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四章 西印度洋(三)
三月下旬的北印度洋依旧是东北风占了主流,艾希托上尉指挥的“鲣鱼”号炮舰护卫着几艘东非运输公司的商船刚从红海返航。
他们是去年秋天(北半球的秋天)从新华港北上的,在奥斯曼帝国的苏伊士港足足停留了半年之久。之所以如此,主要还是奥斯曼人组织货源的速度太慢了,以至于他们一直等到现在才有机会返航——如果再晚上半个多月的话,北印度洋的洋流和风向又将产生巨大的变化,届时任何沿着红海向南航行的举动,势必都会遇到巨大的阻力,他们就是不想继续留在苏伊士港也不可能了。
几艘船上装载的商品五花八门,小到椰枣、葡萄干等食品,大到马匹、骆驼等牲畜,可谓是应有尽有。当然了,货物当中必不可少的是奥斯曼人转售而来的斯拉夫奴隶,也正是这些奴隶的失期才使得东非运输公司船队的行程一拖再拖,以至于最后差点走不了了,不过最后总算是赶上了末班车,运气还不错。
从奥斯曼帝国进口奴隶的生意,多年来一直是东岸人平衡双边贸易的重要手段(当然不可能做到完全平衡,奥斯曼仍然在年复一年地向东岸输出贵金属),无论是本土还是新华夏岛,每年多多少少都会进口一些,以填补各地劳动力的匮乏。这批从奥斯曼进口的八百名特兰西瓦尼亚奴隶多为青壮年男子,乃国营棉花种植园订购,打算先运到棉河两岸修建水利灌溉设施,然后再分配到各种植园内修理地球。
船队中途在吉布提港短时间停留了一下,给留住那里的两百余东岸士兵和工程技术人员送了一些牛羊和小麦,以支持他们继续在当地捕捉黑人开采钾盐,这是东岸国内急需的战略物资,不可轻忽——目前本土对吉布提殖民地的要求是每年提供“至少一船”钾盐,这个要求说实话并不高,该地足矣轻松完成,前提是物资补给相对充足。
在吉布提停靠后的船队没有再在中途逗留,而是指着沿着东非海岸南下,一路上顺风顺水,速度极快,3月20日就越过了蒙巴萨岛,然后在桑给巴尔岛西海岸下锚驻泊。
东岸人设在岛上的据点位于西海岸,后世的桑给巴尔城附近,名曰“层拔港”,而桑给巴尔岛也被顺理成章地命名为层拔岛,据说名称源自东岸人祖上的称呼,意大利裔出身的艾希托上尉对此也不确定是真是假。
层拔岛的人口数量原本是颇为不少的,不过多年以来因为葡萄牙人与阿曼人在此的争夺,以及东岸殖民者来到后的大肆捕杀,岛上的土著黑人数量锐减到了一万以下,以阿曼人为代表的穆斯*林商人更是被“礼送出境”,让马斯喀特苏丹国的赛义夫苏丹是又惊又怒,连连斥责东岸人破坏了两国间原本几位和谐的外交关系。
不过,对于层拔岛这种战略地位甚为重要的岛屿来说,东岸人是怎么都不会让给外国人的就是了。你阿曼人心里再不爽也得给我受着,否则大家摆开阵势来干一架,看看到底谁的拳头硬——在多年来于西印度洋作威作福的葡萄牙海上势力被打垮后,新的霸主已经浮出水面,阿曼人若不想日后遭到不可挽回的损失,这个时候还是低调点微妙,只不过很多时候人们都无法正确且理性地看待局势罢了。
在东岸人赶走阿曼势力,并在桑给巴尔城的原址修建炮台、海关大楼、监狱(其实是个奴隶集中营)、军营和道观的时候,他们就彻底断绝了与东岸之间的绝大部分贸易,曾经兴盛一时的波斯女奴贸易也彻底成为了历史,整个西北印度洋的局势陷入到了非常紧张的状态之中——阿曼人驾驶着从新华造船厂订购的武装商船(运输船改造而成),一路从摩加迪沙等地南下,统战当地土著王公的同时,未必也没有向东岸人示威的意味在内。
