为内应的话,即便只有这三十人他们也有信心将刺史府拿下,将王存斩杀当场。
只要王存死了,到时候他们再调动兵力,自然有机会趁乱执掌蔡州大权。
然而他们的计划是好,但他们却有些低估了王彦俦此人的野心。
当毕和六人带着手下进入刺史府中后,王彦俦当场发难,以伏兵将毕和六人及其党羽全部诛杀。
接着,王彦俦带着毕和六人的首级前去觐见刺史王存道:“启禀王使君,末将负责值夜,却发现毕和等六个贼子,带着他们麾下的三十多党羽一同闯进府来,试图作乱。”
“末将奋力搏杀,侥幸将其全部斩杀。不过刚才这番动静必然已经引起了其他人的注意,为安抚人心之见,末将斗胆请使君急发号令以安众人之心。”
“好,王将军此番立下大功了。”王存大喜过望。
原本府中突然传来厮杀声,让他吓得心惊胆裂,还以为乱兵已经打进府中了;却不想自己的亲军统领居然将贼子全部诛杀了,这实在是意外之喜。
“那毕贼,向来野心勃勃,本官自问对他也算是有大恩,屡次对其提拔,这才有他今日富贵,不想此人居然心怀不轨,欲起兵作乱;王将军能挫败其阴谋,忠心可嘉,本官必将厚赏。”
王存心中激动,连忙打开内府之门,亲自出来查看毕和等人的尸体。
然而他们想到的是,当他离开心腹侍卫的保护,走出内府之后,刚刚还是忠勇无双的王彦俦再一次翻脸了。
“上”随着他一声大喝,麾下四十多个心腹一起上前,乱刀将王存砍死,接着,他们又将王存的心腹侍卫等一并杀光。
仅仅半个时辰的时间,刺史府就完全落入了王彦俦的掌控之下。
不久,王彦俦以亲军统领的身份发出号令,声称毕和等人突然谋反,杀死了刺史王存;而自己领兵平乱,一番苦战之后最终将乱贼毕和等人全部诛杀。
依照王存身死前的命令,王彦俦将以平乱大功继承蔡州刺史之位。
城中各部将来虽然明知道这其中有猫腻,不过那些将领在相互牵制之下,居然没有一人敢于乱动。
再加上王彦俦善加安抚,一番加官或者挑拨之后,最终众将还是拜倒在王彦俦之下,奉其为新任的蔡州刺史。
这就是乱世,只要胆量够大,心肠够狠,再加上一定的手段,即便只是一个中层的军官,也一样有可能一步登,成为一方枭雄。
当然,如今的下局势毕竟不是唐末了;若是在唐末群雄逐鹿之时,以王彦俦的心性和手段,只怕他还真能像朱温、杨行密、钟传、钱鏐等人一样,成为一番藩镇,并且参与到下争雄中来。
可惜现在下虽然尚未一统,但大的局势却已经稳定下来,新的势力想要崛起已经没有了发展的空间。
王彦俦虽然夺取了蔡州,但他现在已经无法崛起,唯一的出路就是依靠吴国和梁国之间的矛盾,试着维持蔡州的地位。
而这一切到底能否成功,却不在他的掌控之下,而是由吴、梁两国的国主来决定。
第五百六十五章蔡州兵乱
-
第五百六十五章蔡州兵乱
-
第五百六十五章蔡州兵乱
南国江山 作者:四国军棋
第五百六十五章蔡州兵乱
一番手段就让众人感恩戴德,这种事情杨渥自然乐于去做。
而七人心中激动之时,张延翰犹豫了一下,站出来道:“大王,当初南下参加科举之时,学生担心因为家父之故而影响到自身前程,甚至连累到留在北方的家人,所以才瞒下了此事。还请大王明察。”
他与其他六人又有不同,其他人或者是普通士子,没有什么大的背景,或者是像冯道这样,辞官南下的,唯独他的父亲却是在梁国担任要职。
所以他沉吟一番后,才会站出来解释一句。
杨渥摇头道:“孤知道此事,你有担心也是人之常情,孤不会过问的。只要你将来安心为我朝效力,此事算不得什么大事。而且梁国如今局势动荡,将来前程如何,只怕不容乐观。你父亲若是有意南下,孤也深表欢迎。”
“多谢大王。”张延翰这才松了口气。
“嗯,今年的科举还有一个半月就要开始了,你们七人中,除了冯道以外,其他人应该都会参加”杨渥接着问道。
“正是如此。”张延翰等六人连忙答道。
“你们这段时间因为受细作案的牵连,没有时间温习功课,只怕连科考也有受到影响。”
“所以孤也不多留你们,你们这就回去好好准备。当然,在准备科考之余,你们也不要忘了关注一下时事”杨渥大有深意的向几人道。
张延翰等六人一愣,心中若有所思。
“大王让我等关注时事,这难道是在暗示我等今年的科举策论题目吗”
众人不敢多想,连忙向杨渥行礼请辞。
等六人离开之后,杨渥向留下来的冯道道:“冯道,你原本就是燕王刘守光麾下之臣,如今来金陵为我朝效力,按照规矩可以直接授官。”
