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府小饭桌 作者:鱼七彩
分卷阅读254
没有?”兵部侍郎路柳如才率先站出来叱问。
晏殊望一眼包拯,冷笑道:“错不止这些, 明知庞太师在本案里无辜, 却不为其辩解, 顺水推舟令其受死,此不作为便是大罪。”
包拯皱眉看晏殊:“我如何早就知情庞太师无辜?我和大家一样,皆是陈州消息来时,才知庞太师为无辜。”
“你胡说!”晏殊眯眼看着包拯,简直不敢相信对方在这种时候了,还在他面前装糊涂,而且还装得如此像。
晏殊拱手,欲对赵祯说话,去见赵祯正眼神飘忽地往公堂周围看。
其余附议的几位尚书和太傅等人,这时候也都发现皇帝有点走神。
“开封府其余人等呢?什么公孙策、展昭、王朝等人,所有跟随包拯办理此案负责过调查的人员,一并都带上来。朕今天也要在这开封府利落公正地审一桩大案,让有些人死得明明白白。”赵祯说罢,狠厉地看一眼包拯。
宋庭空等几位大臣都齐声应和,称赞赵祯英明神武。
随后史判官、公孙策、展昭、王朝、马汉、张龙、赵虎等人被带了进来。赵寒烟和白玉堂稍晚些,随后也被带了进来,二人就跪在最后头。
于是公堂之内,以包拯为首的开封府众人都跪齐了。
赵祯一眼看见队伍后头的赵寒烟,瞧她低头跪着,也不看自己。赵祯有点不舒服,就喝茶缓解。
“还请晏大人明示指责包某的证据。”包拯不服被冤,随即看向晏殊方向。
晏殊坦率回看一眼包拯,看向兵部侍郎柳如才。
柳如才对晏殊点了下头,对赵祯下跪请罪道:“下官有罪,下官承认,下官曾经确实受过太师的恩惠,而一直对他心存感恩。这次太师受冤,下官实在不服这口气,下官就擅自找了开封府的史判官质问真相,史判官不经吓,很快就坦白招供,告知我包大人其实在处死庞太师之前,其实早就已经知晓太师受冤。”
柳如才接着解释,包拯查案谨慎,曾经让史判官派人核查曲荣发和庞太师的来往情况,当时从曲荣发一位家仆口中得知,曲荣发曾与某位江湖人士密谈,提过忘忧阁和陈州。史判官怀疑此事极可能是有人诬陷庞太师,立刻禀告给了包拯。但包拯得知这个消息之后,一面应承此事他来处理,一面责命史判官保密。结果史判官却等来了庞太师被判斩首。
“那你事后有没有质问过你家大人,是否把此事上报?”宋庭空质问史判官。
史判官:“问过,大人秘密对我说,此事是、是……”
“痛快答话!”宋庭空呵斥道。
史判官哆嗦害怕地表示,怕如实回答会死。赵祯赦免他无罪,让他快些说清楚。
“包大人暗示下官说这是圣上授意,顺水推舟把人杀了就是,等人死之后新出现的案情再另说。”史判官道。
此言一出,气氛凝结,在场的众人都沉默了,大气不敢出,更不敢去看赵祯。
唯独赵寒烟抬头,看了赵祯一眼。
赵祯怒极反笑了,立刻盯着包拯质问:“朕何曾和你说过这样的话?”
这招用得好,当面揭皇帝的短。
这话赵祯如果真的说过,当着这么多人的场合,那身为皇帝的他为了保住颜面也得当众否认。如果没说过,包拯知情不报,那就会更加惹来赵祯的怒火。
总归不管赵祯说没说过这话,包拯都会被强按在案板之上,成了皇帝为保护自己的尊严而不得不牺牲掉的羔羊。
这局设得真妙了。
“史判官,你休要乱语喷人,我何曾对你说过这样的话!”包拯气恼地指责史判官诬陷。
史判官忙缩脖子躲着包拯,“大人,您确实吩咐下官的查这事儿,还责令吩咐办事的两名属下封口。圣上,下官所言句句属实,不信可以召那两名衙差来证实下官所言。还有曲荣发家的家仆,也可以证实。”
三名人证可以佐证,史判官又是包拯一向在开封府仰仗的人物,听起来这事儿就是坐实了,更可况现在皇帝本该就在气恼包拯隐瞒或紧张于自己丢失颜面,在这种情况下,只怕不管包拯怎么分辩也只是‘分辩’了,没人会信,最重要的还是皇帝不信且不愿意继续护他了。
“庞太师在外是有些不好的风评,但为官者,为穷人谋福,便会得罪富人。总归是帮了这边,便引了另一边的不满。
除非往每个百姓手里塞银子,不然谁能为官做到人人称颂,不得半点骂名?莫非谁在外传某官做事不好,便可在毫无证据之下,不分青红皂白地去惩治,该官就活该受罪被斩?若天下人官员都如此随性而为,百姓又会如何,还要王法作甚?