东岸人对他们的这种行为嗤之以鼻,根本就当做没看见,反正只要他们没碍着自己什么事,那么就不去理会,而是专注于自己手头的工作,比如如何更好地将东非大陆变成自己的提款机,而层拔岛便是东岸人选好的一个突破口。
根据国家情报总局多年来调查汇总的信息得知,东非斯瓦西里海岸的贸易大致可划分为两个大区,即南北两个大区。北方大区以后世的肯尼亚、坦桑尼亚及索马里一部为主,南方大区则以莫桑比克及内陆的津巴布韦高原为主,东岸人占领的层拔岛无疑是面向北方大区的,即他们强制要求附近所有城邦均不得再擅自与外国进行贸易,所以对外的交易都必须集中到层拔岛来进行,以便东岸人的海关能够对其征税。
至于说南方大区的贸易,东岸人目前也设立了一个暂时的贸易地点,即从葡萄牙人手里夺取的义成港,这也是义成地区专员邱海洋极力争取来的“福利”。
毫无疑问东岸人的这种“蛮横霸道的行为”是要受到斯瓦西里海岸大多数人所抵制的,无论是活跃无比的阿曼人、驻守蒙巴萨岛并控制了相当一批土著酋长的葡萄牙人,还是当地的土著军阀或王公,一开始对此都极为不满,并且丝毫没有前来层拔岛或义成港进行交易的任何打算。
面对这种局面,早就做好准备的海军第二舰队无需动员,第一时间便派出了多艘战斗舰只,在斯瓦西里海岸附近进行巡弋,重点拦截、抓捕没有完税证明(需要到层拔岛或义成港海关开具)的各国船只,印度的、葡萄牙人、阿曼的、波斯的、乃至荷兰的商船都抓了个遍,虽然不排除仍有走私(事实上这是无法杜绝的),但却极大提高了走私者的成本,使得他们开始认真考虑是不是要真的到层拔岛或义成港去缴纳关税,以便求个平安。
艾希托上尉此刻驻泊的层拔港内就有着不少来自印度、波斯、阿拉伯的商船,他们带来中东的牲畜、干果、毛织物(挂毯或地毯),印度的宝石、香水、染料、硝石和香料,波斯的瓷器、瓷砖和生丝,来交换东岸人的部分工业品以及东非大陆的商品。
所有贸易都必须在层拔港内的贸易市场进行,东岸海关对进口和出口分别征收5%的关税,一来一去什么也不干就抽走了一成的税款,这钱赚得太也轻松——据层拔岛海关统计的数据,去年一年他们共征收到了总计7.4万元的进出口关税,非常惊人,当然这个数字还大有潜力可挖,因为很显然仍有大量来自中东和印度的商人在层拔岛之外进行贸易,这部分税款都流失掉了。
东岸人除了坐收税款外,很多时候自己也是会下场进行贸易的,因为北斯瓦西里海岸出产的象牙、高级毛皮、犀牛角、草药等商品也是东岸所急需的,更别提还有贸易额占据最大份额的奴隶贸易呢——当地土邦酋长将抓来的战俘出售给东岸,以换取诸如纺织品、药品、铁器、武器、蔗糖等商品回去,而东岸人则将这些奴隶统一运回新华夏岛的国营棉花、甘蔗种植园充作苦力,端地是一门好生意。
与层拔港相比,义成港贸易主要面对莫桑比克和津巴布韦地区,尤其是建立在津巴布韦高原上的马塔帕王国,每年出产大量的黄金,早就为东岸人所眼红了。这次他们在近海打击所谓的走私船,就是为了逼迫内陆的商人不再前往葡萄牙人控制下的索法拉进行贸易,转而到东岸人的义成港进行货物交割,以便攫取巨额利润。
要知道,在这个年代,马塔帕王国每年向外出口的黄金超过一吨,黄金采掘几乎已成马塔帕王国及附近说绍纳语的土著部族居民的主要业务活动。他们有的在矿洞里挖金子,有的在河里淘沙金,黄金产区几乎遍布整个津巴布韦高原。而更奇妙的是,黄金在当地的社会中却并不是什么货币,只是简单的货物罢了,一般用来交换从沿海运输进内陆的生活必需品——这样“呆傻”的土人,可不就是文明世界奸商们的最爱么!
