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门徐徐合上,将城内和城外隔绝成了两个世界,恍惚之间,杨怀仁忽然觉得,搞不清自己应该属于城外还是城内的这个世界。
今天的夜晚格外的黑,或许是天上没有月亮,星星也懒得去争辉。
东京城的中间,繁华的地段里,还是灯火辉煌的,仿佛今天和往常的日子是一模一样的,该做的生意还要做,该赚的钱也还要赚,百姓们谁也没在乎宫里发生了什么。
而城墙周边的都是穷人家,他们早早便吃了晚饭,然后就上床睡觉,也不去点灯,省了买灯油的钱,或许就可以多给孩子买一根冰棍儿解馋。
白日里的燥热开始缓缓的散去,偶尔有一丝微风,闭上眼睛迎着风来的方向,让人感到一种淡淡的惬意。
杨怀仁现在是走也不是留也不是,就在这万胜门的城门楼子上,一家人尴尬了。
走?那是不可能的,官家的旨意让你守门,你就得守在这里,没说让你走,你若是走了那便是违抗了圣旨。
留?城门已经关闭,二百多人在这里大眼瞪小眼吗?宫里不论变成了什么样,他们这边,官家总得给个说法。
派人去最近的一处大门问,杨世虎那边,也没有任何消息,一家人也只有守在原位等待新的旨意。
宫里那边,是不能主动去问的,只能被动的等待。
亥时过了一多半,才有人来传旨,旨意里也没说城门怎么办,守门的人是走是留,只说宣通远郡公杨怀仁进宫。
杨怀仁留下黑牛哥哥在这里主持局面,他则带着天霸弟弟跟着传旨的小内侍进宫。
一路飞奔到了宫城下,不知道宫门早已经关闭了还是一直就没开,走正门是不行了,只好把马留在外边。
城墙上几个侍卫丢下一条绳子来,让下边人把绳圈拴在身上,就这么把人拉上墙去。
杨怀仁先被拉了上去,接着是传旨的小内侍,到天霸弟弟的时候,一帮人费了半天劲,绳子断了也没把他拉上去。
杨怀仁想了想,即便把他拉上来,陈天霸也只能留在这里,不如索性就让他留在下边。
跟着另一个内侍一路小跑去见赵煦,路上没见多少宫人,巡逻的侍卫也不多,那种感觉,就像跟平常时候没有任何区别似的,可杨怀仁心里,就是有那么点忐忑。
小内侍领着,没去官家住的紫宸殿,也没去太皇太后住的寿安宫,而是去了皇仪殿。
杨怀仁进了很多次宫,这皇仪殿还是第一次来,夜里借着灯笼里微微的昏黄色灯光,看不清这座宫殿的大概,但进了大殿院门之后,却发现这座听起来比较生僻的宫殿,比大庆殿的装潢,还要华贵了不少。
这里是供奉了大宋历朝历代皇帝牌位的地方!
没有预想中的威严肃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令人窒息的静谧。殿上也没点多少灯烛,杨怀仁只看见供奉了历代大宋皇帝的牌位下边,在供台前边跪了一个人。
看那背影,杨怀仁认出了那是赵煦,只不过此刻他穿着一身素衣,没有穿龙袍,就默默地跪在那里,像一座雕塑一般。
小内侍走到殿门口便停下了脚步,伏低了身子对着殿内喊了一句“通远郡公杨怀仁觐见”。
接着便侧过身来,站立在殿门一侧,高举着手上的灯笼,似是为身后的杨怀仁照清了殿门的高大门槛儿,嘴里又说了一句,“郡公身上可有兵器,请卸下来放在门口便是。”
杨怀仁微微点头表示谢意,此时他确实穿了一身新的将军衣甲,腰上跨着一柄装饰用的宝剑。
他解下宝剑来,犹豫了一下,又从怀里掏出他那一直随身携带的十几把厨刀来,一齐放在了那个内侍脚下。
这是内侍才做了个请的手势,杨怀仁跨过红色的门槛,这才走进了皇仪殿的大殿。
这种地方总是让人不舒服的,气氛太冷,太诡异。特别是这里相当于人家赵姓皇族的祖宗祠堂,杨怀仁觉得他一个外人就这么走进来,总是有些不自在的。
身上穿着锁子甲,重倒是不很重,不过走起路来带响,“哗啦哗啦”的响,让杨怀仁觉得好似冲撞了历代的大宋皇帝一样。
赵煦就那么默默地跪在那里,一声不响,对于杨怀仁走路时发出的声音,似乎没有任何在意。
等杨怀仁走到他身后差不多十步的地方,赵煦才开口问道,“来了?”
