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勇侯,此事需慎重!”
结束朝议之后,史可法和高弘图做最后努力,试图把明显要玩火的杨庆拉住。
“阁部想说什么?”
杨庆笑着说。
“忠勇侯,你不会真不知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吧?”
高弘图带着一丝疑惑说道。
他是山东胶州人,万历年间的进士,如果加上可以忽略的泰昌,已经可以说历经五朝,算得上此时朝廷的元老级大臣,解学龙虽然年龄比他大一岁,但中进士比他晚,所以他虽然和东林党不一伙,后者在朝中却必须对他保持尊敬。原本历史上清军攻破杭州后,他把自己随行的孙子托付给门客,《国榷》的作者谈迁,然后自己绝食而死。不过这时候因为崇祯南渡后,他作为南京户部尚书,也是六部中唯一与东林党无关的尚书,一直受崇祯的信任,始终就在户部尚书这个重要的位置上。
“硁斋公,我知道什么,我不知道什么,这与我要做的有关吗?”
杨庆说道。
“你是蓄意玩火啊!”
高弘图感慨道。
这意思很明白了,杨庆的目的根本就不是田产,他搞事情的目标根本就不是为了清查被侵占的官田,他就是找这样一个借口,然后挑起自己和江南士绅的斗争而已。
这个好斗的家伙真能折腾啊!
至于目的……
高弘图是懒得关心了。
“忠勇侯,好自为之吧!”
他长叹一声说道。
史可法同样深深地看着杨庆,然后看了看正在御座上低着头织袜子的监国……
手工针织羊毛线袜子在大明已经开始流行,虽然这东西在目前欧洲也是上流社会的配置,但忠勇侯已经下令为北方军配备,在这个冬天里因为驻扎期间冻伤,可是让河南驻军减员不少。以南方人为主的第一,二两个主力军尤其严重,骑兵军和第四,五两个军因为是北方人为主,相对来讲这个问题还好些,而这些冻伤里面又以脚指头冻伤为主,这样是很难继续向北向更冷的地方进攻的,必须得解决他们的防寒问题。
所以今年冬天来临前,杨庆要给每一个驻扎北方的士兵都配上棉鞋和羊毛袜子。
而为展现对前线将士的关心,监国正带着宫里女人用忠勇侯教的手工针织技术,辛辛苦苦地给军中将士们织袜子,甚至为此还在玄武湖周围专门养羊薅羊毛,并用新式织机手工纺线。可想而知当北方前线的将士接过监国,太后,太妃这些人亲手织的袜子后,会多么得感激涕零,然后他们也就只能用奋勇杀敌来回报了。
此刻看着不务正业的监国。
再看看不知轻重的忠勇侯。
史可法同样也只能长叹一声,然后跟在高弘图身后离开了。
“你不会真想把那些地收回来吧?”
黄蜚小心翼翼地说。
“士绅控制地方靠的是什么?”
杨庆说道。
“宗族。”
黄蜚说道。
“单纯一个祖宗就管用了吗?”
杨庆说道。
“一个祖宗可不好使,得有地有佃户才行,大族族长有最多的地最多的佃户。而且佃户很多都是同族,可以租到最好的地,甚至在年景不好时候,主家会以宗族给些钱粮帮助,族人佃户自然听话。再用族人佃户管着异姓佃户,族里谁不听话集齐佃户过去一顿棒子打倒行家法就行。外人若有侵犯到族中利益,比如说争水源之类,族长一声令下集齐各家佃户,摆开阵势械斗就行。那打起仗来丝毫不输咱们在战场上,几百上千人大战都不算稀罕的,尤其是江南一带,几千上万人的大战都有呢!
其实就跟军队里一样。
最大地主的族长是统帅,族內小地主是将军,族人佃户是家丁,异姓佃户就是炮灰兵。
这样才是豪绅。
他们甚至比军队都强,那族中家法比军纪还森严。
这样的豪绅别说是跟别家争水源这种小事,就是看县太爷不顺眼,集齐几千族人和佃户把县太爷打出县衙都行。若是再有功名护身或者家里有人做官,随便找同科好友上个弹劾说县令激起民变,那反而县令倒霉,这样的豪绅那真得就是土皇帝了!”