东岸人对产自津巴布韦的黄金留意许久了。这两三年来不断出动军舰扫荡斯瓦西里海岸,就是为了断绝这些港口的海外贸易,使其不得不求助于掌握诸如布匹等货源的东岸人,并最终将大部分黄金和象牙都运输到义成港来进行交换。
他们的努力目前已经稍稍收到了一点成效,盖因布匹在寒冷的津巴布韦高原是必需品,但当地的产量却又严重不足,以往都是靠从印度进口棉布老解决的,这会印度商船因为东岸人在沿海的疯狂扫荡而大为减少,葡萄牙人从他处运来的布匹数量也非常稀少,搞来搞去最后只能向东岸人采购棉布和呢绒制品,顺便将大量黄金、象牙和毛皮送到了东岸人手里。
而东岸人引导(虽然是用武力“引导”)各国商船前往层拔岛进行贸易的原因,除为了收税抽成之外,也不无推销本国工业品的因素在内。比如,原本在东非海岸销量极好的印度棉布——主产自古吉拉特和科罗曼德尔,这两地从水稻种植中获得了大量剩余粮食,因此有充足的劳动力被农业中被解放出来,可以从事制造业——就被产自平安织造厂的东岸棉布给打败了,这不仅仅是因为东岸棉布的价格不比印度布高多少,更是因为东岸人在当地极为强势的地位,使得贩卖棉布而来的印度商人有些战战兢兢,最后干脆慢慢被挤出了这个市场。
当地人拿来与东岸进行贸易的商品非常多样,但最多的还是象牙、黄金、高级毛皮、犀牛角等玩意儿。尤其是象牙,这种东西在各地都极为贵重,东岸本土也不例外,非常之多的有钱人喜欢购买象牙制品在家里做装饰物或日常用具,因此是一个很不错的市场。
非洲人掌握了对大象野蛮而有效的捕猎方法,对陷阱、圈套和长矛都能运用自如,大量的野生大象倒毙在他们的面前。通常来说,一头象可以出五吨以上的肉——这种肉虽然据说富含蛋白质,但除了非洲人之外几乎没人喜欢吃——以及重达40千克的象牙。
这些象牙然后会经历长途运输到海边的各个港口,比如蒙巴萨、桑给巴尔、基尔瓦、索法拉等地,其中基尔瓦和索法拉最为重要,集散的象牙、黄金和高级毛皮也最多。不过在经过东岸海军一段时间的打击后,除葡萄牙人控制的蒙巴萨岛之外,其余港口的贸易多多少少都受了些影响,很多土著商人无奈之下被迫前往东岸人控制的层拔岛和义成港两地进行贸易,并缴纳税款,这使得大量黄金流入到了东岸人手中——为了冶炼、熔铸这些黄金,国家贵金属管理总局甚至专门在义成港建了个小型造币所,专门将收来的黄金铸造成一百元面值的金币运回国内,据说光1668年一年该铸币所就冲压铸造了超过十一万元的金币,给华夏东岸共和国的黄金储备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艾希托上尉护卫的船队因为隶属于东非运输公司,因此无需在港内缴纳关税,只需到港务局一次性缴纳微不足道的入港管理费即可自由驻泊。不过他们可没打算在此逗留多久,船上的牲畜和奴隶可都是要吃饭的,多待一天就会多产生一天的费用,还是尽快离开得好。
因此,1669年3月23日,在补给完毕食水之后,他们甚至都没来得及维护保养船只,便又匆匆南下,顺着洋流直朝棉河港驶去,并最终于4月2日晚些时分抵达了这个有着大片棉花种植园的港口城市。而就在他们入港的时候,据说载运着最后几批远东清国淮安府移民的船只,也恰好正停泊在这里整修。(未完待续。)