杨怀仁一怔,接着自然的伏身单膝跪了下去,嘴上恭敬地说道,“臣通远郡公杨怀仁参见陛下。”
赵煦说的这两个字,语气平和,可在杨怀仁听起来,却是有着万千感慨一样。
就这么简单的两个字,口气平平淡淡地就像朋友见面最普通的问候,却让杨怀仁第一次感到赵煦是个皇帝,真真正正的皇帝。
有些人,生气的样子不管多么可怕,可就是让人怕不起来,而有些人,不论生气还是高兴,总是把自己的情绪隐藏的很好,却有不怒自威的气场。
眼前的赵煦,还是那个十六岁的孩子,身体也瘦瘦的,个头不高,但此时此刻,他身上那种气,是杨怀仁以前从来没有见识过的。
说是龙腾之气吧,没那么夸张,王霸之气呢,也没有感受到多少,就是一种你走近了他身边,就能感受到的一种王者的气度。
赵煦又发话了,“今日若不是有杨爱卿在,恐怕朕就不会在这里跟你说话了,也许根本都没有脸面跪在祖宗面前。”
信息量有点大,杨怀仁也不想去猜了,他知道这时候他唯一说出来正确的话,就是“圣上有祖宗护佑,自然洪福齐天。”
功劳,是不能贪的,今天发生的事情,或许赵煦还没有缓过劲来,在祖宗牌位前跪着,估计是他觉得他这个皇帝当的,差点把祖宗留下的来的基业都毁了,实在是太愧对祖宗了。
赵煦抬起头来看了看祖宗牌位,苦笑了一下。接着转过头来,忽然问道,“朕的祖母,你觉得该如何处置?”
今天的夜晚格外的黑,或许是天上没有月亮,星星也懒得去争辉。
东京城的中间,繁华的地段里,还是灯火辉煌的,仿佛今天和往常的日子是一模一样的,该做的生意还要做,该赚的钱也还要赚,百姓们谁也没在乎宫里发生了什么。
而城墙周边的都是穷人家,他们早早便吃了晚饭,然后就上床睡觉,也不去点灯,省了买灯油的钱,或许就可以多给孩子买一根冰棍儿解馋。
白日里的燥热开始缓缓的散去,偶尔有一丝微风,闭上眼睛迎着风来的方向,让人感到一种淡淡的惬意。
杨怀仁现在是走也不是留也不是,就在这万胜门的城门楼子上,一家人尴尬了。
走?那是不可能的,官家的旨意让你守门,你就得守在这里,没说让你走,你若是走了那便是违抗了圣旨。
留?城门已经关闭,二百多人在这里大眼瞪小眼吗?宫里不论变成了什么样,他们这边,官家总得给个说法。
派人去最近的一处大门问,杨世虎那边,也没有任何消息,一家人也只有守在原位等待新的旨意。
宫里那边,是不能主动去问的,只能被动的等待。
亥时过了一多半,才有人来传旨,旨意里也没说城门怎么办,守门的人是走是留,只说宣通远郡公杨怀仁进宫。
杨怀仁留下黑牛哥哥在这里主持局面,他则带着天霸弟弟跟着传旨的小内侍进宫。
一路飞奔到了宫城下,不知道宫门早已经关闭了还是一直就没开,走正门是不行了,只好把马留在外边。
城墙上几个侍卫丢下一条绳子来,让下边人把绳圈拴在身上,就这么把人拉上墙去。
杨怀仁先被拉了上去,接着是传旨的小内侍,到天霸弟弟的时候,一帮人费了半天劲,绳子断了也没把他拉上去。
杨怀仁想了想,即便把他拉上来,陈天霸也只能留在这里,不如索性就让他留在下边。
跟着另一个内侍一路小跑去见赵煦,路上没见多少宫人,巡逻的侍卫也不多,那种感觉,就像跟平常时候没有任何区别似的,可杨怀仁心里,就是有那么点忐忑。
小内侍领着,没去官家住的紫宸殿,也没去太皇太后住的寿安宫,而是去了皇仪殿。
杨怀仁进了很多次宫,这皇仪殿还是第一次来,夜里借着灯笼里微微的昏黄色灯光,看不清这座宫殿的大概,但进了大殿院门之后,却发现这座听起来比较生僻的宫殿,比大庆殿的装潢,还要华贵了不少。
这里是供奉了大宋历朝历代皇帝牌位的地方!
