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一章 流血冲突 (第1/1页)
李翊把铸造纪念币的任务交给了云南银行,施学宗本就是古钱币钻研的大行家,再借助‘正和艺能坊’的那些能工巧匠,相信很快就会做出让人满意的钱范。
既然朝廷允许云南把纪念币流通到整个大汉境内,李翊已经理清了自己的思路,这一次,最起码也要多设计几个品种,币面一定要精美,一开始的铸造量也不需要很多,目的就是造成这种纪念钱币的稀缺,以抬高纪念币本身的价值。但是一定要保持连贯性,每隔一段时间都要推出一两个品种,使民间适应这种节奏,保持着相当程度的期待性,使得云南能源源不断的获得稳定的收益。
首次铸币选择大汉开国二十周年纪念币,纪念币的正面是刘岩本人的头像,背面是岭南山川地形图。首次纪念币铸造含金量七成的金币五万枚,含银量七成的银币三十万枚,含铜量九成的铜币五十万枚。
除了银币全部赠送给所有云南百姓,人手一枚作为纪念外外,其余的金币、铜币,和剩余的银币全部对外销售,即便是云南以外的大汉百姓也可以购买,所得款项除了一部分用作铸币费用外,其余的全部用于民生建设和慈善事业。
当然了,要想把这八十五万枚钱币全部铸造完成,恐怕也要费时半年以上的时间,年前已经可以全部完成。
就在李翊踌躇满志,准备大展身手的时候,却接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陆良县境内发生了严重的械斗事件,县内本地的汉民与蛮夷部落的山民,因为越境采伐珍贵树木的原因,双方在大莫山铜鼓峡发生了非常激烈的冲突,双方的数百人持械恶斗,导致十一个人在械斗中身亡,其中五人是陆良县的村民。
而紧急赶到现场的陆良县县令骆通,由于年近花甲、体弱多病,再加上惊吓过度突发了急病,回到县城后不久就医治无效身亡了。
这个晴天霹雳的消息,顿时惊得李翊是目瞪口呆。陆良县是云南境内面积最大、人口最少的县,境内山多林密,溪流纵横,原始林区人迹罕至,而可耕地却少得可怜,其最有影响力的工程也就是林锦负责建造的响水坝水库了。
陆良县总人口只有五千余人,这还是当年补充了许多川南灾民才达到的人口数。而在陆良县境内的蛮夷部落就有十一个之多,人口更是多达六千多人,虽然与逯龙的六夷部落相差甚远,但却与陆良境内的汉民人口几乎不相上下了。
这些摆夷人的蛮夷部落虽然居住在陆良县境内,但是却从不接受云南官府的管辖。而且十一个部落之间互不统属,各自相对独立,但有起事来抱成一团,同仇敌忾、一致对外,的确是让当地官府感到头疼。而其中最大的一个部落,名字叫做戛古,人口也不过才千多人,部落首领名叫遮力旺,已经年过五旬,据说在当地很有威望。而他们正是这场冲突的主角之一。
得到这个惊人的消息之后,李翊立即召集众人开了个会,而且很快就达成了共识,不管双方谁对谁错,在民族纠纷的问题上,无论如何不能诉诸武力,这也是李翊一贯作风的体现。
虽然以云南现在的实力,即便将他们灭族平地也不成问题,但是若是真的这样干了,不但周边部族对官府侧目以对,再也没有一丝信任可谈,恐怕今后与他们的相处就更加艰难,陆良县从此就不得安生了。
达成共识以后,李翊先安排林易亲自去探望家在宁州的骆通的家人,并决定亲自前去陆良县处理此事,力争使双方今后仍然能和睦共处,避免矛盾继续激化。
只不过,他们现在两边结下了血仇,可不是那么容易解开的,虽然李翊知道这个难度很大,但自己身为云南最高长官,却是责无旁贷。而且具体的情况暂时也不清楚,到底谁是谁非,还要通过实地的调查了解才能分剖明白。
