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的复兴 作者:混吃等死
第四一一章 惶恐的晋吴(二)(为书友王映翔
蜀汉的复兴 作者:混吃等死
第四一一章 惶恐的晋吴(二)(为书友王映翔加更!)
不征兵,若是季汉打了过来,本国注定丧师失地。可若是大规模征兵,对国家的伤害之大,晋国君臣也觉得难以承受。
“众卿,这可如何是好?”
“陛下,臣以为,这兵是要征的,但是不能征得太多。当此之时,臣思索之后,略有所得。”
“哦?元凯有什么良谋,还请一并说出。”
“也说不上什么良谋。”杜预苦笑了一下:“陛下,先朝廷应该进行庙算,结合进奏曹送来的情报,分析蜀贼下一次入侵的大概时间,主力攻击的地点等。按照刚才尚书令的推断,蜀贼极限扩军后也就二十五万人左右。这人数虽然不少,但若是要入寇我大晋,则必须留下足够的兵力守备东吴和国内的异族等。因此,臣推断,蜀贼下次入寇,最多能够出动十八万到二十万左右的部队。”
“嗯,元凯所言,确系深思熟虑,臣裴秀附议。”
“善,元凯请继续。”
“谢陛下,陛下,所谓料敌从宽。臣给蜀贼按二十万入寇规模计算吧。但即便如此,蜀贼也是无力对我大晋进行全面攻击。因此,不管蜀贼的入寇有多少路,必然只有一路是主力。只要我们判定对了蜀贼的主攻方向,然后在此地投入重兵防守。那么,国家就不需要征兵二十万以上。如此,国家的负担就小得多。”
“元凯所言当然无错,可是,这蜀贼的主攻方向是哪里呢?”
司马炎的这个问题可不好接:万一猜错了那就是危害社稷,自己被砍头都是轻的!
可是杜预非常迅而肯定的给予了回答:“并州!陛下,诸公,这个根本不用猜。必然是并州,也只能是并州。此地乃天下形胜之地,昔年秦赵长平之战后,秦国拿下并州,此后东方六国再无反抗之力便是明证!”
杜预此言一出,裴秀,贾充等人立刻点头。可是这时候那个杨骏又跳出来了:“少傅,您说的很有道理。可是万一您猜错了呢?需知,洛阳以西不远便是潼关,那里可是直面蜀贼兵锋啊。万一蜀贼就是利用我方的这种认识,虚攻并州,主攻潼关呢?”
“哈哈哈哈~~若是那关子丰、姜伯约敢以主力攻潼关,臣才是做梦都要笑醒。”作为世家子中的顶尖人才,杜预的修养是极好的。但他仍然忍不住以大笑表示了对杨骏的鄙视:“潼关,山河护卫,固若金汤。又有马孝兴那样的大将坐镇。国家又在那里配备了三万精锐。如此力量,虽十万人不能下矣!蜀贼不来便罢,若是来了,定然碰得头破血流!说不得,若是蜀贼在潼关城下师老兵疲时,昔年刘玄德夷陵之败故事,又要重演了。”
“元凯所言确实精当!”裴秀出列:“陛下,诸位,臣说句大不敬的话。若是蜀贼以潼关为主攻方向,就算拿下了潼关又如何?那时候还有洛阳这样的天下第一坚城等着他们呢。呵呵,想强攻下马孝兴镇守的潼关,不死个五六万人如何可行?可那时的蜀贼,就算来到了洛阳城下又有多少战力?说不得就要全军覆没在洛阳城下!”
“陛下,关子丰、姜伯约这样的知兵之人,绝对不可能犯如此的错误。以臣之见,蜀贼肯定会在潼关进行佯攻,但其主力,必然是从并州而来。”
“嗯……”
你嗯什么?我的陛下诶,我和尚书令都分析得这么清楚了,你光嗯一下是啥意思呢?