圣上,包大人在没有证据的情形之下,仅凭一己之欲,使朝廷一品大员枉死,已然是罪加一等,更涉嫌假传圣旨,公然违抗圣旨私逃离府等等罪名。”柳如才恳请赵祯严惩包拯。
“但包大人这些年为民伸冤,断了不知多少明案,体恤百姓疾苦,为圣上分忧。即便他这次一时失足,做了错事,却也是想为民除害,尽管庞太师是否是‘害’,有待证实,但包大人为官这么多年,兢兢业业,终归有功!而且这史判官说话是真是假,是否受人指使,都有待确认。”宋庭空恳请赵祯慎重考虑处决包拯。
“宋大人在这时候还要为包大人求情,是否过分了些?”晏殊再一次听到史判官证词,更为气恼,语调虽仍然斯文,但渐渐开始咄咄逼人,“诚然如你所言,包大人在破案的事上,可算是‘身经百战’了。他会思虑不到太师的笔迹有被人模仿的可能?他会不知太师若想谋反,最佳的时机不是在新帝亲政之时?”
晏殊才说到这里,偷看一眼赵祯,意识到自己失言了。因为‘亲政’一事指得就是赵祯,谁都知道,皇帝幼小的时候,才算是谋反的最佳时机,而且那时候庞太师的势力最胜,且手握兵权,近两年他虽然还是庞太师,但其掌握的实权早不如以前厉害了。
晏殊一向说话有分寸,这次激动之后失言,一时间尴尬,不知该说什么好。
赵祯脸色虽变,但只眨了下眼皮,没说什么。
柳如才等人见状,忙附和晏殊所言,其余一众官员跟着附议。
“都一致了?”赵祯斜眸看向宋庭空,问他现在的想法。
柳如才立刻喊:“宋大人别忘了,您可是刑部尚书,刑名狱讼靠的是什么,律法!”
宋庭空看眼包拯,又看眼其余一众看自己的官员,率先下跪,恳请赵祯冰宫处置包拯。
跟着,其余大臣们都呼啦啦跪下,齐声恳请皇帝处置包拯,以儆效尤。
这场面赵祯不是没见过,但从没有像今天这样的心情。
赵祯挺直身体,暂且没去管那些给自己下跪的
分卷阅读254
-
分卷阅读254
没有?”兵部侍郎路柳如才率先站出来叱问。
晏殊望一眼包拯,冷笑道:“错不止这些, 明知庞太师在本案里无辜, 却不为其辩解, 顺水推舟令其受死,此不作为便是大罪。”
包拯皱眉看晏殊:“我如何早就知情庞太师无辜?我和大家一样,皆是陈州消息来时,才知庞太师为无辜。”
“你胡说!”晏殊眯眼看着包拯,简直不敢相信对方在这种时候了,还在他面前装糊涂,而且还装得如此像。
晏殊拱手,欲对赵祯说话,去见赵祯正眼神飘忽地往公堂周围看。
其余附议的几位尚书和太傅等人,这时候也都发现皇帝有点走神。
“开封府其余人等呢?什么公孙策、展昭、王朝等人,所有跟随包拯办理此案负责过调查的人员,一并都带上来。朕今天也要在这开封府利落公正地审一桩大案,让有些人死得明明白白。”赵祯说罢,狠厉地看一眼包拯。
宋庭空等几位大臣都齐声应和,称赞赵祯英明神武。
随后史判官、公孙策、展昭、王朝、马汉、张龙、赵虎等人被带了进来。赵寒烟和白玉堂稍晚些,随后也被带了进来,二人就跪在最后头。
于是公堂之内,以包拯为首的开封府众人都跪齐了。
赵祯一眼看见队伍后头的赵寒烟,瞧她低头跪着,也不看自己。赵祯有点不舒服,就喝茶缓解。
“还请晏大人明示指责包某的证据。”包拯不服被冤,随即看向晏殊方向。
晏殊坦率回看一眼包拯,看向兵部侍郎柳如才。
柳如才对晏殊点了下头,对赵祯下跪请罪道:“下官有罪,下官承认,下官曾经确实受过太师的恩惠,而一直对他心存感恩。这次太师受冤,下官实在不服这口气,下官就擅自找了开封府的史判官质问真相,史判官不经吓,很快就坦白招供,告知我包大人其实在处死庞太师之前,其实早就已经知晓太师受冤。”
柳如才接着解释,包拯查案谨慎,曾经让史判官派人核查曲荣发和庞太师的来往情况,当时从曲荣发一位家仆口中得知,曲荣发曾与某位江湖人士密谈,提过忘忧阁和陈州。史判官怀疑此事极可能是有人诬陷庞太师,立刻禀告给了包拯。但包拯得知这个消息之后,一面应承此事他来处理,一面责命史判官保密。结果史判官却等来了庞太师被判斩首。
“那你事后有没有质问过你家大人,是否把此事上报?”宋庭空质问史判官。
史判官:“问过,大人秘密对我说,此事是、是……”
“痛快答话!”宋庭空呵斥道。
史判官哆嗦害怕地表示,怕如实回答会死。赵祯赦免他无罪,让他快些说清楚。
“包大人暗示下官说这是圣上授意,顺水推舟把人杀了就是,等人死之后新出现的案情再另说。”史判官道。
此言一出,气氛凝结,在场的众人都沉默了,大气不敢出,更不敢去看赵祯。
唯独赵寒烟抬头,看了赵祯一眼。
赵祯怒极反笑了,立刻盯着包拯质问:“朕何曾和你说过这样的话?”
