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那么多匠师,精挑细选出来的,其中不乏颇有名气的大师,又怎么样呢?

    还不是跟着陆子安认真学了那么久,才总算是将钧瓷给学到了手。

    要没有陆子安悉心指点,手把手地带出来,没准还在苦苦琢磨着呢。

    听了他的说法,其他人虽然觉得有些……但也不得不点了点头。

    事实如此。

    “从另一方面来说……”领导微微倾身,面带微笑地看着这屏幕上的陆子安:“如果真有人能这样学一学就会,我倒是乐见其成。”

    真要有这等人才,他们绝对比其他人更高兴。

    不管费多大气力,他们也会将他笼络住。

    既然这样,陆子安直播汝瓷,又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确实啊……”

    这么想着,众人也就想明白了。

    “不想了不想了,咱们一起看直播吧。”领导笑呵呵端起茶杯,里边的枸杞随着他的晃动而微微荡漾:“难得这么好运气呢。”

    说起来,他也挺喜欢看陆大师的直播的。

    总感觉陆子安的直播,有着其他直播缺少的灵气。

    陆子安自是不知道他们这边的诸多纠结,他将瓷坯一个个做好,便开始烘干。

    完整的汝瓷工艺,共有七十余道。

    以往在纸上看着都觉艰涩的技艺,当陆子安这般轻描淡写地演绎出来,竟有了一种气定神闲的绝代风华。

    令人无法移

    等它略干之后,便开始素烧。

    【看着好像和普通的瓷器制作没什么太大的差别。】

    【我没见过,以前只有点模糊的概念,不过看着陆大师做,感觉还挺有意思的。】

    这大概也是许多普通观众的想法了。

    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

    许多普通人哪里懂什么钧瓷汝瓷?平时吃饭的碗能漂亮一点也觉得挺有意思。

    而这些高档的、精致的瓷器,偶尔能在博物馆看一眼,那也是好的。

    但是进了博物馆,大多数人还是更喜欢那些名气盛、造型有趣的,至于这些个碗碗碟碟,在他们眼里不过尔尔。

    什么皇帝用过的或者造型技艺多高端多艰难,他们哪里懂?看着都差不多。

    可是陆子安的直播,给了他们一种全新的概念。

    “与同时期其他瓷窑相比,御用汝瓷有着它独特的生产工艺。”陆子安将素烧过的瓷坯取出来,开始上釉:“大多数器物,都是采用的满釉裹足支烧。”

    裹满釉料之后,他轻轻将瓷坯放置于三脚支架上。

    这样烧出来的瓷器,在底部会留下三个浅浅的凹痕,不甚明显,却又别有特色。

    “其实这种方法古时就有了,并不稀奇。”陆子安一边给另一个瓷坯上釉,一边轻声道:“一般都是使用椭圆形小型窑炉,而且是两窑并设。”

    至于这支钉,其实也有讲究。

    “汝瓷和其他瓷器不同的点,在于它一般是御用。”陆子安将瓷坯轻轻浸于釉料之中,这便是汝瓷的浸釉,亦称抹釉了:“所以匣钵外会多涂一层耐火泥,支烧垫饼的支钉小而尖,务必保证器型的完整性。”

    不留丝毫痕迹,烧出无痕。

    光是这么听着他描述,众人看着这瓷坯的眼神都在发光。

    真是期待啊,不知道这瓷坯烧制出来,该有多动人!

    也许真的能像陆大师所说的这般,比钧瓷更为夺目?

    第二次素烧完毕,陆子安便重新取出来,重新施釉,瓷坯表面原本已经显现出三分瓷色,此时又被掩盖下去。

    等将这些瓷坯重新推入窑炉,加温至1280℃烧制,陆子安便净了手,拎了张椅子过来坐下。

    真正是腰酸背痛。

    虽然汝瓷烧制过程耗时较短,不比钧瓷动辙就是三两天,但这时也已经到了晚上了。

    高温烧制的过程,对火候把握必须极为精准,陆子安也没想过离开,依然蹲守在窑炉前。

    徐大师也搬了张小杌子在旁边坐下,有些迟疑地道:“陆大师,我对汝瓷略有研究,我查阅过大量典藉,认为宋朝的越窑汝窑,亦有模仿更早期青铜器,我见你所作工艺,大体上都是承古,但百工门打出的旗号,却是创新……”

    他略微停顿了一下,眉头微皱,仿佛在斟酌自己的用词:“二者明明是背道而驰,为什么你却将它们融为了一体?”