黄蜚说道。
“所以我就要一步步毁了这些。”
杨庆拍了拍他二哥肩膀说道。
宣城。
佃农王四好奇地看着出现在村子里的一队民兵。
这些民兵实际上就是之前宣州卫的军户,但按照新政改革,原本宣州卫所属军户,再加上一部分山中因为招入山地军而出来的棚民亲属,统编为一个个皇庄。他们除了种原本宁国卫的土地,还在附近开辟了一些过去无法种粮的土地,然后大量种植地瓜和卢穄之类,不交任何税,只交一成到最多四成的地租。除此之外还在建一座水泥厂烧水泥,还有酒坊,山里还有烧炭场,所产的都运到南京去换银子。
另外还喂养战马。
甚至就连女人都从淮西学习了新式织机织布。
而且皇庄的庄头居然不是朝廷任命,而是锦衣卫监督着,由皇庄的庄民男丁在一起推选,每三年重新再选一次。皇庄里还在修学堂让庄民的小孩免费去上学,还有一个叫做卫生所的东西,以后生病了就由那里的大夫给治疗。
一时间在宣城各地造成轰动。
据说这里只是开始,而淮西那些辽民和南京周围那些原本京营的庄子去年就开始了。
这让王四艳羡不已。
要知道深知这些军户底细的他可是很清楚,这些人以前日子过得还不如自己呢!军户是和那些最低等佃户一个级别的,像他这种高级佃户根本看不上。现在人家一下子变得让他高不可攀了,就连身上都仿佛带着一层光晕一般,让他连靠近都感觉没有足够的底气。
此刻这些民兵正簇拥着一个当官的走到本村最大地主,也是王四的三叔公家墙外。
王四此时就是种他这个刚出五服的三叔公家的地,每年需要交六成的租子,虽然看在一家人的份上,给他的地还算不错,但每年收成也只够半饥半饱,一天两顿干的仍旧属于奢侈生活,而且还得给三叔公家无偿干些零碎的活计。但因为去年原本靠着儿子是举人所以不交税的三叔公,现在也不得不交税了,传闻今年还要再加至少半成的租子,王四如今看着眼前这座气派的大宅子正害怕呢!
“刘三,你们在做甚?”
他堆起笑容壮着胆子,小心翼翼地问一个认识的民兵。
后者轻蔑地看了他一眼。
“叫我刘勇。”
然后那被他叫了几十年刘三的前卫所军户说道。
“刘,刘勇,你们这是做甚?”
王四尴尬地说。
这时候那名当官的已经走到了墙边,并且在墙上开始用黑漆和刷子写一个个大字,王举人的仆人们站在大门前看着,但却并没有上前阻止。隐约间王四可以听到他们在说什么锦衣卫之类,而且脸上都带着小心,很显然那当官的就是大名鼎鼎堪称止儿夜啼的锦衣卫了。
“忠勇侯的命令,经界队所清查的官田数量,与原本宣州卫应有的官田数量严重不符,故此派出锦衣卫调查队对宁国府士绅侵占宣州卫官田一事进行调查。为避免民间误会,故此特意告示百姓,若真查出有侵占宣州卫官田的,只对田主进行严惩,并收回这些田地,而原本租种这些田地的佃户,全部依民兵例改为皇庄民兵继续租种。
就是说无论过去地租是多少,一律都减到四成以下。
而且免除一切税赋,并纳入皇庄进行管理,以后佃户就是皇民,虽说犯了罪还归县太爷管,但皇庄有专门的律师可以帮忙打官司,还可以让小孩上免费的学校,得了病可以到卫生所医治。只是每年得定期训练并在监国需要时候当兵打仗,当然,战场上立功了也一样升官发财。另外为加快调查,允许知情人出首,有揭发检举者,每检举十亩赏新币一元,也就是过去的一两银子。
你要是知道谁侵占了官田,可别忘了检举啊!
不但可以得赏银,而且可以成为皇庄民兵,这样的好事也就是监国和忠勇侯当政,赶过去想都不敢想,我如今的日子你也看到了,可别傻到错过这个机会,皇庄的大门可是已经给你敞开了!”
刘勇拍了拍他肩膀语重心长地说。
说完他很有深意地看了王四一眼,然后赶紧走到那锦衣卫身旁拿着扫帚扫墙上妨碍书写的青苔。
而王四就像傻了一样看着这堵墙和墙上的一个个黑字,当然还有墙后那片让他两腿战战兢兢的建筑,这片建筑的颜色在他视野中明显正在发生变化,甚至仿佛都遥远起来……
他租的那三十亩地就是啊!
那是三叔公的爹考上进士后,从上门巴结他的宣州卫指挥使手中半买半收的啊!而且不只他那三十亩,光他知道的就一起买了一千亩,不仅仅是他,他们宗族绝大多数人都知道这件事。
但是……
那是他三叔公啊!