说起来,司马炎算是现在活着的司马里不错的了。可是跟前面那三个已经挂了的司马比起来,真的差的太远。若是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三个在这里,关彝连这时候兵的念头都不会有!
在司马炎看来,杜预和裴秀的分析,嗯,确实很有道理。但是,但是潼关毕竟是洛阳的唯一屏障啊!蜀贼的主力从长安出,走潼关的话路线最短,后勤压力最小。万一人家关子丰就真的以主力攻潼关呢?万一潼关丢了呢?
看着司马炎不说话,贴身伺候了这位皇帝很多年的贾充、裴秀哪里还不知道这位爷在想啥。在这个皇帝犹豫不决的时候,重要的不是去直接打消他的犹豫,而是继续把事情说下去,争取形成定案。然后就不怕皇帝的犹豫了。
“陛下,有鉴于此。所以朝廷没有必要大规模征兵。按臣等的想法,今年冬天先征兵十万。然后通知东吴蜀贼的动向,之后从荆州、扬州再次裁减兵马……”
经过在朝廷上的当场短暂协商,杜预和裴秀等人迅就新的布防方案达成一致:
先期征兵十万,把国家的兵力补充到二十八万。
潼关方向兵力维持不变,马隆继续镇守。
抽调洛阳中军六万和新兵六万进入并州布防,连同并州原有的两万军队,一共是十四万军队。司令官由王濬换成杜预。
从荆州和扬州再各自抽调一万部队加上剩下的四万新兵进入洛阳,把洛阳中军重新补充到八万。作为机动守备部队。哪里危急就填补到哪里。
这样的方略,粗略看来当然是在南方防线冒了极大的风险:荆州军和扬州军至此就只剩下一万了。可是东吴的君臣并不傻:晋若亡,吴必不能独存。因此,若是接下来的汉晋大战晋国灭亡也就罢了:趁着季汉还没来的及把兵马南下,挥一贯的偷鸡属性,趁虚拿下北荆州和北扬州是可能的。但若是汉晋处于相持阶段的时候,东吴不会出来给晋国捣乱。所以,在明确季汉即将大规模东征的前提下,削减与东吴接壤地区的兵力,并不会引真正的危险。
这一点,杜预等人看得清楚,他们也深信孙皓能够看到这一点,就算孙皓看不到,钟会也一定会让他看到。
对于裴秀和杜预等人自顾自的在那里谋划了半天,司马炎并不置可否。待得朝堂上的争论基本结束,大家都眼巴巴的看着他的时候。司马炎才回过神来:“哦,诸位爱卿之言,朕已知晓。蜀贼入寇,当在不远。但是到底如何应对,朕还需要深思。今日之事,到此为止,散朝吧。”
散朝了,可是晋国君臣全都心事重重。
虽然嘴上还是硬挺着。但大家都知道,季汉,已经不是当年困居益州一地的蜀贼了。这个国家的勃兴之姿,晋国的有识之士谁都看得分明。这一次季汉即将动的大举进攻,若是应对不好,丧师失地都是轻的。搞得不好亡国都有可能!这一点,其实司马炎心里非常清楚。
但正因为想到了这一点,所以他的压力才非常大。才没有当场就下决断:虽然他其实内心知道杜预和裴秀说的都很正确。
“吩咐下去,不去后gong了,摆驾安平王府。”
“遵旨。”
所谓安平王府,当然是已经活成老妖精的那位影帝司马孚的府邸。这一年,司马孚已经九十二岁了。从他早年出仕曹操开始,他成功的熬死了曹魏的四代皇帝,熬死了自己的所有兄弟,他的长子、长孙也先后先于他去世。在这一年的六月,那位喜欢储存钱币的,他的次子司马望也挂了。就这位老先生还活着。
这是司马家目前存世最年长的长辈,也是活着的能力最强的司马!
