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华后背上的汗下来了,金达这个态度是完全超出傅华的意料之外的,他没想到金达会把这件事情引申到云山县前几天发生的逼死女干部上面去。不过想一想也确实是有道理,如果当时自己就揭发了常志,常志的县长可能就无法做下去了,最起码也会被警告行为收敛一些,不会猖狂到酒后逼奸女干部的程度。
傅华说:“对不起,我真的没想到事情会这个样子的。”
金达说:“你这个同志啊,什么时候能收起你的这种好人主义呢?你以为你提醒常志,常志这一次的罪行掩饰了过去,他就不会再犯了吗?”
傅华苦笑了一下,说:“我错了。”
这一次傅华虽然承认错了,可是心情多少放松了下来,起码金达吧他这种行为归结为对待同志的好人主义,并没有把它归结到犯罪行为。
金达心中也不愿意让傅华因为这件事情受什么惩罚的,他在听完傅华讲述的经过的时候,心中大致明白了傅华是出于一种什么样的心情来帮助方家的,如果换在不是在官场上,而是一个普通的男人,金达相信自己也可能激于义愤这样子做的。男人嘛,心中都有一种行侠仗义的情结,在路见不平的时候,都希望自己能挺身而出,维护一下弱势人士的。
但是这件事情是发生在官场上,金达就不得不多考虑一下因素了,他责备傅华实际上也是为了爱护傅华,他清楚方山现在被穆广抓了,穆广很可能在这件事情上大做傅华的文章,他把这件事情归结为对同志的好人主义,也是在变相的提醒傅华,要想办法把事情定性为一种违纪的行为,而非违法的行为,这样子市里面再处分起这件事情来,就有了很多的机动性。
另外一方面,金达也在考虑到方山侵占国有资产这个犯罪是否能成立。如果方山侵占国有资产是不成立的,舆论就会站在方山一边,傅华帮助方山的行为就是一种义举,傅华再被追究的可能性就很低;反之则不同了,大多数人是不会同情帮助犯罪的人的。
金达问到:“傅华,你当初有没有了解一下方山的行为是否真的构成侵占国有资产的犯罪啊?”
傅华说:“这个我正想跟您汇报呢,我了解一下司法部门的朋友,像方山这样子的,严格起来讲应该不构成侵占国有资产的。金市长,这件事情您能否帮方山主持一下公道啊?”
傅华也清楚问题的关键就在方山身上,因此就很想金达出来主持这个公道。
金达说:“这件事情吗,由我来处理不太好。这件事情你跟张林书记讲没讲过?”
金达倒不是不想帮傅华,不过他是有顾虑的,他跟傅华之间的关系密切是海川政坛很多人都知道的,如果由他出面来帮方山主持这个公道,会让人有一种他在偏袒傅华的感觉,这可能不但不利于事情的解决,反而促使事情往相反的方向去发展。因此金达就建议傅华去找张林,张林是市委书记,跟傅华之间的关系相对来说就不是那么亲近,他出来说句公道话,很多人会听。
傅华说:“这件事情我还没跟张书记讲过。”
金达说:“那你跟张林书记汇报一下,看他是什么态度。”
傅华说:“好的,我马上就跟张书记汇报。”
傅华又打了电话给张林,把跟金达说的情况又汇报了一遍。张林听完,说:“傅华啊,你这个同志是怎么回事啊,考虑问题怎么这么简单啊,为什么当时不跟组织上汇报啊?自己去处理,你当自己是什么人啊?你当的是一个干部,不是罗宾汉。”
傅华说:“对不起张书记,我现在知道错了。”
张林说:“什么叫你知道错了,方山不被查到,你会知道错吗?无组织无纪律,乱弹琴。”
傅华不敢说话了,张林很少用这种语气跟他说话的,也许张林比金达还觉得事情很严重。傅华跟张林之间没有那种共患难的情谊,虽然张林对他一直很好,可是那种好是有分寸的,他这个时候也没把握张林就一定会站在他这一边。
张林说:“现在没话说了?当时你不是挺能耐的吗?你是不是觉得就凭你的几句话就可以让事情完满的解决了?你想过事情的后果吗?”
