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这下那个家伙该刮目相看了吧?
对了,他说有大行动,却是一定要见识下的。不让参加都不行,楚娇暗暗下着决心。
电话铃响了,楚娇心情好,上前便接了起来。还真是找她的,是何晓燕打来的电话。
原来,孤军营的问题经过国府与租界当局的交涉,已经得到了初步的解决。
以后由中国政府按国*军待遇,拨给每人每月九元伙食费,汇至租界工部局,由工部局派人安排伙食等生活。
另外,由于孤军营的斗争,以及上海各界的声援,工部局还作出了让步,允许外界人士入内参观慰问,只要谢团官兵能安心待在营里,他们甚至可以升旗。
何晓燕告诉楚娇,她们那个团体组织大家去参观“孤军营”,已经从工部局申领了通行证,询问楚娇去不去。
楚娇只犹豫了一下,便痛快地答应,问清了会合的地点,她便挂了电话。
参观孤军营对楚娇来说可有可无,因为在她的意识中,自己是高手哦,什么纪念会、撒传单、贴标语这样的层次,哪是自己该干的?
何况,那样无谓的抛头露面,反倒容易引起别人的注意。
但有一件事情一直梗在楚娇心里,那就是在孤军营外看到的似乎是张成富的疑问。她要得到确认,这次参观慰问难道不是一次机会?
……………
晨雾渐渐散去,阳光重新撒下来,挺风和日丽的。
松江女中的初中学生们排着队,唱着歌,打着条幅,沿着爱文义路(今北京西路)走了过来。
到胶州路口向北转,再沿着胶州路走到胶州公园北面,就看到两排高高的围墙,一排延伸到海防路口向西转弯,另一排就是胶州公园的后墙。
看到了孤军营,学生们都兴奋起来,说话声也大了起来。
已经在女中当实习老师的何晓燕脸上笑容灿烂,她看到的是来参观慰问的不只是她们这一个团体,欣慰的是人们没有忘记这些抗日的英雄。
“人心不死,抗日必胜!”
何晓燕身旁是她的大学同学,同样义务到迁移到租界的松江女中去教学的梁仲春,很感慨地望着前面,“今天真是一堂很好的爱国抗日教育课。”
何晓燕点了点头,四下张望,想找到楚娇。
“虽然我对楚娇很有些意见,但你叫她来,让她感受一下,也是很好的办法。”梁仲春看了何晓燕一眼,委婉地说道。
何晓燕微微一笑,明白这是梁仲春主动为刚刚的争吵表示了退让和妥协。
沉吟了一下,她缓缓说道:“阿娇变了好多,但我觉得她并不是因为受伤而害怕畏缩了。她的家庭,她所处的环境,使她不能象咱们那样自由自在,可不能说她没有爱国热情,不关心抗日。只有多接触,多引导,才能使她的思想有所转变,而不是将她拒之千里。”
梁仲春轻轻点头,说道:“我是有些求全责备了,你说得很有道理,咱们看日后吧!”
“在那儿呢!”何晓燕伸手一指,楚娇正从不远处的汽车里钻出来,向她招手。
两个女孩见面,拉手挽臂,说不出的亲热。
“你眼睛怎么了?”何晓燕很是诧异地指了指楚娇戴的平光眼镜。
“是不是显得很成熟稳重?”楚娇笑道:“特意去买的。怎么样,象老师吗?”
“老是搞怪。”何晓燕笑不可抑,“你就和学生们混在一起又有什么,你比她们能大几岁?”
“大一岁也是大呀!”楚娇冲着梁仲春礼貌地点了点头,说道:“是吧,学长。”
“对,大一个月,大一天,那也得叫哥哥或姐姐。”梁仲春笑着打趣,转而问道:“阿娇,最近在忙什么,同学们几次组织活动,你都没参加。晓燕可是很惦记你的。”
“瞎忙呗!”楚娇随口敷衍着,东张西望了一下,说道:“人很多嘛,是不是该进去了?”
