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城,礼部大堂!
在经过为崇祯皇帝举哀后,南京勋贵、镇守TJ、六部官员、各省部院高官及大儒们济济一堂,商量一件大事。
皇帝没了,谁来作主?
想都不用想,肯定是姓朱的。
明朝留都南京的一些文臣武将决计拥立明室中的藩王,延续明朝,然后挥师北上恢复国土,但具体拥立何人则发生争议。
重臣中包括了阁臣高弘图(南京户部尚书)、枢臣史可法(南京兵部尚书)、(凤阳)督臣马士英、兵部左侍郎杨铖新、内监韩赞周、科臣李沾、台臣左光先、及钱谦益等东林党人,还有一个重要的人物即镇军TJ卢九德。
说实在话,文臣们对于议立这等大事有TJ参与是满脸的腻味,但是他们有印鉴,皇帝都没了,没人可以罢免他们,所以他们堂尔皇之地与文臣们坐而论道。
各方争持,大臣们多数以为,根据“皇明祖训”,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在当时明神宗长子光宗一脉已无人能继位,而次子朱常溆甫生即死,三子朱常洵虽已亡故,但长子朱由崧仍健在的情况下,按照兄终弟及、父死子继的顺序,第一人选为福王朱由崧(前有嘉靖帝继位为例)。
钱谦益等东林党人则由于之前的“国本之争”事件,心存芥蒂,违背了东林党在国本之争中的立场,以立贤为名拥神宗弟弟朱翊镠之子潞王朱常淓。
国本之争神宗皇帝之子为皇长子朱常洵和福王朱常洵,神宗皇帝欲违反“有嫡立嫡、无嫡立长”之制,另立福王朱常洵为太子接任皇位,结果大臣们反对,是为国本之争,而当时反对的大臣中,多以东林党为主,因此东林党恶了福王一系。
风水轮流转,最支持“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东林党,改弦易辙,变成了支持潞王,结果挨督臣马士英大声嘲笑道:“汝等东林党人不知日后何以见前辈!”
诸东林党人不能答,只好顾左右而言它。
他们羞愧无比,立潞王之议消除,
史可法则可笑之极,主张既要立贤也要立亲,拥立神宗七子桂王朱常瀛。
这位大臣在平行空间的史书上被称为抗清英雄,实际上从议立之事上就看出他的水平,让他领军,大明不亡才怪!
却有来自福建海澄的兵部左侍郎杨铖新提议道:“真正有资格为帝位不是诸王,而是太子!如今京师消息不通,万一太子爷南渡,我等另立新君,诸位何以自处?”
一番话让大伙儿脸上都讪讪的,杨大人真是哪壶不开就提哪壶,大伙儿兴头冲冲地根据自己的亲疏来立君,他这么说法,岂不是指责大家都不忠心于崇祯皇帝!
果然是福建南蛮子,一点都不会做官!
他说得有道理,于是钱谦益婉转地道:“国不可一日无君,既然不立新君,可先立监国,立君之事待定。”
这主意好!
大家暗赞读书人的头脑确实灵活,只要已方提议的藩王人选成为监国,管他什么太子来,统统成为死太子!
大伙儿又热烈地议立哪王可为监国,而杨铖新的脸上并无失落,还是笑吟吟的。
争来争去,镇军TJ卢九德力主福王登位,他叫动了数人上殿,大家无不脸上变色!
哪几个?
高杰、黄得功、刘良佐、刘泽清!
高杰,陕西米脂人,与李自成同邑,同起为盗,原为李自成的部将,绰号翻山鹞,这家伙牛啊,居然搞了李自成的老婆!