    端着茶杯的陆子安转过头看着他,忽然轻声笑了一下:“徐大师说的没有错,我的许多技艺,的确是沿古。”

    比如说木雕玉雕,在如今已经有了许多科技应用的情况下,这些雕刻的门槛变得越来越低。

    有些甚至已经出现了打印雕刻,其难度降到最低,就算从没接触过的,照着线条抠挖,也总能做出点样子来。

    可是陆子安却一直在用“笨”办法。

    “看着我的工序,好像都是比较传统,其实我在其中,应用了许多熟能生巧的小习惯。只是不是专业的匠师,会将我的这些小动作忽略过去,在外界看来,我便好像只是在仿制古物。”

    陆子安随手拿起刻刀,在材料堆里捡了块木头:“柳宗悦也曾谈过:匠人们因为缺乏独创性而谦逊,淳朴,顺从传统;因为不用动脑筋,才能将全部的身心投入工作。”

    匠师们不批判,但是遵循着正直的道德的观念,能秉持最初的信仰。

    也有人称他们的这种风格,为匠人精神。

    可是,其实不是这样的。

    陆子安轻轻掂了掂手中的木头,微一勾唇:“我曾经说过,匠人、匠师、大师,其实是工匠的三种层次。”

    只懂制作,不懂创新,为匠人。

    学而思之,举一反三,为匠师。

    通一而通万,传古承今,为大师。

    而这三个层面,技艺其实在其次,重要的,在于思想与理念的转变。

    说到这里,陆子安忽然心思一动。

    他想起了自己的一次次升级,也想起了系统的那一句句,心境达成。

    心境,是什么呢?

    是理想与胸襟的延伸,是技艺与精神的合而为一。

    当今的华夏,无数匠人技艺精湛,有的沦落到食不裹腹,便纷纷说木雕已逝,时不待我。

    真的是这样吗?

    不,历史总在前进,关键在于,思想的转变。

    陆子安心潮起伏,想起了自己与众工匠最初的不同。

    他,将传统工艺,带到了直播间。

    不是埋头苦做,而是一直在思考着技艺的未来……

    难道,这就是系统选择他的真正原因?

    “陆大师,陆大师?”徐大师的呼唤让陆子安回过神来,他怔了怔,笑道:“抱歉,我走神了。”

    徐大师摇摇头,目光灼灼:“您刚才说到传古承今……”

    “对。好的工匠,当有着古时工匠的淳朴谦逊,身处当下,便该适应现代工艺的推动和创新。”陆子安指下刻刀翻飞,轻松雕了个桃子,竟也是栩栩如生:“如果说淳朴谦逊是“古”,创新就是“今”。想成为真正的大师,古今传承,弃一不可。”

    所谓的名号,所谓的称呼,都是过眼云烟。

    想成为真正的大师,必须技艺上乘,心境圆满。

    站得高,才看得远。

    听了他的话,所有人都陷入了沉思。

    就在这时,陆子安放置的火样终于开始变色,他一跃而起:“开窑!”

    热浪滚滚扑面而来,众人不退反进,纷纷面带喜色地看着。

    等里头的热气散得差不多了,温度也到了可控的程度,陆子安才戴上全套护具,小心翼翼地将里面的匣钵一个个搬了出来。

    一整排的匣钵,看着很是喜人。

    众人询问成品能有多少的时候,陆子安神色如常:“大约,能出三两件成品,就已经算是成品率极高了。”

    汝瓷之难,难于上青天。

    不仅在于其技艺艰难,更在于成品率极低。

    任何细小的瑕疵,都会使其沦为废品。

    想着这一点,徐大师神色变得有些凝重起来,心跳都感觉加快了许多。

    陆子安却没留意他们的神色,径直上前打开了第一个匣钵。

    这是一个瓷瓶,造型古朴,正是宋代最有名的玉壶春瓶,素来是所有玉壶春瓶中形态最美的。

    釉面极为润泽,整体呈淡淡的天青色,只一眼便足以打动所有人的心。

    “咔。”轻微的碎裂声响传来,徐大师面皮都轻轻一跳。

    陆子安微微弯腰,盯着它的釉面。

    釉色随光变幻,表面呈现出蝉翼纹细小开片,慢慢往下延伸,出现了许多细小的蟹爪纹开片。

    徐大师自是识货的,他拿着放大镜上前瞧了又瞧,确认无误后才欣喜地道:“蟹爪纹!竟是蟹爪纹!梨皮蟹爪芝麻花……陆大师,这是精品啊!”

    “……还行。”

    这个玉壶春瓶体型修长挺拔,尤其有着如此温润的色泽,显得自然恬静,毫不张扬,充满了神秘感。

    尤其它的开片如此优雅细致,就算是陆子安自己,也颇为惊奇。

    他的技艺,好像比三年前,又略有提升。

    只是这种差异,极为微小,如果不是汝瓷本就是如此矜傲难侍候的工艺,怕是也不能体现得如此详尽。

    这么想着,陆子安转过身调出了系统界面,其他并无太多变化,只那进度条,却如陆子安所料,已经加进到了93%。

    什么时候这进度条,能加到百分之百呢?

    陆子安思索着,也不知道到时候,会有什么变化。

章节目录

直播之工匠大师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九个栗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九个栗子并收藏直播之工匠大师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