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强崇祯 作者:崛起的石头
第二章:着吴襄提督京营
“这些都是什么狗屁消息,哪怕有一件好事也行啊!”
看了一上午,崇祯皇帝就算没有担忧国事的心思,也变得愤怒不已,一把将御案上的折子扫落,说什么也不看了。
这本是再寻常不过的举动,但却引得门外几个太监宫女急忙跑进来又跪又喊,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崇祯皇帝要治他们的罪。
“你们这是干什么?”
这些折子,说白了就是这边被流贼攻打,那边闻风投降李自成,其它的则是某地官兵眼看着朝廷要不行了,在那边闹饷作乱,趁火打劫,云云此类。
反正崇祯皇帝看了一上午,没发现一件是值得高兴的事情,也怪不得历史上的崇祯会愁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啊!
现代的时候之所以对明朝感兴趣,因为这是汉人建立的最后一个大一统朝代,无汉之外戚、唐之藩镇、宋之岁币,天子御国门,君王死社稷。
说起来,那是何等的骨气!
不过真正坐到崇祯这个位子上的时候,才能体会究竟是到了何等无法挽回的地步,曾经五征蒙古,七下西洋,万国来朝的巍巍大明,眼下却日薄西山,窘困至此。
可悲,可叹!
历史上的崇祯皇帝可以死社稷,但说实话,穿越过来的这位还没活够,根本不想做这个替死鬼,就算是为了自己的小命着想,也该考虑一下退路了。
忽然间,一直在门外候着的李春迈上小碎步跑了进来,十分熟练的跪在地上,说道:
“启禀陛下,吴老将军来了。”
听到这个,崇祯才忽然想起来这回事。
吴襄,天启年间武进士,曾担任过辽东总兵的要职,是明末著名汉奸吴三桂之父,多年以来,虽然败多胜少,但起码也算是久经沙场。
本来历史上的崇祯是打算询问一下调吴三桂进京的事,但现在这位显然不同。
崇祯皇帝心乱如麻,并没有什么心思,直接就想让吴襄回去。
但转念一想,自己现在好歹是个皇帝,说出去的话也算是圣旨,人家接旨颠颠来了,自己再给推回去也不是那么回事,意思意思就行了。
想到这里,崇祯皇帝伸了伸懒腰,随口说道:
“让他到武英殿等我,咳咳,等朕。”
李春满脸的欣喜,并没有留意到崇祯皇帝浑身的不自在,应了一声接旨就跑出去通传。
......
武英殿,历来是皇帝接见臣子的场所,此刻一名身穿武将常服的中年大汉得到大内公公传来的旨意,正襟站在这里,似乎在等待着什么人。
忽然间,李春换了个面色,来到门外咳咳几声,低声的道:
“皇上来了。”
吴襄浑身一个激灵,听着脚步声逐渐接近,没什么犹豫,立马趴下去山呼道:
“参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前生今世,崇祯皇帝都是头一回受这样的大礼,尽管事先已经有了充足的心理准备,但还是下意识的弯身把吴襄扶了起来。
说实话,手刚碰到吴襄身子的时候,崇祯皇帝就后悔了。
这可把吴襄吓了一跳,心道自己是不是犯了什么错,皇上对自己这么好,难道是要杀自己不成。
吴襄会有这个想法也无可厚非,因为往常那些崇祯皇帝亲自扶的人,现在都已经没命了。
“臣惶恐,臣有罪......”
不过仔细一想,吴襄倒也不知道自己哪里犯了错,只是不断的说自己有罪。
崇祯并不知道吴襄在想什么,只是摇摇头,大摇大摆的走到御案后面坐下,拿起奏折翻着,头也不抬的道。
“爱卿是有功之臣,何罪之有?”
来之前吴襄就听人说过了,这位崇祯皇帝虽然年轻,但是喜怒无常,此番召自己前来,多半就是为调兵入关勤王一事。
其实吴襄心里早就有个谱,已经想好了一套说辞。
吴襄仔细斟酌,但归根结底,他也就是个资历老点的武夫,听不出崇祯皇帝这话有什么言外之意,这才低眉顺眼的抬头看了一眼。
可他忽然想起来今天的崇祯似乎和传闻中不同,方才走来的脚步声并不显得浮夸,眼神也没有那些朝臣说的那样麻木。
吴襄是武进士出身,到现在虽然没什么太大的战功,但说起来也算是在辽东久经沙场,总兵官的高位都坐过,自然能听觉察到年轻皇帝走路十分稳健,眼神四处晃动,一点都不像病秧子。
再三确认崇祯并没有问罪自己的意思,吴襄这才有些放心,但紧跟着却又变得受宠若惊。
这时候,崇祯放下折子,实在没有弯弯绕的心思,直接开口说道:
“眼下事态紧急,朕就和爱卿明说了吧,贼寇逼近京师只是时间问题,当务之急是调各路兵马入京勤王,吴三桂勤王,需要多少军饷?”