高杰身材高大,相貌堂堂,因与自成是同乡,出入内堂自成都不曾提防他。谁料李自成不爱女色,只与兄弟们厮混,他的老婆尹氏空虚寂寞,看上了高杰,那高杰也是胆大,就么这与李自然的老婆私通款曲起来,绿油油的子,就那么戴在未来的大顺皇帝头上。
后来因怕自成发觉,干脆便投降了明军。他人品虽是不堪,作战到是勇猛非常,曾跟随孙传庭一起打李自成,累次立功,官儿越做越大,到明末时已是做到了总兵。
黄得功,号虎山,明末开原卫人,其先自合肥徙。军中号黄闯子。
他行伍出身,积功至副总兵,为京营名将。在于农民军的战争中,黄得功迫降五营兵,擒马武,杀王兴国,破张献忠,战功赫赫。
刘良佐,字明辅,山西大同左卫人。贰臣,因常骑一匹杂色马,人称花马刘,明末总兵。崇祯年间统兵在宿松、庐州一带统兵对农民军作战,升任总兵官,曾与黄得功大破张献忠。
刘泽清,字鹤洲,山东曹县人,出身行伍,崇祯末年升至山东总兵。大顺军迫近北京时,崇祯帝命他率部火速入卫京师,他谎称坠马受伤,拒不奉诏。不久大顺军进入山东,他带领主力向南逃至淮安。
这家伙是有名的“长腿将军”,擅长遇敌先逃。
崇祯十六年(1643年)二月,农民军把开封围困很久了,刘泽清奉命赴援。因为朱家寨离开封城只有八里,他便领兵五千渡过黄河,沿河边在那里扎下营寨,又开挖沟渠引黄河水环绕在军营四周,想依次扎下八个兵营直抵大堤,然后修建一条两侧垒砌墙壁的通道,向城里运送粮食。墙壁尚未砌好,农民军过来争夺,双方相持了三天,各有伤亡。
刘泽清就命令自己的队伍拔营离开,一时间明军仓皇奔逃,士兵们为了争船,很多人掉在水里淹死了。
眼下四人都是军队实力派,各掌一军,有三万到五万人,他们一进大堂,即时高呼道:“如不立福王,我等皆不奉诏也!”
他们相貌凶横,大声夹恶,令人双股战栗,他们带兵,如果不听令,且不说日后对付北虏与大顺政权,要是他们一个不爽,带兵进南京城,都不知道是怎么一个结局!
换作以前,什么时候轮到武将喧哗出头?文臣们不把他们揍得满头包成一尊尊的阿弥陀佛才怪。
今时不同往日,皇帝死了,天下大乱,对于将领,文官们不得不以安抚为上,连史可法都对他们好言劝慰,其余文臣亦在和稀泥,只有兵部左侍郎杨铖新冷笑道:“此乃礼部大堂,军汉上大堂讲礼,如牝鸡司晨,速退!”
他的位置相当于国防部副部长,管惯大头兵,四总兵在他面前,气焰大减,却有马士英出来为他们助拳道:“议立乃大事,唯有文武一心,方可成功!”
马士英不理会杨铖新,向史可法道:“史兵部,你的兵都不愿听你的,你还能议立桂王?!”
史可法闷闷地摇头,再不作声。
见他退缩,马士英朗声道:“今福王殿下登位,已成大局!”
“是吗?”堂外传来一声长笑道:“我这里有更好的人选!”
在经过为崇祯皇帝举哀后,南京勋贵、镇守TJ、六部官员、各省部院高官及大儒们济济一堂,商量一件大事。
皇帝没了,谁来作主?
想都不用想,肯定是姓朱的。
明朝留都南京的一些文臣武将决计拥立明室中的藩王,延续明朝,然后挥师北上恢复国土,但具体拥立何人则发生争议。
重臣中包括了阁臣高弘图(南京户部尚书)、枢臣史可法(南京兵部尚书)、(凤阳)督臣马士英、兵部左侍郎杨铖新、内监韩赞周、科臣李沾、台臣左光先、及钱谦益等东林党人,还有一个重要的人物即镇军TJ卢九德。
说实在话,文臣们对于议立这等大事有TJ参与是满脸的腻味,但是他们有印鉴,皇帝都没了,没人可以罢免他们,所以他们堂尔皇之地与文臣们坐而论道。
各方争持,大臣们多数以为,根据“皇明祖训”,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在当时明神宗长子光宗一脉已无人能继位,而次子朱常溆甫生即死,三子朱常洵虽已亡故,但长子朱由崧仍健在的情况下,按照兄终弟及、父死子继的顺序,第一人选为福王朱由崧(前有嘉靖帝继位为例)。
钱谦益等东林党人则由于之前的“国本之争”事件,心存芥蒂,违背了东林党在国本之争中的立场,以立贤为名拥神宗弟弟朱翊镠之子潞王朱常淓。
国本之争神宗皇帝之子为皇长子朱常洵和福王朱常洵,神宗皇帝欲违反“有嫡立嫡、无嫡立长”之制,另立福王朱常洵为太子接任皇位,结果大臣们反对,是为国本之争,而当时反对的大臣中,多以东林党为主,因此东林党恶了福王一系。
风水轮流转,最支持“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东林党,改弦易辙,变成了支持潞王,结果挨督臣马士英大声嘲笑道:“汝等东林党人不知日后何以见前辈!”
诸东林党人不能答,只好顾左右而言它。
他们羞愧无比,立潞王之议消除,
史可法则可笑之极,主张既要立贤也要立亲,拥立神宗七子桂王朱常瀛。
这位大臣在平行空间的史书上被称为抗清英雄,实际上从议立之事上就看出他的水平,让他领军,大明不亡才怪!
