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匀这一年过得不顺,非常不顺。
去年年底,马匀卖掉了苦心经营的华夏黄页,带着几个忠心耿耿的跟随者,北上京都,与外经贸委合作,成了半体制化的一员。
马匀做出这种选择,也是被逼无奈,死中求活。华夏黄页本质上就是个替别人做网站的公司,而且做得还不是主页,只是一个通讯录似的简单页面,内容非常简单,基本就是挂上公司Logo,写上几句公司介绍和联系方式,就放到了互联网上。
可想而知,能几万块钱做这种业务的公司得有多脑残。
基本上,华夏黄页的业务全凭马匀一张嘴瞎忽悠,拿出来的产品也没有任何可以称道之处。
此前的马匀,到处推销自己的华夏黄页,被很多人认为是骗子,是因为他特么现在就是骗子啊。
在明知道给客户带不来任何实际利益的前提下,做一个网页,收费两万,而且客户还看不到成品,不是骗子是什么?
因此,马匀虽然也找了几单生意,但赚的钱连团队都养不活。如果不是因为他传销头目一般的煽动力,这个团队早就分崩离析了。
精神力量很重要,但单纯依靠精神力量,是做不成任何事情的。时间久了,马匀也意识到,自己必须转型。他毕竟算是国内第一批做互联网的,而且又被央视报道过,多少有点社会关系。通过朋友介绍认识了外经贸委里面的一些小领导,他的这个团队也就成了外经贸委的三产之一。
这个华夏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听起来好像很高大上,所做的业务其实和华夏黄页没什么差别,也是帮各个机构做网站。只不过客户从宾馆、酒店、私营业主变成了大大小小的国家机关。
马匀在外经贸委的日子过得还是挺舒服的,业务不算太愁,又有人给开工资,如果就这么混着,说不定七八年后也能混成个处级干部。
但如果马匀甘心于此,他也就不是马匀了。
很快,他就厌倦了这种朝九晚五的半体制内生活。他是浙东人,天生就有经商的基因。给外经贸委做广交会的网站时,马匀突然意识到,广交会之所以受到全国所有商家的重视,就是因为它提供了买家和卖家交流的平台。
对于采购者来说,最难的不是向供应商划价,而是寻找合适的供应商。而对于供应商来说,最难的就是寻找目标客户。
而一年一度的广交会,给这些商家和采购者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
如果把广交会搬到网上呢?
打造一个网站,让有兴趣的商家入驻,在网站上提供商品,面向的就是全世界的客户!
马匀立刻意识到这是一座金矿,利用外经贸委的资源做了详尽的调查,很快,马匀就意识到,这是一座金矿,一座完全没有被开发的金矿!
也正在这个时候,美国亚马逊和ebay所创造的财富奇迹更加让马匀认为,电子商务才是互联网的未来,自己必须抓紧时间。一旦这些外国大网站扩张到华夏,凭借资本优势,自己根本竞争不过。
也不能怪马匀妄自菲薄,一直到十年后,华夏本土互联网产业同国际性互联网公司之间的竞争仍旧非常激烈,没有一个人能肯定的说,华夏本土互联网公司,真的能在华夏战胜这些国际大公司。
马匀兴奋的向外经贸委打了报告,想要与外经贸委合作做这个网站。但外经贸委作为行政机关,对此并不感兴趣,也看不到这种模式究竟有什么用。马匀再三申请,却都如石沉大海,没得到任何批复。
这个念头产生后,马匀就像着了魔一样,心里想的,嘴里念的,都是自己脑中这个还没有成型的电子商务网站。
外经贸委不做,那就自己做!
马匀并不像一般的创业者,做事全凭脑子一热。热情对于创业者来说当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本钱。
做生意,首先要有本钱,本钱从哪里来,这是个最大的问题。
马匀找了几个有钱的老乡,想要从他们这里融资,但这些人大部分不感兴趣,有几个感兴趣的,一听马匀的开价,也都打了退堂鼓。
五十万。
五十万听起来不多,但这可是在九七年,一线城市一套房子不到十万块的年代,普通家庭能有五万存款已经算是条件不错的年代。
浙东有钱人是很多,让他们拿出五十万来投资实业,他们可能还有点兴趣,但投资互联网?抱歉,这东西听说在美国很火,但在国内,还没几个人真正见过这东西,赔了怎么办?
