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章 一本划时代的书籍《数字化生存》
《数字化生存》出版于一九九三年,作者叫做尼葛洛庞帝,是美国第一代电脑专家,尤其是对信息化有着无以伦比的嗅觉。
前世的刘琅在大学时代偶然看过这本书,那时已经是零三年了,距离成书已经过去了将近十年时间,但他依旧没有明白里面的内容,仿佛是在读一本天书,而十年后,也就是一三年,那时他又偶然间读了这本书,这一次终于读懂了这本书,不是他成长了,而是书中所写的内容已经显现在所有人面前,即便是一个小学生也知道互联网是个什么东西了。
也就是说,这本书所写的内容整整超过这个时代将近二十年的时间。
后来刘琅又在很多中国第一代互联网人的回忆录中了解到这本书对他们的影响,甚至很多人就是在国外读了这本书后才真正了解到什么是互联网;什么是信息化;什么是大数据,并且深信书中所写的内容将会在未来某个时段到来,进而投身于互联网时代的浪潮当中,或是被这大浪潮所淘汰,或是真正成为了弄潮儿,建立下自己的一番伟业。
可以说,这本书成了中国第一代互联网企业家的启蒙教材,甚至对二十世纪信息时代的启蒙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刘琅在一年前就凭着自己的回忆把这本书写了出来,但当时并没有交给威尔逊教授。
现在是一九八七年底,距离前世此书的发行还有六七年的时间,在前世的九三年,美国的电脑已经非常普遍了,不说家家都有,起码已经开始广泛应用,就是那个时代的中国,一些中产家庭也配置了电脑,什么286、386型号的电脑,一台价格高达两三万元,普通家庭一年的收入都买不了一台。
在那个电脑开始普及的时代里,这本书一经发行还引起了巨大轰动,可以想象数字化这个概念在那个时代都是新鲜而陌生的,更不用说在一九八七年这个连电脑都还没有普及的年代下,这本书多半会成为一本看不懂的天书,放在角落里无人问津。
但话又说回来,这个时代其实在很多细节方面已经出现了未来互联网的念头,只要抓住这个念头向前延伸,就能推导出一个大时代来。
刘琅还记得两年前自己在沪市牵头成立中芯科技时第一次碰到那位老乡王海军,他在华夏大学学的就是半导体技术,八三年的教材中就有一些关于国外电脑以及图灵的资料,尤其是图灵,在六十年代就提到了人工智能这个概念。
王海军对图灵的研究非常感兴趣,并且在他大学毕业时写下来毕业感言:人类未来终究会被人工智能所代替。
能在八三年就有这么深刻的认识,王海军对人工智能的理解已经超过了很多美国人,只是他大学时代接触到的相关知识太少,不足以支撑他的眼界,现在王海军去岛国留学,学的就是半导体技术,相信他留学归来之后会给刘琅一个大大的惊喜。
图灵的人工智能概念中就蕴含着数字化、信息化以及大数据的很多雏形,而到了八十年代,美国很多公司都已经进入到了无线通讯领域,最著名的就是美国高通公司。
这家公司跟威尔逊教授也有一些渊源,他们的上市评估就是威尔逊教授的团队做的,为了弄明白什么叫做CDMA,刘琅还给威尔逊解释了半天。
未来的高通公司是全球3G、4G技术研发的顶尖企业,拥有三千多项无线通讯领域的专利技术,向全球数百家制造商提供技术使用授权,覆盖了世界上百分之八十的电信设备和消费电子设备品牌。
说白了,高通公司未来做的业务就是为全球数字化、信息化产业制造硬件,而现在他们做的CDMA技术已经成熟,用不来两年时间,美国的无限通讯就会开始普及,甚至比电脑的普及还要早上一些,就是中国,在九十年代初期,一些“大款”们手里就用上了砖头一样的“大哥大”,平时用来“装逼”,关键时候还能当凶器,当真是一机两用。
由此可以看出,即便是在八十年代的这个时间段,数字化、信息化的苗头也都出现了,刘琅这个时候拿出《数字化生存》这本书也不算太过超前。
当然,刘琅对这本书还是做了很大的改动,消去了很多太过超前的理论。
