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帝子婴 作者:素裳心影
第126章 攻魏
面对危局,秦王赵政派人急招国尉尉缭入宫商议。
尉缭虽然是魏国人,然而确是赵政最为信任的人之一。传闻尉缭善相面,初仕秦国第一次看到赵政的相貌时曾言道,秦王相貌刚烈而阴鸷。
此面相者有求于人之时极为礼贤下士,一旦被人冒犯则极为残暴,如果真的让秦王得到天下,那么天下众生都将成为他的奴仆,此人不可辅之。
并在此后次逃离赵政为他安排的居所,然而却一次次被赵政派人追回。
然而赵政不但没有处置尉缭,反而认为尉缭有经世之才,授予他国尉重职,而且给尉缭提供与自己相同规格的服饰和膳食。
虽然尉缭早就明白,赵政此举只不过是因为自己能为其统一大业出谋划策罢了,然而依然被赵政的一系列举措所感动,答应出仕秦国。
这些年来,秦国在军事方面大大小小的决策,都少不了尉缭的身影,这也从侧面证实了赵政的识人之明。
尉缭听罢军报,略一沉思,坚定地说道:“韩魏之变,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平息,迟则生变!”
见尉缭说的如此严重,赵政一时也有些不理解:“国尉何出此言?”
“韩魏之地处于中原腹地,自古为四战之地,群狼环饲。大王欲王天下,必以之为前导。
久拖不定,一旦齐楚出兵,十年烽火尽为虚妄。”尉缭平静的分析道。
赵政一听,也当即明白了事情的严重性,一旦秦国没有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这一帮由旧韩贵族的引发的暴乱镇压下去,必然会给占领区的遗民们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
要知道秦国虽然攻灭韩赵,并占领了楚魏燕等国大量的土地,然而由于时间尚短,在当地旧贵族势力的影响下,秦国并不仍十分有效的进行统治,小规模的反叛时有发生。
一旦形成连锁效应,烽烟四起那么短时间内秦军也不用想着一统诸国了,光是平息国内的动荡恐怕就需要不少的精力。
这时一旦齐楚联合出兵干预,那么秦国年来南征北战,攻占下的这些土地,极有可能再次易主。
“孤这就派大军前去讨伐之!”想明白这一点,赵政当即言道。
“迟矣!”尉缭皱着眉头说道:“关中距旧韩之地,路途遥远,而且叛军行迹诡异难以捉摸,若从咸阳调军恐难以成效。”
顿了一下尉缭接着说道:“王贲将军所率之属,虽已连下楚国十数城,然此乃楚国措不及防之便,今楚国大军已开赴前线,战果难以扩大。
王上可命王贲将军就近北上郢陈,以逸待劳攻破旧韩叛军,亦可借机北上,攻取魏国。”
“王贲虽勇,然麾下人马仅五万人耳,借此攻魏恐怕有些力有不逮吧,不若孤另择一良将东出函谷策应之?”赵政提议道。
“魏国已在西部边境囤积重兵,一时恐难以攻破,如此无济于事耳!”尉缭继续反驳道:“难道大王忘了我国在东方还有一支劲旅?”
“国尉难道说的是长安君?”赵政疑问道:“如此行事可是燕代何以图之?”
