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蛋,少林拳法就这么没了?”
“这导演也太损了,偏偏这个时候让主角打断。”
“擦,郭爷的尿性一向如此!”
大厅中的观众在主角小虎出来之后,都觉得一口气憋在这里,上不去下不来,那叫一个难受啊。
要是没有武僧头领上面那句“下面演习拳法”,现场的观众还没有这么期待,但就因为武僧说了这么一句话,正准备开始的时候,偏偏主角这个时候出现,这武僧演武,自然就无法进行下去了。
虽然大家都知道这是剧情的需要,但还是感到有点不爽。
不过想到以郭大路的尿性,他能老老实实的拍出这么一部电影来,而不是惹是生非,这已经算是不错的了。
对郭爷实在是不能过于苛求。
在众人眼中,郭大路应该是属蜜獾的,不是嘲讽这个,就是战斗那个,自他出道以来,就没有一次太平过。
这家伙似乎天生就一副嘲讽脸,而且还是惹事精,基本上就没有安分过。
写书写的好好的,却跑去搞电影,电影搞的好好的,又要跟人大打笔仗,这里笔仗还未完,他有搞起了音乐晚会,然后又开始了搞电视。
他永远都是精力充沛生气勃勃,对什么都充满了好奇心与尝试欲望。
如果说华夏国现在评定谁是最不务正业的一个人,郭大路肯定当选第一名。
而这么一个不务正业的家伙竟然还能潜心拍出这么好看的电影来,众人还能有什么要求呢?
这家伙能拍出来就不错了,大家伙儿就别挑什么毛病了,万一他不拍了,那怎么办?
难道还要看那些千篇一律的老套动作片?
习惯了大鱼大肉,谁还去吃糠咽菜?
所有就算是郭大路设定的情节太过于吊胃口,但是大家是都忍着吧!
荧屏上的故事继续进行,昏迷的小虎被武僧头领昙宗和尚救了下来,却遭到僧值的反对。
这名僧值长得肥头大耳,偏偏神情严肃,说话办事毫无通融之处,说什么也不想把小虎救进寺内。直到方丈发话之后,众武僧才将小虎抬入寺内。
因为小虎身子虚弱,汤水不进,于是几个武僧们决定弄点荤腥之物给小虎进补。
电影进行到了这里,悲伤的色调减少,欢快的音乐响起,画面一转,这几个武僧出现在一块白菜地里。
此时正当夏季,山门处蛙鸣虫唱,景色优美,但几个武僧并不是在欣赏景色,而是在菜地捉青蛙。
几个光头和尚趴在白菜地里,凝神捉蛙的样子十分搞笑,在欢快的音乐声中,他们嘻嘻哈哈蹦蹦跳跳,如同青蛙般在白菜地里窜高跃低,但菜畦上的白菜却无一受损。
这段场景令人十分放松,尤其是他们几个光头撞在一起的场景,令现场观众都忍不住嘴角露出笑意。
虽然这段戏份并不是刻意引人发笑,但画面温馨动人,和尚们言行举止可爱非常,观众们看的极为舒服。
尤其是他们在捉青蛙时被僧值喝问,“在白菜地里蹦来蹦去,成何体统?你们在做什么?”
几个和尚异口同声道:“我们在练蛤蟆功!”
他们边说话,边做出蛤蟆的样子,在地上蹦来蹦去,真的好像是一只只大蛤蟆。
听到“蛤蟆功”这三个字的时候,现场观众心中都生出一种奇异的感觉来。
他们第一次知道“蛤蟆功”的时候,是在看一本书的时候知道的。那本书中有一个大反派,叫做欧阳锋,绰号“西毒”,“老毒物”,而这欧阳锋修行的功夫便是蛤蟆功。
而那本写欧阳锋的书叫做《射雕英雄传》,作者正是郭大路。
没想到,这蛤蟆功,在这部电影里面又用上了。
只是今天这些练习蛤蟆功的和尚们没有做特效,与以往郭大路拍摄的射雕题材中的蛤蟆功不太一样,但却显得更为真实可信。
当这些和尚将捉来的青蛙杀掉炖汤的时候,武僧头领昙宗和尚的女儿白无瑕又送来两个鸡蛋,做成了鸡蛋汤喂给小虎喝,这才让小虎的身子略有好转。
几个青年和尚围在屋里,眼巴巴的看着昙宗和尚将掺杂了青蛙肉与鸡蛋的肉汤喂给小虎喝,都馋的不得了,尤其是看到两枚鸡蛋时,忍不住不住狂吞口水。
人们如今生活好了,有些人看到电影中和尚们对两枚鸡蛋馋成这样,都感到难以理解。两枚鸡蛋而已,至于这么郑重么?