他们是去年秋天(北半球的秋天)从新华港北上的,在奥斯曼帝国的苏伊士港足足停留了半年之久。之所以如此,主要还是奥斯曼人组织货源的速度太慢了,以至于他们一直等到现在才有机会返航——如果再晚上半个多月的话,北印度洋的洋流和风向又将产生巨大的变化,届时任何沿着红海向南航行的举动,势必都会遇到巨大的阻力,他们就是不想继续留在苏伊士港也不可能了。
几艘船上装载的商品五花八门,小到椰枣、葡萄干等食品,大到马匹、骆驼等牲畜,可谓是应有尽有。当然了,货物当中必不可少的是奥斯曼人转售而来的斯拉夫奴隶,也正是这些奴隶的失期才使得东非运输公司船队的行程一拖再拖,以至于最后差点走不了了,不过最后总算是赶上了末班车,运气还不错。
从奥斯曼帝国进口奴隶的生意,多年来一直是东岸人平衡双边贸易的重要手段(当然不可能做到完全平衡,奥斯曼仍然在年复一年地向东岸输出贵金属),无论是本土还是新华夏岛,每年多多少少都会进口一些,以填补各地劳动力的匮乏。这批从奥斯曼进口的八百名特兰西瓦尼亚奴隶多为青壮年男子,乃国营棉花种植园订购,打算先运到棉河两岸修建水利灌溉设施,然后再分配到各种植园内修理地球。
船队中途在吉布提港短时间停留了一下,给留住那里的两百余东岸士兵和工程技术人员送了一些牛羊和小麦,以支持他们继续在当地捕捉黑人开采钾盐,这是东岸国内急需的战略物资,不可轻忽——目前本土对吉布提殖民地的要求是每年提供“至少一船”钾盐,这个要求说实话并不高,该地足矣轻松完成,前提是物资补给相对充足。
在吉布提停靠后的船队没有再在中途逗留,而是指着沿着东非海岸南下,一路上顺风顺水,速度极快,3月20日就越过了蒙巴萨岛,然后在桑给巴尔岛西海岸下锚驻泊。
东岸人设在岛上的据点位于西海岸,后世的桑给巴尔城附近,名曰“层拔港”,而桑给巴尔岛也被顺理成章地命名为层拔岛,据说名称源自东岸人祖上的称呼,意大利裔出身的艾希托上尉对此也不确定是真是假。
层拔岛的人口数量原本是颇为不少的,不过多年以来因为葡萄牙人与阿曼人在此的争夺,以及东岸殖民者来到后的大肆捕杀,岛上的土著黑人数量锐减到了一万以下,以阿曼人为代表的穆斯*林商人更是被“礼送出境”,让马斯喀特苏丹国的赛义夫苏丹是又惊又怒,连连斥责东岸人破坏了两国间原本几位和谐的外交关系。
不过,对于层拔岛这种战略地位甚为重要的岛屿来说,东岸人是怎么都不会让给外国人的就是了。你阿曼人心里再不爽也得给我受着,否则大家摆开阵势来干一架,看看到底谁的拳头硬——在多年来于西印度洋作威作福的葡萄牙海上势力被打垮后,新的霸主已经浮出水面,阿曼人若不想日后遭到不可挽回的损失,这个时候还是低调点微妙,只不过很多时候人们都无法正确且理性地看待局势罢了。
在东岸人赶走阿曼势力,并在桑给巴尔城的原址修建炮台、海关大楼、监狱(其实是个奴隶集中营)、军营和道观的时候,他们就彻底断绝了与东岸之间的绝大部分贸易,曾经兴盛一时的波斯女奴贸易也彻底成为了历史,整个西北印度洋的局势陷入到了非常紧张的状态之中——阿曼人驾驶着从新华造船厂订购的武装商船(运输船改造而成),一路从摩加迪沙等地南下,统战当地土著王公的同时,未必也没有向东岸人示威的意味在内。
东岸人对他们的这种行为嗤之以鼻,根本就当做没看见,反正只要他们没碍着自己什么事,那么就不去理会,而是专注于自己手头的工作,比如如何更好地将东非大陆变成自己的提款机,而层拔岛便是东岸人选好的一个突破口。
