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饭,雇工们趁着天还没黑,都慢悠悠地踏着叫白天日头晒得蒸腾腾的地面离开。
男人们要谈事情,朱氏自觉自动地避开,见百合还杵在屋里,觉得闺女越来越上房揭瓦,自个儿有必要教训她,免得叫夫家给休回来,大伙儿丢人。
“大妞,男人家说话哪里有你听的份?还不快出来,杵在那里当棒槌啊!”
城里城隍庙的神像跟前总会塑一对金瓜锤,乡下俗话骂人傻乎乎的,就说“活像城隍庙里一对瓜锤”,简单些就是像棒槌。
朱氏这一句话非但骂了百合,连李彩凤也带进去李彩凤不但在跟前听,还有个座,跟男人一样光明正大地坐在那里,商量事情。
李彩凤叫朱氏下脸,有几分不高兴,又碍着她是百合亲娘发不得火,只站起来牵着杏儿道:“我们先回去。”
百合连忙拦下她:“这事儿非得有你在不可!”
要说乡下女人的生存智慧,百合着实不如李彩凤,有些个事情她自己想不明白,必须请教李彩凤才行。
“别说你,就是迎春也得在这里听着。”说的是迎春的事情,咋能不叫她晓得?柳义有些不大习惯弟妹这样强势,他们乡下男人做事情,一贯是自己做主,不听女人的。譬如这等谈事情吧,李篾匠是当爹的,他和宋好年是做姐夫的,柳家那边出来讲话的是柳忠,中间完全没迎春
和柳耀文啥子事情,他们就能妥妥帖帖把事情解决掉。
不过他晓得宋家一向是百合能做一多半主,宋好年看着凶,实际上对百合脾气好得不得了,把她惯得要上天,瞧瞧,如今连男人说事情都要掺和上一脚哩。到最后,就朱氏一个怀着做女人的本分,走到黑漆漆的东厢闲坐夜里不做活,她舍不得点油灯。其他人里头,非但李彩凤、百合、迎春三个坐在堂屋里,就连杏儿也窝在她娘怀里,得到一个旁听
的机会。
宋好年便说起他白日里见着柳家人的情形:“面子上倒是很过得去,说要赔偿,会给个交代,偏说到细处,就一句准话不肯给。”
“他们家这是哄我们哩!”柳义道,“翻来覆去只说要给迎春个交代,我们逼得紧些,就说我们两个后生晚辈不配说话,该叫李大叔出头。”
要说柳忠完全不想为这件事情负责,有点冤枉他,毕竟乡下地方千百年的人情规矩,柳耀文做下的事情赖不掉,总得给迎春一个交代。可咋样交代,咋处置柳耀文,都有说头。要是他柳家没势力,就是迎春的兄弟并姐夫们打死他都不用偿命。然而柳忠背靠柳府,势力在镇上也是一等一的,那柳耀文就不能随便打死打伤,要有个双方
都能接受的合理说法。
之所以留住李彩凤,是因为在这样的事情上,百合跟大部分人的想法并不相同,反而更具备上辈子的思维。乡民们的生存智慧与经由工业社会和法律条文共同缔造的思维总有冲突之处,对丈夫、对爹娘、对兄弟姊妹百合还可以按照现下的情形去对待,遇到迎春这样的事情,她的想法就未免有些不合时宜了
。
李篾匠是当爹的,别人不说话可以,他必须得说话。这个人老实一辈子,最怕跟人起冲突,总是让着别人,宁愿自己吃点亏,也不愿叫人觉得自个儿太强硬。
偏这回情势已经不允许他再让人,对闺女的心疼推着他立起来,要叫柳家人晓得,他们李家并不是没有能做主的人。
李篾匠打定主意要柳家给个交代,但他的智慧仅限于此,到底要啥样的交代,他也说不清楚。非但他,就是迎春也懵着:“柳耀文把我骗成这样,总不能轻松放过他!”
百合便问:“那你是要打断柳耀文的腿,还是要他家给你赔偿钱?”
迎春愣住。她觉得委屈,柳耀文对不起她,要他怎样赔情道歉都不算过分,可具体到这样的问题,她却不晓得该要啥。
她觉得不管是打断柳耀文的腿还是要光柳家的钱,她损失的东西都不会再回来,她还是吃亏,还是委屈。
先前上吊,是乡下女人常见的做法,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把柳家钉到耻辱柱上,用自己的性命,换来别人对柳家的不齿,叫柳耀文一辈子都生活在别人的指指点点当中。可大姐告诉她,别人的指点并不会损害柳耀文一丝半毫,他脸皮那样厚,家里有有钱有势,只会过得比别人更好。要是哪一日得着机会变成人上人,别人只会说他能干,决计不会想起迎春一条命还悬
在他家门梁上!
