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炎山官位虽然不及崔焕之,但自持家族底蕴,却是丝毫不惧,而且在年纪上,他比崔焕之还要大了不少,被一个小辈训斥,他心中自然也是有火气。
“崔大人,我只是就事论事,莫非楚大人他身居高位,就不准人评论监督了?便是太宗圣祖当年也说过,他执掌圣朝,下属官员,都可批评指正,难道说,楚大人他比太宗圣祖还要霸道?”诸葛炎山这时候有些耍赖,更是偷换概念,不过其口才还是相当了得。
崔焕之脸色一沉,还要说话,但似乎听到传音,终于是忍住了。
首辅阁仙座之上,楚弦这时候道:“诸葛大人如此关心本官健康,且本官说无恙你又不信,要说没有目的,谁会相信?诸葛大人还以太宗圣祖举例,无非就是证明你是有理有据,可质疑上官,本就是不尊之举,更何况还是穷追猛打,无理狡辩,本官刚已给你面子,当众表态,声明身体无恙,同样的话,本官不想再说第二次,你几次三番质疑,便是不信本官,不信首辅阁其他官员,如此胡搅蛮缠,实在有失官体。念你年事颇高,这次不治你的罪,若是再无理狡辩,扰乱朝会,必然重罚。”
这话一出,整个朝会上安静的落针可闻。
楚弦官势之大,让下面的官员都透不过气来,尤其是诸葛炎山,此刻他脑袋都是蒙的,他没想到,楚弦居然会不给他诸葛家族面子,当着所有人的面训斥自己。
简直岂有此理。
诸葛炎山历来得意,一来他出身名门,诸葛家曾经辉煌无比,和杨家能比肩,并列京州两大官家世族,风光无限,即便是近年来没落了,他也瞧不上那些草根官员。
这是他骨子里带的骄傲。
可今天,楚弦这个他眼中的草根官员,走了狗屎运上台的家伙,居然敢当众羞辱他,这自然是让诸葛炎山心中怒火跳动,难以压制。
不过诸葛炎山毕竟还有一丝理智,他虽然愤怒,却是明白楚弦现在位高权重,自己之前的质疑,的确是有些耍无赖,人家已经表态,却依旧质疑,不依不饶,人家现在有资格和自己撕破脸,可自己不行。
毕竟是久经官场,诸葛炎山还是清楚适可而止,尤其是在这种情况下,他如果再说话,楚弦真的会治他的罪。
憋着怒气,诸葛炎山是只能偃旗息鼓,丢人现眼的退了回来。
另外一边,诸葛洪见到诸葛炎山就这么‘送了’,也是暗中叹了口气,他还指望这老家伙一怒之下做出一些出格的举动,到时候肯定会倒霉,没想到这老家伙还真能忍。
只不过今天这一出,诸葛炎山已经是大大的失分了。
实际上楚弦能出席这一次朝会,就冲着这一点,就已经是得到了首辅阁高层的认可,若是真的聪明,就应该再不提巫咒的事情,而诸葛炎山想要火中取栗,想要谋求利益,所以铤而走险,觉得可以全身而退,结果是自取其辱,虽然结果没有达到诸葛洪的预期,但经过这一么一下,诸葛家的衰败,会更加的快速。
楚弦也没有穷追猛打,看似这件事就此作罢,但谁都知道,诸葛炎山今天是事情办砸了,以后楚弦地位越高,他们诸葛家,就更没有可能再有出头之日。
接下来朝会继续。
楚弦没打算再说话,今天参加朝会也只是一个表态,让官场知道自己无恙归来,有这一点就够了。
至于如何拿回属于自己的职权,楚弦也有打算,这种事情下面解决就可以,没有必要拿到朝会上来说,这一点自知之明楚弦还是有的。
可是让楚弦没想到的,他不打算说这件事,却有人打算挑出来。
就在朝会最后阶段,户部右侍郎刘季温这时候开口道:“有件事,正好趁着这次朝会来定一下。”
刘季温也是首辅阁成员,仙官修为,平日里,这人很少开口,不过没人会轻视他,毕竟这位户部右侍郎在职的年份已经超过四十年,就算是进入首辅阁,也是时日很长,资历不低。
那边户部尚书估摸也不清楚刘季温要说什么,此刻开口道:“刘侍郎要说的是什么事?”