但有的年龄大、阅历多的人,却知道在旧社会的贫穷人家,两枚鸡蛋已经算是非常好的大补之物了。那时候的穷人终年不沾荤腥,好不容易得了快肥肉,也都是熬成猪油,在做饭的时候用猪油在锅上擦一下,饭里能有点油香味,对穷人来说,就已经算是美味了。
现场众人在看这部《少林寺》之前,也都看过不少的古装武打片,但基本上所有的武打片在情节设定上都是想当然的瞎胡搞。
那些电影电视里的人物,吃顿饭动不动就要几十上百两银子,就连喝杯茶都要银子来结账,简直让人尴尬的没法看。
那些导演们根本就没有历史常识,有时候还张冠李戴,唐朝的人竟然能吟诵宋朝的诗,也是没谁了。
那些电影让小孩子或者知识储备不够的人来看,还能看的下去,可对于有一定知识一定阅读量的人来说,可就没法忍了,越看越尴尬,越看也不舒服,可除了这些之外,其余的电影也都差不多,最后只能捏着鼻子看下去。
可以说,古装动作片被观众们吐槽,一是打斗动作太假,另一个就是在细节方面处理的也不到位,还有一个就是场面都非常小,来来回回就那么几个小地方,太过小家子气。
但郭大路拍摄的电影却是与以往的电影不同,无论是《东成西就》《射雕英雄传》还是《第一滴血》,给人的感觉就有那么一种大气劲,场面也大,动作潇洒流畅,就连细节也比那些电影好上不少。
就像电影上这些和尚们对鸡蛋如此重视,这才符合当时的环境。这些和尚吃饭都是清汤寡水,又常年练武,年龄不太大,正是最能吃的时候,此时看到鸡蛋时馋成这样,倒也在情理之中。
通过这段镜头的细节描写,观众们在感到好笑之时,也发现了郭大路对细节的重视。
接下来的故事发展乏善可陈,小虎昙宗和尚与徒弟们的照料之下,身子渐渐好了起来。他久闻少林高僧的名气,想要拜昙宗和尚为师,但僧值不许。
最后在小虎的恳求之下,僧值便让他先行打水,熬炼筋骨。
当主角小虎看到用来打水尖底木桶的时候,感动非常奇怪,此时别说小虎,观众们也感到奇怪,不知道这水桶为什么有这种造型。
可等到小虎拎着水桶到了打水处的时候,现场观众顿时都明白了这是怎么回事。
只见昙宗和尚与十几个弟子正将两只水桶灌满了水,随后两臂平伸,将满满两桶水平着拎起,向山上走去。
“卧槽,这得多大的臂力?”
“难道少林和尚吃水的时候,就是这么担水?”
现场观众们一阵喧哗。
“这导演也太损了,偏偏这个时候让主角打断。”
“擦,郭爷的尿性一向如此!”
大厅中的观众在主角小虎出来之后,都觉得一口气憋在这里,上不去下不来,那叫一个难受啊。
要是没有武僧头领上面那句“下面演习拳法”,现场的观众还没有这么期待,但就因为武僧说了这么一句话,正准备开始的时候,偏偏主角这个时候出现,这武僧演武,自然就无法进行下去了。
虽然大家都知道这是剧情的需要,但还是感到有点不爽。
不过想到以郭大路的尿性,他能老老实实的拍出这么一部电影来,而不是惹是生非,这已经算是不错的了。
对郭爷实在是不能过于苛求。
在众人眼中,郭大路应该是属蜜獾的,不是嘲讽这个,就是战斗那个,自他出道以来,就没有一次太平过。
这家伙似乎天生就一副嘲讽脸,而且还是惹事精,基本上就没有安分过。
写书写的好好的,却跑去搞电影,电影搞的好好的,又要跟人大打笔仗,这里笔仗还未完,他有搞起了音乐晚会,然后又开始了搞电视。
他永远都是精力充沛生气勃勃,对什么都充满了好奇心与尝试欲望。
如果说华夏国现在评定谁是最不务正业的一个人,郭大路肯定当选第一名。
而这么一个不务正业的家伙竟然还能潜心拍出这么好看的电影来,众人还能有什么要求呢?
这家伙能拍出来就不错了,大家伙儿就别挑什么毛病了,万一他不拍了,那怎么办?
难道还要看那些千篇一律的老套动作片?
习惯了大鱼大肉,谁还去吃糠咽菜?
所有就算是郭大路设定的情节太过于吊胃口,但是大家是都忍着吧!
