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连两场大雨下来,天气渐渐转凉。秋风细雨,很快便抚平了旱灾。湿润的田里,随便撒点什么瓜种豆种下去,三两天之后,便是生绿的一片。年景也突然间变得好了起来。再加之,沈云令庄子里的人在灾民里大力宣传减免半年赋税的事,余下的那些灾民,原本还有些犹豫,这会儿终于再也坐不住,满怀希望的举家踏上了回程。
当田里的稻苗抽出了小一尺高时,灾民基本上散尽。也有极少数的留了下来。他们大多是无家可归的老幼病残。
清点之后,总共有三百一十二人。其中,无父无母,且十岁以下的幼童有一百七十六人;无子女可依,超过五十岁的老人八十七人;余下的数十人,不是伤残,便是重病缠身,几乎丧失了劳力。
如何安置这一类人,在春上的时候,庄子里已有旧例。齐伯带着人亲自一一登记、按旧例,将他们安置在庄子外面的棚户区里。
棚户区是春上施粥时的产物。那时,灾民散去之后,也留下来了一些老弱病残。沈云怜惜他们无家可归,便留下了一些木棚子没有拆除,容他们栖身。
这些人不管老幼都是以在庄子里打零工过活。半年下来,有不少人,尤其是孤儿,被管事的看中,搬进了庄子里。
这些灾民早就打听清楚了棚户区里的情形,是以,听说要搬去棚户区,无不欢欢喜喜。
很快,连绵数里的灾民棚完全空置了下来。庄子里,还有十里八乡来帮忙施粥的乡民们又一齐动手,只用了两天的时间,便将灾民棚拆了个干净。这一段的官道又恢复如常。
至此,赈灾才算是完结。
春望诸县的大老爷们先后送来请柬,以庆功、答谢之类的为由,宴请庄子主人。
沈云一个也没有应。一来,这些家伙先前是怎么谋算他的,他记得清楚着呢;再者,庄子已打上了仙门的标签,量他们也不敢再生什么花花肠子。他有那空闲与他们周旋,还不如多画几枚符。
今非昔比,这些大老爷们碰了一鼻子灰,却也奈何他不得。宴请之事,便不了了之。
又过了小半月,离秋收还要一段时间,第一条水渠也通了水,庄子里完全步入正轨。沈云难得的暂且空闲起来。他决定抓住这个时间,走一趟罗洲。
此行的主要目的,是送陈英的骨灰回家。再有,他决定去探望洪天宝。
陈英的遗体在夏收之前已火化,骨灰用一只小瓦罐装着,妥善的收在百宝囊里。因为陈英只说了一个“陈”字,便去世了,所以,要想送其骨灰回乡,沈云少不得要费些时间寻访。
至于洪天宝,沈云有将近三个月没收到他的信了,担心他出了什么事,顺道去探望一番。说起来,他们俩弟兄也有两年多不曾见过面。沈云怪想念他的。
与往常一样,他将告诉齐伯,两天后,要出门去一趟罗洲,又道:“此一去,最迟也会在年节前回来。庄子里的大小事务,便全交给你与长老会了。”
他又不是头次出远门。对此,齐伯已习以为常,点头应下之后,急匆匆的去为他准备饭菜,带在路上吃。
这两天的时间里,沈云也没闲着。他在地图上,将罗洲所有以“陈”字开头的地名,不管大小,都一一圈了出来。一共找到了十五处。然后,根据这十五处的分布,定下了寻访的路线。
在查看去罗洲的路线时,沈云在地图上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地名——玉溪镇。
多年前的往事一一在脑海里浮现出来。他想起来了,当年,自己为什么会急匆匆的远走仙都。
一晃差不多四年过去了。也不知道当年迫使自己不得不避祸仙都的那两个尸修现而今如何了。自己临走之前,绞尽脑汁为他们俩布设的陷阱是否派上了用场。
沈云凝视着地图上的“玉溪镇”三个小字,良久,用手指头在上面轻轻点了点,自言自语道:“反正也离得不远,不如绕道去看一看。”
当年,他奈何不得这两个家伙。现在,捏死这种东西,跟捏死两只臭虫没什么两样。再说,尸修行事狠毒,一旦叫他们成了气候,几乎没有不为害一方的。所以,何不抽空除之呢?