这招用得好,当面揭皇帝的短。
这话赵祯如果真的说过,当着这么多人的场合,那身为皇帝的他为了保住颜面也得当众否认。如果没说过,包拯知情不报,那就会更加惹来赵祯的怒火。
总归不管赵祯说没说过这话,包拯都会被强按在案板之上,成了皇帝为保护自己的尊严而不得不牺牲掉的羔羊。
这局设得真妙了。
“史判官,你休要乱语喷人,我何曾对你说过这样的话!”包拯气恼地指责史判官诬陷。
史判官忙缩脖子躲着包拯,“大人,您确实吩咐下官的查这事儿,还责令吩咐办事的两名属下封口。圣上,下官所言句句属实,不信可以召那两名衙差来证实下官所言。还有曲荣发家的家仆,也可以证实。”
三名人证可以佐证,史判官又是包拯一向在开封府仰仗的人物,听起来这事儿就是坐实了,更可况现在皇帝本该就在气恼包拯隐瞒或紧张于自己丢失颜面,在这种情况下,只怕不管包拯怎么分辩也只是‘分辩’了,没人会信,最重要的还是皇帝不信且不愿意继续护他了。
“庞太师在外是有些不好的风评,但为官者,为穷人谋福,便会得罪富人。总归是帮了这边,便引了另一边的不满。
除非往每个百姓手里塞银子,不然谁能为官做到人人称颂,不得半点骂名?莫非谁在外传某官做事不好,便可在毫无证据之下,不分青红皂白地去惩治,该官就活该受罪被斩?若天下人官员都如此随性而为,百姓又会如何,还要王法作甚?
圣上,包大人在没有证据的情形之下,仅凭一己之欲,使朝廷一品大员枉死,已然是罪加一等,更涉嫌假传圣旨,公然违抗圣旨私逃离府等等罪名。”柳如才恳请赵祯严惩包拯。
“但包大人这些年为民伸冤,断了不知多少明案,体恤百姓疾苦,为圣上分忧。即便他这次一时失足,做了错事,却也是想为民除害,尽管庞太师是否是‘害’,有待证实,但包大人为官这么多年,兢兢业业,终归有功!而且这史判官说话是真是假,是否受人指使,都有待确认。”宋庭空恳请赵祯慎重考虑处决包拯。
“宋大人在这时候还要为包大人求情,是否过分了些?”晏殊再一次听到史判官证词,更为气恼,语调虽仍然斯文,但渐渐开始咄咄逼人,“诚然如你所言,包大人在破案的事上,可算是‘身经百战’了。他会思虑不到太师的笔迹有被人模仿的可能?他会不知太师若想谋反,最佳的时机不是在新帝亲政之时?”
晏殊才说到这里,偷看一眼赵祯,意识到自己失言了。因为‘亲政’一事指得就是赵祯,谁都知道,皇帝幼小的时候,才算是谋反的最佳时机,而且那时候庞太师的势力最胜,且手握兵权,近两年他虽然还是庞太师,但其掌握的实权早不如以前厉害了。
晏殊一向说话有分寸,这次激动之后失言,一时间尴尬,不知该说什么好。
赵祯脸色虽变,但只眨了下眼皮,没说什么。
柳如才等人见状,忙附和晏殊所言,其余一众官员跟着附议。
“都一致了?”赵祯斜眸看向宋庭空,问他现在的想法。
柳如才立刻喊:“宋大人别忘了,您可是刑部尚书,刑名狱讼靠的是什么,律法!”
宋庭空看眼包拯,又看眼其余一众看自己的官员,率先下跪,恳请赵祯冰宫处置包拯。
跟着,其余大臣们都呼啦啦跪下,齐声恳请皇帝处置包拯,以儆效尤。
这场面赵祯不是没见过,但从没有像今天这样的心情。
赵祯挺直身体,暂且没去管那些给自己下跪的
分卷阅读2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