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大丰农机厂的数据,目前全国在用的各类农业机械数量如下。 看最新最全”北鸭子湖地区定西堡外,农业部副部长郑斌的秘书手捧一叠资料,正一本正经地说着数据:“马拉小麦收割机72台、马拉苜蓿收割机49台、马拉大豆收割机35台、马拉玉米收割机18台、脱粒机145台、扬谷机60台、播种机11台,其中95%的机械为畜力,4%为手动,只有约1%是蒸汽动力机械。”
    “蒸汽动力机械何其难也,蒸汽机如何道:“大丰农机厂试生产的蒸汽拖拉机完全失败,根本没有任何实用价值,不但我们农业系统的人看不上眼,农民用户们也看不上眼。”
    郑斌嘴里说到的蒸汽动力机械主要指的是蒸汽拖拉机。由于缺少有色金属的冶炼,拖拉机的蒸汽动力系统中无论是锅炉还是气缸的材质都不是很理想,因此无法做到蒸汽机小型化、轻量化,所以使用现有材质制造出来的蒸汽拖拉机不但质量极不可靠,而且也傻大黑粗,根本没有实用意义。可以说,农业部花费大量资金搞出来的所谓蒸汽拖拉机目前看来是完全失败了,搞出来的两台样车已经被锁进了仓库,权当给以后做类似的机械搞了技术储备吧。
    其实也不怪农业部花费巨资却搞出了这么一个失败玩意儿。实在是他们根本不清楚历史上蒸汽拖拉机的鸡肋形象,这种在后世19世纪中后期被发明出来的动力机械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败品。质量低劣、可靠性差、笨重、操作复杂等负面评价是它的标签,这种机器一直到19世纪末才在北美一些较为干燥的农场上才获得了成功。但在北美大部分地方却未能获得青睐——因为它的自重极大因此只能在干旱坚硬的土地上工作;而在欧洲。这种动力机器更是完全失败。欧洲人因为这种机器的笨重和不灵活而拒绝使用,很多人认为其是不切实际的东西,因此在欧洲的使用量甚至还不如人口稀少的北美。
    因此,可以说在拖拉机的早期,即蒸汽拖拉机时代,这种设备彻头彻尾地失败了,几乎没有任何实际使用价值。而等到拖拉机获得成功,那却已经是内燃机时代了。内燃机的发明拯救了拖拉机。它使得拖拉机自重迅速降低,因此机器也变得比以往更加灵活、更加轻便,使用也更加简单,因此一举在欧洲及美洲打开了市场,然后逐渐风靡全世界。
    东岸农业部之前确实搞出过蒸汽拖拉机的样机,但这种设备在降雨丰富的东岸大草原及鸭子湖流域根本无法使用。但凡拖拉机行经的地方,耕地往往遭到破坏,损失较大。再加上农村也缺少供重型蒸汽拖拉机行走的道路,普通的泥土路根本经不起这种大家伙走几次就报销了。而且在使用的时候农民们还要不停地用大马车将大量燃煤和淡水运到田地边,然后再吃力地将这些煤水运到蒸汽拖拉机边以供使用。这其间耗费的人力物力精力简直大到了没边,实际使用成本特别高昂。几乎每个用过的人都对它进行了否定,因此这种笨重的农业机械很快便被打入了冷宫,就如同它历史上在欧洲和美国大部分地区受到的冷遇一样。
    不过蒸汽拖拉机受到冷遇,但另一种比蒸汽拖拉机还要原始的蒸汽犁却意外地获得了成功。这种设备得原理很简单,即通过绞盘上的绳索牵引铁犁在田地内翻耕,绳索可由锚定的滑轮不断地改变位置,从而可以翻耕很长一段时间才需要移动蒸汽机。这极大地避免了蒸汽机在松软的土地上移动不便的劣势,使得这种蒸汽绳索牵引犁的实用性大大增强。
    据东岸农业部统计,这种蒸汽犁的耕地效率是马的三到五倍,如果是深耕的话效率还要更高,而且所耗费的成本却与马相差无几,甚至可能还要更少一些,这无疑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目前首都东方县定远乡的大型国营内就使用了几套这种设备,使用下来据反馈非常不错,因为这种设备无需车轮在田间行驶,设备本身也不会碾压破坏土壤,犁起地来效率还非常高,因此几乎从一面世开始就受到了大伙的青睐。
    也许这种设备唯一的缺点就是太贵了,以至于小农小户们根本买不起,目前也就只有国营农场这种财大气粗的单位才能够购买了。不过随着农业部“农机下乡”活动的深入推广,也许在不远的将来就会出现相当数量的农机租赁公司来购买这种设备。
