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宝生涯 作者:吃仙丹
分卷阅读1054
捡宝生涯 作者:吃仙丹
分卷阅读1054
季诚和笑着说道:“你今天不会是想要亲自下厨吧?”
“难得你能来一趟,我肯定要亲自下厨啊!”戚秦西笑道。
“那我们今天可有口福了。”季诚和哈哈一笑。
按照戚秦西的指点,大家先点了老八样,所谓的老八样,指的是扣三丝、蒸三鲜、农家老甜肉、菌菇扣蛋卷、重油桂花肉、水笋扣咸肉、金针木耳河鲫鱼、特色肉皮汤,外加什锦。
戚秦西介绍说,这些菜肴都是他店里最受欢迎的。
接下来,大家又点了几道这里的招牌菜,戚秦西就出门忙活去了。
等服务员为大家倒好茶水出门后,孟子涛起身来到墙边,欣赏起墙上挂的那幅画。
鹰,乃禽之霸者。自古画鹰者不乏其人,但因学画的种种局限,五代至元初时期的中原地区善画鹰者不多,好画难得一见。直至元、明两朝,由于交通发展,使绘画的学习与交流趋于便捷,以鹰为题材的绘画得以繁荣起来,才有不少好的作品流传于世。
这幅双鹰图是水墨绢本,从特点来看,应该是明朝时期的一件佳作。
此图用墨线勾勒,点厾皴擦,一气呵成;鹰姿准确生动,倚轻倚重,应简应繁,笔笔均有着落;构图大胆开张,颇具动势。此件作品沉着稳健,韵致潇洒,技法娴熟,张力十足。
然而可惜的是,不知是保存的缘故,还是其它的原因,没有题跋和落款,这就导致,孟子涛不好确定作者是谁。
好在他有异能,可以从异能给出的时间和价值,以及画作的风格,来推断这幅作品的作者。
很快,孟子涛就得出了这幅双鹰图很可能是明代画家林良所作。
林良是明代著名画家,他因善画而被荐入宫廷,授工部营缮所丞,后任锦衣卫指挥、镇抚,值仁智殿。
其绘画取材多为雄健壮阔或天趣盎然的自然物象,突破宫廷绘画精细写实的画风,吸收南宋梁楷、法常和元代王渊、张中的写意笔墨,在树石形态与勾勒皴法方面兼收南宋院体、明代浙派大斧劈皴的遗风,以淡素的水墨胜出,别有一番雄强风味,在我国绘画史上创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领域。
因此,林良也成为岭南地区第一个具有全国影响开宗立派的画家,与吕纪并称“林良、吕纪,天下无比”的美誉。
“怎么样?”季诚和问道。
孟子涛说道:“因为没有题跋和落款,并不能肯定作者是谁,但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这幅画是一幅佳作无疑,而且很有可能是出自名家之手。”
这是很正常的说辞,总不能他马上就肯定的给出作者的名讳,这就反常了。
季诚和好奇地问道:“哦,那这幅画的作者你有没有人选呢?”
因为将来要跟季诚和合作,当然,孟子涛也没有隐瞒的打算,他就如实说道:“我认为有可能是明代的作家林良的作品吧。”
季诚和以前一直在羊城工作,也听说过林良,闻言一惊:“如果是林良的作品,那这幅画的价值最少有几十万吧?”
孟子涛说道:“肯定不止,如果是林良的作品,以它的尺幅而言,价值至少上两百万吧。”
季诚和马上接过话道:“那这幅画一直悬挂在这里,有没有影响?”