首先,《数字化生存》中开宗明义,指出未来世界的大趋势是实现从原子到比特的飞跃。
原子是什么?自然是物质世界的组成单位,世间一切有形之物皆由原子组成,当然,现代科学中原子也并非是基本粒子,书里的阐述只是采用普通人熟知的概念。
而比特则是信息世界的组成单位,在这个时代,大多数信息是以原子的形式呈现的,例如报纸、杂志、书籍、录像带等,几千年来大家对此习以为常。
但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即时的电子数据传输将会成为主流的信息传播方式,这种新的形式会帮助信息摆脱时空限制,成为全球共享的资源,为各个领域的人们带来便利,这会反向促进个人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普及。
当人们经由计算机网络相互连接时,地理社区将让位于形形色色基于共同爱好或者理念的电子社区,人们将拥有数字化的邻居,而这种交往无关物理空间,因此,有关群体、民族和国家的许多价值观也将会改变。
以上第一部分内容是刘琅关于数字化和互联网技术普及的一个推导过程,逻辑性相当强,相信普通人也能明白,而接下来第二部分的内容就是硬货了,主要阐述的是围绕信息化技术硬件方面的发展。
美国计算机学界还是程序设计语言、操作系统和网络通信协议的天下
刘琅认为,当时的计算机研究应该把重点完全放在了“如何使计算机更容易为人使用”上,只要把这点弄好,那么这家企业必将在十年内屹立不倒,但是也仅仅是十年时间,十年后的形式就会大不一样。
到那个时候,因为摩尔定律的作用,电脑芯片的功能远远超过现在,这个年代无法想象的工作将会在那个年代轻而易举就能实现,电脑研究的重点也因此改变,不再是“如何使计算机更容易为人使用”,而是“如何使计算机更容易与人相处”,也就是现在刘琅向万安公司提出的电脑发展战略之一。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手机版阅读网址:m.
前世的刘琅在大学时代偶然看过这本书,那时已经是零三年了,距离成书已经过去了将近十年时间,但他依旧没有明白里面的内容,仿佛是在读一本天书,而十年后,也就是一三年,那时他又偶然间读了这本书,这一次终于读懂了这本书,不是他成长了,而是书中所写的内容已经显现在所有人面前,即便是一个小学生也知道互联网是个什么东西了。
也就是说,这本书所写的内容整整超过这个时代将近二十年的时间。
后来刘琅又在很多中国第一代互联网人的回忆录中了解到这本书对他们的影响,甚至很多人就是在国外读了这本书后才真正了解到什么是互联网;什么是信息化;什么是大数据,并且深信书中所写的内容将会在未来某个时段到来,进而投身于互联网时代的浪潮当中,或是被这大浪潮所淘汰,或是真正成为了弄潮儿,建立下自己的一番伟业。
可以说,这本书成了中国第一代互联网企业家的启蒙教材,甚至对二十世纪信息时代的启蒙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刘琅在一年前就凭着自己的回忆把这本书写了出来,但当时并没有交给威尔逊教授。
现在是一九八七年底,距离前世此书的发行还有六七年的时间,在前世的九三年,美国的电脑已经非常普遍了,不说家家都有,起码已经开始广泛应用,就是那个时代的中国,一些中产家庭也配置了电脑,什么286、386型号的电脑,一台价格高达两三万元,普通家庭一年的收入都买不了一台。
在那个电脑开始普及的时代里,这本书一经发行还引起了巨大轰动,可以想象数字化这个概念在那个时代都是新鲜而陌生的,更不用说在一九八七年这个连电脑都还没有普及的年代下,这本书多半会成为一本看不懂的天书,放在角落里无人问津。
但话又说回来,这个时代其实在很多细节方面已经出现了未来互联网的念头,只要抓住这个念头向前延伸,就能推导出一个大时代来。
