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淮河一线是华夏地理真正的南北分界线。为了翻越秦岭,从西往东,依次有陈仓道、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峪谷道、武关道。这些山道全都崎岖无比,走势皆顺着河川。秦岭有七十二川,但真正能通行的,也就几条谷道而已。
秦人把能够通行的三条川堵死,楚军也就无路可走了。士卒虽然可以穿山而行,但火炮、辎重、随军马车无法通过。即便士卒穿山而行,一天也走不了多少里。等楚军走出山谷,蒙恬率领的二十多万秦军早就抵达蓝田。
今日一早,秦军驰援关中的讯报就传了过来,包含:其一:秦军并未全部驰援关中,而仅仅只有二十万、不超过二十五万人驰援;其二,率军驰援关中的秦将不是李信,而是蒙武之子蒙恬;其三,蒙恬没有走预料中的崤函谷道,而是由茅津渡河,从蒲坂浮桥进入关中。
讯报的及时传递让众人窥视到了秦人战争黑箱的一角。秦军没有全部驰援关中,领军之人自然不会是李信。要知李信是赵政的爱将,他出现在哪里,就说明秦军的主攻方向在哪里。即便咸阳危急,秦王赵政仍然不愿放弃南阳和南郡,这才促成了这次分兵。即便分兵,救援南阳仍然是秦军的战略重点。
率军的蒙恬没有选择更近的崤函谷道,而是选择远了一百多里的蒲坂道,作战司大概能判断出秦军的行军速度
秦军是内线行军,根本不必在意行军长径。行军长径如果过长,比如长达上百里乃至几百里。
冷兵器时代装备、车辆很少,且队列密集。以大司马府作战司的计算,一个标准楚军师的行军长径为十六里,秦军一个尉大约是十四里,然而十个师就是上百里了。这样漫长的行军长径一旦遭受敌袭无法快速展开,很容易被敌军各个击破。
因此外线作战时,将率、司马都会尽量缩短行军长径。要做到这一点,当然是增加行军纵队,而增加行军纵队,又要选择更宽大的道路。秦军在己方腹地行军,并没有遭受伏击的可能,之所以选择蒲坂道而非崤函道,唯一的解释就是为了增加行军纵队。
而增加行军纵队的原因,只能是蒙恬准备带着秦军狂飙。狂飙才会拉成行军长径,增加士卒的行军时间,通过增加行军纵队可以避免过长的行径时间,减缓士卒的疲劳。
作战司诸多法算认为蒙武的二十万人每日行军里程必定超过三舍,应该达到四舍。如此六百八十里的路程五天半可至。前日、昨日,今日,明日、后日,即便前日只算半日,今日过了一半,也只剩四天的时间。
这当然是坏消息,最坏最坏的消息。即便出蓝田的谷道栈桥没有被秦人烧毁,楚军翻越秦岭也需要三天时间,而今无路可走,翻越秦岭最少估计要五天。这时候蒙恬的二十万人已经赶到并短暂休整,楚军面对的,将是一场十万人对五十万人的战斗。
成夔、斗藏退下后,幕府里没人说话。熊荆紧绷着嘴唇,似乎很不喜欢得到这种结果,他身边的庄无地、淖信眼帘低垂,眼睛茫然瞪着不远处的地面;斗于雉双手对插于怀,全身安静,可拇指转着拇指;成通和斗常脸上是遗憾之色。尤其是成通,又是遗憾又是不甘。
秦国实际上极为脆弱的,这种脆弱体现在楚军入秦境后从未遭到庶民武装的袭扰,更体现在旧郢、南阳、乃至刚刚占领的上洛民众对楚军欢迎。
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这不是孟子的夸张之词,这是真实存在的场面。上洛不是楚军拔下的,而是秦国官吏弃城而逃,百姓将妫景等人迎入上洛城的。沙盘上山川走势如此精确,其中少不了当地百姓的相助。仓禀里的粟米和刍藁多数被烧毁,但百姓东凑西拼,凑出来的粮秣居然能供应十二个半师大部分的消耗。
“臣以为,”成通郑重一揖,有些激动的道:“我军必要灭秦!”