孟子涛说:“影响肯定是有的,好在这里经常打扫,环境不错,保存情况还算可以吧,不过再这么下去,肯定会加速它的老化。”
说话间,服务员开始上菜,大家也没多说什么,开始品尝美味佳肴。
本帮菜的特色可有用浓油赤酱(油多味浓、糖重、色艳)概括。常用的烹调方法以红烧、煨、糖为主,品味咸中带甜,油而不腻。
不过,现在受到世界饮食潮流趋向于低糖、低脂、低钠的影响,本帮菜油、糖的投放量明显减少,以符合现代人饮食口味。
这里的本帮菜也是经过改良的,比较符合现代人的口味,但又不失本帮菜的特点,确实有一手。
大家吃得酣畅淋漓,饭到席中,戚秦和亲自端了一道菜上来。
“这是本店招牌菜鸡油花雕蒸鲥鱼,请大家品尝。”
戚秦西笑着介绍道:“这道菜保留了最传统的做法,底汤用的是纯鸡汤,用的花雕酒是十年的古越龙山,最美妙的就是细软的鳞片连同鳞下的脂肪入口即化的口感。蒸鲥鱼的诀窍就在于让鳞片的油脂完全渗入鱼肉,鱼肉才会不干……”
听着戚秦西的介绍,孟子涛细致地品尝着这道佳肴,鱼身上方铺着一层火腿肉片以及少许酒酿,滋润鲜嫩地渗透到整条鱼的每一个部位,酒酿的醇香和花雕酒的香味融入鱼肉中,吃的时候只觉得鲥鱼鳞片背后的油脂特别肥香,让人忍不住大快朵颐。
第705章 画和玉佩
品尝了这道美味佳肴,大家交口称赞,作为厨师的戚秦西,能够得到大家的称赞,也是与有荣焉。
孟子涛问道:“戚老板,我发现你这里的本帮菜和我以前吃过的有些不同,怎么说呢……感觉香气不太一样,是什么原因啊?如果这是你们的秘方,不方便说也没关系。”
戚秦西笑道:“这也没什么不好说的,其实我们这里砌了柴灶。”
孟子涛恍然大悟,难怪他觉得这种香气比较熟悉,就像他小时候在乡下吃饭时那种味道差不多。
季诚和说道:“说来也是,煤气灶虽说方便,但论味道,确实柴火灶更香一点。就是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
戚秦西笑道:“这事我也研究过,理论上讲是锅底受热不同,比如小火做出来的菜和大火做出来就完全不同,电磁炉做出来的菜也不同,柴火一般火焰比较大火焰分散受热均匀,而煤气灶的火焰较为集中。简单来说,柴火不管烧多大火苗看上去都会有温柔的感觉。燃气火太犀利了。”
大家纷纷表示有道理。
说了一会闲话,孟子涛把话题转到了墙上的那幅画上:“戚老板,墙上这幅画不知道是什么来历啊?”
戚秦西回道:“我这饭店还有一个合伙人,这幅画其实是他送给我的,至于这幅画的来历,算是他好心的结果吧。十几年前,有个走方郎中走到他家前面,那里堆着一些砖头,走方郎中看到里面有一条五步蛇,就想去抓。”
“蛇虽然抓到了,但一个不慎,却被蛇给咬到了。这人到是有解蛇毒的药,但吃了之后却还不消肿,他看到了,就连忙把人用摩托车送到了医院。走方郎中治好了,就把这幅画送给了他。”
“这也算是好人有好报吧。”
孟子涛说道:“戚老板,不知道这幅画你有没有请别人鉴定过?”
戚秦西说:“送我那会我就拿去鉴定过,师傅说这幅画是老画,但是谁画的不能确定,当时跟我说应该能值几千块钱
分卷阅读1054
-
分卷阅读1054
-
分卷阅读1054
捡宝生涯 作者:吃仙丹
分卷阅读1054
季诚和笑着说道:“你今天不会是想要亲自下厨吧?”
“难得你能来一趟,我肯定要亲自下厨啊!”戚秦西笑道。
“那我们今天可有口福了。”季诚和哈哈一笑。
按照戚秦西的指点,大家先点了老八样,所谓的老八样,指的是扣三丝、蒸三鲜、农家老甜肉、菌菇扣蛋卷、重油桂花肉、水笋扣咸肉、金针木耳河鲫鱼、特色肉皮汤,外加什锦。
戚秦西介绍说,这些菜肴都是他店里最受欢迎的。
接下来,大家又点了几道这里的招牌菜,戚秦西就出门忙活去了。
等服务员为大家倒好茶水出门后,孟子涛起身来到墙边,欣赏起墙上挂的那幅画。
鹰,乃禽之霸者。自古画鹰者不乏其人,但因学画的种种局限,五代至元初时期的中原地区善画鹰者不多,好画难得一见。直至元、明两朝,由于交通发展,使绘画的学习与交流趋于便捷,以鹰为题材的绘画得以繁荣起来,才有不少好的作品流传于世。
这幅双鹰图是水墨绢本,从特点来看,应该是明朝时期的一件佳作。
此图用墨线勾勒,点厾皴擦,一气呵成;鹰姿准确生动,倚轻倚重,应简应繁,笔笔均有着落;构图大胆开张,颇具动势。此件作品沉着稳健,韵致潇洒,技法娴熟,张力十足。
然而可惜的是,不知是保存的缘故,还是其它的原因,没有题跋和落款,这就导致,孟子涛不好确定作者是谁。
好在他有异能,可以从异能给出的时间和价值,以及画作的风格,来推断这幅作品的作者。
很快,孟子涛就得出了这幅双鹰图很可能是明代画家林良所作。
林良是明代著名画家,他因善画而被荐入宫廷,授工部营缮所丞,后任锦衣卫指挥、镇抚,值仁智殿。
其绘画取材多为雄健壮阔或天趣盎然的自然物象,突破宫廷绘画精细写实的画风,吸收南宋梁楷、法常和元代王渊、张中的写意笔墨,在树石形态与勾勒皴法方面兼收南宋院体、明代浙派大斧劈皴的遗风,以淡素的水墨胜出,别有一番雄强风味,在我国绘画史上创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领域。
因此,林良也成为岭南地区第一个具有全国影响开宗立派的画家,与吕纪并称“林良、吕纪,天下无比”的美誉。
“怎么样?”季诚和问道。
孟子涛说道:“因为没有题跋和落款,并不能肯定作者是谁,但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这幅画是一幅佳作无疑,而且很有可能是出自名家之手。”
这是很正常的说辞,总不能他马上就肯定的给出作者的名讳,这就反常了。
季诚和好奇地问道:“哦,那这幅画的作者你有没有人选呢?”