    历史上这种设备在18世纪中后期被发明出来后立刻在英国、德国这两个大量使用农业机械的国家获得了推广,尤其是德国,1882年的时候才只有836台蒸汽犁,而到了1895年的时候已经有了1696台,而到1907年时数量已经暴增到2995台;而同时期的法国大概有几百台,奥地利1902年的调查数据表明有383个农场使用蒸汽犁。而与此相对应的是,这些国家中蒸汽拖拉机的使用量极少,除了英国有一些外其他国家几乎完全遗忘了这种机械。
    “蒸汽犁就目前的使用状况看来,这是部里一项极为划算的发明创造。”听到自己的老大慨叹蒸汽动力机械生产、研发的困难,郑斌的秘书不由得提起了蒸汽犁,只听他说道:“这种机器的适用性非常广。前些日子我听说交通部和国家铁道总局对这种新机器也非常感兴趣,因为他们发现这种设备在挖排水沟及清理地面杂物时也非常‘有天赋’,以前需要很多人工的活计现在只需要开工机器一小会儿就完成了。因此,他们决定购买一些这种设备到城市建设、铁道/公路建设上去使用,想必能大大节省他们的工作量。”
    “呵呵。”郑斌闻言微微一笑,说道:“咱农业部好歹终于有向兄弟部门输出的装备了,不容易啊。算了,不说这个了,咱们继续向前,到码头上乘坐船只到对岸的北方植物园里看看。”
    郑斌今天是和自己的秘书、随从等人来到北方视察这里的农业收获状况的。他们刚刚从平安县过来,那里虽然是工业重镇,但依然有一些农田在耕种,由于当地肥沃的土地和良好的灌溉条件,即便在没有严格施行三茬轮作制度的情况下,该地的小麦亩产依然达到了100斤左右,形势较为喜人。
    而从平安县离开后,郑斌等人又顺便来到定西堡一带转转,今年执委会在这里一气规划了好几个城镇。他们除了在北方植物园(圣热罗尼莫)规划数量不少的村庄,以形成一个定居点外,还在后世巴西塔夸里河沿岸的卡马拉将军镇、塔夸里镇以及南面多斯拉托斯河畔的多斯拉托斯镇三地各设了一个定居点,并分别命名为平西堡、塔夸里堡以及大鼠堡(ratos意译)。
    这三个新定居点将各有两千新移民到来,这里的农业条件尚可——甚至可以说不错——灌溉取水也非常方便。等东岸人在这三处收拾完毕并扎下根来后,这些新定居点与原定西堡、北方植物园连成一片,将来定西县的雏形也就出来了。等到定西县能够自给且有一定的工农业基础后,东岸人便可以此为跳板,继续向雅库伊河、塔夸里河、大鼠河流域扩展,将这一大片肥沃的土地彻底掌控在东岸人的手心里。
    郑斌等人很快便渡河来到了北方植物园内。农业部这几年来几乎每月都要往这里投入大约五千元的资金以维持其日常科研、育种工作,可谓是不惜血本,而他们拿出的成绩却也还算是马马虎虎。除了将大量从别处搜集来的植物种子在园内各种人工环境下进行模拟培育、选种外,该植物园今年最拿得出手的成果自然就是培育出了高产48小麦种子以及高糖48甜菜种子。
    其中,高产48种子是该园在继承了原首都农技站十多年的研发基础上继续深入开发数年,才得到的一种杂交良种。该种子在植物园内的小环境实验田(按三茬轮作制度模拟)已经连续耕种了三年,平均亩产在180斤以上,比传统的小麦种子产量高了15%左右,几乎轰动了整个农业系统。也许这种种子唯一的缺点就是种子退化速度极快,需要每年培育、优选种子后再出售给农民们,因此就目前来说还没到大规模推广的时候,农业部首先需要做的是扩大各县乡的种子生产基地。
    今年据农业部根据反馈回来的情况估算,全国小麦总产量大概在4.7万吨以上,平均亩产约104斤。如果这个数字再能上浮15%的话,按照去年出售给荷兰人的小麦价格,差不多就是28万元的经济效益,绝对值得农业部花血本去进行准备了。
    而至于另外那个名为高糖48的甜菜种子,就没有高产48小麦种子这么引人瞩目了。因为这种种子的含糖率仍然极为有限——虽然已经比欧洲的甜菜种子高了十倍以上——需要继续进行育种工作。要知道当年欧洲人可是花费了一百多年时间才断断续续地挑选、培育出了含糖率高的甜菜种子(也就是说这个年代的甜菜根茎部的含糖率并不高),因此若想达到在国内大规模推广甜菜的程度,这种种子仍需继续进行深入培育。u

章节目录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孤独麦客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孤独麦客并收藏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