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辞 作者:子夜镇魂曲
第二百二十六章 抚恤之事(五)
凉州辞 作者:子夜镇魂曲
第二百二十六章 抚恤之事(五)
92zw强自压抑着心中悲痛之意,李延炤将此间村落中的阵亡士卒分别查访了一遍,又反复向窦里长之子确认此间并无遗漏,方才与他告别,而后心情沉重地率领众人踏上了返回郡府的道路。百度就爱中文阅读本书#最新章节
各家之中贫寒的现状,以及失去丁口之后的生计问题,使得他忧心忡忡。如今县府府库难开,那抚恤所需的钱粮等物尚还不知从哪得来,如何落实此事,倒都还需从长计议。只是各家穷困的现状,又使得这件事情在李延炤心中变得前所未有的急迫。此间阵亡士卒的家属不过二三十户。然而倘若这笔抚恤要先由他自己垫付的话,这二三十户人家,已经足以将他现今积攒下来的所有私财赔个底儿掉了。
好在今日早些时候,李延炤已是写了一封奏陈送往郡府。辛太守若是看到这封奏陈,无论是正式发出公文将令居县治权暂时交给李延炤,还是给令居县新委任一个靠谱的县令,都是目前的李延炤可以接受的结果。
回到县府后,李延炤等着去往各处的将卒差役们陆续归来,而后将各队补充的遗漏,以及查访结果汇总起来。期间,他让刘季武带着十多个人去县城中的集市之上,又购置了一大批吃食水酒,准备犒劳这些辛苦了一整天的差役军卒们。
一些差役们本欲归家,然而听李延炤挽留了一番,并言道要为众人摆酒设宴,以慰众人辛劳一日。那些差役先前心中纵有不满,此时看着刘季武率领军卒们提回来的酒食,那些不满也早就烟消云散了。
见刘季武等,将那些酒食送至伙房,不多时,道道佳肴便相继出锅。伙房传出来的香味飘满了整个院子,令在院中歇息的那些差役兵卒们垂涎不已。有耐不住性子的,早就奔至伙房内先下手为强,外间其余人见之,心中甚是不平,纷纷起身便要向伙房中冲去,刘季武见状,飞奔至院中,厉声喝止一番,那些军卒才在各自将佐的约束下安定下来。刘季武又冲至伙房内,将几个猴急的差役撵了出来,那些美味才免于被提前一扫而空的尴尬。
见酒食皆已准备完毕,军卒差役们又个个都是一副猴急相,李延炤便也放下手中事务,将登记的卷宗等物放置在一旁。而后令军卒们将酒食纷纷端到后院去,在后院之中又拼凑了十来张几案,这一票人马便各自寻来胡凳蒲团等物,席地而坐,倒上酒开始大快朵颐。
李延炤令营中兵卒每人只能饮三碗。其余人倒不做限制。那些兵卒们心知他便是调任而来的上官,倒也不敢违拗,便各自依言而行。见天色已不早,李延炤唤过赵大,令其约束部属,吃完之后便归营。赵大便应承下来。与自己队中的军卒们又吃喝了小半个时辰,便起身与李延炤告别,而后自带着所部军卒返回营中去了。
剩下的军卒与差役们倒也没了诸多限制,众人直将刘季武买回来的酒食一扫而空,方才带着醉意各回房中歇息。
次日上午,李延炤先前派往郡府的那名士卒便返回县中,一并带来了辛太守对李延炤陈奏的回复。他表示自己已知令居县当下的情形,并正式发出令李延炤代管县府事务的文书。并表示张县令缺席之事,他已上表向州治张使君陈奏。至于今后是等到张县令回来继任,还是张使君另行委派人选,便由张使君定夺。
如今太守一级的官员,在县级官员缺额之时,可临时指代人选代管县府事务,却无权直接任命罢免县令。于是当县级官员出现权力真空的时候,作为县一级顶头上司的太守,便只能临时委任人手代管了。
有了这张手令,李延炤已能凭借县府中县令留下来的官印,以及太守签发的令他代管县府事务的公文,前去府库要求文吏开库点验。事实上接到这道手令之后,李延炤便立即起身,从后堂中找出了县令的官印,而后怀揣着府君签发的手令,便唤上陶恒带着手下军卒,往府库而去。
刘季武之前连日奔波,本是劳累。昨日夜间觥筹交错,又喝到很晚。此时仍是未醒。李延炤便也没有喊他起床。刘季武性格本来沉稳冷静,经过先前军中的磨炼,此时已足堪任事。然而个人精力毕竟有限,在县府这种基层中任事,便难免连日奔波,疲累不堪。倒也一时是没有办法改变。令居如今事务繁杂,正是处理事务得需跑断腿的时候。加之张明府又不知去向,令居县这副千钧重的担子,便压在了李延炤的肩头。