不出崇祯皇帝所料,吴襄听到这话后脸上立刻出现为难之色,沉吟了半晌才是接话道:
“这,祖宗之地,尺寸不可弃啊!陛下应当以社稷为重......”
还是这套说辞,崇祯皇帝没等他说完脸色就冷了下来,背身说道:
“朕只是让你儿子吴三桂进京勤王,事关苍生社稷,事关天下万民,可是吴襄,到了眼下这个时候,你竟然还在推脱!?”
“你吴氏一族世受皇明大恩,就是这么报答朕的吗!”
崇祯这突入其来的愤怒,完全出乎吴襄的意料,当下也不知道如何作答,只是噗通一下子跪在地上,低着头连大气都不敢出,惊恐万伏。
看这副样子,这老不死的要开始耍不吭声装死那一套了,崇祯皇帝冷哼一声,不冷不热的说道:
“朕意已决,调山海关总兵吴三桂,入京勤王!”
听到这话吴襄才是抬起头来,哭喊着道:
“陛下,不可啊,万万不可啊!”
“关外还有数十万的辽东百姓,况且入京勤王非同小可,所需军饷何止百万哪,陛下~!”
看吴襄这又哭又喊的着急模样,倒是和崇祯皇帝印象中那些大臣差不多,反正都是找理由想推脱。
可现在的崇祯皇帝可不再是从前那个,不会再受他们摆布,没有什么能阻止他想要保命的打算。
崇祯对吴襄的话早有预料,没有像历史上那样大发雷霆,只是静静蹲下身来,目光灼灼的盯着眼前这个老将军。
吴襄等了一会没听见皇帝有什么反应,这才疑惑的抬起头,可这一抬起来顿时吓得差点没蹦起来,崇祯皇帝正蹲在近在咫尺的距离盯着自己。
看见吴襄眼中的惊恐,崇祯皇帝皱起眉头,问道:
“吴襄,朕只问你一句,这个旨你是接,还是不接!?”
听见这话,吴襄心里“噗通”一下子沉了下去,心道皇帝今日是怎么了,往日从没听说皇帝有这等魄力,难道那些大臣是在蒙骗本官不成。
接,那就是和满朝的文武作对,无论最后能不能保住京师,都要自己来承担弃地入关的骂名。
但要是不接,那没准可就当场没命了,命都没了还谈什么名节和其它?
崇祯皇帝似乎等的有些不耐烦,呵呵笑了一声,起身再次背过身去,将手中的折子扔在地上,冷冷说道:
“吴襄,看来你是丝毫不将朕放在眼里,竟敢当着朕的面抗旨!”
吴襄尽管有一阵子没上战场,但却也能听出崇祯皇帝这话中的杀机顿现,再也不敢犹豫,心道什么都不如保住小命重要,连忙叩头说道:
“回陛下,臣,臣接旨!”
吴襄这话说得自己都没想到,还没说完就已经在后悔,正当他要再说点什么推诿的时候,却见崇祯满脸欣喜的道:
“爱卿快快请起!”
吴襄听人说崇祯皇帝变脸很快,但是没想到竟然这么快,方才还是面露杀机,现在却好像给人如沐春风的感觉。
刚想到这里,却听崇祯皇帝冲着门外说道:
“传朕旨意,吴襄老将军志不减当年,着提督京营,即刻上任,朕今日与爱卿同去巡视京营,以观我大明将士英姿!”
本来听了前半句,吴襄还是又惊又愁,但全都听完则只剩下震惊。
说起来,今日让吴襄吃惊的事简直是一件接着一件,他觉得崇祯皇帝不仅仅是其他人所说的那样刚愎自用,还要更甚,变脸就和说书一样。
不知为什么,吴襄反倒觉着眼前这位崇祯皇帝和传闻中实在不同。
“陛下可以过几日再去,按规矩......”
崇祯摆摆手,笑呵呵的说道:
“京营乃是我大明京师宿卫,向来精强,爱卿你可以回去先行披甲等朕,朕还要与皇后说一声。”
崇祯皇帝根本没给吴襄回话的任何空间和机会,说完话后自顾自的转出了武英殿,留下一脸错愕的吴襄。
今天这次面圣,好像和自己预料中的不太一样啊,准备了一肚子的说辞最后也没用上几句。
最重要的是,本来打算不问世事的吴襄,这次却一不小心接了个烫手的山芋,有够憋屈。
第二章:着吴襄提督京营
- 肉肉屋
第二章:着吴襄提督京营
“这些都是什么狗屁消息,哪怕有一件好事也行啊!”