刘季温微微一笑:“小事,不过是和楚侍郎有关系。之前楚侍郎闭关,暂时由我处置户部相关职权,如今楚侍郎回来,自然是要移交一些职权。”
此话一出,倒是让不少人一愣。
这历来,官员都习惯于将权力牢牢掌控在手里,就算是应该移交,也是一点一点往外扣,哪里见过这么主动的?
楚弦也是诧异,这件事明显透着怪异,楚弦并不相信刘季温会这么好心,不过眼下也只能静观其变,看这刘季温究竟要做什么。
果然,紧接着刘季温便取出一份文卷道:“我已将户部一些职权整理成册,交出一部分给楚侍郎,以后就劳烦楚侍郎多多费心了,我能轻松一些。”
说完,将文册递交给户部尚书。
毕竟这件事是要户部尚书来做主敲定的,而户部尚书接过那文卷只是扫了一眼,便是眉头微跳。
显然,这文卷之内的内容,肯定是有猫腻的。
户部尚书统管户部,下面如何分工,他自然是有决断权的,刘季温递上的,明显是有问题,简单来说,职权大的肥差,都被刘季温牢牢掌控在手里,只有一些不痛不痒且有些麻烦又权力不大的,都被分出来,要移交给楚弦。
倒不能说这些活儿不好干,只能说,麻烦多,而且劳心劳力又讨不到什么好处。
在这个场合,户部尚书也不好多说,而且说实话,楚弦虽然不差,但他显然还是更信任刘季温,所以想了想,也就将文卷递给楚弦,道:“楚侍郎,你看看如何?”
他的打算,是让楚弦自己来决定。
若是楚弦觉得憋屈,觉得刘季温是将一些吃力不讨好的活儿交给他,表达出不满什么的,他倒是可以从中调解一些,让刘季温吐出一些肥差出来,毕竟他可不想自己手下的两位侍郎闹的不可开交。
甚至于,户部尚书已经是快速想好了一会儿的说词,就先说刘季温几句,毕竟刘季温这一次的吃相有些太难看了,明眼人一看就能看出来,这就像是一桌子菜,你刘季温先将好吃的都划拉到他自己的碗里,留下的都是一些不好的东西,换谁都会生气,都会难以接受。
只是让户部尚书万万没想到的是,楚弦只是稍微看了一下文卷,居然是点头道:“这么划分职权,我没意见。”
啥?
户部尚书绝对是愣住了,他瞪着眼睛,看了看楚弦,想了想觉得对方压根儿没仔细看,要么就是不了解户部这边的情况,不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所以良心驱使他开口道:“楚侍郎,你还是好好看看,毕竟这以后关系到你们二人的职权划分,若是有什么想法,可以直接提出来,我这个尚书还是能帮你协调协调的。”
这已经是在好心的提醒楚弦,就是告诉楚弦,这么分工,那是吃力不讨好,应该谋求的一些好处,还是要讨要的,不能全便宜了刘季温。
谁料到楚弦低头又看了看,还是道:“尚书大人,我觉得没问题,就这么定吧。”
嘶!
户部尚书这一次确认,楚弦不是开玩笑,对方是认真的。可他看不出来,这些活儿并不好看,而且毫无油水吗?
户部的职权,基本可以分为财赋、仓官、银库、户籍、土地、各项支出、库管出纳、钞纸(货币)、市舶、鱼盐、茶钞课税、仓科、潜运、军储出纳,仓场粮储。
这里面最肥的,自然是财赋、市舶、鱼盐、茶钞课税,这都是收钱的行当,而且权势很大,各地规矩,都得是户部这边来定,而且有监管之权,一般来说,每年各州地走一趟,那绝对是能大捞一笔,而且风光,轻松。
相对于其他的,就不太舒服了,事情又多,还容易出事。
如果出了事,当然是要担责任,每年户部下面的官员,因为这些事情出了事的,被治罪的不在少数,掉脑袋的都有不少,光是这些事情,主管的侍郎肯定是会焦头烂额,还少不了担责任,扣俸禄。
虽说官位坐到这个位置,根本就不在乎那一点俸禄,可问题是丢不起这个人,以前主管这些事物的侍郎,成天是唉声叹气,事情办不好,又如何有晋升的机会?
所以这种事情,只要细想,就会知道刘季温是没安好心,楚弦怎么会看不出来?