好死不死,非得自己找罪受。李延炤在去往府库的途中,也开始在内心悄然自嘲起来。初来乍到之时,根本不知这些堆积的县务办起来有多么复杂。此时方才发觉,如今的令居县,简直就是颗雷。也难怪张县令会突然之间不知所踪。聪明人见势不妙,都这样选择早早避开。而像他这种笨人,往往就是顶雷的那个。
虽然如此自嘲一番,不过李延炤心中也是深知,要想实现自己东征的夙愿,一支能战敢战的强军几乎必不可少。而要打造一支强军,便务必先从经济入手,为这支强军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如今自己虽然顶了颗雷,然而事物却总是有两面性,既是顶雷,也是争取了一段难得的发展契机。
若是能在新县令到来之前,凭借自己的努力将县府一应事务扶上正轨,特别是生产方面。相信即使新县令到任,也不太可能执意更改。
胡思乱想之间,一众将卒已是到达了郡府府库。此番向看守府库的那名文吏出示了太守亲自签发的文书,与县令的官印之后,那名文吏终于是松了口,而后打开了府库大门。
李延炤遵照文吏的要求,让自己手下这些人都唤上单衣短衫,以防夹带偷窃。而后方才在几名胥吏的引导下相继步入府库。今次前来的陶恒也不通文墨,因此李延炤便只能令他带着兵卒们去到库中盘点,而他则在旁手持书册毛笔,用以记录。
如今虽然现成的铅笔用着也方便。然而李延炤即使在外,用于记录账目这些永备性文书之时,依然是用毛笔。毕竟毛笔使用虽是繁琐,不过却不易篡改。保存性好,也方便随时调阅。
一帮人费了一整日的功夫,清算出来如今令居府库之中,有粟米小麦等粮食三千两百余石。在胥吏们的帮助下,又清点了钱库,计有制钱两万余钱。另有大豆百余石。
这么点东西也实在出乎李延昭的意料。他在心中暗自核算了一下,就这么点东西,若是作为抚恤平摊发给那些忠烈人家,恐怕连撑到明年都悬。更不用提还得预留军粮,以及随时准备应付安置可能前来的流民,处处都是窟窿,都需要钱粮。不过看令居县府库的这番穷酸样,却是哪个窟窿都补不上。
李延炤右手拿着毛笔,在账册上勾出了最后一划。而后喟叹一声,合上账册,便招呼着手下人向库外行去。就爱中文
第二百二十六章 抚恤之事(五)
-
第二百二十六章 抚恤之事(五)
-
第二百二十六章 抚恤之事(五)
凉州辞 作者:子夜镇魂曲
第二百二十六章 抚恤之事(五)
92zw强自压抑着心中悲痛之意,李延炤将此间村落中的阵亡士卒分别查访了一遍,又反复向窦里长之子确认此间并无遗漏,方才与他告别,而后心情沉重地率领众人踏上了返回郡府的道路。百度就爱中文阅读本书#最新章节
各家之中贫寒的现状,以及失去丁口之后的生计问题,使得他忧心忡忡。如今县府府库难开,那抚恤所需的钱粮等物尚还不知从哪得来,如何落实此事,倒都还需从长计议。只是各家穷困的现状,又使得这件事情在李延炤心中变得前所未有的急迫。此间阵亡士卒的家属不过二三十户。然而倘若这笔抚恤要先由他自己垫付的话,这二三十户人家,已经足以将他现今积攒下来的所有私财赔个底儿掉了。
好在今日早些时候,李延炤已是写了一封奏陈送往郡府。辛太守若是看到这封奏陈,无论是正式发出公文将令居县治权暂时交给李延炤,还是给令居县新委任一个靠谱的县令,都是目前的李延炤可以接受的结果。
回到县府后,李延炤等着去往各处的将卒差役们陆续归来,而后将各队补充的遗漏,以及查访结果汇总起来。期间,他让刘季武带着十多个人去县城中的集市之上,又购置了一大批吃食水酒,准备犒劳这些辛苦了一整天的差役军卒们。
一些差役们本欲归家,然而听李延炤挽留了一番,并言道要为众人摆酒设宴,以慰众人辛劳一日。那些差役先前心中纵有不满,此时看着刘季武率领军卒们提回来的酒食,那些不满也早就烟消云散了。
见刘季武等,将那些酒食送至伙房,不多时,道道佳肴便相继出锅。伙房传出来的香味飘满了整个院子,令在院中歇息的那些差役兵卒们垂涎不已。有耐不住性子的,早就奔至伙房内先下手为强,外间其余人见之,心中甚是不平,纷纷起身便要向伙房中冲去,刘季武见状,飞奔至院中,厉声喝止一番,那些军卒才在各自将佐的约束下安定下来。刘季武又冲至伙房内,将几个猴急的差役撵了出来,那些美味才免于被提前一扫而空的尴尬。
见酒食皆已准备完毕,军卒差役们又个个都是一副猴急相,李延炤便也放下手中事务,将登记的卷宗等物放置在一旁。而后令军卒们将酒食纷纷端到后院去,在后院之中又拼凑了十来张几案,这一票人马便各自寻来胡凳蒲团等物,席地而坐,倒上酒开始大快朵颐。
