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的复兴 作者:混吃等死
第二六六章 皇后的力量
蜀汉的复兴 作者:混吃等死
第二六六章 皇后的力量
蝗者,虫族之皇也。这小东西之所以能被中华的先祖冠以此名,当然是因为他对于农耕民族的杀伤力在虫族中属于至强。
强在哪里?不挑食。管你什么水稻小麦牧草乃至野菜,只要蝗群一过,一切都化为乌有。让受灾地区的人类、牲畜没有任何可以吃的东西。
东亚大6这块最适宜农耕的土地上,当然也是各种农业灾害生得最频繁的。对于蝗虫来说,中国全国各地都有。但要形成蝗灾,一般都是在中国北方。
究其原因,根源还在于雨水。
蝗虫一般喜欢在有一定水分,但又比较干燥,而且表面没有植被的土地上产卵。如果一个地方前一年的夏秋两季雨水偏少,江河湖泊水位下降,岸边形成大量的滩涂后。就会为蝗虫的大量繁殖提供极好的环境。
如果运气再差一点,头一年的冬天没有下雪或者雪水较少,导致土地里的蝗虫卵绝大多数安然过冬。那么到了春天,大量的跳蝻就会从土层下面汹涌而出。
如果运气还差一点,当年的春天雨水也较少,导致农作物的含水量较低的话。这对于跳蝻来说就是最好的食物。它们会迅的完成变态生长,最后展翅一飞!遮天盖地,数以亿计的蝗群就此形成!
很遗憾,西元267年到268年关中地区的气候,简直就是给蝗虫准备的。条条符合!
这玩意儿会飞,吃完一地就去下一地,所以根本无法限制受灾范围。此时的百姓、官员也不清楚蝗灾生的原因,更多的认为这是老天爷怒,让蝗神派出他的子民们对其进行惩罚。所以灭杀蝗虫这个观念在此时也是没有的——再说了,蝗灾一旦形成,就是想灭也难。
因此,蝗灾出现,在这个时代,往往意味着一个地方的收成彻底归零。
而在历史的本位面上,史书上写得很清楚,268—27o年,关中地区连续三年大旱。所谓旱极必蝗,旱灾之后往往伴随蝗灾。这直接导致了关中的异族大叛乱。
而在现在这个位面嘛……
司马炎颓然而没有形象的坐在皇宫大殿内的台阶上,头埋在双膝之上,双手抱着脑袋,全身不停的抽搐,间或的,还能听到一阵阵极为克制的微弱哭泣声。
大朝会已经散了,现在大殿角落里的几个宦官看到皇帝陛下这个样子在心有戚戚焉的同时也忍不住全身抖:待会陛下清醒了,现我们看到了他这幅模样,会不会要杀了我们灭口?
你说这些朝廷的大臣们怎么这么混账呢?吴、蜀入寇,关中大灾。国家都这么多事情了,你们怎么还尽给陛下添乱呢?
在刚才的大朝会上,针对关中地区爆的蝗灾。裴秀、贾充一党,杨骏兄弟一党。双方又开撕了。裴、贾要求立即调拨粮食去关中赈灾,以此稳定军心民心。杨骏却说现在国家库存极少,如果抽调大量粮食进入关中,在秋收之前如果关东这边也出了问题无法应对。
裴秀说你不去赈灾总要解决问题吧。杨骏说简单啊,现在司马望手里的军粮高达三百万石,省着点吃足够二十万大军吃到明年。让他先拿一些出来赈济不就好了么?说什么蝗虫落入军营吃掉大半军粮,这话别人说我信,司马望说的就不能信!他是什么人你们还不知道吗?天晓得是不是又趁此机会贪墨了呢?
裴秀说你杨骏带过兵,上过战场没有?你裴老子我可是跟随景皇帝(司马师)、文皇帝先后两次出征淮南。军营的事情不是那么简单的。在有大灾的情况下居然削减军粮库存,你想过士兵们的感受没?军心都没有还怎么打仗?
杨骏说现在二十万大军枯坐于秦川和郿县城外,大半年了,战局一片糜烂。这样的兵哪里还有士气可言?反正静坐也消耗不了什么东西,不如拿出来赈济灾民。
贾充这时候忍不住出来帮腔,结果杨骏马上就另开话题:先不说关中的事情,曹悌的事情你都还没搞定呢。然后贾充立即反击回去,说曹悌这事情的根源还不是你家千里驹搞出来的。
这话一开口,双方就没办法正常的谈话了。很快各自大佬身下的小弟们纷纷站出来互撕,最后整个朝会完全无法正常进行下去。
终于,自登基以来,一改他老爹当年阴狠毒辣的统治风格,追求以王者的宽容来统治这个国家的司马炎忍不住了脾气,直接把所有朝官全部赶出了朝堂。
“陛下,陛下。”
一阵悦耳的声音从身后响起,一只温暖的柔荑同时紧紧的贴在了司马炎的背心。
总算大殿上的宦官们还不太傻,派人把杨艳给请过来了。
“皇后?”