所以李翊决定前去处理此事的时候,大多数人都不同意,认为民族矛盾由来已久,这种小事更是经常发生,没有必要兴师动众,身为大帅也不必亲临处理。既然决定了不诉诸武力,只要责令当地官府缉拿肇事者,抚恤好当地村民也就是了。
但李翊却不敢苟同,陆良县现在连县令都没了,是非曲直也还没有弄明白。况且蛮夷人向来团结一致,到底如何捉拿肇事者,哪还有什么章法可循,一个弄不好就可能酿成大规模的民族冲突和官民对立。而且这种事情既然经常发生,就有必要寻找一条一劳永逸的路子,规范好当地的民族关系,防止和避免同类事情的继续发生,这也是长治久安的需要嘛。
第二天一早,李翊就叫上熟悉当地情况的何守杰,带同仇封、连骏、霍风,以及一百名亲兵,紧急赶往一百多里外的陆良县。
在路上,对云南了如指掌的何守杰告诉李翊,整个陆良县,不包括那十一个蛮夷部落在内,户口总数只有九百七十户左右,人口五千三百余人,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三亩,而且大都是贫瘠的山地,产出极其低下,历史上一直靠天吃饭。
自从李翊来到云南以后,看中了这里盛产的铁力木、绵木和小叶紫檀,以及冷杉、红杉、云杉、沙罗等树种,都是有相当经济价值的树种,因此鼓励百姓们砍伐树木换取钱财,这才使得这里的人们日子好过了一些。
但是当时李翊是有明确规定的,无论是谁,砍一棵树就要种植一棵树,避免滥砍滥伐造成生态危机,即便现在资源丰富看不出来弊端,但是若是砍伐过度得不到及时的补种,子孙后代可就要承受这个生态灾难了。
而且这些树种大都是成材年限很长的树种,需要二三十年,甚至四五十年才能真正成材,若是不未雨绸缪的补种的话,就有可能在短时间内造成青黄不接,砍得多种的少,几百年后恐怕就无树可用了。
阅读网址:m.
李翊把铸造纪念币的任务交给了云南银行,施学宗本就是古钱币钻研的大行家,再借助‘正和艺能坊’的那些能工巧匠,相信很快就会做出让人满意的钱范。
既然朝廷允许云南把纪念币流通到整个大汉境内,李翊已经理清了自己的思路,这一次,最起码也要多设计几个品种,币面一定要精美,一开始的铸造量也不需要很多,目的就是造成这种纪念钱币的稀缺,以抬高纪念币本身的价值。但是一定要保持连贯性,每隔一段时间都要推出一两个品种,使民间适应这种节奏,保持着相当程度的期待性,使得云南能源源不断的获得稳定的收益。
首次铸币选择大汉开国二十周年纪念币,纪念币的正面是刘岩本人的头像,背面是岭南山川地形图。首次纪念币铸造含金量七成的金币五万枚,含银量七成的银币三十万枚,含铜量九成的铜币五十万枚。
除了银币全部赠送给所有云南百姓,人手一枚作为纪念外外,其余的金币、铜币,和剩余的银币全部对外销售,即便是云南以外的大汉百姓也可以购买,所得款项除了一部分用作铸币费用外,其余的全部用于民生建设和慈善事业。
当然了,要想把这八十五万枚钱币全部铸造完成,恐怕也要费时半年以上的时间,年前已经可以全部完成。
就在李翊踌躇满志,准备大展身手的时候,却接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陆良县境内发生了严重的械斗事件,县内本地的汉民与蛮夷部落的山民,因为越境采伐珍贵树木的原因,双方在大莫山铜鼓峡发生了非常激烈的冲突,双方的数百人持械恶斗,导致十一个人在械斗中身亡,其中五人是陆良县的村民。
而紧急赶到现场的陆良县县令骆通,由于年近花甲、体弱多病,再加上惊吓过度突发了急病,回到县城后不久就医治无效身亡了。