户部尚书不相信楚弦是个傻子,如果是傻子,也做不到今天这种官位,那就只能说,楚弦看出来了,却依旧同意了。
这就有些耐人寻味了。
不过既然楚弦愿意,那就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他这户部尚书该提醒的也提醒了,既然如此,那就这么定了。
当下,户部尚书道:“既然楚侍郎同意,那就暂时先按照这个职权分工来走吧,不过若是以后有什么难处,尽管提出来。”
“崔大人,我只是就事论事,莫非楚大人他身居高位,就不准人评论监督了?便是太宗圣祖当年也说过,他执掌圣朝,下属官员,都可批评指正,难道说,楚大人他比太宗圣祖还要霸道?”诸葛炎山这时候有些耍赖,更是偷换概念,不过其口才还是相当了得。
崔焕之脸色一沉,还要说话,但似乎听到传音,终于是忍住了。
首辅阁仙座之上,楚弦这时候道:“诸葛大人如此关心本官健康,且本官说无恙你又不信,要说没有目的,谁会相信?诸葛大人还以太宗圣祖举例,无非就是证明你是有理有据,可质疑上官,本就是不尊之举,更何况还是穷追猛打,无理狡辩,本官刚已给你面子,当众表态,声明身体无恙,同样的话,本官不想再说第二次,你几次三番质疑,便是不信本官,不信首辅阁其他官员,如此胡搅蛮缠,实在有失官体。念你年事颇高,这次不治你的罪,若是再无理狡辩,扰乱朝会,必然重罚。”
这话一出,整个朝会上安静的落针可闻。
楚弦官势之大,让下面的官员都透不过气来,尤其是诸葛炎山,此刻他脑袋都是蒙的,他没想到,楚弦居然会不给他诸葛家族面子,当着所有人的面训斥自己。
简直岂有此理。
诸葛炎山历来得意,一来他出身名门,诸葛家曾经辉煌无比,和杨家能比肩,并列京州两大官家世族,风光无限,即便是近年来没落了,他也瞧不上那些草根官员。
这是他骨子里带的骄傲。
可今天,楚弦这个他眼中的草根官员,走了狗屎运上台的家伙,居然敢当众羞辱他,这自然是让诸葛炎山心中怒火跳动,难以压制。
不过诸葛炎山毕竟还有一丝理智,他虽然愤怒,却是明白楚弦现在位高权重,自己之前的质疑,的确是有些耍无赖,人家已经表态,却依旧质疑,不依不饶,人家现在有资格和自己撕破脸,可自己不行。
毕竟是久经官场,诸葛炎山还是清楚适可而止,尤其是在这种情况下,他如果再说话,楚弦真的会治他的罪。
憋着怒气,诸葛炎山是只能偃旗息鼓,丢人现眼的退了回来。
另外一边,诸葛洪见到诸葛炎山就这么‘送了’,也是暗中叹了口气,他还指望这老家伙一怒之下做出一些出格的举动,到时候肯定会倒霉,没想到这老家伙还真能忍。
只不过今天这一出,诸葛炎山已经是大大的失分了。
实际上楚弦能出席这一次朝会,就冲着这一点,就已经是得到了首辅阁高层的认可,若是真的聪明,就应该再不提巫咒的事情,而诸葛炎山想要火中取栗,想要谋求利益,所以铤而走险,觉得可以全身而退,结果是自取其辱,虽然结果没有达到诸葛洪的预期,但经过这一么一下,诸葛家的衰败,会更加的快速。
楚弦也没有穷追猛打,看似这件事就此作罢,但谁都知道,诸葛炎山今天是事情办砸了,以后楚弦地位越高,他们诸葛家,就更没有可能再有出头之日。
接下来朝会继续。
楚弦没打算再说话,今天参加朝会也只是一个表态,让官场知道自己无恙归来,有这一点就够了。
至于如何拿回属于自己的职权,楚弦也有打算,这种事情下面解决就可以,没有必要拿到朝会上来说,这一点自知之明楚弦还是有的。
可是让楚弦没想到的,他不打算说这件事,却有人打算挑出来。
就在朝会最后阶段,户部右侍郎刘季温这时候开口道:“有件事,正好趁着这次朝会来定一下。”
刘季温也是首辅阁成员,仙官修为,平日里,这人很少开口,不过没人会轻视他,毕竟这位户部右侍郎在职的年份已经超过四十年,就算是进入首辅阁,也是时日很长,资历不低。
那边户部尚书估摸也不清楚刘季温要说什么,此刻开口道:“刘侍郎要说的是什么事?”
刘季温微微一笑:“小事,不过是和楚侍郎有关系。之前楚侍郎闭关,暂时由我处置户部相关职权,如今楚侍郎回来,自然是要移交一些职权。”
此话一出,倒是让不少人一愣。
这历来,官员都习惯于将权力牢牢掌控在手里,就算是应该移交,也是一点一点往外扣,哪里见过这么主动的?