“叔祖大人,情况就是如此。蜀贼倾国之兵入寇之事,想来已经不会有多大的变化了。这一仗,孙儿若是应对不好,司马家的国祚就要如同新莽那样只能有一代帝皇了。既做开国之人,又做亡国之君的耻辱,孙儿是怎么都不敢承担的。所以,还请叔祖可怜我司马家今日局面的不易,强起为孙儿谋划一番。”
此时的司马孚,虽然还活着。但到底年岁在这里了。因此,早就失去了站立的能力,其实也只是躺在床上等死。司马炎给他汇报今日朝堂之上的事情,前后约莫半个多时辰,这位老人家就昏睡过去两次。
在下人的扶持下,司马孚勉强起身,半躺在软椅之上,目光涣散的看了看天空,很简洁的说了五个字:“杜元凯,很好。”
“孙儿明白了。叔祖还有什么要示下的?”
“东吴。”
“叔祖大人的意思是,要及时通报情况给东吴,请求东吴早做准备,以便必要时给予我大晋帮助了。”
微不可查的眨了眨眼睛表示了肯定,司马孚又说了两个字:“幽州。”
“幽州?叔祖的意思是,敌人的主攻方向是幽州?”
费尽力气的摇了摇头,司马孚颤颤巍巍的伸出三个指头。
“……三……三路进兵?啊!叔祖是说,蜀贼这次是分三路而来。除了潼关、并州之外,还有幽州一路?”
哎,这个孙子还是足够聪明的啊。可惜,我实在没有力气通过冗长的言语来夸奖你了。
用尽了全身所有的力气,司马孚伸出两只枯瘦到极点,只剩下皮包骨的双手,然后抓住司马炎的手轻轻的捏了捏:“好好做,晋不亡!”
王映翔书友是本书的第一个万赏书友,也是第一个给本书红包的书友,那时候本书点击量连一万都没有呢!非常感谢!
第四一一章 惶恐的晋吴(二)(为书友王映翔加更!)
-
第四一一章 惶恐的晋吴(二)(为书友王映翔
-
第四一一章 惶恐的晋吴(二)(为书友王映翔
蜀汉的复兴 作者:混吃等死
第四一一章 惶恐的晋吴(二)(为书友王映翔加更!)
不征兵,若是季汉打了过来,本国注定丧师失地。可若是大规模征兵,对国家的伤害之大,晋国君臣也觉得难以承受。
“众卿,这可如何是好?”
“陛下,臣以为,这兵是要征的,但是不能征得太多。当此之时,臣思索之后,略有所得。”
“哦?元凯有什么良谋,还请一并说出。”
“也说不上什么良谋。”杜预苦笑了一下:“陛下,先朝廷应该进行庙算,结合进奏曹送来的情报,分析蜀贼下一次入侵的大概时间,主力攻击的地点等。按照刚才尚书令的推断,蜀贼极限扩军后也就二十五万人左右。这人数虽然不少,但若是要入寇我大晋,则必须留下足够的兵力守备东吴和国内的异族等。因此,臣推断,蜀贼下次入寇,最多能够出动十八万到二十万左右的部队。”
“嗯,元凯所言,确系深思熟虑,臣裴秀附议。”
“善,元凯请继续。”
“谢陛下,陛下,所谓料敌从宽。臣给蜀贼按二十万入寇规模计算吧。但即便如此,蜀贼也是无力对我大晋进行全面攻击。因此,不管蜀贼的入寇有多少路,必然只有一路是主力。只要我们判定对了蜀贼的主攻方向,然后在此地投入重兵防守。那么,国家就不需要征兵二十万以上。如此,国家的负担就小得多。”
“元凯所言当然无错,可是,这蜀贼的主攻方向是哪里呢?”
司马炎的这个问题可不好接:万一猜错了那就是危害社稷,自己被砍头都是轻的!
