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途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五颜六色铺满山间,仿佛一幅巨大的自然山秋图,倒挂在辽阔的天空之上,既给人以震撼之美,又充满妩媚之韵。农庐和巫青不紧不慢,不一会就到了仙女洞洞口。

    古时候,云雾山上有许多山洞,多为阴阳洞,洞内暗河、钟乳石比比皆是。这些山洞被密林遮掩,云雾缭绕,传说有神仙居住。

    这仙女洞高耸秀丽,奇特而陡峭,洞内较宽但不是很深,周围草木茂盛,枝叶纷披,一年四季都是秋天,各种颜色的杜衡、玉芝、茉莉花之类的,与这大山同呼吸共命运。唐朝人写的小说曾记载,天台山遇仙,有一个绘图,上面所绘的小路大致与这个洞差不多。

    相传当地有个茶夫,家境贫寒,母病重因无钱医治而亡。他极度悲伤,过了一段独居的日子。有天中午,他进山砍柴,又累又渴,便循着泉水响声找到一个山洞外,喝足了水,就躺在树荫下的一块石板上歇息。迷糊中,他仿佛听到了说话声,寻声望去,竟赫然看见两个老翁在谈论一个有趣的话题。

    秃顶老翁神神秘秘地说:“这洞里结了好大一对金瓜。”

    黑胡子老翁连忙摆摆手:“嘘,小声点,那边躺着个砍柴的,当心把我们的金瓜偷走。”

    秃顶老翁不以为然:“怕什么,他进不了洞,只有七月初七之时,口念天门地门开,摘金瓜的主人才能进到洞内。”

    黑胡子老翁生气了:“别说了,我们下棋吧。”

    听到这里,茶夫滚下了石板,猛然醒来,原来是个梦,哪有什么老翁?他沮丧地挑起柴担下山回家。

    后来,他越想越觉得神奇:“我莫非遇到了神仙,那山洞真藏着宝贝?”他决定试试。

    七月初七这天,他来到山洞中,按时念咒语,果然“嘎”的一声,洞里一扇石门自动打开了,眼前更大更阔了,金光闪闪。走进去,只见里面长着一架碧绿的青藤,藤条上果然结有一对金瓜。他高兴地爬上去,摘下金瓜,一口气跑回家。

    到家一看,他楞住了,这哪是金瓜呀,分明是两个普通的小圆瓜,他就把瓜扔到一边。

    过了些日子,茶夫上山砍柴,不自主地又来到那个山洞外,照样躺在石板上歇息。刚闭上眼,就又听到了谈话声,还是那两个老翁。

    黑胡子老翁埋怨道:“都怪你多嘴,金瓜被人偷走了。”

    秃顶老翁顶嘴:“怕什么,那又不是金瓜。”

    黑胡子老翁明显生气了说:“那可是名贵药材呀,比金子还贵重呢。”

    秃顶老翁自以为是地说:“不怕,不是心地善良的人不会用,那非得把瓜的皮色晒红,与古茶树叶冲兑,熬成瓜籽汤,喝了瓜籽茶叶汤水,才有润肺清热的作用哩。”

    茶夫从石板上醒来,边走边想,这莫非又是神仙托梦,要我种药材给人治病?

    到家后,他找到已经烂了的两个瓜,取出瓜籽,来年开春就种在后山自家的山林里。到秋天,果然结了很多的瓜。他摘下瓜晒红,再把山上的千年古茶树叶子摘回来晒干,经过瓜籽与茶叶混合熬成汤水,让咳嗽痰喘的病人吃,一个个都见效。村人“啧啧”称赞。

    之后,他每年栽种,如法炮制,送给病家,且分文不取。人们尊敬他,让他给这种药汤取个名字。

    他想了想,瓜地在高出的藤架上,需登爬摘瓜取籽,再加上古茶树叶相搭配混合而成,那就叫“茶籽汤”吧。从此,“茶籽汤”的名声不胫而走。

    这个茶夫不是别人,正是农庐的先祖,叫农依连,这件事在农家的族谱上都有记载:祖传“茶籽汤”。这个富有神秘色彩的家族传奇,农庐早已铭记在心。

    讲完这个故事后,农庐忽地站起来,双手用力一拍,得意地说道:“娘子,这个故事可好?”

    巫青笑一笑,连声“嗯嗯”,随后感慨道:“确实是个好故事,我们可要伺候好那棵古茶树,否则对不起先人啊!”