投资实业赔了,至少还能剩下些厂房机器,破产清算后也不算全赔,投这个互联网,赔了就是打水漂了。
“统治硅谷的华人青年?”正一筹莫展之际,马匀看到华夏青年报上的一篇报道,不由得打起了精神。
“雅虎的市值已经超过两百五十亿美元,华人男青年杨致远也成为了美国最富有人之一,成为全球华人的偶像和骄傲。而且,在美国获得成功的,x电脑公司的创立者张晨,同样也是一名华人少年,并且,他还投资了美国最成功的两家电子商务网站亚马逊和EBAY,拥有的财富并与杨致远相比,相差无几。在一年前,他就开发出了世界知名的ICQ软件,在半年后,便被美国在线以七亿美元的价格收购。。。。。。”
杨致远。。。。。。看到这个名字,马匀在心里一阵苦笑。
上一周杨致远来华,自己托关系成了杨致远的翻译,陪杨致远去了一趟长城,当时马匀觉得两人相处的还不错,杨致远回美国后,马匀就兴致勃勃的给杨致远发了一封邮件,阐明自己的计划,希望获得杨致远的投资,但这封邮件如同石沉大海,没得到任何回复。
马匀不死心,又给杨致远打了一个国际长途,杨致远倒是接了电话,但态度却非常冷淡,丝毫没有在国内的热络劲儿。
马匀虽心中有稍许不忿,但也只能接受现实。对方已经是全世界最富有的人之一,自己只是个小翻译,自己拿热脸去贴对方的冷屁股,还以为对方多欣赏自己,未免太好笑了。
要不要联系一下张晨?马匀心念一动,他和张晨在一年前也有一面之缘,当时聊得还不错。
张晨现在的财富地位不在杨致远之下,能搭理自己的可能性很低,但万一有机会呢?
抱着试一试的心态,马匀斟字酌句的给张晨写了一封邮件。
邮件发出去马匀就有些后悔,这邮件写的有些太矜持了,应该把态度放的更低点就好了。
“永明,你查查邮箱,看看有没有回复。”马匀拍了拍一个刚刚二十出头年轻人的肩膀。
吴永明正在重做系统,不由得翻了个白眼。
旁边的孙同宇见状,主动道:“我这边刚连上网,我查吧。”说着,便输入了马匀的用户名和密码,开始登陆。
这两人都是从两年前就开始跟着马匀一起创业的年轻人,一年前又随着马匀进京,是马匀现在为数不多的心腹大将。
“没有。”孙同宇两手一摊。
马匀心中失望,脸上却依旧笑嘻嘻的:“没事,应该是还没看到,现在都已经晚上十一点了,明后天应该就会有消息。”
吴永明反驳道:“但Zack是在美国啊,硅谷现在正好早上九点,应该已经看到了才对。”
马匀干笑两声:“明天再查查吧。”
孙同宇手指无意识的点着鼠标刷新,电脑“叮”的一声,孙同宇抬眼一看,“回复了!”
抱歉,前天老婆吃了自己腌的泡菜,食物中毒,照顾了一天,断更了。。。。。。
(本章完)
去年年底,马匀卖掉了苦心经营的华夏黄页,带着几个忠心耿耿的跟随者,北上京都,与外经贸委合作,成了半体制化的一员。
马匀做出这种选择,也是被逼无奈,死中求活。华夏黄页本质上就是个替别人做网站的公司,而且做得还不是主页,只是一个通讯录似的简单页面,内容非常简单,基本就是挂上公司Logo,写上几句公司介绍和联系方式,就放到了互联网上。
可想而知,能几万块钱做这种业务的公司得有多脑残。
基本上,华夏黄页的业务全凭马匀一张嘴瞎忽悠,拿出来的产品也没有任何可以称道之处。
此前的马匀,到处推销自己的华夏黄页,被很多人认为是骗子,是因为他特么现在就是骗子啊。
在明知道给客户带不来任何实际利益的前提下,做一个网页,收费两万,而且客户还看不到成品,不是骗子是什么?
因此,马匀虽然也找了几单生意,但赚的钱连团队都养不活。如果不是因为他传销头目一般的煽动力,这个团队早就分崩离析了。
精神力量很重要,但单纯依靠精神力量,是做不成任何事情的。时间久了,马匀也意识到,自己必须转型。他毕竟算是国内第一批做互联网的,而且又被央视报道过,多少有点社会关系。通过朋友介绍认识了外经贸委里面的一些小领导,他的这个团队也就成了外经贸委的三产之一。
这个华夏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听起来好像很高大上,所做的业务其实和华夏黄页没什么差别,也是帮各个机构做网站。只不过客户从宾馆、酒店、私营业主变成了大大小小的国家机关。
马匀在外经贸委的日子过得还是挺舒服的,业务不算太愁,又有人给开工资,如果就这么混着,说不定七八年后也能混成个处级干部。
但如果马匀甘心于此,他也就不是马匀了。
很快,他就厌倦了这种朝九晚五的半体制内生活。他是浙东人,天生就有经商的基因。给外经贸委做广交会的网站时,马匀突然意识到,广交会之所以受到全国所有商家的重视,就是因为它提供了买家和卖家交流的平台。
对于采购者来说,最难的不是向供应商划价,而是寻找合适的供应商。而对于供应商来说,最难的就是寻找目标客户。
而一年一度的广交会,给这些商家和采购者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
如果把广交会搬到网上呢?
打造一个网站,让有兴趣的商家入驻,在网站上提供商品,面向的就是全世界的客户!