傅华说:“对不起张书记,我知道我把事情想得太过简单了,我错了。”
张林说:“这件事情不是一句你错了,就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的。你也不要妄想一句我错了,就可以逃脱应有的惩罚。”
傅华的心情一下子沉到了谷底,张林这么说,就表明了一种态度,这种态度就是他认为傅华需要为这件事情付出代价的。
这个时候傅华想起来前段时间曲炜来驻京办是说过的那段话,做事还真是千万不能心存侥幸,因为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会为此付出代价,今天就是自己为当时考虑不周付出代价的时候了。
该来的总是要来的,傅华说:“张书记,我现在已经知道我做错了,我愿意接受组织上的一切惩处。”
张林说:“你有这个态度是很对的。对了,你说的方山这个案子,他侵占国有资产这一块究竟成不成立啊?”
事情又回到了原点,方山的罪名是否成立,张林虽然没有说他为什么要问这个,可是傅华却感觉他是在给自己回旋的机会。
傅华说:“我问过我司法部门的朋友,他们说这种情况通常应该算是私营企业。”
张林说:“方山这种类型的企业,我以前接触过,国家对这一块定义是很含糊的,恐怕一时也很难就下结论说他的企业就是国有或者私有的吧?据我所知国内类似的案例有不少,可是结论往往都是不一样的。除非有权威的专家学者能给出一个比较科学公正的结论出来,否则司法部门的那些同志也是很难界定的。”
张林果然比金达老道,他一下子就看出了问题的核心,对于这种曾经带过红帽子的企业,国内各地确实出现了一批类似的案例,这些案例因为处理人的不同,结果也是各异的。有定为私有企业的,也有定为国有企业的。企业家有因此而保住了自己巨额的财产的;也有身败名裂,不但财产保不住,甚至身陷囹圄的。中国并不是一个案例法的国家,法官处理案子依据的都是明文规定的法条,案例并没有作为定案的依据。因为这样,同种类型的案子就有不同的判决结果。
张林接着说:“傅华啊,你这次惹得麻烦可不小啊。这种涉及到国有资产的事情是很受关注的。最为一个官员他们通常很难就凭一句话两句话就来把涉案资产定位为国有或者私有的资产,安全起见,他们是都愿意倾向于把这部分资产定位为国有资产的,这样子就算错了,其主观意向也是为了保护国有资产不流失,这才是一个官员应有的立场,你明白我说的意思吗?”
傅华清楚张林在表达什么意思,他是在说为了安全起见,很多官员是倾向于把方山这种厂子定为国有资产的。张林说这些言外之意是在告诉傅华,他不要寄望于让张林或者金达这些市级的领导们挺身而出,为方山主持什么公道。
傅华说:“我明白,张书记。”
张林说:“好了,这件事情我知道了,组织上会调查这件事情,作出相应的结论的。你个人也不要太有顾虑,安心做好工作,知道吗?”
傅华说:“我知道了。”
张林就挂了电话,傅华就有挂了电话给金达,讲了张林的态度,金达听完之后,说:“那行,傅华,你听张书记的,不要太有顾虑,安心工作吧。”
金达就挂了电话。张林和金达虽然没说要严肃处理傅华,可是也没有明确表态说这件事情会放过他,傅华心中七上八下的,因此讲完电话的他神情十分凝重。一旁一直在看着傅华的赵凯说:“情形不太乐观吗?”
傅华点了点头,说:“两位领导都把我批了一顿,不过我看他们都没有把我交给司法处理的意思,而都是倾向于交由组织上来纪律处分。”
赵凯说:“他们有这个意思就好,问题就解决了一半了。那关于方山企业的定性呢?”
傅华说:“金达没表态,张林的意思则是说,除非权威的专家或者学者给方山的企业做出定性,否则他是倾向于定方山的企业是国有企业的。”
赵凯笑了笑说:“典型的啊,为了避免责任就不去碰那种可能带来麻烦的问题。傅华啊,这可有点对你不利啊。”
傅华点了点头,说:“我知道,不过我现在还想不到解决这个麻烦的方法。”
赵凯说:“不过也不是没有法子可想的,能不能真的找些专家学者出来为方山说说话啊,比方说你的老师张凡就是经济学家,这个够权威的了吧?让他出来给方山主持一下公道。”
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傅华说:“对不起,我真的没想到事情会这个样子的。”
金达说:“你这个同志啊,什么时候能收起你的这种好人主义呢?你以为你提醒常志,常志这一次的罪行掩饰了过去,他就不会再犯了吗?”