“如今燕栖于辽,赵栖于代,此皆苦寒之地,远离中原。就像游魂一般,时间长了自己恐怕都撑不住。为今之计,宜先下魏,次及荆楚。二国既定,燕代可不劳而下。”尉缭徐徐分析道。
燕国和代国,都是仅余一郡之地,而且地处偏远,确实有些弃之可惜,食之无味。若是无事还可取之,不过如此危急时刻,听完尉缭的建议,赵政确实感觉燕代一隅的得失远远比不上韩魏之变。
当下便依尉缭之建议,百里加急命人分别送往子婴、王贲军中。
同时,暗中派人去往郢陈将软禁在此的韩王安处死,并派昌平君熊启镇抚郢陈。
郢陈是楚国的故都,自从被秦国攻克之后,一直不算平稳。
昌平君熊启亦是秦王赵政极为信任之人,当年平定嫪毐之乱即是昌平君同昌文君合力而为之,故而虽然昌平君为楚国公子亦能在秦国高居相国之职。
而且因为他楚国公子的身份,昌平君在楚人之中亦享有极高的声望,在赵政看来有昌平君出面安抚楚人,郢陈绝对出不了什么乱子。
收到秦王的王令之后,虽然子婴心有不甘,然而依然遵从咸阳的调动,整军南下。
毕竟,以子婴的眼光也看得出,韩魏之地的变故,要比一个辽东郡重要的。
由于魏国大军数在西侧国境驻防,东侧则显得有些疏于防范。
子婴率领的秦军,一路以摧枯拉朽之势,连破魏国十二城。根本没有遇到什么像样的战斗,春天刚过去没几日,便推进到了魏都大梁城下。
而与此同时,王贲率领的伐楚大军,亦是轻而易举的击溃新郑反叛之军,挥兵北上同子婴在大梁城下会师。
两路大军将大梁团团围住。
自从秦军攻燕,魏国便感受到了浓浓的危机感,作为挡在秦国东进道路上仅剩的一颗钉子,魏国上下都明白,下一步魏国绝对会是秦国的首要目标之一。
故而这些年来魏王假征发大量的民壮,日日不停地增筑大梁城,在城外深挖沟槽,修整兵备并囤积粮草,把大梁打造的跟个乌龟壳一样,任谁上去啃一口恐怕都会磕掉一嘴的牙齿。
而且魏国十余万大军就驻扎在西部边境,得知国都被围,必然会回援,从路程上估计,最短只需半个月便可抵达。
如果等到魏国主力回返,哪怕是能够击溃回援的魏军,秦军恐怕也是伤亡惨重,再无力攻下大梁。
所以说留给子婴和王贲的时间只有短短的半个月,半个月之内必须攻下大梁城,否则便只有退军一路。
然而子婴火烧蓟城之举却无法在大梁复制,一是各国听闻蓟城之事后,必然会对石油这一新生事物有所防备。
二是蓟城之所以取得如此效果,主要是建立在蓟城将水源引入城中,遍及全城的前提之下,而大梁城据子婴打探并未如此为之。
第126章 攻魏
-
第126章 攻魏
面对危局,秦王赵政派人急招国尉尉缭入宫商议。
尉缭虽然是魏国人,然而确是赵政最为信任的人之一。传闻尉缭善相面,初仕秦国第一次看到赵政的相貌时曾言道,秦王相貌刚烈而阴鸷。
此面相者有求于人之时极为礼贤下士,一旦被人冒犯则极为残暴,如果真的让秦王得到天下,那么天下众生都将成为他的奴仆,此人不可辅之。
并在此后次逃离赵政为他安排的居所,然而却一次次被赵政派人追回。
然而赵政不但没有处置尉缭,反而认为尉缭有经世之才,授予他国尉重职,而且给尉缭提供与自己相同规格的服饰和膳食。
虽然尉缭早就明白,赵政此举只不过是因为自己能为其统一大业出谋划策罢了,然而依然被赵政的一系列举措所感动,答应出仕秦国。
这些年来,秦国在军事方面大大小小的决策,都少不了尉缭的身影,这也从侧面证实了赵政的识人之明。
尉缭听罢军报,略一沉思,坚定地说道:“韩魏之变,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平息,迟则生变!”
见尉缭说的如此严重,赵政一时也有些不理解:“国尉何出此言?”