梁仲春看着何晓燕苦笑了一下,何晓燕轻轻摇头,和几个老师组织着学生们排队。
楚娇装模作样地混在老师当中,和学生们走到海防路口,转弯往西不远,就看到四个白俄兵背着步枪,守在一个不大的门口站岗。
梁仲春上前拿出了工部局开的通行证,白俄兵只是随便地看了一眼,便清点人数,然后摆了摆手,让他们排队进门了。
两个多月没来了,孤军营的变化很大,楚娇左看右看,很是惊讶。
对着营门的是一条土路,路的右边是一排排用芦席盖顶、粗毛竹支撑、泥土砌墙的营房。
营房没有窗子,墙上等距离分布着一个个正方形的洞,由竹竿将一片芦席向外支撑着,由此透进亮光和空气。这就是“窗子”了。
天黑或下雨即将竹竿撤下,芦席就把洞口遮上了。
墙的下部,从地面到离地一丈左右高的部位,刷上了雪白的石灰,看上去很整洁。
走近些,便看见墙上贴满了各种颜色的纸,用毛笔写着醒目的抗日标语:“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共同抗日!”“同仇敌忾,誓雪国耻!”
石子路的左边,有一个大操场,有简单的单杠、双杠、沙坑等。
最引人注目的是操场近海防路的一侧,有一座升旗台,高高的旗杆上,中华民国的国旗在随风飘扬。
进来便能看到一座最高大的营房,那是孤军将士们自建的大礼堂,同样是用芦席、竹竿、泥土、石灰修建的。
礼堂里是一排排可以并坐十个人左右的长条凳,中间有一条走道,两边靠墙也各有一条稍窄些的走道,都通向前台。
前台底座是用砖头砌成的,上面铺着厚厚的木板。台上,面对观众有一个讲台,讲台后壁上挂着孙ZS先生的遗像,遗像左右分别是国旗和党旗。
大礼堂没有窗子,也是用竹竿支着芦席片以通风透光。礼堂四周墙上,布满着抗日的标语和漫画。
整个礼堂的设备虽然简陋,但给人的感觉却是庄严肃穆的。
对了,他说有大行动,却是一定要见识下的。不让参加都不行,楚娇暗暗下着决心。
电话铃响了,楚娇心情好,上前便接了起来。还真是找她的,是何晓燕打来的电话。
原来,孤军营的问题经过国府与租界当局的交涉,已经得到了初步的解决。
以后由中国政府按国*军待遇,拨给每人每月九元伙食费,汇至租界工部局,由工部局派人安排伙食等生活。
另外,由于孤军营的斗争,以及上海各界的声援,工部局还作出了让步,允许外界人士入内参观慰问,只要谢团官兵能安心待在营里,他们甚至可以升旗。
何晓燕告诉楚娇,她们那个团体组织大家去参观“孤军营”,已经从工部局申领了通行证,询问楚娇去不去。
楚娇只犹豫了一下,便痛快地答应,问清了会合的地点,她便挂了电话。
参观孤军营对楚娇来说可有可无,因为在她的意识中,自己是高手哦,什么纪念会、撒传单、贴标语这样的层次,哪是自己该干的?
何况,那样无谓的抛头露面,反倒容易引起别人的注意。
但有一件事情一直梗在楚娇心里,那就是在孤军营外看到的似乎是张成富的疑问。她要得到确认,这次参观慰问难道不是一次机会?
……………
晨雾渐渐散去,阳光重新撒下来,挺风和日丽的。
松江女中的初中学生们排着队,唱着歌,打着条幅,沿着爱文义路(今北京西路)走了过来。
到胶州路口向北转,再沿着胶州路走到胶州公园北面,就看到两排高高的围墙,一排延伸到海防路口向西转弯,另一排就是胶州公园的后墙。
看到了孤军营,学生们都兴奋起来,说话声也大了起来。
已经在女中当实习老师的何晓燕脸上笑容灿烂,她看到的是来参观慰问的不只是她们这一个团体,欣慰的是人们没有忘记这些抗日的英雄。
“人心不死,抗日必胜!”