荧屏上的故事继续进行,昏迷的小虎被武僧头领昙宗和尚救了下来,却遭到僧值的反对。
这名僧值长得肥头大耳,偏偏神情严肃,说话办事毫无通融之处,说什么也不想把小虎救进寺内。直到方丈发话之后,众武僧才将小虎抬入寺内。
因为小虎身子虚弱,汤水不进,于是几个武僧们决定弄点荤腥之物给小虎进补。
电影进行到了这里,悲伤的色调减少,欢快的音乐响起,画面一转,这几个武僧出现在一块白菜地里。
此时正当夏季,山门处蛙鸣虫唱,景色优美,但几个武僧并不是在欣赏景色,而是在菜地捉青蛙。
几个光头和尚趴在白菜地里,凝神捉蛙的样子十分搞笑,在欢快的音乐声中,他们嘻嘻哈哈蹦蹦跳跳,如同青蛙般在白菜地里窜高跃低,但菜畦上的白菜却无一受损。
这段场景令人十分放松,尤其是他们几个光头撞在一起的场景,令现场观众都忍不住嘴角露出笑意。
虽然这段戏份并不是刻意引人发笑,但画面温馨动人,和尚们言行举止可爱非常,观众们看的极为舒服。
尤其是他们在捉青蛙时被僧值喝问,“在白菜地里蹦来蹦去,成何体统?你们在做什么?”
几个和尚异口同声道:“我们在练蛤蟆功!”
他们边说话,边做出蛤蟆的样子,在地上蹦来蹦去,真的好像是一只只大蛤蟆。
听到“蛤蟆功”这三个字的时候,现场观众心中都生出一种奇异的感觉来。
他们第一次知道“蛤蟆功”的时候,是在看一本书的时候知道的。那本书中有一个大反派,叫做欧阳锋,绰号“西毒”,“老毒物”,而这欧阳锋修行的功夫便是蛤蟆功。
而那本写欧阳锋的书叫做《射雕英雄传》,作者正是郭大路。
没想到,这蛤蟆功,在这部电影里面又用上了。
只是今天这些练习蛤蟆功的和尚们没有做特效,与以往郭大路拍摄的射雕题材中的蛤蟆功不太一样,但却显得更为真实可信。
当这些和尚将捉来的青蛙杀掉炖汤的时候,武僧头领昙宗和尚的女儿白无瑕又送来两个鸡蛋,做成了鸡蛋汤喂给小虎喝,这才让小虎的身子略有好转。
几个青年和尚围在屋里,眼巴巴的看着昙宗和尚将掺杂了青蛙肉与鸡蛋的肉汤喂给小虎喝,都馋的不得了,尤其是看到两枚鸡蛋时,忍不住不住狂吞口水。
人们如今生活好了,有些人看到电影中和尚们对两枚鸡蛋馋成这样,都感到难以理解。两枚鸡蛋而已,至于这么郑重么?
但有的年龄大、阅历多的人,却知道在旧社会的贫穷人家,两枚鸡蛋已经算是非常好的大补之物了。那时候的穷人终年不沾荤腥,好不容易得了快肥肉,也都是熬成猪油,在做饭的时候用猪油在锅上擦一下,饭里能有点油香味,对穷人来说,就已经算是美味了。
现场众人在看这部《少林寺》之前,也都看过不少的古装武打片,但基本上所有的武打片在情节设定上都是想当然的瞎胡搞。
那些电影电视里的人物,吃顿饭动不动就要几十上百两银子,就连喝杯茶都要银子来结账,简直让人尴尬的没法看。
那些导演们根本就没有历史常识,有时候还张冠李戴,唐朝的人竟然能吟诵宋朝的诗,也是没谁了。
那些电影让小孩子或者知识储备不够的人来看,还能看的下去,可对于有一定知识一定阅读量的人来说,可就没法忍了,越看越尴尬,越看也不舒服,可除了这些之外,其余的电影也都差不多,最后只能捏着鼻子看下去。
可以说,古装动作片被观众们吐槽,一是打斗动作太假,另一个就是在细节方面处理的也不到位,还有一个就是场面都非常小,来来回回就那么几个小地方,太过小家子气。
但郭大路拍摄的电影却是与以往的电影不同,无论是《东成西就》《射雕英雄传》还是《第一滴血》,给人的感觉就有那么一种大气劲,场面也大,动作潇洒流畅,就连细节也比那些电影好上不少。
就像电影上这些和尚们对鸡蛋如此重视,这才符合当时的环境。这些和尚吃饭都是清汤寡水,又常年练武,年龄不太大,正是最能吃的时候,此时看到鸡蛋时馋成这样,倒也在情理之中。
通过这段镜头的细节描写,观众们在感到好笑之时,也发现了郭大路对细节的重视。
接下来的故事发展乏善可陈,小虎昙宗和尚与徒弟们的照料之下,身子渐渐好了起来。他久闻少林高僧的名气,想要拜昙宗和尚为师,但僧值不许。
最后在小虎的恳求之下,僧值便让他先行打水,熬炼筋骨。
当主角小虎看到用来打水尖底木桶的时候,感动非常奇怪,此时别说小虎,观众们也感到奇怪,不知道这水桶为什么有这种造型。
可等到小虎拎着水桶到了打水处的时候,现场观众顿时都明白了这是怎么回事。
只见昙宗和尚与十几个弟子正将两只水桶灌满了水,随后两臂平伸,将满满两桶水平着拎起,向山上走去。
“卧槽,这得多大的臂力?”
“难道少林和尚吃水的时候,就是这么担水?”
现场观众们一阵喧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