可是杜预非常迅而肯定的给予了回答:“并州!陛下,诸公,这个根本不用猜。必然是并州,也只能是并州。此地乃天下形胜之地,昔年秦赵长平之战后,秦国拿下并州,此后东方六国再无反抗之力便是明证!”
杜预此言一出,裴秀,贾充等人立刻点头。可是这时候那个杨骏又跳出来了:“少傅,您说的很有道理。可是万一您猜错了呢?需知,洛阳以西不远便是潼关,那里可是直面蜀贼兵锋啊。万一蜀贼就是利用我方的这种认识,虚攻并州,主攻潼关呢?”
“哈哈哈哈~~若是那关子丰、姜伯约敢以主力攻潼关,臣才是做梦都要笑醒。”作为世家子中的顶尖人才,杜预的修养是极好的。但他仍然忍不住以大笑表示了对杨骏的鄙视:“潼关,山河护卫,固若金汤。又有马孝兴那样的大将坐镇。国家又在那里配备了三万精锐。如此力量,虽十万人不能下矣!蜀贼不来便罢,若是来了,定然碰得头破血流!说不得,若是蜀贼在潼关城下师老兵疲时,昔年刘玄德夷陵之败故事,又要重演了。”
“元凯所言确实精当!”裴秀出列:“陛下,诸位,臣说句大不敬的话。若是蜀贼以潼关为主攻方向,就算拿下了潼关又如何?那时候还有洛阳这样的天下第一坚城等着他们呢。呵呵,想强攻下马孝兴镇守的潼关,不死个五六万人如何可行?可那时的蜀贼,就算来到了洛阳城下又有多少战力?说不得就要全军覆没在洛阳城下!”
“陛下,关子丰、姜伯约这样的知兵之人,绝对不可能犯如此的错误。以臣之见,蜀贼肯定会在潼关进行佯攻,但其主力,必然是从并州而来。”
“嗯……”
你嗯什么?我的陛下诶,我和尚书令都分析得这么清楚了,你光嗯一下是啥意思呢?
说起来,司马炎算是现在活着的司马里不错的了。可是跟前面那三个已经挂了的司马比起来,真的差的太远。若是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三个在这里,关彝连这时候兵的念头都不会有!
在司马炎看来,杜预和裴秀的分析,嗯,确实很有道理。但是,但是潼关毕竟是洛阳的唯一屏障啊!蜀贼的主力从长安出,走潼关的话路线最短,后勤压力最小。万一人家关子丰就真的以主力攻潼关呢?万一潼关丢了呢?
看着司马炎不说话,贴身伺候了这位皇帝很多年的贾充、裴秀哪里还不知道这位爷在想啥。在这个皇帝犹豫不决的时候,重要的不是去直接打消他的犹豫,而是继续把事情说下去,争取形成定案。然后就不怕皇帝的犹豫了。
“陛下,有鉴于此。所以朝廷没有必要大规模征兵。按臣等的想法,今年冬天先征兵十万。然后通知东吴蜀贼的动向,之后从荆州、扬州再次裁减兵马……”
经过在朝廷上的当场短暂协商,杜预和裴秀等人迅就新的布防方案达成一致:
先期征兵十万,把国家的兵力补充到二十八万。
潼关方向兵力维持不变,马隆继续镇守。
抽调洛阳中军六万和新兵六万进入并州布防,连同并州原有的两万军队,一共是十四万军队。司令官由王濬换成杜预。
从荆州和扬州再各自抽调一万部队加上剩下的四万新兵进入洛阳,把洛阳中军重新补充到八万。作为机动守备部队。哪里危急就填补到哪里。
这样的方略,粗略看来当然是在南方防线冒了极大的风险:荆州军和扬州军至此就只剩下一万了。可是东吴的君臣并不傻:晋若亡,吴必不能独存。因此,若是接下来的汉晋大战晋国灭亡也就罢了:趁着季汉还没来的及把兵马南下,挥一贯的偷鸡属性,趁虚拿下北荆州和北扬州是可能的。但若是汉晋处于相持阶段的时候,东吴不会出来给晋国捣乱。所以,在明确季汉即将大规模东征的前提下,削减与东吴接壤地区的兵力,并不会引真正的危险。