因为将来要跟季诚和合作,当然,孟子涛也没有隐瞒的打算,他就如实说道:“我认为有可能是明代的作家林良的作品吧。”
季诚和以前一直在羊城工作,也听说过林良,闻言一惊:“如果是林良的作品,那这幅画的价值最少有几十万吧?”
孟子涛说道:“肯定不止,如果是林良的作品,以它的尺幅而言,价值至少上两百万吧。”
季诚和马上接过话道:“那这幅画一直悬挂在这里,有没有影响?”
孟子涛说:“影响肯定是有的,好在这里经常打扫,环境不错,保存情况还算可以吧,不过再这么下去,肯定会加速它的老化。”
说话间,服务员开始上菜,大家也没多说什么,开始品尝美味佳肴。
本帮菜的特色可有用浓油赤酱(油多味浓、糖重、色艳)概括。常用的烹调方法以红烧、煨、糖为主,品味咸中带甜,油而不腻。
不过,现在受到世界饮食潮流趋向于低糖、低脂、低钠的影响,本帮菜油、糖的投放量明显减少,以符合现代人饮食口味。
这里的本帮菜也是经过改良的,比较符合现代人的口味,但又不失本帮菜的特点,确实有一手。
大家吃得酣畅淋漓,饭到席中,戚秦和亲自端了一道菜上来。
“这是本店招牌菜鸡油花雕蒸鲥鱼,请大家品尝。”
戚秦西笑着介绍道:“这道菜保留了最传统的做法,底汤用的是纯鸡汤,用的花雕酒是十年的古越龙山,最美妙的就是细软的鳞片连同鳞下的脂肪入口即化的口感。蒸鲥鱼的诀窍就在于让鳞片的油脂完全渗入鱼肉,鱼肉才会不干……”
听着戚秦西的介绍,孟子涛细致地品尝着这道佳肴,鱼身上方铺着一层火腿肉片以及少许酒酿,滋润鲜嫩地渗透到整条鱼的每一个部位,酒酿的醇香和花雕酒的香味融入鱼肉中,吃的时候只觉得鲥鱼鳞片背后的油脂特别肥香,让人忍不住大快朵颐。
第705章 画和玉佩
品尝了这道美味佳肴,大家交口称赞,作为厨师的戚秦西,能够得到大家的称赞,也是与有荣焉。
孟子涛问道:“戚老板,我发现你这里的本帮菜和我以前吃过的有些不同,怎么说呢……感觉香气不太一样,是什么原因啊?如果这是你们的秘方,不方便说也没关系。”
戚秦西笑道:“这也没什么不好说的,其实我们这里砌了柴灶。”
孟子涛恍然大悟,难怪他觉得这种香气比较熟悉,就像他小时候在乡下吃饭时那种味道差不多。
季诚和说道:“说来也是,煤气灶虽说方便,但论味道,确实柴火灶更香一点。就是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
戚秦西笑道:“这事我也研究过,理论上讲是锅底受热不同,比如小火做出来的菜和大火做出来就完全不同,电磁炉做出来的菜也不同,柴火一般火焰比较大火焰分散受热均匀,而煤气灶的火焰较为集中。简单来说,柴火不管烧多大火苗看上去都会有温柔的感觉。燃气火太犀利了。”
大家纷纷表示有道理。
说了一会闲话,孟子涛把话题转到了墙上的那幅画上:“戚老板,墙上这幅画不知道是什么来历啊?”
戚秦西回道:“我这饭店还有一个合伙人,这幅画其实是他送给我的,至于这幅画的来历,算是他好心的结果吧。十几年前,有个走方郎中走到他家前面,那里堆着一些砖头,走方郎中看到里面有一条五步蛇,就想去抓。”
“蛇虽然抓到了,但一个不慎,却被蛇给咬到了。这人到是有解蛇毒的药,但吃了之后却还不消肿,他看到了,就连忙把人用摩托车送到了医院。走方郎中治好了,就把这幅画送给了他。”
“这也算是好人有好报吧。”
孟子涛说道:“戚老板,不知道这幅画你有没有请别人鉴定过?”
戚秦西说:“送我那会我就拿去鉴定过,师傅说这幅画是老画,但是谁画的不能确定,当时跟我说应该能值几千块钱
分卷阅读1054
-
分卷阅读10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