“如今孤给你两个选择,第一个就是在地方上担任职务,经过一番历练后入六部任职;第二个就是留在孤的身边担任通事舍人。”杨渥之前的通事舍人周宗如今被留在江陵担任知府,如今正需要有人出任空出来的位置。
冯道听了后眼神顿时一亮,连忙答道:“臣愿担任通事舍人一职,还请陛下恩准。”他又不是傻子,或许担任通事舍人将来也要去地方任职才能更进一步,但若是有在杨渥身边任职的经历,这不仅是一份资历,同时也能增进和杨渥之间的关系,这可是其他任何职位都换不来的便利。
“好,那你就先帮孤整理一下这些文,等你熟悉了之后,孤有事情交给你做。”杨渥微微一笑,对冯道的选择丝毫不感到意外。
“是,臣遵命。”冯道连忙答道。
他以前担任刘守光的参军,主要做的事情就与如今的职位差不多,所以他很快就能适应过来。
不过吴国的国情毕竟与燕国不同,所以他也需要一定时间来适应。
就在杨渥忙着收买人心的时候,北方梁国,随着朱温之死和朱友珪的上位,中原的局势逐步动荡起来。
尤其是冀王朱友谦投降晋国,并向晋王请求援军,使得梁国的动荡进一步加剧。
七月底,蔡州城中,这座自中唐以来就一直动荡不安的淮西重地,同样出现了不安分的迹象。
早在去年高邑之战后,因为梁军的大败和晋军的大举进攻,使得梁国上下一片恐慌;恰好那时候蔡州刺史张慎思被朱温召至洛阳,却有长期未安排新的蔡州刺史。
结果没有强势人物震慑的情况下,蔡州驻军发生兵变,右厢指挥使刘行琮暗中勾结吴国,打算以蔡州作为自身功劳先给吴国。
然而刘行琮的兵乱,仅仅是给更加老谋深算的顺华军指挥使王存做了垫脚石。
在一番形同闹剧的兵乱之后,刘行琮被杀,蔡州局势迅速被王存掌控;接着,朱温为了避免王存投靠吴国,于是下令任命其为新的蔡州刺史,使王存成功掌控蔡州。
到了这个时候,可以梁国朝廷对于蔡州的掌控已经极低了,蔡州城中的大事务基本上都由王存掌控,就如同一个的藩镇势力一般。
不过蔡州这地方和魏博一样,兵乱和造反的传统早就深入人心了。
王存虽然是依靠兵乱而得以上台的,但随着梁国总体局势的动荡,蔡州城中那些大军头们同样起来心思,想要取王存而代之。
此时,城中军营里面,一处偏房之内,七个身材魁梧、身穿黑色铠甲的军官正暗自密谋着。
这七人的级别其实都不高,除了一个是副都头外,其他几人甚至只是营指挥,若是在吴军之中的话,他们这种身份之人连“将军”的称呼都不能用。
不过此时这么一群中层军官,却在商量着如何造反之事。
“如今下局势动荡,人心不定,正是我辈奋起之时。正所谓富贵险中求,只有胆子大的人才能得到富贵,若是一心只想着安稳,那这一辈子也就只能做个兵罢了。”其中一人大声鼓动着。
这人名为毕和,正是这七人中唯一的一个副都头,也是这群人名义上的领头人。
至于其他六人,除了中间那个名为王彦俦的年轻军官外,其他人不是毕和的部属,就是他暗中联络的身怀野心之人。
不过这五人在毕和心中的重要性是远远比不上王彦俦的。
事实上,这一次他想要兵变成功,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需要王彦俦来完成。
因为其他五人和他一样,都是城中普通州兵的军官,唯有王彦俦乃是刺史王存的亲信,执掌着王存的亲军,甚至连刺史府都由他负责守卫。
若是能将王彦俦拉拢进来,那么这一次兵变才有成功的可能性,否则大家也别指望活命。
当然,毕和之所以敢来找这个王彦俦,并且直接出言劝其与他一起造反,主要原因就在于王彦俦也不是什么安分之人。
此人的虽然平时在王存面前表现得谨慎微,将他的野心好好的隐藏起来,但毕和却是对此人深知,知道他不是什么安于做一个军官的人。
果然,当毕和完自己的计划后,王彦俦当即就答应下来道:“毕将军,若你聚义起事,某家愿为将军后应,只希望将军成事之后不要忘了在下就是。”
“好,好,好毕某就知道王兄弟胆略过人,一定会加入我等的。”
“不错,有了王将军的出手,我等大事可曾矣。”众人大喜过望。
接着,七人又商议了一番事成之后的利益分配,一番争执后,最终达成了协定,自然是皆大欢喜的局面。
当下,六人取来笔墨,写下密谋,并且一同签下文书,各自按上手印,以作为盟誓。
有了这文书在手后,众人都松了口气。
有这份签押过得文书在,大家就是一条绳子上的蚂蚱,出了问题后谁都逃不脱干系。