李延炤令营中兵卒每人只能饮三碗。其余人倒不做限制。那些兵卒们心知他便是调任而来的上官,倒也不敢违拗,便各自依言而行。见天色已不早,李延炤唤过赵大,令其约束部属,吃完之后便归营。赵大便应承下来。与自己队中的军卒们又吃喝了小半个时辰,便起身与李延炤告别,而后自带着所部军卒返回营中去了。
剩下的军卒与差役们倒也没了诸多限制,众人直将刘季武买回来的酒食一扫而空,方才带着醉意各回房中歇息。
次日上午,李延炤先前派往郡府的那名士卒便返回县中,一并带来了辛太守对李延炤陈奏的回复。他表示自己已知令居县当下的情形,并正式发出令李延炤代管县府事务的文书。并表示张县令缺席之事,他已上表向州治张使君陈奏。至于今后是等到张县令回来继任,还是张使君另行委派人选,便由张使君定夺。
如今太守一级的官员,在县级官员缺额之时,可临时指代人选代管县府事务,却无权直接任命罢免县令。于是当县级官员出现权力真空的时候,作为县一级顶头上司的太守,便只能临时委任人手代管了。
有了这张手令,李延炤已能凭借县府中县令留下来的官印,以及太守签发的令他代管县府事务的公文,前去府库要求文吏开库点验。事实上接到这道手令之后,李延炤便立即起身,从后堂中找出了县令的官印,而后怀揣着府君签发的手令,便唤上陶恒带着手下军卒,往府库而去。
刘季武之前连日奔波,本是劳累。昨日夜间觥筹交错,又喝到很晚。此时仍是未醒。李延炤便也没有喊他起床。刘季武性格本来沉稳冷静,经过先前军中的磨炼,此时已足堪任事。然而个人精力毕竟有限,在县府这种基层中任事,便难免连日奔波,疲累不堪。倒也一时是没有办法改变。令居如今事务繁杂,正是处理事务得需跑断腿的时候。加之张明府又不知去向,令居县这副千钧重的担子,便压在了李延炤的肩头。
好死不死,非得自己找罪受。李延炤在去往府库的途中,也开始在内心悄然自嘲起来。初来乍到之时,根本不知这些堆积的县务办起来有多么复杂。此时方才发觉,如今的令居县,简直就是颗雷。也难怪张县令会突然之间不知所踪。聪明人见势不妙,都这样选择早早避开。而像他这种笨人,往往就是顶雷的那个。
虽然如此自嘲一番,不过李延炤心中也是深知,要想实现自己东征的夙愿,一支能战敢战的强军几乎必不可少。而要打造一支强军,便务必先从经济入手,为这支强军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如今自己虽然顶了颗雷,然而事物却总是有两面性,既是顶雷,也是争取了一段难得的发展契机。
若是能在新县令到来之前,凭借自己的努力将县府一应事务扶上正轨,特别是生产方面。相信即使新县令到任,也不太可能执意更改。
胡思乱想之间,一众将卒已是到达了郡府府库。此番向看守府库的那名文吏出示了太守亲自签发的文书,与县令的官印之后,那名文吏终于是松了口,而后打开了府库大门。
李延炤遵照文吏的要求,让自己手下这些人都唤上单衣短衫,以防夹带偷窃。而后方才在几名胥吏的引导下相继步入府库。今次前来的陶恒也不通文墨,因此李延炤便只能令他带着兵卒们去到库中盘点,而他则在旁手持书册毛笔,用以记录。
如今虽然现成的铅笔用着也方便。然而李延炤即使在外,用于记录账目这些永备性文书之时,依然是用毛笔。毕竟毛笔使用虽是繁琐,不过却不易篡改。保存性好,也方便随时调阅。
一帮人费了一整日的功夫,清算出来如今令居府库之中,有粟米小麦等粮食三千两百余石。在胥吏们的帮助下,又清点了钱库,计有制钱两万余钱。另有大豆百余石。
这么点东西也实在出乎李延昭的意料。他在心中暗自核算了一下,就这么点东西,若是作为抚恤平摊发给那些忠烈人家,恐怕连撑到明年都悬。更不用提还得预留军粮,以及随时准备应付安置可能前来的流民,处处都是窟窿,都需要钱粮。不过看令居县府库的这番穷酸样,却是哪个窟窿都补不上。
李延炤右手拿着毛笔,在账册上勾出了最后一划。而后喟叹一声,合上账册,便招呼着手下人向库外行去。就爱中文
第二百二十六章 抚恤之事(五)
-
第二百二十六章 抚恤之事(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