刘琅还记得两年前自己在沪市牵头成立中芯科技时第一次碰到那位老乡王海军,他在华夏大学学的就是半导体技术,八三年的教材中就有一些关于国外电脑以及图灵的资料,尤其是图灵,在六十年代就提到了人工智能这个概念。
王海军对图灵的研究非常感兴趣,并且在他大学毕业时写下来毕业感言:人类未来终究会被人工智能所代替。
能在八三年就有这么深刻的认识,王海军对人工智能的理解已经超过了很多美国人,只是他大学时代接触到的相关知识太少,不足以支撑他的眼界,现在王海军去岛国留学,学的就是半导体技术,相信他留学归来之后会给刘琅一个大大的惊喜。
图灵的人工智能概念中就蕴含着数字化、信息化以及大数据的很多雏形,而到了八十年代,美国很多公司都已经进入到了无线通讯领域,最著名的就是美国高通公司。
这家公司跟威尔逊教授也有一些渊源,他们的上市评估就是威尔逊教授的团队做的,为了弄明白什么叫做CDMA,刘琅还给威尔逊解释了半天。
未来的高通公司是全球3G、4G技术研发的顶尖企业,拥有三千多项无线通讯领域的专利技术,向全球数百家制造商提供技术使用授权,覆盖了世界上百分之八十的电信设备和消费电子设备品牌。
说白了,高通公司未来做的业务就是为全球数字化、信息化产业制造硬件,而现在他们做的CDMA技术已经成熟,用不来两年时间,美国的无限通讯就会开始普及,甚至比电脑的普及还要早上一些,就是中国,在九十年代初期,一些“大款”们手里就用上了砖头一样的“大哥大”,平时用来“装逼”,关键时候还能当凶器,当真是一机两用。
由此可以看出,即便是在八十年代的这个时间段,数字化、信息化的苗头也都出现了,刘琅这个时候拿出《数字化生存》这本书也不算太过超前。
当然,刘琅对这本书还是做了很大的改动,消去了很多太过超前的理论。
首先,《数字化生存》中开宗明义,指出未来世界的大趋势是实现从原子到比特的飞跃。
原子是什么?自然是物质世界的组成单位,世间一切有形之物皆由原子组成,当然,现代科学中原子也并非是基本粒子,书里的阐述只是采用普通人熟知的概念。
而比特则是信息世界的组成单位,在这个时代,大多数信息是以原子的形式呈现的,例如报纸、杂志、书籍、录像带等,几千年来大家对此习以为常。
但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即时的电子数据传输将会成为主流的信息传播方式,这种新的形式会帮助信息摆脱时空限制,成为全球共享的资源,为各个领域的人们带来便利,这会反向促进个人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普及。
当人们经由计算机网络相互连接时,地理社区将让位于形形色色基于共同爱好或者理念的电子社区,人们将拥有数字化的邻居,而这种交往无关物理空间,因此,有关群体、民族和国家的许多价值观也将会改变。
以上第一部分内容是刘琅关于数字化和互联网技术普及的一个推导过程,逻辑性相当强,相信普通人也能明白,而接下来第二部分的内容就是硬货了,主要阐述的是围绕信息化技术硬件方面的发展。
美国计算机学界还是程序设计语言、操作系统和网络通信协议的天下
刘琅认为,当时的计算机研究应该把重点完全放在了“如何使计算机更容易为人使用”上,只要把这点弄好,那么这家企业必将在十年内屹立不倒,但是也仅仅是十年时间,十年后的形式就会大不一样。
到那个时候,因为摩尔定律的作用,电脑芯片的功能远远超过现在,这个年代无法想象的工作将会在那个年代轻而易举就能实现,电脑研究的重点也因此改变,不再是“如何使计算机更容易为人使用”,而是“如何使计算机更容易与人相处”,也就是现在刘琅向万安公司提出的电脑发展战略之一。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手机版阅读网址: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