看了一上午,崇祯皇帝就算没有担忧国事的心思,也变得愤怒不已,一把将御案上的折子扫落,说什么也不看了。
这本是再寻常不过的举动,但却引得门外几个太监宫女急忙跑进来又跪又喊,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崇祯皇帝要治他们的罪。
“你们这是干什么?”
这些折子,说白了就是这边被流贼攻打,那边闻风投降李自成,其它的则是某地官兵眼看着朝廷要不行了,在那边闹饷作乱,趁火打劫,云云此类。
反正崇祯皇帝看了一上午,没发现一件是值得高兴的事情,也怪不得历史上的崇祯会愁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啊!
现代的时候之所以对明朝感兴趣,因为这是汉人建立的最后一个大一统朝代,无汉之外戚、唐之藩镇、宋之岁币,天子御国门,君王死社稷。
说起来,那是何等的骨气!
不过真正坐到崇祯这个位子上的时候,才能体会究竟是到了何等无法挽回的地步,曾经五征蒙古,七下西洋,万国来朝的巍巍大明,眼下却日薄西山,窘困至此。
可悲,可叹!
历史上的崇祯皇帝可以死社稷,但说实话,穿越过来的这位还没活够,根本不想做这个替死鬼,就算是为了自己的小命着想,也该考虑一下退路了。
忽然间,一直在门外候着的李春迈上小碎步跑了进来,十分熟练的跪在地上,说道:
“启禀陛下,吴老将军来了。”
听到这个,崇祯才忽然想起来这回事。
吴襄,天启年间武进士,曾担任过辽东总兵的要职,是明末著名汉奸吴三桂之父,多年以来,虽然败多胜少,但起码也算是久经沙场。
本来历史上的崇祯是打算询问一下调吴三桂进京的事,但现在这位显然不同。
崇祯皇帝心乱如麻,并没有什么心思,直接就想让吴襄回去。
但转念一想,自己现在好歹是个皇帝,说出去的话也算是圣旨,人家接旨颠颠来了,自己再给推回去也不是那么回事,意思意思就行了。
想到这里,崇祯皇帝伸了伸懒腰,随口说道:
“让他到武英殿等我,咳咳,等朕。”
李春满脸的欣喜,并没有留意到崇祯皇帝浑身的不自在,应了一声接旨就跑出去通传。
......
武英殿,历来是皇帝接见臣子的场所,此刻一名身穿武将常服的中年大汉得到大内公公传来的旨意,正襟站在这里,似乎在等待着什么人。
忽然间,李春换了个面色,来到门外咳咳几声,低声的道:
“皇上来了。”
吴襄浑身一个激灵,听着脚步声逐渐接近,没什么犹豫,立马趴下去山呼道:
“参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前生今世,崇祯皇帝都是头一回受这样的大礼,尽管事先已经有了充足的心理准备,但还是下意识的弯身把吴襄扶了起来。
说实话,手刚碰到吴襄身子的时候,崇祯皇帝就后悔了。
这可把吴襄吓了一跳,心道自己是不是犯了什么错,皇上对自己这么好,难道是要杀自己不成。
吴襄会有这个想法也无可厚非,因为往常那些崇祯皇帝亲自扶的人,现在都已经没命了。
“臣惶恐,臣有罪......”
不过仔细一想,吴襄倒也不知道自己哪里犯了错,只是不断的说自己有罪。
崇祯并不知道吴襄在想什么,只是摇摇头,大摇大摆的走到御案后面坐下,拿起奏折翻着,头也不抬的道。
“爱卿是有功之臣,何罪之有?”
来之前吴襄就听人说过了,这位崇祯皇帝虽然年轻,但是喜怒无常,此番召自己前来,多半就是为调兵入关勤王一事。
其实吴襄心里早就有个谱,已经想好了一套说辞。
吴襄仔细斟酌,但归根结底,他也就是个资历老点的武夫,听不出崇祯皇帝这话有什么言外之意,这才低眉顺眼的抬头看了一眼。
可他忽然想起来今天的崇祯似乎和传闻中不同,方才走来的脚步声并不显得浮夸,眼神也没有那些朝臣说的那样麻木。
吴襄是武进士出身,到现在虽然没什么太大的战功,但说起来也算是在辽东久经沙场,总兵官的高位都坐过,自然能听觉察到年轻皇帝走路十分稳健,眼神四处晃动,一点都不像病秧子。
再三确认崇祯并没有问罪自己的意思,吴襄这才有些放心,但紧跟着却又变得受宠若惊。
这时候,崇祯放下折子,实在没有弯弯绕的心思,直接开口说道:
“眼下事态紧急,朕就和爱卿明说了吧,贼寇逼近京师只是时间问题,当务之急是调各路兵马入京勤王,吴三桂勤王,需要多少军饷?”