那是族长啊!
结束朝议之后,史可法和高弘图做最后努力,试图把明显要玩火的杨庆拉住。
“阁部想说什么?”
杨庆笑着说。
“忠勇侯,你不会真不知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吧?”
高弘图带着一丝疑惑说道。
他是山东胶州人,万历年间的进士,如果加上可以忽略的泰昌,已经可以说历经五朝,算得上此时朝廷的元老级大臣,解学龙虽然年龄比他大一岁,但中进士比他晚,所以他虽然和东林党不一伙,后者在朝中却必须对他保持尊敬。原本历史上清军攻破杭州后,他把自己随行的孙子托付给门客,《国榷》的作者谈迁,然后自己绝食而死。不过这时候因为崇祯南渡后,他作为南京户部尚书,也是六部中唯一与东林党无关的尚书,一直受崇祯的信任,始终就在户部尚书这个重要的位置上。
“硁斋公,我知道什么,我不知道什么,这与我要做的有关吗?”
杨庆说道。
“你是蓄意玩火啊!”
高弘图感慨道。
这意思很明白了,杨庆的目的根本就不是田产,他搞事情的目标根本就不是为了清查被侵占的官田,他就是找这样一个借口,然后挑起自己和江南士绅的斗争而已。
这个好斗的家伙真能折腾啊!
至于目的……
高弘图是懒得关心了。
“忠勇侯,好自为之吧!”
他长叹一声说道。
史可法同样深深地看着杨庆,然后看了看正在御座上低着头织袜子的监国……
手工针织羊毛线袜子在大明已经开始流行,虽然这东西在目前欧洲也是上流社会的配置,但忠勇侯已经下令为北方军配备,在这个冬天里因为驻扎期间冻伤,可是让河南驻军减员不少。以南方人为主的第一,二两个主力军尤其严重,骑兵军和第四,五两个军因为是北方人为主,相对来讲这个问题还好些,而这些冻伤里面又以脚指头冻伤为主,这样是很难继续向北向更冷的地方进攻的,必须得解决他们的防寒问题。
所以今年冬天来临前,杨庆要给每一个驻扎北方的士兵都配上棉鞋和羊毛袜子。
而为展现对前线将士的关心,监国正带着宫里女人用忠勇侯教的手工针织技术,辛辛苦苦地给军中将士们织袜子,甚至为此还在玄武湖周围专门养羊薅羊毛,并用新式织机手工纺线。可想而知当北方前线的将士接过监国,太后,太妃这些人亲手织的袜子后,会多么得感激涕零,然后他们也就只能用奋勇杀敌来回报了。
此刻看着不务正业的监国。
再看看不知轻重的忠勇侯。
史可法同样也只能长叹一声,然后跟在高弘图身后离开了。
“你不会真想把那些地收回来吧?”
黄蜚小心翼翼地说。
“士绅控制地方靠的是什么?”
杨庆说道。
“宗族。”
黄蜚说道。
“单纯一个祖宗就管用了吗?”
杨庆说道。
“一个祖宗可不好使,得有地有佃户才行,大族族长有最多的地最多的佃户。而且佃户很多都是同族,可以租到最好的地,甚至在年景不好时候,主家会以宗族给些钱粮帮助,族人佃户自然听话。再用族人佃户管着异姓佃户,族里谁不听话集齐佃户过去一顿棒子打倒行家法就行。外人若有侵犯到族中利益,比如说争水源之类,族长一声令下集齐各家佃户,摆开阵势械斗就行。那打起仗来丝毫不输咱们在战场上,几百上千人大战都不算稀罕的,尤其是江南一带,几千上万人的大战都有呢!
其实就跟军队里一样。
最大地主的族长是统帅,族內小地主是将军,族人佃户是家丁,异姓佃户就是炮灰兵。
这样才是豪绅。
他们甚至比军队都强,那族中家法比军纪还森严。
这样的豪绅别说是跟别家争水源这种小事,就是看县太爷不顺眼,集齐几千族人和佃户把县太爷打出县衙都行。若是再有功名护身或者家里有人做官,随便找同科好友上个弹劾说县令激起民变,那反而县令倒霉,这样的豪绅那真得就是土皇帝了!”