却有来自福建海澄的兵部左侍郎杨铖新提议道:“真正有资格为帝位不是诸王,而是太子!如今京师消息不通,万一太子爷南渡,我等另立新君,诸位何以自处?”
一番话让大伙儿脸上都讪讪的,杨大人真是哪壶不开就提哪壶,大伙儿兴头冲冲地根据自己的亲疏来立君,他这么说法,岂不是指责大家都不忠心于崇祯皇帝!
果然是福建南蛮子,一点都不会做官!
他说得有道理,于是钱谦益婉转地道:“国不可一日无君,既然不立新君,可先立监国,立君之事待定。”
这主意好!
大家暗赞读书人的头脑确实灵活,只要已方提议的藩王人选成为监国,管他什么太子来,统统成为死太子!
大伙儿又热烈地议立哪王可为监国,而杨铖新的脸上并无失落,还是笑吟吟的。
争来争去,镇军TJ卢九德力主福王登位,他叫动了数人上殿,大家无不脸上变色!
哪几个?
高杰、黄得功、刘良佐、刘泽清!
高杰,陕西米脂人,与李自成同邑,同起为盗,原为李自成的部将,绰号翻山鹞,这家伙牛啊,居然搞了李自成的老婆!
高杰身材高大,相貌堂堂,因与自成是同乡,出入内堂自成都不曾提防他。谁料李自成不爱女色,只与兄弟们厮混,他的老婆尹氏空虚寂寞,看上了高杰,那高杰也是胆大,就么这与李自然的老婆私通款曲起来,绿油油的子,就那么戴在未来的大顺皇帝头上。
后来因怕自成发觉,干脆便投降了明军。他人品虽是不堪,作战到是勇猛非常,曾跟随孙传庭一起打李自成,累次立功,官儿越做越大,到明末时已是做到了总兵。
黄得功,号虎山,明末开原卫人,其先自合肥徙。军中号黄闯子。
他行伍出身,积功至副总兵,为京营名将。在于农民军的战争中,黄得功迫降五营兵,擒马武,杀王兴国,破张献忠,战功赫赫。
刘良佐,字明辅,山西大同左卫人。贰臣,因常骑一匹杂色马,人称花马刘,明末总兵。崇祯年间统兵在宿松、庐州一带统兵对农民军作战,升任总兵官,曾与黄得功大破张献忠。
刘泽清,字鹤洲,山东曹县人,出身行伍,崇祯末年升至山东总兵。大顺军迫近北京时,崇祯帝命他率部火速入卫京师,他谎称坠马受伤,拒不奉诏。不久大顺军进入山东,他带领主力向南逃至淮安。
这家伙是有名的“长腿将军”,擅长遇敌先逃。
崇祯十六年(1643年)二月,农民军把开封围困很久了,刘泽清奉命赴援。因为朱家寨离开封城只有八里,他便领兵五千渡过黄河,沿河边在那里扎下营寨,又开挖沟渠引黄河水环绕在军营四周,想依次扎下八个兵营直抵大堤,然后修建一条两侧垒砌墙壁的通道,向城里运送粮食。墙壁尚未砌好,农民军过来争夺,双方相持了三天,各有伤亡。
刘泽清就命令自己的队伍拔营离开,一时间明军仓皇奔逃,士兵们为了争船,很多人掉在水里淹死了。
眼下四人都是军队实力派,各掌一军,有三万到五万人,他们一进大堂,即时高呼道:“如不立福王,我等皆不奉诏也!”
他们相貌凶横,大声夹恶,令人双股战栗,他们带兵,如果不听令,且不说日后对付北虏与大顺政权,要是他们一个不爽,带兵进南京城,都不知道是怎么一个结局!
换作以前,什么时候轮到武将喧哗出头?文臣们不把他们揍得满头包成一尊尊的阿弥陀佛才怪。
今时不同往日,皇帝死了,天下大乱,对于将领,文官们不得不以安抚为上,连史可法都对他们好言劝慰,其余文臣亦在和稀泥,只有兵部左侍郎杨铖新冷笑道:“此乃礼部大堂,军汉上大堂讲礼,如牝鸡司晨,速退!”
他的位置相当于国防部副部长,管惯大头兵,四总兵在他面前,气焰大减,却有马士英出来为他们助拳道:“议立乃大事,唯有文武一心,方可成功!”
马士英不理会杨铖新,向史可法道:“史兵部,你的兵都不愿听你的,你还能议立桂王?!”
史可法闷闷地摇头,再不作声。
见他退缩,马士英朗声道:“今福王殿下登位,已成大局!”
“是吗?”堂外传来一声长笑道:“我这里有更好的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