“毋言废话。”熊荆心里一片烦躁,他要的是计划,不是什么决心或者说教。
“大王,臣有一计。”成通吃瘪,斗常立即深揖。
“言。”熊荆点点头,等着他的计策。
“可请山中猎户引路,彼等或知山中小径。”斗常说的也是废话,这道命令很早就传达给了妫景率领的骑兵第一师。作为参谋人员的斗常当然知道这一点,在熊荆反唇前,他速道:“臣以为仅靠将卒探寻不足也,此尽告上洛百姓,必有知者。”
“大王,臣以为不然也。”庄无地道。“山中谷道,崎岖难行,五师行之,前后便已相望百里。秦人已设备,若在谷口山坳处设伏相候,我军必失也。”
庄无地担心行军长径过长,被秦人设伏。除此以外,他的立场也常常和成通、斗常等人不同。倒不是私人恩怨,而是彼此对楚军战略的理解不同。便如树枝一样,项燕和成介是救赵和攻秦的分别,庄无地和成通是同在攻秦的这根大枝上,激进和保守的分别。
激进如斗于雉、潘无命、成通、若敖独行、妫瑕等人,保守如东野固、陈不可、鄂乐、蓝奢等人。前者自然要灭秦,最少要击破咸阳,另立秦王,如此以绝楚患;后者希望的不过是恢复旧楚之地。秦国如果真打算割两郡以求和,他们心里实际上是愿意的。
楚国想一统天下吗?即便在强盛的威王、怀王时期,一统天下也从未成为楚国朝野的共识。在天下,要到孟子,才有天下重新‘定于一’的想法,此前孔子希望的不过是劝说贵族重新遵守礼制、勿坏礼乐。
而今楚国复强,朝臣大夫们同样没有一天下的想法。收复旧楚地是他们最大的期望。秦地、赵地、燕地,那些地方和楚人有什么关系?温暖舒服的南方不待,跑去干燥寒冷的西北和北方,谁会这么傻呢?
注12::信息化条件下的合同战斗指挥,P207。
秦人把能够通行的三条川堵死,楚军也就无路可走了。士卒虽然可以穿山而行,但火炮、辎重、随军马车无法通过。即便士卒穿山而行,一天也走不了多少里。等楚军走出山谷,蒙恬率领的二十多万秦军早就抵达蓝田。
今日一早,秦军驰援关中的讯报就传了过来,包含:其一:秦军并未全部驰援关中,而仅仅只有二十万、不超过二十五万人驰援;其二,率军驰援关中的秦将不是李信,而是蒙武之子蒙恬;其三,蒙恬没有走预料中的崤函谷道,而是由茅津渡河,从蒲坂浮桥进入关中。
讯报的及时传递让众人窥视到了秦人战争黑箱的一角。秦军没有全部驰援关中,领军之人自然不会是李信。要知李信是赵政的爱将,他出现在哪里,就说明秦军的主攻方向在哪里。即便咸阳危急,秦王赵政仍然不愿放弃南阳和南郡,这才促成了这次分兵。即便分兵,救援南阳仍然是秦军的战略重点。
率军的蒙恬没有选择更近的崤函谷道,而是选择远了一百多里的蒲坂道,作战司大概能判断出秦军的行军速度
秦军是内线行军,根本不必在意行军长径。行军长径如果过长,比如长达上百里乃至几百里。
冷兵器时代装备、车辆很少,且队列密集。以大司马府作战司的计算,一个标准楚军师的行军长径为十六里,秦军一个尉大约是十四里,然而十个师就是上百里了。这样漫长的行军长径一旦遭受敌袭无法快速展开,很容易被敌军各个击破。
因此外线作战时,将率、司马都会尽量缩短行军长径。要做到这一点,当然是增加行军纵队,而增加行军纵队,又要选择更宽大的道路。秦军在己方腹地行军,并没有遭受伏击的可能,之所以选择蒲坂道而非崤函道,唯一的解释就是为了增加行军纵队。