傅华苦笑了一下,说:“我错了。”
这一次傅华虽然承认错了,可是心情多少放松了下来,起码金达吧他这种行为归结为对待同志的好人主义,并没有把它归结到犯罪行为。
金达心中也不愿意让傅华因为这件事情受什么惩罚的,他在听完傅华讲述的经过的时候,心中大致明白了傅华是出于一种什么样的心情来帮助方家的,如果换在不是在官场上,而是一个普通的男人,金达相信自己也可能激于义愤这样子做的。男人嘛,心中都有一种行侠仗义的情结,在路见不平的时候,都希望自己能挺身而出,维护一下弱势人士的。
但是这件事情是发生在官场上,金达就不得不多考虑一下因素了,他责备傅华实际上也是为了爱护傅华,他清楚方山现在被穆广抓了,穆广很可能在这件事情上大做傅华的文章,他把这件事情归结为对同志的好人主义,也是在变相的提醒傅华,要想办法把事情定性为一种违纪的行为,而非违法的行为,这样子市里面再处分起这件事情来,就有了很多的机动性。
另外一方面,金达也在考虑到方山侵占国有资产这个犯罪是否能成立。如果方山侵占国有资产是不成立的,舆论就会站在方山一边,傅华帮助方山的行为就是一种义举,傅华再被追究的可能性就很低;反之则不同了,大多数人是不会同情帮助犯罪的人的。
金达问到:“傅华,你当初有没有了解一下方山的行为是否真的构成侵占国有资产的犯罪啊?”
傅华说:“这个我正想跟您汇报呢,我了解一下司法部门的朋友,像方山这样子的,严格起来讲应该不构成侵占国有资产的。金市长,这件事情您能否帮方山主持一下公道啊?”
傅华也清楚问题的关键就在方山身上,因此就很想金达出来主持这个公道。
金达说:“这件事情吗,由我来处理不太好。这件事情你跟张林书记讲没讲过?”
金达倒不是不想帮傅华,不过他是有顾虑的,他跟傅华之间的关系密切是海川政坛很多人都知道的,如果由他出面来帮方山主持这个公道,会让人有一种他在偏袒傅华的感觉,这可能不但不利于事情的解决,反而促使事情往相反的方向去发展。因此金达就建议傅华去找张林,张林是市委书记,跟傅华之间的关系相对来说就不是那么亲近,他出来说句公道话,很多人会听。
傅华说:“这件事情我还没跟张书记讲过。”
金达说:“那你跟张林书记汇报一下,看他是什么态度。”
傅华说:“好的,我马上就跟张书记汇报。”
傅华又打了电话给张林,把跟金达说的情况又汇报了一遍。张林听完,说:“傅华啊,你这个同志是怎么回事啊,考虑问题怎么这么简单啊,为什么当时不跟组织上汇报啊?自己去处理,你当自己是什么人啊?你当的是一个干部,不是罗宾汉。”
傅华说:“对不起张书记,我现在知道错了。”
张林说:“什么叫你知道错了,方山不被查到,你会知道错吗?无组织无纪律,乱弹琴。”
傅华不敢说话了,张林很少用这种语气跟他说话的,也许张林比金达还觉得事情很严重。傅华跟张林之间没有那种共患难的情谊,虽然张林对他一直很好,可是那种好是有分寸的,他这个时候也没把握张林就一定会站在他这一边。
张林说:“现在没话说了?当时你不是挺能耐的吗?你是不是觉得就凭你的几句话就可以让事情完满的解决了?你想过事情的后果吗?”