“陛下,梓潼刚刚听人说陛下在朝堂上遇到了一些烦心事。梓潼并不太懂国事应该如何操持,但梓潼到底和陛下乃是结。所以陛下有什么为难的,可以跟梓潼讲,都说出来了,就会好一些的。”
“皇后……呜呜呜……”九五之尊一样也是有感情的人。三十多岁的司马炎这几年来承受的压力,遇到的挫折实在是太多了。咂然听到杨艳如此的话语,一下子情绪失控,整个人都扑进了杨艳的怀里。一时间,整个朝堂大殿,哭声大作,撕心裂肺的感觉,那是怎么都掩饰不住。
杨艳一边紧紧的抱住司马炎,一边给身后的宫女使了一个颜色。转瞬之间,整个朝堂大殿里,其他的人都迅的退走了。空荡荡的大殿里,只剩下了这对夫妻二人。
“国势日艰,天灾人祸不断,吴蜀又不消停,朝臣还公然党争……朕这个皇帝,做得好不开心!朕有时候在想,上天真的不喜欢我大晋这个国家吗?真的不喜欢我司马家吗?”
“陛下慎言!你是大晋的开国之人,乃是受苍天庇佑的天之骄子。些许的磨难,不过是上天对你的考验而已。若是这点考验都承受不住,那上天才真的会不喜欢你呢。”
“可是……这些事情,每一件都难啊!”
“陛下,梓潼幼年时父母双亡。没有学到多少东西。所以对于国家大事真的不是太懂。但以梓潼看来,国也好,家也罢。当遇到事情的时候,思虑周全固然重要,但迅采取行动才更为重要。”
“皇后的意思是?”
“陛下,梓潼虽然出身杨家,自小也深受养父养母的疼爱。但是梓潼在宫内所见所闻,都能够明显的感受到。当今之世,吴、蜀尚在,异族蠢蠢欲动。这并不是太平年月。所以,在这样的环境里,陛下应当信任、重用那些昔年跟随宣皇帝、景皇帝、文皇帝一路劈波斩浪走过来的老臣!这些人,见多识广,而且能在当年那样险恶的环境中生存下来,必然有自己独到的一面。这些东西,不是梓潼那几位养父、叔父短时间内可以具备的。”
“皇后这样的话,真是让朕感动莫名。只是这国库……”
“陛下,可以让各地亲王、世家支持国家,共度时艰。梓潼待会就去和养父、叔父们说,弘农杨家要带头响应。”
皇帝,孤家寡人,以一人统御天下,也不可避免的以一人对抗天下。如果说,谁是皇帝最可靠的同盟军,那只能是皇后。
昔年曹丕代汉,为汉家宗庙奋斗到最后一刻的,恰恰就是曹操的女儿——她是汉献帝的皇后。
所以,杨艳虽然出身弘扬杨家,但在国家处于危难的时刻,终于还是摆明了立场:坚定的站在皇帝这一边,其他的都顾不得了。
西元268年五月二十五日,洛阳,又一轮的大朝会。
司马炎先言,关中大灾,吴蜀入寇。朕寝食不能安。皇后杨艳,带头捐献所有珠宝饰,折价一千三百万钱。
齐王司马攸马上代表宗室表态:国事艰难,各亲王、郡王与国同体,在此时此刻当然要挺身而出与国家共度时艰。齐王国向朝廷捐献粮食二十万石,无偿交出王国军队两千人。
宗室这边有了齐王带头,各亲王、郡王、县王什么,多多少少的都拿了粮食,交出了一定数量的军队。
世家这边,弘农杨氏带头,裴家、贾家跟上,也交出了一定的粮食。
最后合计下来,这一次全朝大募捐,一共收到三百二十余万石粮食和两万余人的军队。
这点东西对于诸多的亲王和世家来说,仍然属于九牛一毛。但无论如何,关中地区的赈灾粮是有了。
之后司马炎正式下令,征调司马望、司马亮、司马伷回朝。石苞、陈骞、卫灌,分别担任雍州、荆州、扬州三线司令官。
第二六六章 皇后的力量
-
第二六六章 皇后的力量
-
第二六六章 皇后的力量
蜀汉的复兴 作者:混吃等死
第二六六章 皇后的力量
蝗者,虫族之皇也。这小东西之所以能被中华的先祖冠以此名,当然是因为他对于农耕民族的杀伤力在虫族中属于至强。
强在哪里?不挑食。管你什么水稻小麦牧草乃至野菜,只要蝗群一过,一切都化为乌有。让受灾地区的人类、牲畜没有任何可以吃的东西。