何晓燕身旁是她的大学同学,同样义务到迁移到租界的松江女中去教学的梁仲春,很感慨地望着前面,“今天真是一堂很好的爱国抗日教育课。”
何晓燕点了点头,四下张望,想找到楚娇。
“虽然我对楚娇很有些意见,但你叫她来,让她感受一下,也是很好的办法。”梁仲春看了何晓燕一眼,委婉地说道。
何晓燕微微一笑,明白这是梁仲春主动为刚刚的争吵表示了退让和妥协。
沉吟了一下,她缓缓说道:“阿娇变了好多,但我觉得她并不是因为受伤而害怕畏缩了。她的家庭,她所处的环境,使她不能象咱们那样自由自在,可不能说她没有爱国热情,不关心抗日。只有多接触,多引导,才能使她的思想有所转变,而不是将她拒之千里。”
梁仲春轻轻点头,说道:“我是有些求全责备了,你说得很有道理,咱们看日后吧!”
“在那儿呢!”何晓燕伸手一指,楚娇正从不远处的汽车里钻出来,向她招手。
两个女孩见面,拉手挽臂,说不出的亲热。
“你眼睛怎么了?”何晓燕很是诧异地指了指楚娇戴的平光眼镜。
“是不是显得很成熟稳重?”楚娇笑道:“特意去买的。怎么样,象老师吗?”
“老是搞怪。”何晓燕笑不可抑,“你就和学生们混在一起又有什么,你比她们能大几岁?”
“大一岁也是大呀!”楚娇冲着梁仲春礼貌地点了点头,说道:“是吧,学长。”
“对,大一个月,大一天,那也得叫哥哥或姐姐。”梁仲春笑着打趣,转而问道:“阿娇,最近在忙什么,同学们几次组织活动,你都没参加。晓燕可是很惦记你的。”
“瞎忙呗!”楚娇随口敷衍着,东张西望了一下,说道:“人很多嘛,是不是该进去了?”
梁仲春看着何晓燕苦笑了一下,何晓燕轻轻摇头,和几个老师组织着学生们排队。
楚娇装模作样地混在老师当中,和学生们走到海防路口,转弯往西不远,就看到四个白俄兵背着步枪,守在一个不大的门口站岗。
梁仲春上前拿出了工部局开的通行证,白俄兵只是随便地看了一眼,便清点人数,然后摆了摆手,让他们排队进门了。
两个多月没来了,孤军营的变化很大,楚娇左看右看,很是惊讶。
对着营门的是一条土路,路的右边是一排排用芦席盖顶、粗毛竹支撑、泥土砌墙的营房。
营房没有窗子,墙上等距离分布着一个个正方形的洞,由竹竿将一片芦席向外支撑着,由此透进亮光和空气。这就是“窗子”了。
天黑或下雨即将竹竿撤下,芦席就把洞口遮上了。
墙的下部,从地面到离地一丈左右高的部位,刷上了雪白的石灰,看上去很整洁。
走近些,便看见墙上贴满了各种颜色的纸,用毛笔写着醒目的抗日标语:“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共同抗日!”“同仇敌忾,誓雪国耻!”
石子路的左边,有一个大操场,有简单的单杠、双杠、沙坑等。
最引人注目的是操场近海防路的一侧,有一座升旗台,高高的旗杆上,中华民国的国旗在随风飘扬。
进来便能看到一座最高大的营房,那是孤军将士们自建的大礼堂,同样是用芦席、竹竿、泥土、石灰修建的。
礼堂里是一排排可以并坐十个人左右的长条凳,中间有一条走道,两边靠墙也各有一条稍窄些的走道,都通向前台。
前台底座是用砖头砌成的,上面铺着厚厚的木板。台上,面对观众有一个讲台,讲台后壁上挂着孙ZS先生的遗像,遗像左右分别是国旗和党旗。
大礼堂没有窗子,也是用竹竿支着芦席片以通风透光。礼堂四周墙上,布满着抗日的标语和漫画。
整个礼堂的设备虽然简陋,但给人的感觉却是庄严肃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