马匀立刻意识到这是一座金矿,利用外经贸委的资源做了详尽的调查,很快,马匀就意识到,这是一座金矿,一座完全没有被开发的金矿!
也正在这个时候,美国亚马逊和ebay所创造的财富奇迹更加让马匀认为,电子商务才是互联网的未来,自己必须抓紧时间。一旦这些外国大网站扩张到华夏,凭借资本优势,自己根本竞争不过。
也不能怪马匀妄自菲薄,一直到十年后,华夏本土互联网产业同国际性互联网公司之间的竞争仍旧非常激烈,没有一个人能肯定的说,华夏本土互联网公司,真的能在华夏战胜这些国际大公司。
马匀兴奋的向外经贸委打了报告,想要与外经贸委合作做这个网站。但外经贸委作为行政机关,对此并不感兴趣,也看不到这种模式究竟有什么用。马匀再三申请,却都如石沉大海,没得到任何批复。
这个念头产生后,马匀就像着了魔一样,心里想的,嘴里念的,都是自己脑中这个还没有成型的电子商务网站。
外经贸委不做,那就自己做!
马匀并不像一般的创业者,做事全凭脑子一热。热情对于创业者来说当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本钱。
做生意,首先要有本钱,本钱从哪里来,这是个最大的问题。
马匀找了几个有钱的老乡,想要从他们这里融资,但这些人大部分不感兴趣,有几个感兴趣的,一听马匀的开价,也都打了退堂鼓。
五十万。
五十万听起来不多,但这可是在九七年,一线城市一套房子不到十万块的年代,普通家庭能有五万存款已经算是条件不错的年代。
浙东有钱人是很多,让他们拿出五十万来投资实业,他们可能还有点兴趣,但投资互联网?抱歉,这东西听说在美国很火,但在国内,还没几个人真正见过这东西,赔了怎么办?
投资实业赔了,至少还能剩下些厂房机器,破产清算后也不算全赔,投这个互联网,赔了就是打水漂了。
“统治硅谷的华人青年?”正一筹莫展之际,马匀看到华夏青年报上的一篇报道,不由得打起了精神。
“雅虎的市值已经超过两百五十亿美元,华人男青年杨致远也成为了美国最富有人之一,成为全球华人的偶像和骄傲。而且,在美国获得成功的,x电脑公司的创立者张晨,同样也是一名华人少年,并且,他还投资了美国最成功的两家电子商务网站亚马逊和EBAY,拥有的财富并与杨致远相比,相差无几。在一年前,他就开发出了世界知名的ICQ软件,在半年后,便被美国在线以七亿美元的价格收购。。。。。。”
杨致远。。。。。。看到这个名字,马匀在心里一阵苦笑。
上一周杨致远来华,自己托关系成了杨致远的翻译,陪杨致远去了一趟长城,当时马匀觉得两人相处的还不错,杨致远回美国后,马匀就兴致勃勃的给杨致远发了一封邮件,阐明自己的计划,希望获得杨致远的投资,但这封邮件如同石沉大海,没得到任何回复。
马匀不死心,又给杨致远打了一个国际长途,杨致远倒是接了电话,但态度却非常冷淡,丝毫没有在国内的热络劲儿。
马匀虽心中有稍许不忿,但也只能接受现实。对方已经是全世界最富有的人之一,自己只是个小翻译,自己拿热脸去贴对方的冷屁股,还以为对方多欣赏自己,未免太好笑了。
要不要联系一下张晨?马匀心念一动,他和张晨在一年前也有一面之缘,当时聊得还不错。
张晨现在的财富地位不在杨致远之下,能搭理自己的可能性很低,但万一有机会呢?
抱着试一试的心态,马匀斟字酌句的给张晨写了一封邮件。
邮件发出去马匀就有些后悔,这邮件写的有些太矜持了,应该把态度放的更低点就好了。
“永明,你查查邮箱,看看有没有回复。”马匀拍了拍一个刚刚二十出头年轻人的肩膀。
吴永明正在重做系统,不由得翻了个白眼。
旁边的孙同宇见状,主动道:“我这边刚连上网,我查吧。”说着,便输入了马匀的用户名和密码,开始登陆。
这两人都是从两年前就开始跟着马匀一起创业的年轻人,一年前又随着马匀进京,是马匀现在为数不多的心腹大将。
“没有。”孙同宇两手一摊。
马匀心中失望,脸上却依旧笑嘻嘻的:“没事,应该是还没看到,现在都已经晚上十一点了,明后天应该就会有消息。”
吴永明反驳道:“但Zack是在美国啊,硅谷现在正好早上九点,应该已经看到了才对。”
马匀干笑两声:“明天再查查吧。”
孙同宇手指无意识的点着鼠标刷新,电脑“叮”的一声,孙同宇抬眼一看,“回复了!”
抱歉,前天老婆吃了自己腌的泡菜,食物中毒,照顾了一天,断更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