没有预想中的威严肃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令人窒息的静谧。殿上也没点多少灯烛,杨怀仁只看见供奉了历代大宋皇帝的牌位下边,在供台前边跪了一个人。
看那背影,杨怀仁认出了那是赵煦,只不过此刻他穿着一身素衣,没有穿龙袍,就默默地跪在那里,像一座雕塑一般。
小内侍走到殿门口便停下了脚步,伏低了身子对着殿内喊了一句“通远郡公杨怀仁觐见”。
接着便侧过身来,站立在殿门一侧,高举着手上的灯笼,似是为身后的杨怀仁照清了殿门的高大门槛儿,嘴里又说了一句,“郡公身上可有兵器,请卸下来放在门口便是。”
杨怀仁微微点头表示谢意,此时他确实穿了一身新的将军衣甲,腰上跨着一柄装饰用的宝剑。
他解下宝剑来,犹豫了一下,又从怀里掏出他那一直随身携带的十几把厨刀来,一齐放在了那个内侍脚下。
这是内侍才做了个请的手势,杨怀仁跨过红色的门槛,这才走进了皇仪殿的大殿。
这种地方总是让人不舒服的,气氛太冷,太诡异。特别是这里相当于人家赵姓皇族的祖宗祠堂,杨怀仁觉得他一个外人就这么走进来,总是有些不自在的。
身上穿着锁子甲,重倒是不很重,不过走起路来带响,“哗啦哗啦”的响,让杨怀仁觉得好似冲撞了历代的大宋皇帝一样。
赵煦就那么默默地跪在那里,一声不响,对于杨怀仁走路时发出的声音,似乎没有任何在意。
等杨怀仁走到他身后差不多十步的地方,赵煦才开口问道,“来了?”
杨怀仁一怔,接着自然的伏身单膝跪了下去,嘴上恭敬地说道,“臣通远郡公杨怀仁参见陛下。”
赵煦说的这两个字,语气平和,可在杨怀仁听起来,却是有着万千感慨一样。
就这么简单的两个字,口气平平淡淡地就像朋友见面最普通的问候,却让杨怀仁第一次感到赵煦是个皇帝,真真正正的皇帝。
有些人,生气的样子不管多么可怕,可就是让人怕不起来,而有些人,不论生气还是高兴,总是把自己的情绪隐藏的很好,却有不怒自威的气场。
眼前的赵煦,还是那个十六岁的孩子,身体也瘦瘦的,个头不高,但此时此刻,他身上那种气,是杨怀仁以前从来没有见识过的。
说是龙腾之气吧,没那么夸张,王霸之气呢,也没有感受到多少,就是一种你走近了他身边,就能感受到的一种王者的气度。
赵煦又发话了,“今日若不是有杨爱卿在,恐怕朕就不会在这里跟你说话了,也许根本都没有脸面跪在祖宗面前。”
信息量有点大,杨怀仁也不想去猜了,他知道这时候他唯一说出来正确的话,就是“圣上有祖宗护佑,自然洪福齐天。”
功劳,是不能贪的,今天发生的事情,或许赵煦还没有缓过劲来,在祖宗牌位前跪着,估计是他觉得他这个皇帝当的,差点把祖宗留下的来的基业都毁了,实在是太愧对祖宗了。
赵煦抬起头来看了看祖宗牌位,苦笑了一下。接着转过头来,忽然问道,“朕的祖母,你觉得该如何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