根据国家情报总局多年来调查汇总的信息得知,东非斯瓦西里海岸的贸易大致可划分为两个大区,即南北两个大区。北方大区以后世的肯尼亚、坦桑尼亚及索马里一部为主,南方大区则以莫桑比克及内陆的津巴布韦高原为主,东岸人占领的层拔岛无疑是面向北方大区的,即他们强制要求附近所有城邦均不得再擅自与外国进行贸易,所以对外的交易都必须集中到层拔岛来进行,以便东岸人的海关能够对其征税。
至于说南方大区的贸易,东岸人目前也设立了一个暂时的贸易地点,即从葡萄牙人手里夺取的义成港,这也是义成地区专员邱海洋极力争取来的“福利”。
毫无疑问东岸人的这种“蛮横霸道的行为”是要受到斯瓦西里海岸大多数人所抵制的,无论是活跃无比的阿曼人、驻守蒙巴萨岛并控制了相当一批土著酋长的葡萄牙人,还是当地的土著军阀或王公,一开始对此都极为不满,并且丝毫没有前来层拔岛或义成港进行交易的任何打算。
面对这种局面,早就做好准备的海军第二舰队无需动员,第一时间便派出了多艘战斗舰只,在斯瓦西里海岸附近进行巡弋,重点拦截、抓捕没有完税证明(需要到层拔岛或义成港海关开具)的各国船只,印度的、葡萄牙人、阿曼的、波斯的、乃至荷兰的商船都抓了个遍,虽然不排除仍有走私(事实上这是无法杜绝的),但却极大提高了走私者的成本,使得他们开始认真考虑是不是要真的到层拔岛或义成港去缴纳关税,以便求个平安。
艾希托上尉此刻驻泊的层拔港内就有着不少来自印度、波斯、阿拉伯的商船,他们带来中东的牲畜、干果、毛织物(挂毯或地毯),印度的宝石、香水、染料、硝石和香料,波斯的瓷器、瓷砖和生丝,来交换东岸人的部分工业品以及东非大陆的商品。
所有贸易都必须在层拔港内的贸易市场进行,东岸海关对进口和出口分别征收5%的关税,一来一去什么也不干就抽走了一成的税款,这钱赚得太也轻松——据层拔岛海关统计的数据,去年一年他们共征收到了总计7.4万元的进出口关税,非常惊人,当然这个数字还大有潜力可挖,因为很显然仍有大量来自中东和印度的商人在层拔岛之外进行贸易,这部分税款都流失掉了。
东岸人除了坐收税款外,很多时候自己也是会下场进行贸易的,因为北斯瓦西里海岸出产的象牙、高级毛皮、犀牛角、草药等商品也是东岸所急需的,更别提还有贸易额占据最大份额的奴隶贸易呢——当地土邦酋长将抓来的战俘出售给东岸,以换取诸如纺织品、药品、铁器、武器、蔗糖等商品回去,而东岸人则将这些奴隶统一运回新华夏岛的国营棉花、甘蔗种植园充作苦力,端地是一门好生意。
与层拔港相比,义成港贸易主要面对莫桑比克和津巴布韦地区,尤其是建立在津巴布韦高原上的马塔帕王国,每年出产大量的黄金,早就为东岸人所眼红了。这次他们在近海打击所谓的走私船,就是为了逼迫内陆的商人不再前往葡萄牙人控制下的索法拉进行贸易,转而到东岸人的义成港进行货物交割,以便攫取巨额利润。
要知道,在这个年代,马塔帕王国每年向外出口的黄金超过一吨,黄金采掘几乎已成马塔帕王国及附近说绍纳语的土著部族居民的主要业务活动。他们有的在矿洞里挖金子,有的在河里淘沙金,黄金产区几乎遍布整个津巴布韦高原。而更奇妙的是,黄金在当地的社会中却并不是什么货币,只是简单的货物罢了,一般用来交换从沿海运输进内陆的生活必需品——这样“呆傻”的土人,可不就是文明世界奸商们的最爱么!