楚弦也是诧异,这件事明显透着怪异,楚弦并不相信刘季温会这么好心,不过眼下也只能静观其变,看这刘季温究竟要做什么。
果然,紧接着刘季温便取出一份文卷道:“我已将户部一些职权整理成册,交出一部分给楚侍郎,以后就劳烦楚侍郎多多费心了,我能轻松一些。”
说完,将文册递交给户部尚书。
毕竟这件事是要户部尚书来做主敲定的,而户部尚书接过那文卷只是扫了一眼,便是眉头微跳。
显然,这文卷之内的内容,肯定是有猫腻的。
户部尚书统管户部,下面如何分工,他自然是有决断权的,刘季温递上的,明显是有问题,简单来说,职权大的肥差,都被刘季温牢牢掌控在手里,只有一些不痛不痒且有些麻烦又权力不大的,都被分出来,要移交给楚弦。
倒不能说这些活儿不好干,只能说,麻烦多,而且劳心劳力又讨不到什么好处。
在这个场合,户部尚书也不好多说,而且说实话,楚弦虽然不差,但他显然还是更信任刘季温,所以想了想,也就将文卷递给楚弦,道:“楚侍郎,你看看如何?”
他的打算,是让楚弦自己来决定。
若是楚弦觉得憋屈,觉得刘季温是将一些吃力不讨好的活儿交给他,表达出不满什么的,他倒是可以从中调解一些,让刘季温吐出一些肥差出来,毕竟他可不想自己手下的两位侍郎闹的不可开交。
甚至于,户部尚书已经是快速想好了一会儿的说词,就先说刘季温几句,毕竟刘季温这一次的吃相有些太难看了,明眼人一看就能看出来,这就像是一桌子菜,你刘季温先将好吃的都划拉到他自己的碗里,留下的都是一些不好的东西,换谁都会生气,都会难以接受。
只是让户部尚书万万没想到的是,楚弦只是稍微看了一下文卷,居然是点头道:“这么划分职权,我没意见。”
啥?
户部尚书绝对是愣住了,他瞪着眼睛,看了看楚弦,想了想觉得对方压根儿没仔细看,要么就是不了解户部这边的情况,不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所以良心驱使他开口道:“楚侍郎,你还是好好看看,毕竟这以后关系到你们二人的职权划分,若是有什么想法,可以直接提出来,我这个尚书还是能帮你协调协调的。”
这已经是在好心的提醒楚弦,就是告诉楚弦,这么分工,那是吃力不讨好,应该谋求的一些好处,还是要讨要的,不能全便宜了刘季温。
谁料到楚弦低头又看了看,还是道:“尚书大人,我觉得没问题,就这么定吧。”
嘶!
户部尚书这一次确认,楚弦不是开玩笑,对方是认真的。可他看不出来,这些活儿并不好看,而且毫无油水吗?
户部的职权,基本可以分为财赋、仓官、银库、户籍、土地、各项支出、库管出纳、钞纸(货币)、市舶、鱼盐、茶钞课税、仓科、潜运、军储出纳,仓场粮储。
这里面最肥的,自然是财赋、市舶、鱼盐、茶钞课税,这都是收钱的行当,而且权势很大,各地规矩,都得是户部这边来定,而且有监管之权,一般来说,每年各州地走一趟,那绝对是能大捞一笔,而且风光,轻松。
相对于其他的,就不太舒服了,事情又多,还容易出事。
如果出了事,当然是要担责任,每年户部下面的官员,因为这些事情出了事的,被治罪的不在少数,掉脑袋的都有不少,光是这些事情,主管的侍郎肯定是会焦头烂额,还少不了担责任,扣俸禄。
虽说官位坐到这个位置,根本就不在乎那一点俸禄,可问题是丢不起这个人,以前主管这些事物的侍郎,成天是唉声叹气,事情办不好,又如何有晋升的机会?
所以这种事情,只要细想,就会知道刘季温是没安好心,楚弦怎么会看不出来?
户部尚书不相信楚弦是个傻子,如果是傻子,也做不到今天这种官位,那就只能说,楚弦看出来了,却依旧同意了。
这就有些耐人寻味了。
不过既然楚弦愿意,那就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他这户部尚书该提醒的也提醒了,既然如此,那就这么定了。
当下,户部尚书道:“既然楚侍郎同意,那就暂时先按照这个职权分工来走吧,不过若是以后有什么难处,尽管提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