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翻身记 作者:董晋臣

    分卷阅读12

    七十年代翻身记 作者:董晋臣

    分卷阅读12

    说法,真当俺们老陈家好欺负。”

    于是这天,老陈家叫上七八个汉子,去李成功家闹了一场,狠狠地出了口恶气。

    家里人拧成一股绳,同甘共苦相互温暖,这让陈茉也觉得很有劲头。

    这样的家庭,让她有信心带着一家人发家致富。

    为什么会有这个自信呢,因为陈茉可以腾出手来,做自己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一个自主创业项目。

    自己diy润唇膏。

    本来陈茉是想自制口红的,但是犹豫再三,她还是选择了放弃口红,做润唇膏。

    先说材料,自制口红一般要用到的材料有橄榄油,植物色素,蜂蜡和维生素e。

    前三项还好说,橄榄油在商店里应该能买到,植物色素和蜂蜡,农村可以找到,但是维生素e肯定是买不到的。

    或许大城市有,可这个年代,维生素e刚刚被发现在防治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等症状上有广泛的作用,正是价格昂贵且稀缺的时候。

    再者说,安全问题也是很难攻克的难关。

    陈茉前世,有太多关于三无自制口红危害的相关报道,化学成分超标,细菌滋生以及防腐问题,都会有潜在安全隐患。

    但是相对来说,润唇膏的制作原理就非常简单,就是油脂与蜡的简单物理融合,最多在添加一点精油来调香。

    与此同时,精油也能起到杀菌和防腐的效果,只要操作卫生合理,就不会出现防腐剂比例失衡,或者防腐效果不够导致产品过期危害身体等状况。

    当然,相对于维生素e的稀缺,在这个年代,精油也是很难买到的东西。

    好在这个并不能难倒陈茉,因为她知道有种提炼精油的办法,叫做水蒸气蒸馏法,这是很常见也很传统的办法,在古代,人们都是用这种办法来提炼精油,甚至到21世纪,也十分常见。

    以为之前挣到了二百块钱的原因,陈茉在家里的地位直线上升,在陈国栋和徐桂芝忙着盖房子的时候,她悄然开始自己的润唇膏制作大业。

    然而让她没想到的是,自主创业的第一步,就遭遇到了大问题。

    因为陈茉低估了七十年代的物资匮乏。

    这时候的农村,吃上一口猪油都是奢望,人们甚至没有听说过什么是橄榄油。

    陈茉这才反应过来,1964年,周总理在云南昆明种下第一棵橄榄树之后,橄榄油才正式在中国日渐发展起来。

    现在是1978年,想来即使橄榄油已经在中国售卖,那也只能是有钱人家才能买得起的。

    当然,橄榄油并非是无可取代的,比如甜杏仁油,乳木果脂等,但这些油同样罕见甚至价格更昂贵不说,还没有橄榄油稳定,氧化变质速度缓慢,有可能使唇膏出现油耗味儿而影响使用。

    对于陈茉心中的困扰,陈梅并不知情,她在和陈卫民一起,兴致冲冲的提炼精油。

    这个倒是简单很多,用陈国栋喝白酒的瓶子,和木塞,棉线和钉子,做个简易的酒精灯,然后准备两个玻璃瓶子,用管子相互连接。

    一个瓶子里放进去玫瑰花瓣,另一个瓶子里是白水,水沸腾后的水蒸气会顺着管道进入放玫瑰花瓣的瓶子。

    等到玫瑰花瓣里包含的植物精油散出,形成水与油的共沸物,然后等共沸物冷却,油与水自动分离,就能提炼出来需要的玫瑰精油。

    当然,这种方法说起来简单,但因为不是在工具齐全的实验室,所以操作起来还是有难度的。

    至少靠陈梅和陈茉姐妹俩是搞不定的。

    好在,还有陈卫民。

    男孩的动手能力和理解能力都很强,对于这种新型的玩儿法有着天然的好奇,所以,做起来可谓是得心应手。

    只是对于两位姐姐描述的前景,他表示怀疑:“老三,你真能靠这个做出来你说的润唇膏,一支卖20块钱的那种?”

    尤其是说出20块钱这几个字的时候,他咬得很重。

    因为这个20块,是陈茉打算要给润唇膏定的价格。

    陈茉心里发苦,面色还得尽量胸有成竹,保证道:“那当然了,你就等着姐带你发财吧。等明天我去一趟县城,买最后一种材料,就可以开始做了。”

    现在只能期待,县城的商店有橄榄油卖了。

    如果没有的话,怕是要去省城看看。

    对此,陈卫民显然并不太相信,但鉴于三姐前些日子挣到手的二百块钱,他嘘了一声,倒是没有嘲讽。

    万一呢,万一他三姐真做出来这种东西,那岂不是发财了!

    作者有话要说:  三无自制口红的危害是件很严重的事情,大家千万不要为了节省几十块钱,买那些所谓的自制口红,对身体不好。

    还有,润唇膏的制作方法来自百度,并不建议模仿操作,就当是故事看看就好。

    第7章 处半小时对象你敢不敢

    陈茉姐弟三个在忙,徐桂芝和陈国栋,陈卫国三人也在忙。

    他们忙着开始盖房子。

    农村宅基地的观念很薄弱,基本上村子里有空地,你就能随意盖自己的房子。

    陈卫国的新房就建在陈家斜对面靠近河滩的地方,到时候等新房子建好,还能圈个菜园子和猪圈。

    而且在这个年代,盖房子只需要花费材料钱,是不用出人工费的。

    一家盖房,村里叔伯弟兄们都来帮忙,当做自己家事来操办,陈家只用管一天两顿饭就行。

    徐桂芝也不是那种抠门的人,割了点猪肉,添白菜豆腐一起炖了,吃的大家满嘴油光,干活更是卖力。

    眼看着房子已经有了雏形,儿子马上要娶媳妇,徐桂芝每天都乐的不行。

    所以,陈茉提出了自己还想念书的想法,徐桂芝和陈国栋商量下,就答应了。

    虽然在他们看来,闺女肯定是没那个命考上大学的,但是大儿子的事情已经搞定,家里以后的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让闺女多读两年书也没啥。

    更何况,陈家现在这日子能好起来,多半都是三丫头的功劳。

    解决了上学的事情,陈茉可以安心去县城买橄榄油了。

    本来陈梅和陈卫民也想要一起去的,但是陈茉觉得大家各司其职效率更高,于是就给他们安排了别的工作。

    陈梅负责区隔壁村养蜂的人家去弄点蜂蜡,还要去日化厂那边看看,能不能定一批唇膏管。

    至于陈卫民,除了看护好正在提炼的精油,还得去山上看看有什么散发香味的植被。

    因为陈茉觉得,这样提炼精油太慢也太耗费精力,如果能找到一些香料在白水里煮沸,效果应该会更快更好。

    于是,陈茉这次就自己去县城了。

    可她没发现的是,她前脚刚出门,后脚就有个在她家门口玩耍的小孩子盯着她看

    分卷阅读12

    -

    分卷阅读12

    -

章节目录

七十年代翻身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董晋臣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董晋臣并收藏七十年代翻身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