东亚大6这块最适宜农耕的土地上,当然也是各种农业灾害生得最频繁的。对于蝗虫来说,中国全国各地都有。但要形成蝗灾,一般都是在中国北方。
究其原因,根源还在于雨水。
蝗虫一般喜欢在有一定水分,但又比较干燥,而且表面没有植被的土地上产卵。如果一个地方前一年的夏秋两季雨水偏少,江河湖泊水位下降,岸边形成大量的滩涂后。就会为蝗虫的大量繁殖提供极好的环境。
如果运气再差一点,头一年的冬天没有下雪或者雪水较少,导致土地里的蝗虫卵绝大多数安然过冬。那么到了春天,大量的跳蝻就会从土层下面汹涌而出。
如果运气还差一点,当年的春天雨水也较少,导致农作物的含水量较低的话。这对于跳蝻来说就是最好的食物。它们会迅的完成变态生长,最后展翅一飞!遮天盖地,数以亿计的蝗群就此形成!
很遗憾,西元267年到268年关中地区的气候,简直就是给蝗虫准备的。条条符合!
这玩意儿会飞,吃完一地就去下一地,所以根本无法限制受灾范围。此时的百姓、官员也不清楚蝗灾生的原因,更多的认为这是老天爷怒,让蝗神派出他的子民们对其进行惩罚。所以灭杀蝗虫这个观念在此时也是没有的——再说了,蝗灾一旦形成,就是想灭也难。
因此,蝗灾出现,在这个时代,往往意味着一个地方的收成彻底归零。
而在历史的本位面上,史书上写得很清楚,268—27o年,关中地区连续三年大旱。所谓旱极必蝗,旱灾之后往往伴随蝗灾。这直接导致了关中的异族大叛乱。
而在现在这个位面嘛……
司马炎颓然而没有形象的坐在皇宫大殿内的台阶上,头埋在双膝之上,双手抱着脑袋,全身不停的抽搐,间或的,还能听到一阵阵极为克制的微弱哭泣声。
大朝会已经散了,现在大殿角落里的几个宦官看到皇帝陛下这个样子在心有戚戚焉的同时也忍不住全身抖:待会陛下清醒了,现我们看到了他这幅模样,会不会要杀了我们灭口?
你说这些朝廷的大臣们怎么这么混账呢?吴、蜀入寇,关中大灾。国家都这么多事情了,你们怎么还尽给陛下添乱呢?
在刚才的大朝会上,针对关中地区爆的蝗灾。裴秀、贾充一党,杨骏兄弟一党。双方又开撕了。裴、贾要求立即调拨粮食去关中赈灾,以此稳定军心民心。杨骏却说现在国家库存极少,如果抽调大量粮食进入关中,在秋收之前如果关东这边也出了问题无法应对。
裴秀说你不去赈灾总要解决问题吧。杨骏说简单啊,现在司马望手里的军粮高达三百万石,省着点吃足够二十万大军吃到明年。让他先拿一些出来赈济不就好了么?说什么蝗虫落入军营吃掉大半军粮,这话别人说我信,司马望说的就不能信!他是什么人你们还不知道吗?天晓得是不是又趁此机会贪墨了呢?
裴秀说你杨骏带过兵,上过战场没有?你裴老子我可是跟随景皇帝(司马师)、文皇帝先后两次出征淮南。军营的事情不是那么简单的。在有大灾的情况下居然削减军粮库存,你想过士兵们的感受没?军心都没有还怎么打仗?
杨骏说现在二十万大军枯坐于秦川和郿县城外,大半年了,战局一片糜烂。这样的兵哪里还有士气可言?反正静坐也消耗不了什么东西,不如拿出来赈济灾民。
贾充这时候忍不住出来帮腔,结果杨骏马上就另开话题:先不说关中的事情,曹悌的事情你都还没搞定呢。然后贾充立即反击回去,说曹悌这事情的根源还不是你家千里驹搞出来的。
这话一开口,双方就没办法正常的谈话了。很快各自大佬身下的小弟们纷纷站出来互撕,最后整个朝会完全无法正常进行下去。
终于,自登基以来,一改他老爹当年阴狠毒辣的统治风格,追求以王者的宽容来统治这个国家的司马炎忍不住了脾气,直接把所有朝官全部赶出了朝堂。
“陛下,陛下。”
一阵悦耳的声音从身后响起,一只温暖的柔荑同时紧紧的贴在了司马炎的背心。
总算大殿上的宦官们还不太傻,派人把杨艳给请过来了。
“皇后?”