两天后的清晨,他换上一身半旧的青布长袍,悄然离开了庄子。
没有直接南下,而是先北上玉溪镇。
不想,刚出春望县,行至一个前不见村,后不着店的荒岭,从路边的密林里现出一道白色的人影。
“沈小哥,别来无恙啊。”来人笑嘻嘻的挡住沈云的路。
沈云心中不由一惊——在这人现身之前,他居然完全没有发觉!
下意识的凝神去看那人的修为境界。
这一看,后背上的冷汗嗖的下来了。
他发现自己完全看不出对方身上有无灵力波动。
难道这人的修为高过我?
转念又一想,慌什么?至少也要搞清对方的意图。
想到这里,他暗中握了握拳头,极力让自己尽快的冷静下来。
“这位道友,我们有见过?”他定睛看向对方的脸。
那人约摸十八九岁,体量颀长,面如冠玉,容颜不俗。沈云对自己的记忆力相当自信。只要是打过交道的人,哪怕只有一面之缘,时隔经年,也能记得。但是,这人,他完全没有印象。
白袍青年笑了笑:“沈小哥如今发了迹,成了堂堂的一派之主,也难怪认不得旧友。”说着,斜着眼睛,上下打量着沈云,撇了撇嘴,“不过,沈小哥出手就是上千万两银子,怎的外出行走,连身象样的衣服也没有呢?”不等沈云回应,他又啧啧了两下,轻轻摇头,“说的也是。四海香烛铺轰的一下就没了,叫沈小哥上哪儿去找我师叔那样豪爽的买家呢?”
听到这里,沈云愕然的瞪圆了眼睛:“你,你是四海香烛铺的伙计阿成?”
怪哉!阿成相貌平平,其眉眼跟眼前这人,根本没有一丝相似之处!
当田里的稻苗抽出了小一尺高时,灾民基本上散尽。也有极少数的留了下来。他们大多是无家可归的老幼病残。
清点之后,总共有三百一十二人。其中,无父无母,且十岁以下的幼童有一百七十六人;无子女可依,超过五十岁的老人八十七人;余下的数十人,不是伤残,便是重病缠身,几乎丧失了劳力。
如何安置这一类人,在春上的时候,庄子里已有旧例。齐伯带着人亲自一一登记、按旧例,将他们安置在庄子外面的棚户区里。
棚户区是春上施粥时的产物。那时,灾民散去之后,也留下来了一些老弱病残。沈云怜惜他们无家可归,便留下了一些木棚子没有拆除,容他们栖身。
这些人不管老幼都是以在庄子里打零工过活。半年下来,有不少人,尤其是孤儿,被管事的看中,搬进了庄子里。
这些灾民早就打听清楚了棚户区里的情形,是以,听说要搬去棚户区,无不欢欢喜喜。
很快,连绵数里的灾民棚完全空置了下来。庄子里,还有十里八乡来帮忙施粥的乡民们又一齐动手,只用了两天的时间,便将灾民棚拆了个干净。这一段的官道又恢复如常。
至此,赈灾才算是完结。
春望诸县的大老爷们先后送来请柬,以庆功、答谢之类的为由,宴请庄子主人。
沈云一个也没有应。一来,这些家伙先前是怎么谋算他的,他记得清楚着呢;再者,庄子已打上了仙门的标签,量他们也不敢再生什么花花肠子。他有那空闲与他们周旋,还不如多画几枚符。
今非昔比,这些大老爷们碰了一鼻子灰,却也奈何他不得。宴请之事,便不了了之。
又过了小半月,离秋收还要一段时间,第一条水渠也通了水,庄子里完全步入正轨。沈云难得的暂且空闲起来。他决定抓住这个时间,走一趟罗洲。
此行的主要目的,是送陈英的骨灰回家。再有,他决定去探望洪天宝。