东岸人对产自津巴布韦的黄金留意许久了。这两三年来不断出动军舰扫荡斯瓦西里海岸,就是为了断绝这些港口的海外贸易,使其不得不求助于掌握诸如布匹等货源的东岸人,并最终将大部分黄金和象牙都运输到义成港来进行交换。
他们的努力目前已经稍稍收到了一点成效,盖因布匹在寒冷的津巴布韦高原是必需品,但当地的产量却又严重不足,以往都是靠从印度进口棉布老解决的,这会印度商船因为东岸人在沿海的疯狂扫荡而大为减少,葡萄牙人从他处运来的布匹数量也非常稀少,搞来搞去最后只能向东岸人采购棉布和呢绒制品,顺便将大量黄金、象牙和毛皮送到了东岸人手里。
而东岸人引导(虽然是用武力“引导”)各国商船前往层拔岛进行贸易的原因,除为了收税抽成之外,也不无推销本国工业品的因素在内。比如,原本在东非海岸销量极好的印度棉布——主产自古吉拉特和科罗曼德尔,这两地从水稻种植中获得了大量剩余粮食,因此有充足的劳动力被农业中被解放出来,可以从事制造业——就被产自平安织造厂的东岸棉布给打败了,这不仅仅是因为东岸棉布的价格不比印度布高多少,更是因为东岸人在当地极为强势的地位,使得贩卖棉布而来的印度商人有些战战兢兢,最后干脆慢慢被挤出了这个市场。
当地人拿来与东岸进行贸易的商品非常多样,但最多的还是象牙、黄金、高级毛皮、犀牛角等玩意儿。尤其是象牙,这种东西在各地都极为贵重,东岸本土也不例外,非常之多的有钱人喜欢购买象牙制品在家里做装饰物或日常用具,因此是一个很不错的市场。
非洲人掌握了对大象野蛮而有效的捕猎方法,对陷阱、圈套和长矛都能运用自如,大量的野生大象倒毙在他们的面前。通常来说,一头象可以出五吨以上的肉——这种肉虽然据说富含蛋白质,但除了非洲人之外几乎没人喜欢吃——以及重达40千克的象牙。
这些象牙然后会经历长途运输到海边的各个港口,比如蒙巴萨、桑给巴尔、基尔瓦、索法拉等地,其中基尔瓦和索法拉最为重要,集散的象牙、黄金和高级毛皮也最多。不过在经过东岸海军一段时间的打击后,除葡萄牙人控制的蒙巴萨岛之外,其余港口的贸易多多少少都受了些影响,很多土著商人无奈之下被迫前往东岸人控制的层拔岛和义成港两地进行贸易,并缴纳税款,这使得大量黄金流入到了东岸人手中——为了冶炼、熔铸这些黄金,国家贵金属管理总局甚至专门在义成港建了个小型造币所,专门将收来的黄金铸造成一百元面值的金币运回国内,据说光1668年一年该铸币所就冲压铸造了超过十一万元的金币,给华夏东岸共和国的黄金储备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艾希托上尉护卫的船队因为隶属于东非运输公司,因此无需在港内缴纳关税,只需到港务局一次性缴纳微不足道的入港管理费即可自由驻泊。不过他们可没打算在此逗留多久,船上的牲畜和奴隶可都是要吃饭的,多待一天就会多产生一天的费用,还是尽快离开得好。
因此,1669年3月23日,在补给完毕食水之后,他们甚至都没来得及维护保养船只,便又匆匆南下,顺着洋流直朝棉河港驶去,并最终于4月2日晚些时分抵达了这个有着大片棉花种植园的港口城市。而就在他们入港的时候,据说载运着最后几批远东清国淮安府移民的船只,也恰好正停泊在这里整修。(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