迎春哄着眼圈儿说:“我不要钱,只要打断他的腿!”
啥交代都是虚的,只有打断柳耀文的腿,才是切切实实的报仇。
柳义毕竟跟迎春关系远些,对柳耀文的愤恨没那么强,还能保持冷静,问迎春:“那要是柳家不答应打断他的腿咋办?咱们总要想想往后,要是他家肯出钱,你肯不肯要?”
迎春咬牙:“我不要!”要了钱,人家就能说她是为钱出卖自己的身子,她更加抬不起头,“我只要打断他的腿!”
柳义还要再说,宋好年道:“我晓得哩,一定给你报仇。”
迎春又是一愣,没想到宋好年真的肯替她出头:就连李篾匠还皱着眉吃旱烟,不敢答应闺女这个要求。
百合道:“做错事情的是他家,咱们家担忧啥?咱们只管为迎春出头,剩下的事情叫他家自己想去!”
李彩凤摇头叹气:“事情哪有这样简单?你跟柳府还有在一起的生意哩,不做啦?往后完税、摊派徭役,柳忠要在里头使坏,咱们咋办?”
这就是百合的疏漏处,除去这些个情,还有一样,“乡里乡亲的,抬头不见低头见,真把事情做绝,别人家咋看咱们。”
乡下的人情世故有时候就是这样不讲理,柳耀文坏事做尽,人们固然要说他不像话,丢他爹的脸,可要是他们真打算柳耀文的腿,别人又要说他家不饶人,把个好好的年轻人弄得前程全没。百合晓得自己不周全,不再说话,只是心里还别扭:柳忠家有的是钱,要是不叫他们真正肉疼一回,只不痛不痒地拿出钱来赔偿,不说人家往后咋看迎春,就说柳耀文,肯定不会受到教训,往后少不
了还干这样丧天良的事。
“我晓得你心里不舒坦,可人情道理就是这样,总要往长远里打算。”李彩凤小声劝她。
几个人又商议一阵,迎春咬死要打柳耀文,甚至说:“要是他家怕姐夫打得重,我自个儿动手。”
百合还真怕她揣把剪子去把柳耀文捅个对穿,连忙跟李彩凤一道劝解:“叫你姐夫替你出气去,你只管在家好好养着。”
第二日李篾匠便带上大女婿和侄女婿柳义去柳忠家说话,柳忠这些日子也正头疼:宋好年一天三趟地往他家里跑,他得留在家应付宋好年,就不能去府里当差。
日子短还好说,要是日子太长,老爷觉得他麻烦又犯懒,他在府里地位只怕不保哇为着自个儿的地位,柳忠说话便不大客气,逼着李篾匠一定要立时下决定:“老哥哥,我恨不得立时打死我那个孽障,可我就这一个儿子,要是打死他,往后哪个给我上坟烧纸钱?老哥哥,你且看在我
面上饶他一回,我叫那孽障去给你家姑娘下跪磕头。”
下跪磕头有啥用?
柳义便站出来道:“或是叫柳耀文吃个教训,往后不敢再犯,或是你家吃个教训,往后好好管儿子,总要有个章程。”
柳忠一听有门,连忙道:“你们说要我家干啥。”他顺道暗示宋好年,“这两日粉条坊该盘账哩,我走不开,府里已催过好几回。”
宋好年微微一笑:“我还不指望靠粉条坊吃饭,一时饿不死,忠大叔还是听我老丈人咋说。”
李篾匠照着迎春的口气道:“我们家不要别的,只要柳耀文一条腿。”柳忠惊得一下子跳起来,面色大变:“你们这是要我儿的命啊!”他给柳耀文规划好的人生,是跟在大少爷身边成为他的亲信,往后大少爷当上老爷,柳耀文就算不能跟他一样当上大管家,少说也要当
个得力的管事。
可谁家的管家、管事都没有瘸腿的,柳耀文年纪不打断腿哪里还能长得好?到时候跟不得大少爷,前程就全毁哩!
宋好年沉声说:“忠大叔别急,我老丈人说得清楚,只要一条腿,不要命。”
柳忠不禁跺脚大怒道:“你倒不如要了我这条老命去!”
李篾匠是个实诚人,见他这样也不慌,慢吞吞说:“老哥哥,我要你的命干啥?又不是你对不起我闺女。你疼儿子,我也疼闺女,我们如今不要你家的钱,你留着钱给你儿子治腿,说不得就能治好。”柳义跟着道:“我们就打一回,也不会真个拿他咋样,不过是个给妹子出气的意思。忠大叔你想想,要是经过这一回,他反学好,你岂不欢喜?”