这一点,杜预等人看得清楚,他们也深信孙皓能够看到这一点,就算孙皓看不到,钟会也一定会让他看到。
对于裴秀和杜预等人自顾自的在那里谋划了半天,司马炎并不置可否。待得朝堂上的争论基本结束,大家都眼巴巴的看着他的时候。司马炎才回过神来:“哦,诸位爱卿之言,朕已知晓。蜀贼入寇,当在不远。但是到底如何应对,朕还需要深思。今日之事,到此为止,散朝吧。”
散朝了,可是晋国君臣全都心事重重。
虽然嘴上还是硬挺着。但大家都知道,季汉,已经不是当年困居益州一地的蜀贼了。这个国家的勃兴之姿,晋国的有识之士谁都看得分明。这一次季汉即将动的大举进攻,若是应对不好,丧师失地都是轻的。搞得不好亡国都有可能!这一点,其实司马炎心里非常清楚。
但正因为想到了这一点,所以他的压力才非常大。才没有当场就下决断:虽然他其实内心知道杜预和裴秀说的都很正确。
“吩咐下去,不去后gong了,摆驾安平王府。”
“遵旨。”
所谓安平王府,当然是已经活成老妖精的那位影帝司马孚的府邸。这一年,司马孚已经九十二岁了。从他早年出仕曹操开始,他成功的熬死了曹魏的四代皇帝,熬死了自己的所有兄弟,他的长子、长孙也先后先于他去世。在这一年的六月,那位喜欢储存钱币的,他的次子司马望也挂了。就这位老先生还活着。
这是司马家目前存世最年长的长辈,也是活着的能力最强的司马!
“叔祖大人,情况就是如此。蜀贼倾国之兵入寇之事,想来已经不会有多大的变化了。这一仗,孙儿若是应对不好,司马家的国祚就要如同新莽那样只能有一代帝皇了。既做开国之人,又做亡国之君的耻辱,孙儿是怎么都不敢承担的。所以,还请叔祖可怜我司马家今日局面的不易,强起为孙儿谋划一番。”
此时的司马孚,虽然还活着。但到底年岁在这里了。因此,早就失去了站立的能力,其实也只是躺在床上等死。司马炎给他汇报今日朝堂之上的事情,前后约莫半个多时辰,这位老人家就昏睡过去两次。
在下人的扶持下,司马孚勉强起身,半躺在软椅之上,目光涣散的看了看天空,很简洁的说了五个字:“杜元凯,很好。”
“孙儿明白了。叔祖还有什么要示下的?”
“东吴。”
“叔祖大人的意思是,要及时通报情况给东吴,请求东吴早做准备,以便必要时给予我大晋帮助了。”
微不可查的眨了眨眼睛表示了肯定,司马孚又说了两个字:“幽州。”
“幽州?叔祖的意思是,敌人的主攻方向是幽州?”
费尽力气的摇了摇头,司马孚颤颤巍巍的伸出三个指头。
“……三……三路进兵?啊!叔祖是说,蜀贼这次是分三路而来。除了潼关、并州之外,还有幽州一路?”
哎,这个孙子还是足够聪明的啊。可惜,我实在没有力气通过冗长的言语来夸奖你了。
用尽了全身所有的力气,司马孚伸出两只枯瘦到极点,只剩下皮包骨的双手,然后抓住司马炎的手轻轻的捏了捏:“好好做,晋不亡!”
王映翔书友是本书的第一个万赏书友,也是第一个给本书红包的书友,那时候本书点击量连一万都没有呢!非常感谢!
第四一一章 惶恐的晋吴(二)(为书友王映翔加更!)
-
第四一一章 惶恐的晋吴(二)(为书友王映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