傅华说:“对不起张书记,我知道我把事情想得太过简单了,我错了。”
张林说:“这件事情不是一句你错了,就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的。你也不要妄想一句我错了,就可以逃脱应有的惩罚。”
傅华的心情一下子沉到了谷底,张林这么说,就表明了一种态度,这种态度就是他认为傅华需要为这件事情付出代价的。
这个时候傅华想起来前段时间曲炜来驻京办是说过的那段话,做事还真是千万不能心存侥幸,因为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会为此付出代价,今天就是自己为当时考虑不周付出代价的时候了。
该来的总是要来的,傅华说:“张书记,我现在已经知道我做错了,我愿意接受组织上的一切惩处。”
张林说:“你有这个态度是很对的。对了,你说的方山这个案子,他侵占国有资产这一块究竟成不成立啊?”
事情又回到了原点,方山的罪名是否成立,张林虽然没有说他为什么要问这个,可是傅华却感觉他是在给自己回旋的机会。
傅华说:“我问过我司法部门的朋友,他们说这种情况通常应该算是私营企业。”
张林说:“方山这种类型的企业,我以前接触过,国家对这一块定义是很含糊的,恐怕一时也很难就下结论说他的企业就是国有或者私有的吧?据我所知国内类似的案例有不少,可是结论往往都是不一样的。除非有权威的专家学者能给出一个比较科学公正的结论出来,否则司法部门的那些同志也是很难界定的。”
张林果然比金达老道,他一下子就看出了问题的核心,对于这种曾经带过红帽子的企业,国内各地确实出现了一批类似的案例,这些案例因为处理人的不同,结果也是各异的。有定为私有企业的,也有定为国有企业的。企业家有因此而保住了自己巨额的财产的;也有身败名裂,不但财产保不住,甚至身陷囹圄的。中国并不是一个案例法的国家,法官处理案子依据的都是明文规定的法条,案例并没有作为定案的依据。因为这样,同种类型的案子就有不同的判决结果。
张林接着说:“傅华啊,你这次惹得麻烦可不小啊。这种涉及到国有资产的事情是很受关注的。最为一个官员他们通常很难就凭一句话两句话就来把涉案资产定位为国有或者私有的资产,安全起见,他们是都愿意倾向于把这部分资产定位为国有资产的,这样子就算错了,其主观意向也是为了保护国有资产不流失,这才是一个官员应有的立场,你明白我说的意思吗?”
傅华清楚张林在表达什么意思,他是在说为了安全起见,很多官员是倾向于把方山这种厂子定为国有资产的。张林说这些言外之意是在告诉傅华,他不要寄望于让张林或者金达这些市级的领导们挺身而出,为方山主持什么公道。
傅华说:“我明白,张书记。”
张林说:“好了,这件事情我知道了,组织上会调查这件事情,作出相应的结论的。你个人也不要太有顾虑,安心做好工作,知道吗?”
傅华说:“我知道了。”
张林就挂了电话,傅华就有挂了电话给金达,讲了张林的态度,金达听完之后,说:“那行,傅华,你听张书记的,不要太有顾虑,安心工作吧。”
金达就挂了电话。张林和金达虽然没说要严肃处理傅华,可是也没有明确表态说这件事情会放过他,傅华心中七上八下的,因此讲完电话的他神情十分凝重。一旁一直在看着傅华的赵凯说:“情形不太乐观吗?”
傅华点了点头,说:“两位领导都把我批了一顿,不过我看他们都没有把我交给司法处理的意思,而都是倾向于交由组织上来纪律处分。”
赵凯说:“他们有这个意思就好,问题就解决了一半了。那关于方山企业的定性呢?”
傅华说:“金达没表态,张林的意思则是说,除非权威的专家或者学者给方山的企业做出定性,否则他是倾向于定方山的企业是国有企业的。”
赵凯笑了笑说:“典型的啊,为了避免责任就不去碰那种可能带来麻烦的问题。傅华啊,这可有点对你不利啊。”
傅华点了点头,说:“我知道,不过我现在还想不到解决这个麻烦的方法。”
赵凯说:“不过也不是没有法子可想的,能不能真的找些专家学者出来为方山说说话啊,比方说你的老师张凡就是经济学家,这个够权威的了吧?让他出来给方山主持一下公道。”
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