男人们要谈事情,朱氏自觉自动地避开,见百合还杵在屋里,觉得闺女越来越上房揭瓦,自个儿有必要教训她,免得叫夫家给休回来,大伙儿丢人。
“大妞,男人家说话哪里有你听的份?还不快出来,杵在那里当棒槌啊!”
城里城隍庙的神像跟前总会塑一对金瓜锤,乡下俗话骂人傻乎乎的,就说“活像城隍庙里一对瓜锤”,简单些就是像棒槌。
朱氏这一句话非但骂了百合,连李彩凤也带进去李彩凤不但在跟前听,还有个座,跟男人一样光明正大地坐在那里,商量事情。
李彩凤叫朱氏下脸,有几分不高兴,又碍着她是百合亲娘发不得火,只站起来牵着杏儿道:“我们先回去。”
百合连忙拦下她:“这事儿非得有你在不可!”
要说乡下女人的生存智慧,百合着实不如李彩凤,有些个事情她自己想不明白,必须请教李彩凤才行。
“别说你,就是迎春也得在这里听着。”说的是迎春的事情,咋能不叫她晓得?柳义有些不大习惯弟妹这样强势,他们乡下男人做事情,一贯是自己做主,不听女人的。譬如这等谈事情吧,李篾匠是当爹的,他和宋好年是做姐夫的,柳家那边出来讲话的是柳忠,中间完全没迎春
和柳耀文啥子事情,他们就能妥妥帖帖把事情解决掉。
不过他晓得宋家一向是百合能做一多半主,宋好年看着凶,实际上对百合脾气好得不得了,把她惯得要上天,瞧瞧,如今连男人说事情都要掺和上一脚哩。到最后,就朱氏一个怀着做女人的本分,走到黑漆漆的东厢闲坐夜里不做活,她舍不得点油灯。其他人里头,非但李彩凤、百合、迎春三个坐在堂屋里,就连杏儿也窝在她娘怀里,得到一个旁听
的机会。
宋好年便说起他白日里见着柳家人的情形:“面子上倒是很过得去,说要赔偿,会给个交代,偏说到细处,就一句准话不肯给。”
“他们家这是哄我们哩!”柳义道,“翻来覆去只说要给迎春个交代,我们逼得紧些,就说我们两个后生晚辈不配说话,该叫李大叔出头。”
要说柳忠完全不想为这件事情负责,有点冤枉他,毕竟乡下地方千百年的人情规矩,柳耀文做下的事情赖不掉,总得给迎春一个交代。可咋样交代,咋处置柳耀文,都有说头。要是他柳家没势力,就是迎春的兄弟并姐夫们打死他都不用偿命。然而柳忠背靠柳府,势力在镇上也是一等一的,那柳耀文就不能随便打死打伤,要有个双方
都能接受的合理说法。
之所以留住李彩凤,是因为在这样的事情上,百合跟大部分人的想法并不相同,反而更具备上辈子的思维。乡民们的生存智慧与经由工业社会和法律条文共同缔造的思维总有冲突之处,对丈夫、对爹娘、对兄弟姊妹百合还可以按照现下的情形去对待,遇到迎春这样的事情,她的想法就未免有些不合时宜了
。
李篾匠是当爹的,别人不说话可以,他必须得说话。这个人老实一辈子,最怕跟人起冲突,总是让着别人,宁愿自己吃点亏,也不愿叫人觉得自个儿太强硬。
偏这回情势已经不允许他再让人,对闺女的心疼推着他立起来,要叫柳家人晓得,他们李家并不是没有能做主的人。
李篾匠打定主意要柳家给个交代,但他的智慧仅限于此,到底要啥样的交代,他也说不清楚。非但他,就是迎春也懵着:“柳耀文把我骗成这样,总不能轻松放过他!”
百合便问:“那你是要打断柳耀文的腿,还是要他家给你赔偿钱?”
迎春愣住。她觉得委屈,柳耀文对不起她,要他怎样赔情道歉都不算过分,可具体到这样的问题,她却不晓得该要啥。
她觉得不管是打断柳耀文的腿还是要光柳家的钱,她损失的东西都不会再回来,她还是吃亏,还是委屈。
先前上吊,是乡下女人常见的做法,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把柳家钉到耻辱柱上,用自己的性命,换来别人对柳家的不齿,叫柳耀文一辈子都生活在别人的指指点点当中。可大姐告诉她,别人的指点并不会损害柳耀文一丝半毫,他脸皮那样厚,家里有有钱有势,只会过得比别人更好。要是哪一日得着机会变成人上人,别人只会说他能干,决计不会想起迎春一条命还悬
在他家门梁上!