黄蜚说道。
“所以我就要一步步毁了这些。”
杨庆拍了拍他二哥肩膀说道。
宣城。
佃农王四好奇地看着出现在村子里的一队民兵。
这些民兵实际上就是之前宣州卫的军户,但按照新政改革,原本宣州卫所属军户,再加上一部分山中因为招入山地军而出来的棚民亲属,统编为一个个皇庄。他们除了种原本宁国卫的土地,还在附近开辟了一些过去无法种粮的土地,然后大量种植地瓜和卢穄之类,不交任何税,只交一成到最多四成的地租。除此之外还在建一座水泥厂烧水泥,还有酒坊,山里还有烧炭场,所产的都运到南京去换银子。
另外还喂养战马。
甚至就连女人都从淮西学习了新式织机织布。
而且皇庄的庄头居然不是朝廷任命,而是锦衣卫监督着,由皇庄的庄民男丁在一起推选,每三年重新再选一次。皇庄里还在修学堂让庄民的小孩免费去上学,还有一个叫做卫生所的东西,以后生病了就由那里的大夫给治疗。
一时间在宣城各地造成轰动。
据说这里只是开始,而淮西那些辽民和南京周围那些原本京营的庄子去年就开始了。
这让王四艳羡不已。
要知道深知这些军户底细的他可是很清楚,这些人以前日子过得还不如自己呢!军户是和那些最低等佃户一个级别的,像他这种高级佃户根本看不上。现在人家一下子变得让他高不可攀了,就连身上都仿佛带着一层光晕一般,让他连靠近都感觉没有足够的底气。
此刻这些民兵正簇拥着一个当官的走到本村最大地主,也是王四的三叔公家墙外。
王四此时就是种他这个刚出五服的三叔公家的地,每年需要交六成的租子,虽然看在一家人的份上,给他的地还算不错,但每年收成也只够半饥半饱,一天两顿干的仍旧属于奢侈生活,而且还得给三叔公家无偿干些零碎的活计。但因为去年原本靠着儿子是举人所以不交税的三叔公,现在也不得不交税了,传闻今年还要再加至少半成的租子,王四如今看着眼前这座气派的大宅子正害怕呢!
“刘三,你们在做甚?”
他堆起笑容壮着胆子,小心翼翼地问一个认识的民兵。
后者轻蔑地看了他一眼。
“叫我刘勇。”
然后那被他叫了几十年刘三的前卫所军户说道。
“刘,刘勇,你们这是做甚?”
王四尴尬地说。
这时候那名当官的已经走到了墙边,并且在墙上开始用黑漆和刷子写一个个大字,王举人的仆人们站在大门前看着,但却并没有上前阻止。隐约间王四可以听到他们在说什么锦衣卫之类,而且脸上都带着小心,很显然那当官的就是大名鼎鼎堪称止儿夜啼的锦衣卫了。
“忠勇侯的命令,经界队所清查的官田数量,与原本宣州卫应有的官田数量严重不符,故此派出锦衣卫调查队对宁国府士绅侵占宣州卫官田一事进行调查。为避免民间误会,故此特意告示百姓,若真查出有侵占宣州卫官田的,只对田主进行严惩,并收回这些田地,而原本租种这些田地的佃户,全部依民兵例改为皇庄民兵继续租种。
就是说无论过去地租是多少,一律都减到四成以下。
而且免除一切税赋,并纳入皇庄进行管理,以后佃户就是皇民,虽说犯了罪还归县太爷管,但皇庄有专门的律师可以帮忙打官司,还可以让小孩上免费的学校,得了病可以到卫生所医治。只是每年得定期训练并在监国需要时候当兵打仗,当然,战场上立功了也一样升官发财。另外为加快调查,允许知情人出首,有揭发检举者,每检举十亩赏新币一元,也就是过去的一两银子。
你要是知道谁侵占了官田,可别忘了检举啊!
不但可以得赏银,而且可以成为皇庄民兵,这样的好事也就是监国和忠勇侯当政,赶过去想都不敢想,我如今的日子你也看到了,可别傻到错过这个机会,皇庄的大门可是已经给你敞开了!”
刘勇拍了拍他肩膀语重心长地说。
说完他很有深意地看了王四一眼,然后赶紧走到那锦衣卫身旁拿着扫帚扫墙上妨碍书写的青苔。
而王四就像傻了一样看着这堵墙和墙上的一个个黑字,当然还有墙后那片让他两腿战战兢兢的建筑,这片建筑的颜色在他视野中明显正在发生变化,甚至仿佛都遥远起来……
他租的那三十亩地就是啊!
那是三叔公的爹考上进士后,从上门巴结他的宣州卫指挥使手中半买半收的啊!而且不只他那三十亩,光他知道的就一起买了一千亩,不仅仅是他,他们宗族绝大多数人都知道这件事。
但是……
那是他三叔公啊!
那是族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