    农庐直点头,连声说“是的,是的。”

    此时,他俩正坐在仙女洞内的一块青石板上,历史与现实在此交汇,时有潺潺的流水轻击石壁,夹杂着洞顶落下的清脆水滴敲打石面,那声响像一种间歇的打击乐从远古曼妙而来,使得洞内更加寂静。只是不知那洞内的暗河源自何处,奔向哪里……

    时候不早了。两人起身下山,说说笑笑地离开了仙女洞。

    茶事之于楚地久矣。在东晋常璩撰写的《华阳国志》中多处谈到茶事。其中有:“武王既克殷,以其宗姬于巴,爵之以子,古者远国虽大,爵不过子,故吴楚及巴皆曰子……上植五谷,牲具六畜,桑、蚕、麻、纻、鱼、盐、铜、铁、丹、漆、荼、蜜……皆纳贪之。”这一史料明确提到“楚”地茶叶,同时把我国茶叶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推进到春秋战国以前的周武王时期。按保守推测,茶叶种植的历史也有2500年了。

    而楚国封于荆山。茶事的传统沿袭到农庐这一代,谁也说不清楚他家种茶始于何时,只知道古茶树是个千年的“老古董”。由于父亲过世早,农庐也是一知半解,他的母亲也不清楚这古法“茶籽汤”,是如何调制出来的。以往都是他的父亲一人亲手熬汤,因有家规:口口相传,传男不传女。所以到了农庐这一代就算失传了。

    自从听了农庐先祖遇仙得方的故事后,巫青就暗下决心:作为农家的儿媳妇,理应将“茶籽汤”研制出来,为百姓治病,造福乡里,让“茶籽汤”重放光彩!

    一天,来了一位中年男子到青莲镇办事,路过龙岩村,便向巫青讨碗水喝。

    巫青礼貌地请先生进屋喝茶,热情招呼。那先生与巫青边喝边聊,原来他是个懂茶之人,两人谈的挺投机,巫青就向他请教茶事。

    这位先生非等闲之辈,他向巫青揭开了一段茶叶治病救人的尘封往事。

    在青莲镇有一条古官道,是通往京城洛阳的。西汉张骞开通西域后,东西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一次,班超的商队西出帝都洛阳半月后的一天中午,在前不挨村、后不着店的荒山野岭之中,突遇一场暴雨,使得所载茶叶都淋得透湿。雨过天晴,丝绸布匹被风一吹就干了,可茶叶要晒干至少得两三天才行,茶商怕耽误行程,只吹干了茶叶表面的水分,重新包装打理后,就跟着队伍匆忙出发了。

    进入河西走廊,车队在一望无际的戈壁滩上行走,气温很高,烈日炎炎,经过一个多月的长途跋涉,来到了酒泉地带。一天黄昏,车队准备在驿站休息,护队的校尉发现附近的戈壁滩上有一群人在围观什么,出于好奇,就立即催马去看个究竟,只见两个蒙古族牧民捂着肚子在地上滚来滚去,疼得喊爹叫娘,额头上汗珠如雨,据围观者讲,这是草原戈壁上的不治之症。因为牧民们终年吃的都是牛羊肉和奶类食品,脂肪多,食后不易消化,造成肚子鼓鼓胀胀的,每年都有不少牧民死于此症。

    班超听到军校尉的报告,立即传令把患病的牧民抬回驿站诊治。经查,医生诊断为消化不良症,由于离开洛阳路程遥远,治肚子疼的药物已用完,医生思来想去,就想到了茶叶,因为茶叶有清神醒脑、促进消化之功能,可以一试。

    得到班超首肯之后,医生奉命去取茶叶,可打开茶篓子一看,只见茶叶上密密麻麻长出了许多黄色的小斑点,他就犹豫了,这长了黄霉的茶叶还能吃吗?但在这荒无人烟的地方,别无他法,情急之下救人要紧。

    于是,医生急中生智,随手抓了两把发霉的茶叶放到锅里熬成汤,熬好后就立即给患者每人灌了一大碗茶汤。过了片刻,患者肠胃通畅了,各自放了几个响屁,觉得舒服多了,便又喝上两大碗,不一会,肚子里几个胀鼓鼓的硬块渐渐消失了。

    两人连忙站起来,向班超与医生磕头致谢,并问这是什么灵丹妙药,使他们起死回生。班超答曰:此乃楚地茶叶也。

    两位牧民立即跳上马,连夜把汉族商人用茶叶救他们性命的事,向部落首领作了禀报。第二天一大早,班超的队伍还未启程,部落首领就带着厚礼前来酬谢,并用重金买下了这批茶叶。从此,楚地茶叶能治病救人的消息就像长了翅膀一样,一传十、十传百,在茫茫草原传开了。

    听完这个茶叶治病救人的传奇故事后,巫青叩谢这位中年先生。

    “不必客气,这个故事说的就是你们这一带的农家。”

    这是巫青第一次听说,先是吃惊地“哦”了一声,然后说道:“多谢先生的好故事。”

    这也从侧面印证了农庐讲的“茶籽汤”的传奇故事,两者之间就像有一条历史的暗道紧密相连。

    “应该是我谢你的茶汤才是,确实是好茶,入口滑润,香气逼人啊!”

    原来,这“楚地茶叶”、茶药同源的故事,知情者都说与农家祖传的“茶籽汤”有关。不管故事后来如何演绎,当时肯定确有其事,大家才会安在农家,不然,为何没有安在李家王家?现在看来,这一点是毋容置疑的。

    讲者无意,但巫青听得入神着迷,并从中获得启发和灵感。她在仙师那里学的制茶制药本领,终于可以派上大用场了。

章节目录

一叶黄金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南山嘉荣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南山嘉荣并收藏一叶黄金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