陈英的遗体在夏收之前已火化,骨灰用一只小瓦罐装着,妥善的收在百宝囊里。因为陈英只说了一个“陈”字,便去世了,所以,要想送其骨灰回乡,沈云少不得要费些时间寻访。
至于洪天宝,沈云有将近三个月没收到他的信了,担心他出了什么事,顺道去探望一番。说起来,他们俩弟兄也有两年多不曾见过面。沈云怪想念他的。
与往常一样,他将告诉齐伯,两天后,要出门去一趟罗洲,又道:“此一去,最迟也会在年节前回来。庄子里的大小事务,便全交给你与长老会了。”
他又不是头次出远门。对此,齐伯已习以为常,点头应下之后,急匆匆的去为他准备饭菜,带在路上吃。
这两天的时间里,沈云也没闲着。他在地图上,将罗洲所有以“陈”字开头的地名,不管大小,都一一圈了出来。一共找到了十五处。然后,根据这十五处的分布,定下了寻访的路线。
在查看去罗洲的路线时,沈云在地图上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地名——玉溪镇。
多年前的往事一一在脑海里浮现出来。他想起来了,当年,自己为什么会急匆匆的远走仙都。
一晃差不多四年过去了。也不知道当年迫使自己不得不避祸仙都的那两个尸修现而今如何了。自己临走之前,绞尽脑汁为他们俩布设的陷阱是否派上了用场。
沈云凝视着地图上的“玉溪镇”三个小字,良久,用手指头在上面轻轻点了点,自言自语道:“反正也离得不远,不如绕道去看一看。”
当年,他奈何不得这两个家伙。现在,捏死这种东西,跟捏死两只臭虫没什么两样。再说,尸修行事狠毒,一旦叫他们成了气候,几乎没有不为害一方的。所以,何不抽空除之呢?
两天后的清晨,他换上一身半旧的青布长袍,悄然离开了庄子。
没有直接南下,而是先北上玉溪镇。
不想,刚出春望县,行至一个前不见村,后不着店的荒岭,从路边的密林里现出一道白色的人影。
“沈小哥,别来无恙啊。”来人笑嘻嘻的挡住沈云的路。
沈云心中不由一惊——在这人现身之前,他居然完全没有发觉!
下意识的凝神去看那人的修为境界。
这一看,后背上的冷汗嗖的下来了。
他发现自己完全看不出对方身上有无灵力波动。
难道这人的修为高过我?
转念又一想,慌什么?至少也要搞清对方的意图。
想到这里,他暗中握了握拳头,极力让自己尽快的冷静下来。
“这位道友,我们有见过?”他定睛看向对方的脸。
那人约摸十八九岁,体量颀长,面如冠玉,容颜不俗。沈云对自己的记忆力相当自信。只要是打过交道的人,哪怕只有一面之缘,时隔经年,也能记得。但是,这人,他完全没有印象。
白袍青年笑了笑:“沈小哥如今发了迹,成了堂堂的一派之主,也难怪认不得旧友。”说着,斜着眼睛,上下打量着沈云,撇了撇嘴,“不过,沈小哥出手就是上千万两银子,怎的外出行走,连身象样的衣服也没有呢?”不等沈云回应,他又啧啧了两下,轻轻摇头,“说的也是。四海香烛铺轰的一下就没了,叫沈小哥上哪儿去找我师叔那样豪爽的买家呢?”
听到这里,沈云愕然的瞪圆了眼睛:“你,你是四海香烛铺的伙计阿成?”
怪哉!阿成相貌平平,其眉眼跟眼前这人,根本没有一丝相似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