“韩魏之地处于中原腹地,自古为四战之地,群狼环饲。大王欲王天下,必以之为前导。
久拖不定,一旦齐楚出兵,十年烽火尽为虚妄。”尉缭平静的分析道。
赵政一听,也当即明白了事情的严重性,一旦秦国没有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这一帮由旧韩贵族的引发的暴乱镇压下去,必然会给占领区的遗民们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
要知道秦国虽然攻灭韩赵,并占领了楚魏燕等国大量的土地,然而由于时间尚短,在当地旧贵族势力的影响下,秦国并不仍十分有效的进行统治,小规模的反叛时有发生。
一旦形成连锁效应,烽烟四起那么短时间内秦军也不用想着一统诸国了,光是平息国内的动荡恐怕就需要不少的精力。
这时一旦齐楚联合出兵干预,那么秦国年来南征北战,攻占下的这些土地,极有可能再次易主。
“孤这就派大军前去讨伐之!”想明白这一点,赵政当即言道。
“迟矣!”尉缭皱着眉头说道:“关中距旧韩之地,路途遥远,而且叛军行迹诡异难以捉摸,若从咸阳调军恐难以成效。”
顿了一下尉缭接着说道:“王贲将军所率之属,虽已连下楚国十数城,然此乃楚国措不及防之便,今楚国大军已开赴前线,战果难以扩大。
王上可命王贲将军就近北上郢陈,以逸待劳攻破旧韩叛军,亦可借机北上,攻取魏国。”
“王贲虽勇,然麾下人马仅五万人耳,借此攻魏恐怕有些力有不逮吧,不若孤另择一良将东出函谷策应之?”赵政提议道。
“魏国已在西部边境囤积重兵,一时恐难以攻破,如此无济于事耳!”尉缭继续反驳道:“难道大王忘了我国在东方还有一支劲旅?”
“国尉难道说的是长安君?”赵政疑问道:“如此行事可是燕代何以图之?”
“如今燕栖于辽,赵栖于代,此皆苦寒之地,远离中原。就像游魂一般,时间长了自己恐怕都撑不住。为今之计,宜先下魏,次及荆楚。二国既定,燕代可不劳而下。”尉缭徐徐分析道。
燕国和代国,都是仅余一郡之地,而且地处偏远,确实有些弃之可惜,食之无味。若是无事还可取之,不过如此危急时刻,听完尉缭的建议,赵政确实感觉燕代一隅的得失远远比不上韩魏之变。
当下便依尉缭之建议,百里加急命人分别送往子婴、王贲军中。
同时,暗中派人去往郢陈将软禁在此的韩王安处死,并派昌平君熊启镇抚郢陈。
郢陈是楚国的故都,自从被秦国攻克之后,一直不算平稳。
昌平君熊启亦是秦王赵政极为信任之人,当年平定嫪毐之乱即是昌平君同昌文君合力而为之,故而虽然昌平君为楚国公子亦能在秦国高居相国之职。
而且因为他楚国公子的身份,昌平君在楚人之中亦享有极高的声望,在赵政看来有昌平君出面安抚楚人,郢陈绝对出不了什么乱子。
收到秦王的王令之后,虽然子婴心有不甘,然而依然遵从咸阳的调动,整军南下。
毕竟,以子婴的眼光也看得出,韩魏之地的变故,要比一个辽东郡重要的。
由于魏国大军数在西侧国境驻防,东侧则显得有些疏于防范。
子婴率领的秦军,一路以摧枯拉朽之势,连破魏国十二城。根本没有遇到什么像样的战斗,春天刚过去没几日,便推进到了魏都大梁城下。
而与此同时,王贲率领的伐楚大军,亦是轻而易举的击溃新郑反叛之军,挥兵北上同子婴在大梁城下会师。
两路大军将大梁团团围住。
自从秦军攻燕,魏国便感受到了浓浓的危机感,作为挡在秦国东进道路上仅剩的一颗钉子,魏国上下都明白,下一步魏国绝对会是秦国的首要目标之一。
故而这些年来魏王假征发大量的民壮,日日不停地增筑大梁城,在城外深挖沟槽,修整兵备并囤积粮草,把大梁打造的跟个乌龟壳一样,任谁上去啃一口恐怕都会磕掉一嘴的牙齿。
而且魏国十余万大军就驻扎在西部边境,得知国都被围,必然会回援,从路程上估计,最短只需半个月便可抵达。
如果等到魏国主力回返,哪怕是能够击溃回援的魏军,秦军恐怕也是伤亡惨重,再无力攻下大梁。
所以说留给子婴和王贲的时间只有短短的半个月,半个月之内必须攻下大梁城,否则便只有退军一路。
然而子婴火烧蓟城之举却无法在大梁复制,一是各国听闻蓟城之事后,必然会对石油这一新生事物有所防备。
二是蓟城之所以取得如此效果,主要是建立在蓟城将水源引入城中,遍及全城的前提之下,而大梁城据子婴打探并未如此为之。
第126章 攻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