不出崇祯皇帝所料,吴襄听到这话后脸上立刻出现为难之色,沉吟了半晌才是接话道:
“这,祖宗之地,尺寸不可弃啊!陛下应当以社稷为重......”
还是这套说辞,崇祯皇帝没等他说完脸色就冷了下来,背身说道:
“朕只是让你儿子吴三桂进京勤王,事关苍生社稷,事关天下万民,可是吴襄,到了眼下这个时候,你竟然还在推脱!?”
“你吴氏一族世受皇明大恩,就是这么报答朕的吗!”
崇祯这突入其来的愤怒,完全出乎吴襄的意料,当下也不知道如何作答,只是噗通一下子跪在地上,低着头连大气都不敢出,惊恐万伏。
看这副样子,这老不死的要开始耍不吭声装死那一套了,崇祯皇帝冷哼一声,不冷不热的说道:
“朕意已决,调山海关总兵吴三桂,入京勤王!”
听到这话吴襄才是抬起头来,哭喊着道:
“陛下,不可啊,万万不可啊!”
“关外还有数十万的辽东百姓,况且入京勤王非同小可,所需军饷何止百万哪,陛下~!”
看吴襄这又哭又喊的着急模样,倒是和崇祯皇帝印象中那些大臣差不多,反正都是找理由想推脱。
可现在的崇祯皇帝可不再是从前那个,不会再受他们摆布,没有什么能阻止他想要保命的打算。
崇祯对吴襄的话早有预料,没有像历史上那样大发雷霆,只是静静蹲下身来,目光灼灼的盯着眼前这个老将军。
吴襄等了一会没听见皇帝有什么反应,这才疑惑的抬起头,可这一抬起来顿时吓得差点没蹦起来,崇祯皇帝正蹲在近在咫尺的距离盯着自己。
看见吴襄眼中的惊恐,崇祯皇帝皱起眉头,问道:
“吴襄,朕只问你一句,这个旨你是接,还是不接!?”
听见这话,吴襄心里“噗通”一下子沉了下去,心道皇帝今日是怎么了,往日从没听说皇帝有这等魄力,难道那些大臣是在蒙骗本官不成。
接,那就是和满朝的文武作对,无论最后能不能保住京师,都要自己来承担弃地入关的骂名。
但要是不接,那没准可就当场没命了,命都没了还谈什么名节和其它?
崇祯皇帝似乎等的有些不耐烦,呵呵笑了一声,起身再次背过身去,将手中的折子扔在地上,冷冷说道:
“吴襄,看来你是丝毫不将朕放在眼里,竟敢当着朕的面抗旨!”
吴襄尽管有一阵子没上战场,但却也能听出崇祯皇帝这话中的杀机顿现,再也不敢犹豫,心道什么都不如保住小命重要,连忙叩头说道:
“回陛下,臣,臣接旨!”
吴襄这话说得自己都没想到,还没说完就已经在后悔,正当他要再说点什么推诿的时候,却见崇祯满脸欣喜的道:
“爱卿快快请起!”
吴襄听人说崇祯皇帝变脸很快,但是没想到竟然这么快,方才还是面露杀机,现在却好像给人如沐春风的感觉。
刚想到这里,却听崇祯皇帝冲着门外说道:
“传朕旨意,吴襄老将军志不减当年,着提督京营,即刻上任,朕今日与爱卿同去巡视京营,以观我大明将士英姿!”
本来听了前半句,吴襄还是又惊又愁,但全都听完则只剩下震惊。
说起来,今日让吴襄吃惊的事简直是一件接着一件,他觉得崇祯皇帝不仅仅是其他人所说的那样刚愎自用,还要更甚,变脸就和说书一样。
不知为什么,吴襄反倒觉着眼前这位崇祯皇帝和传闻中实在不同。
“陛下可以过几日再去,按规矩......”
崇祯摆摆手,笑呵呵的说道:
“京营乃是我大明京师宿卫,向来精强,爱卿你可以回去先行披甲等朕,朕还要与皇后说一声。”
崇祯皇帝根本没给吴襄回话的任何空间和机会,说完话后自顾自的转出了武英殿,留下一脸错愕的吴襄。
今天这次面圣,好像和自己预料中的不太一样啊,准备了一肚子的说辞最后也没用上几句。
最重要的是,本来打算不问世事的吴襄,这次却一不小心接了个烫手的山芋,有够憋屈。
第二章:着吴襄提督京营
- 肉肉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