“陛下,梓潼刚刚听人说陛下在朝堂上遇到了一些烦心事。梓潼并不太懂国事应该如何操持,但梓潼到底和陛下乃是结。所以陛下有什么为难的,可以跟梓潼讲,都说出来了,就会好一些的。”
“皇后……呜呜呜……”九五之尊一样也是有感情的人。三十多岁的司马炎这几年来承受的压力,遇到的挫折实在是太多了。咂然听到杨艳如此的话语,一下子情绪失控,整个人都扑进了杨艳的怀里。一时间,整个朝堂大殿,哭声大作,撕心裂肺的感觉,那是怎么都掩饰不住。
杨艳一边紧紧的抱住司马炎,一边给身后的宫女使了一个颜色。转瞬之间,整个朝堂大殿里,其他的人都迅的退走了。空荡荡的大殿里,只剩下了这对夫妻二人。
“国势日艰,天灾人祸不断,吴蜀又不消停,朝臣还公然党争……朕这个皇帝,做得好不开心!朕有时候在想,上天真的不喜欢我大晋这个国家吗?真的不喜欢我司马家吗?”
“陛下慎言!你是大晋的开国之人,乃是受苍天庇佑的天之骄子。些许的磨难,不过是上天对你的考验而已。若是这点考验都承受不住,那上天才真的会不喜欢你呢。”
“可是……这些事情,每一件都难啊!”
“陛下,梓潼幼年时父母双亡。没有学到多少东西。所以对于国家大事真的不是太懂。但以梓潼看来,国也好,家也罢。当遇到事情的时候,思虑周全固然重要,但迅采取行动才更为重要。”
“皇后的意思是?”
“陛下,梓潼虽然出身杨家,自小也深受养父养母的疼爱。但是梓潼在宫内所见所闻,都能够明显的感受到。当今之世,吴、蜀尚在,异族蠢蠢欲动。这并不是太平年月。所以,在这样的环境里,陛下应当信任、重用那些昔年跟随宣皇帝、景皇帝、文皇帝一路劈波斩浪走过来的老臣!这些人,见多识广,而且能在当年那样险恶的环境中生存下来,必然有自己独到的一面。这些东西,不是梓潼那几位养父、叔父短时间内可以具备的。”
“皇后这样的话,真是让朕感动莫名。只是这国库……”
“陛下,可以让各地亲王、世家支持国家,共度时艰。梓潼待会就去和养父、叔父们说,弘农杨家要带头响应。”
皇帝,孤家寡人,以一人统御天下,也不可避免的以一人对抗天下。如果说,谁是皇帝最可靠的同盟军,那只能是皇后。
昔年曹丕代汉,为汉家宗庙奋斗到最后一刻的,恰恰就是曹操的女儿——她是汉献帝的皇后。
所以,杨艳虽然出身弘扬杨家,但在国家处于危难的时刻,终于还是摆明了立场:坚定的站在皇帝这一边,其他的都顾不得了。
西元268年五月二十五日,洛阳,又一轮的大朝会。
司马炎先言,关中大灾,吴蜀入寇。朕寝食不能安。皇后杨艳,带头捐献所有珠宝饰,折价一千三百万钱。
齐王司马攸马上代表宗室表态:国事艰难,各亲王、郡王与国同体,在此时此刻当然要挺身而出与国家共度时艰。齐王国向朝廷捐献粮食二十万石,无偿交出王国军队两千人。
宗室这边有了齐王带头,各亲王、郡王、县王什么,多多少少的都拿了粮食,交出了一定数量的军队。
世家这边,弘农杨氏带头,裴家、贾家跟上,也交出了一定的粮食。
最后合计下来,这一次全朝大募捐,一共收到三百二十余万石粮食和两万余人的军队。
这点东西对于诸多的亲王和世家来说,仍然属于九牛一毛。但无论如何,关中地区的赈灾粮是有了。
之后司马炎正式下令,征调司马望、司马亮、司马伷回朝。石苞、陈骞、卫灌,分别担任雍州、荆州、扬州三线司令官。
第二六六章 皇后的力量
-
第二六六章 皇后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