即便是有人主动去告密,只怕以王存的狠辣性子,也绝不可能放过文书上的七人;这样一来,谁又会去吃力不讨好的去做告密之事呢。
商议已定后,众人的关系顿时亲密许多。
这时王彦俦眼神一闪,突然开口笑道:“毕将军,诸位,虽咱们的安排十分紧密,不会有什么差错,不过此事毕竟还是要尽快做成才行,否则若是拖延日久,难保不会走露风声。”
毕和神色肃然道:“不错,王存那老狐狸最是奸诈,要想瞒过他可不容易,所以咱们必须尽快下手才行。王兄弟,不知你有什么计划没有”
王彦俦笑道:“正好今晚弟就负责值守刺史府,不如六位兄弟各自领兵前来,弟在府中作为内应,今晚就一举发动,想来那王存措手不及之下,也只有束手待毙的份。”
毕和大喜道,“好,一言为定。”
“一言为定。”王彦俦同样郑重答道。
毕和带着自己的麾下先行离开,出了屋子后,心腹蒋元化道:“将军,这王彦俦答应得这么爽快,他不会是有诈”
毕和皱眉沉思了一会,道:“应该不会,王彦俦此人心中的野心同样不,别看他现在作为王存的亲军指挥使,风光无限,但对他来,这种给人家当侍卫统领的感觉可不合他心意。”
“再者,有他亲自签押的文书在手,谅来他也不敢去向王存告密。”
蒋元化这才点了点头,放心下来。
到了晚上,六人果然带着手下人前来刺史府中,而负责值守的王彦俦也如约将六人放了进来。
这些人虽然想着造反,不过他们的手下之人毕竟不敢动用太多,以免走露风声,让王存提前得到消息。
所以六人带来的兵力并不多,除了领头之人外,也就是他们能够信任的心腹之人,一共不到三十人。
当然,有王彦俦为内应的话,即便只有这三十人他们也有信心将刺史府拿下,将王存斩杀当场。
只要王存死了,到时候他们再调动兵力,自然有机会趁乱执掌蔡州大权。
然而他们的计划是好,但他们却有些低估了王彦俦此人的野心。
当毕和六人带着手下进入刺史府中后,王彦俦当场发难,以伏兵将毕和六人及其党羽全部诛杀。
接着,王彦俦带着毕和六人的首级前去觐见刺史王存道:“启禀王使君,末将负责值夜,却发现毕和等六个贼子,带着他们麾下的三十多党羽一同闯进府来,试图作乱。”
“末将奋力搏杀,侥幸将其全部斩杀。不过刚才这番动静必然已经引起了其他人的注意,为安抚人心之见,末将斗胆请使君急发号令以安众人之心。”
“好,王将军此番立下大功了。”王存大喜过望。
原本府中突然传来厮杀声,让他吓得心惊胆裂,还以为乱兵已经打进府中了;却不想自己的亲军统领居然将贼子全部诛杀了,这实在是意外之喜。
“那毕贼,向来野心勃勃,本官自问对他也算是有大恩,屡次对其提拔,这才有他今日富贵,不想此人居然心怀不轨,欲起兵作乱;王将军能挫败其阴谋,忠心可嘉,本官必将厚赏。”
王存心中激动,连忙打开内府之门,亲自出来查看毕和等人的尸体。
然而他们想到的是,当他离开心腹侍卫的保护,走出内府之后,刚刚还是忠勇无双的王彦俦再一次翻脸了。
“上”随着他一声大喝,麾下四十多个心腹一起上前,乱刀将王存砍死,接着,他们又将王存的心腹侍卫等一并杀光。
仅仅半个时辰的时间,刺史府就完全落入了王彦俦的掌控之下。
不久,王彦俦以亲军统领的身份发出号令,声称毕和等人突然谋反,杀死了刺史王存;而自己领兵平乱,一番苦战之后最终将乱贼毕和等人全部诛杀。
依照王存身死前的命令,王彦俦将以平乱大功继承蔡州刺史之位。
城中各部将来虽然明知道这其中有猫腻,不过那些将领在相互牵制之下,居然没有一人敢于乱动。
再加上王彦俦善加安抚,一番加官或者挑拨之后,最终众将还是拜倒在王彦俦之下,奉其为新任的蔡州刺史。
这就是乱世,只要胆量够大,心肠够狠,再加上一定的手段,即便只是一个中层的军官,也一样有可能一步登,成为一方枭雄。
当然,如今的下局势毕竟不是唐末了;若是在唐末群雄逐鹿之时,以王彦俦的心性和手段,只怕他还真能像朱温、杨行密、钟传、钱鏐等人一样,成为一番藩镇,并且参与到下争雄中来。
可惜现在下虽然尚未一统,但大的局势却已经稳定下来,新的势力想要崛起已经没有了发展的空间。
王彦俦虽然夺取了蔡州,但他现在已经无法崛起,唯一的出路就是依靠吴国和梁国之间的矛盾,试着维持蔡州的地位。
而这一切到底能否成功,却不在他的掌控之下,而是由吴、梁两国的国主来决定。
第五百六十五章蔡州兵乱
-
第五百六十五章蔡州兵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