而增加行军纵队的原因,只能是蒙恬准备带着秦军狂飙。狂飙才会拉成行军长径,增加士卒的行军时间,通过增加行军纵队可以避免过长的行径时间,减缓士卒的疲劳。
作战司诸多法算认为蒙武的二十万人每日行军里程必定超过三舍,应该达到四舍。如此六百八十里的路程五天半可至。前日、昨日,今日,明日、后日,即便前日只算半日,今日过了一半,也只剩四天的时间。
这当然是坏消息,最坏最坏的消息。即便出蓝田的谷道栈桥没有被秦人烧毁,楚军翻越秦岭也需要三天时间,而今无路可走,翻越秦岭最少估计要五天。这时候蒙恬的二十万人已经赶到并短暂休整,楚军面对的,将是一场十万人对五十万人的战斗。
成夔、斗藏退下后,幕府里没人说话。熊荆紧绷着嘴唇,似乎很不喜欢得到这种结果,他身边的庄无地、淖信眼帘低垂,眼睛茫然瞪着不远处的地面;斗于雉双手对插于怀,全身安静,可拇指转着拇指;成通和斗常脸上是遗憾之色。尤其是成通,又是遗憾又是不甘。
秦国实际上极为脆弱的,这种脆弱体现在楚军入秦境后从未遭到庶民武装的袭扰,更体现在旧郢、南阳、乃至刚刚占领的上洛民众对楚军欢迎。
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这不是孟子的夸张之词,这是真实存在的场面。上洛不是楚军拔下的,而是秦国官吏弃城而逃,百姓将妫景等人迎入上洛城的。沙盘上山川走势如此精确,其中少不了当地百姓的相助。仓禀里的粟米和刍藁多数被烧毁,但百姓东凑西拼,凑出来的粮秣居然能供应十二个半师大部分的消耗。
“臣以为,”成通郑重一揖,有些激动的道:“我军必要灭秦!”
“毋言废话。”熊荆心里一片烦躁,他要的是计划,不是什么决心或者说教。
“大王,臣有一计。”成通吃瘪,斗常立即深揖。
“言。”熊荆点点头,等着他的计策。
“可请山中猎户引路,彼等或知山中小径。”斗常说的也是废话,这道命令很早就传达给了妫景率领的骑兵第一师。作为参谋人员的斗常当然知道这一点,在熊荆反唇前,他速道:“臣以为仅靠将卒探寻不足也,此尽告上洛百姓,必有知者。”
“大王,臣以为不然也。”庄无地道。“山中谷道,崎岖难行,五师行之,前后便已相望百里。秦人已设备,若在谷口山坳处设伏相候,我军必失也。”
庄无地担心行军长径过长,被秦人设伏。除此以外,他的立场也常常和成通、斗常等人不同。倒不是私人恩怨,而是彼此对楚军战略的理解不同。便如树枝一样,项燕和成介是救赵和攻秦的分别,庄无地和成通是同在攻秦的这根大枝上,激进和保守的分别。
激进如斗于雉、潘无命、成通、若敖独行、妫瑕等人,保守如东野固、陈不可、鄂乐、蓝奢等人。前者自然要灭秦,最少要击破咸阳,另立秦王,如此以绝楚患;后者希望的不过是恢复旧楚之地。秦国如果真打算割两郡以求和,他们心里实际上是愿意的。
楚国想一统天下吗?即便在强盛的威王、怀王时期,一统天下也从未成为楚国朝野的共识。在天下,要到孟子,才有天下重新‘定于一’的想法,此前孔子希望的不过是劝说贵族重新遵守礼制、勿坏礼乐。
而今楚国复强,朝臣大夫们同样没有一天下的想法。收复旧楚地是他们最大的期望。秦地、赵地、燕地,那些地方和楚人有什么关系?温暖舒服的南方不待,跑去干燥寒冷的西北和北方,谁会这么傻呢?
注12::信息化条件下的合同战斗指挥,P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