这个晴天霹雳的消息,顿时惊得李翊是目瞪口呆。陆良县是云南境内面积最大、人口最少的县,境内山多林密,溪流纵横,原始林区人迹罕至,而可耕地却少得可怜,其最有影响力的工程也就是林锦负责建造的响水坝水库了。
陆良县总人口只有五千余人,这还是当年补充了许多川南灾民才达到的人口数。而在陆良县境内的蛮夷部落就有十一个之多,人口更是多达六千多人,虽然与逯龙的六夷部落相差甚远,但却与陆良境内的汉民人口几乎不相上下了。
这些摆夷人的蛮夷部落虽然居住在陆良县境内,但是却从不接受云南官府的管辖。而且十一个部落之间互不统属,各自相对独立,但有起事来抱成一团,同仇敌忾、一致对外,的确是让当地官府感到头疼。而其中最大的一个部落,名字叫做戛古,人口也不过才千多人,部落首领名叫遮力旺,已经年过五旬,据说在当地很有威望。而他们正是这场冲突的主角之一。
得到这个惊人的消息之后,李翊立即召集众人开了个会,而且很快就达成了共识,不管双方谁对谁错,在民族纠纷的问题上,无论如何不能诉诸武力,这也是李翊一贯作风的体现。
虽然以云南现在的实力,即便将他们灭族平地也不成问题,但是若是真的这样干了,不但周边部族对官府侧目以对,再也没有一丝信任可谈,恐怕今后与他们的相处就更加艰难,陆良县从此就不得安生了。
达成共识以后,李翊先安排林易亲自去探望家在宁州的骆通的家人,并决定亲自前去陆良县处理此事,力争使双方今后仍然能和睦共处,避免矛盾继续激化。
只不过,他们现在两边结下了血仇,可不是那么容易解开的,虽然李翊知道这个难度很大,但自己身为云南最高长官,却是责无旁贷。而且具体的情况暂时也不清楚,到底谁是谁非,还要通过实地的调查了解才能分剖明白。
所以李翊决定前去处理此事的时候,大多数人都不同意,认为民族矛盾由来已久,这种小事更是经常发生,没有必要兴师动众,身为大帅也不必亲临处理。既然决定了不诉诸武力,只要责令当地官府缉拿肇事者,抚恤好当地村民也就是了。
但李翊却不敢苟同,陆良县现在连县令都没了,是非曲直也还没有弄明白。况且蛮夷人向来团结一致,到底如何捉拿肇事者,哪还有什么章法可循,一个弄不好就可能酿成大规模的民族冲突和官民对立。而且这种事情既然经常发生,就有必要寻找一条一劳永逸的路子,规范好当地的民族关系,防止和避免同类事情的继续发生,这也是长治久安的需要嘛。
第二天一早,李翊就叫上熟悉当地情况的何守杰,带同仇封、连骏、霍风,以及一百名亲兵,紧急赶往一百多里外的陆良县。
在路上,对云南了如指掌的何守杰告诉李翊,整个陆良县,不包括那十一个蛮夷部落在内,户口总数只有九百七十户左右,人口五千三百余人,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三亩,而且大都是贫瘠的山地,产出极其低下,历史上一直靠天吃饭。
自从李翊来到云南以后,看中了这里盛产的铁力木、绵木和小叶紫檀,以及冷杉、红杉、云杉、沙罗等树种,都是有相当经济价值的树种,因此鼓励百姓们砍伐树木换取钱财,这才使得这里的人们日子好过了一些。
但是当时李翊是有明确规定的,无论是谁,砍一棵树就要种植一棵树,避免滥砍滥伐造成生态危机,即便现在资源丰富看不出来弊端,但是若是砍伐过度得不到及时的补种,子孙后代可就要承受这个生态灾难了。
而且这些树种大都是成材年限很长的树种,需要二三十年,甚至四五十年才能真正成材,若是不未雨绸缪的补种的话,就有可能在短时间内造成青黄不接,砍得多种的少,几百年后恐怕就无树可用了。
阅读网址: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