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时候了,农庐和巫青给儿子请了个教书先生,其中有一个要求,就是要精通茶事。经多方打听,于是他们选中了一位教书先生,叫祁玉,是当地有名的私塾先生,正符合他们的要求。

    祁先生家住凤山附近,就在南颐县城对面,中间隔着一条沮河,来去还算方便。农庐夫妻俩事前得知,这祁先生就是脾气有点怪,但颇有才学,人称“祁疯子”。这外号并不是说他真是个“疯子”,而是指他教书十分严格,甚至到了苛刻的地步。

    这天上午,他俩前去拜访祁先生,还拎了几包礼品,包括上好的毛尖。

    农庐礼貌地叫了一声:“祁先生好!”随后,递上礼品。

    由于事先有人通报,祁先生已知他俩的来意,便直截了当地说道:“我们把丑话说到前头,我对学生要求严,学不好就要受罚,看你们做父母的有没有什么想法?能否接受?”

    巫青连忙说:“我们没有什么想法,能接受,都听祁先生的!”

    听了这话,祁先生很干脆:“那好,我就接手教孩子了。”

    农庐试探性地问:“请问祁先生何时能够过来教书?”

    祁先生正赋闲在家,直接说:“随时都可以。”

    巫青笑着说:“那好,就有劳祁先生了。”

    祁先生说:“不必客气。”

    巫青解释道:“我们已经给先生备好了住的房间,以方便先生安心教书。”

    祁先生还是一副严肃的脸,说道:“那就谢谢你们了。”

    巫青说:“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这时,农庐问道:“祁先生,你看近几天可以吗?”

    祁先生答:“好的,我后天就到你们府上,让孩子做好准备。”

    巫青客客气气地说:“好的,那我们在家迎接先生!”

    与祁先生定好了教书的日期,于是,他俩告辞。

    回家后,他俩叫来农天一,巫青跟他说:“儿子啊,后天,祁先生就来教你读书了。”

    农天一早就盼着上学了,一双小手使劲挥舞,蹦蹦跳跳地说:“我要读书了。”开心的不得了。

    这天上午,祁先生如约而至。农庐夫妻热情接待,并正式将农天一交给他。

    祁先生五短身材,但学问却是大的很。他平时不苟言笑,总是扳着个脸,身着青色马褂,有着一种令人肃然起敬的威严。

    农天一见了他,就像老鼠见到猫一样,心里总是战战兢兢的。

    有一天,农天一跟他母亲说:“妈妈,祁先生不爱说笑,好可怕啊。”

    巫青抚摸着农天一的头,亲切地说:“孩子,祁老师那是要求严格,他希望天一好好学习,将来能有大出息。”

    农天一半知半解地说:“那我要是好好学习,祁老师是不是就高兴啊。”

    巫青说:“当然啦,那祁老师不仅高兴,还会夸奖你呢。”

    听后,农天一发出稚嫩的笑声。

    祁先生从《三字经》《蒙学》《增广贤文》等初级知识教起,逐渐加深古诗文的难度,随着时间的推移,不知不觉,农天一已经会背诵不少诗文了。

    起初,农天一摇头晃脑地背诵“人之初,性本善”之类的,随后就是“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眼见儿子农天一在一点点进步,农庐和巫青自是开心这寄托着他们对孩子的一片苦心。

    农天一的毛笔字,先是歪歪扭扭的,不久,开始方正,有了规范,现在,不论是大字,还是小字,已经写的有模有样了。不过,农天一也免不了挨祁先生几板子。

    秦玉河满脸笑容地走进茶坊了。今天,他特地带来一件宝物,准备送给农天一。

    农庐一见,问道:“秦兄近来可好?”说完,招呼秦玉河就坐。

    秦玉河落座后说:“还好。”

    这时,巫青泡好了茶,递给秦玉河:“秦先生,请用茶!”

    秦玉河接过茶杯,抿了一口,放下杯子,笑着对农庐夫妻说:“你们看,我今天带什么来了?”

    农庐和巫青摇摇头。

    这时,秦玉河从包袱里拿出一个东西,细心地解开了白娟小包,原来里边放着一方墨绿色的砚台,说道:“这是给天一练字用的。”

    农庐夫妻终于明白了。

    秦玉河告诉他俩说,他有一位友人,家住东海边,喜欢收藏砚台,尤其是名砚台。于是便将这块海底玉砚台送给他。海底玉产于东海之中,需潜入海底方能采得少许,因而传世极少。

    农庐接过砚台端详一会儿,见石质细微、润滑如脂、墨中透绿,十分精美,捧在手中舍不得放下。这时,巫青接过砚台,看得仔细:“这真是稀罕之物啊!”

    农庐说:“真不知该如何感谢先生啊!”

    秦玉河轻描淡写地说:“我是长辈,给孩子东西是应该的,不用谢。”

    农庐出于好奇,便问:“先生的友人是如何得到这么名贵的砚台?”

    秦玉河就给他俩讲起这位友人酷爱名砚台的往事。

    秦玉河的这位友人爱砚如命,凡是他见到的好砚不惜千金也要买下。不过,他又有洁癖,每当用过砚台,不洗得干干净净不装入匣中,也不置于书架之上。不过,就因为这个习惯,这位友人偶尔也会失去名砚。

    有一天,他这位友人见人在庙会上卖砚,卖砚人共有十多方砚台,每方要价一百金,其中有一方石质上乘、雕刻精细的古砚被他看中,卖砚人要价五百金,他毫不犹豫地买下来。

    听到这里,巫青说:“先生的朋友真是了不起。”

    “是啊,挺厉害的。”说完,秦玉河让他们试一下发墨。

    随即,农庐到灶房取来清水,巫青倒入砚池,说:“石质上乘,不可多得的佳品。”

    发墨是指磨墨易浓而显出光泽。秦玉河说,他的家父曾经告诉他如何辨别好坏?

    简言之,用手指沾点水抹在砚心上,看过多久才干。干的时间越快,越吸水,说明墨汁越不易久储,这砚也就不行;若干的时间越慢,这砚就越不吸水,相应的墨汁就能久储,砚也就好。

    秦玉河说:“现在市场上,外观好看但并不实用的砚很多,需要仔细分辨。”

    巫青接着说:“一看二呵三上手,看质地纹理,呵气成水,上手研墨,好砚还要好墨配。”

    农庐笑着说:“今天又长见识了。”

    细观这方砚台,花纹的繁复、镂空的图案充分体现出匠师的雕刻水平。砚台上,屹立着云间的松柏,引颈高歌的仙鹤,旁边还刻着一首小诗,非常气派,令人赞叹不已。

    秦玉河借题发挥:“这判断砚台好坏,与品茶的优劣同理。”

    巫青连声说“正是,正是。”

    农庐又看了看砚台,对巫青说:“你以后要教天一如何用墨写字了。”

    巫青说道:“是的,慢慢就懂了。”

章节目录

一叶黄金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南山嘉荣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南山嘉荣并收藏一叶黄金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