迎春哄着眼圈儿说:“我不要钱,只要打断他的腿!”
啥交代都是虚的,只有打断柳耀文的腿,才是切切实实的报仇。
柳义毕竟跟迎春关系远些,对柳耀文的愤恨没那么强,还能保持冷静,问迎春:“那要是柳家不答应打断他的腿咋办?咱们总要想想往后,要是他家肯出钱,你肯不肯要?”
迎春咬牙:“我不要!”要了钱,人家就能说她是为钱出卖自己的身子,她更加抬不起头,“我只要打断他的腿!”
柳义还要再说,宋好年道:“我晓得哩,一定给你报仇。”
迎春又是一愣,没想到宋好年真的肯替她出头:就连李篾匠还皱着眉吃旱烟,不敢答应闺女这个要求。
百合道:“做错事情的是他家,咱们家担忧啥?咱们只管为迎春出头,剩下的事情叫他家自己想去!”
李彩凤摇头叹气:“事情哪有这样简单?你跟柳府还有在一起的生意哩,不做啦?往后完税、摊派徭役,柳忠要在里头使坏,咱们咋办?”
这就是百合的疏漏处,除去这些个情,还有一样,“乡里乡亲的,抬头不见低头见,真把事情做绝,别人家咋看咱们。”
乡下的人情世故有时候就是这样不讲理,柳耀文坏事做尽,人们固然要说他不像话,丢他爹的脸,可要是他们真打算柳耀文的腿,别人又要说他家不饶人,把个好好的年轻人弄得前程全没。百合晓得自己不周全,不再说话,只是心里还别扭:柳忠家有的是钱,要是不叫他们真正肉疼一回,只不痛不痒地拿出钱来赔偿,不说人家往后咋看迎春,就说柳耀文,肯定不会受到教训,往后少不
了还干这样丧天良的事。
“我晓得你心里不舒坦,可人情道理就是这样,总要往长远里打算。”李彩凤小声劝她。
几个人又商议一阵,迎春咬死要打柳耀文,甚至说:“要是他家怕姐夫打得重,我自个儿动手。”
百合还真怕她揣把剪子去把柳耀文捅个对穿,连忙跟李彩凤一道劝解:“叫你姐夫替你出气去,你只管在家好好养着。”
第二日李篾匠便带上大女婿和侄女婿柳义去柳忠家说话,柳忠这些日子也正头疼:宋好年一天三趟地往他家里跑,他得留在家应付宋好年,就不能去府里当差。
日子短还好说,要是日子太长,老爷觉得他麻烦又犯懒,他在府里地位只怕不保哇为着自个儿的地位,柳忠说话便不大客气,逼着李篾匠一定要立时下决定:“老哥哥,我恨不得立时打死我那个孽障,可我就这一个儿子,要是打死他,往后哪个给我上坟烧纸钱?老哥哥,你且看在我
面上饶他一回,我叫那孽障去给你家姑娘下跪磕头。”
下跪磕头有啥用?
柳义便站出来道:“或是叫柳耀文吃个教训,往后不敢再犯,或是你家吃个教训,往后好好管儿子,总要有个章程。”
柳忠一听有门,连忙道:“你们说要我家干啥。”他顺道暗示宋好年,“这两日粉条坊该盘账哩,我走不开,府里已催过好几回。”
宋好年微微一笑:“我还不指望靠粉条坊吃饭,一时饿不死,忠大叔还是听我老丈人咋说。”
李篾匠照着迎春的口气道:“我们家不要别的,只要柳耀文一条腿。”柳忠惊得一下子跳起来,面色大变:“你们这是要我儿的命啊!”他给柳耀文规划好的人生,是跟在大少爷身边成为他的亲信,往后大少爷当上老爷,柳耀文就算不能跟他一样当上大管家,少说也要当
个得力的管事。
可谁家的管家、管事都没有瘸腿的,柳耀文年纪不打断腿哪里还能长得好?到时候跟不得大少爷,前程就全毁哩!
宋好年沉声说:“忠大叔别急,我老丈人说得清楚,只要一条腿,不要命。”
柳忠不禁跺脚大怒道:“你倒不如要了我这条老命去!”
李篾匠是个实诚人,见他这样也不慌,慢吞吞说:“老哥哥,我要你的命干啥?又不是你对不起我闺女。你疼儿子,我也疼闺女,我们如今不要你家的钱,你留着钱给你儿子治腿,说不得就能治好。”柳义跟着道:“我们就打一回,也不会真个拿他咋样,不过是个给妹子出气的意思。忠大叔你想想,要是经过这一回,他反学好,你岂不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