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椅之上,久久无言。??
崇祯的脸上,有如一块阴沉的黑铁。
“难道,那李啸,已然成了老虎屁股摸不得么?若李啸真是这样尾大不掉又私心自用的将领,又如何能让朕放心重用。”崇祯苦笑了一下,仰头长叹。
“陛下。。。。。。”
崇祯摆了摆手,示意杨嗣昌不必再往下说。
然后,崇祯的话语,冷冰冰地在乾清宫中响起:“传朕旨意,李啸辟土台湾,入援琉球,扫灭萨摩,于国朝有大功,特加封李啸为东海侯,荫其子为锦衣卫指挥使,赏伞盖旌旗,侯爵仪仗。部下有功人等,优加抚赐。另将宣大监军王珅,调往山东,担任猛虎军监军。至于台湾之地,从明年开始,李啸所派官员,尽皆裁撤,由朝廷另派官员,前往治理。”
“这。。。。。臣,遵旨。”
一脸沉郁的杨嗣昌,最终只得无奈接受了皇帝了安排。
崇祯十一年四月二十日,由返回京城,担任新任猛虎军监军王珅,作为宣旨太监,带着一众人马,前往山东传旨宣谕。
这一天,李啸也刚刚从萨摩返回山东。回到山东登州后,李啸便诸事不顾,急急往家赶。
因为,此时的他,一心想看看,自已的小妾卓那希,在三个月前,为自已生下的一个女儿,是何模样。
进入家来,李啸直奔卓那希的房中。
此时,卓那希正抱着女儿,在哄她入睡,见得李啸进来,顿是十分欢喜。
“快把宝贝女儿给我看看。”
李啸大步过来,一边笑着向卓那希伸出双手。
在抱起了约有七八斤重的大胖女儿后,李啸笑得合不拢嘴。
他忍不住在孩子粉雕玉琢般的脸上,轻轻地捏了一下,孩子顿是哇哇大哭起来。
“你看你,手脚轻点,才回来就把孩子弄哭了。”卓那希轻嗔道。
李啸大笑起来,他对怀里的孩子越看越爱不释手,忽然,他象想起了什么一样,忙问道:“可曾给孩子取名?”
“没有呢,这不要等你回来才取么。”
李啸沉吟了一下,便笑道:“我这宝贝女儿,身融汉满两族之血,肤白体健,可爱动人,长大了也一定是个美丽大方又英姿飒然的小美人儿,依我看来,就叫她李媖吧。”
卓那希轻笑了起来,她点点头道:“李媖,这名字不错,琅琅上口又动听,妾身也十分喜欢呢。”
当天,李啸在家中摆开大宴,一众妻妾儿女尽入席中,一家人和乐融融,尽享天伦之乐。
次日,李啸去官府办公,却有陈子龙带着一名文士,前来向李啸报到。
陈子龙领着那名身着儒衣,头戴平阳巾,身容清瘦,约有三十多岁模样的文官,进入李啸办公房内后,便大声向李啸介绍。
“李大人,这位是举人郭符甲,字辅伯,号介庵,乃是福建晋江县人。曾与学生有旧,在其游历至山东之时,被余诚心相邀,故特来投效李大人。”陈子龙笑吟吟地介绍道。
李啸双眼一亮,拱手笑道:“原来是郭学士,欢迎欢迎。”
郭符甲前趋一步,亦向李啸拱手笑道:“赤凤伯客气了。在下虽有功名,却无官职,乃是白身一个。自天启四年甲子科乡试中举以来,先后六次会试落第,遂以教授为生,游历大明各等地,一路行止,或与学生讲论,或以诗酒娱情,或游历山水,或探访名胜,日子倒也逍遥快活。现来山东之地,所行之处,皆是萧条破败,但自到登州之境后,却见此处一片繁华昌盛,与山东其他地方相比,恍如天地之别。自是可见李大人治理之功,殊有绩效,他人不及也。现因子龙诚心相邀,故学生决定,特来投效追随李大人。“
李啸大笑起来:“郭学士能来助某家,本伯凭添助力矣。本伯现欲新设一后勤部,总管各营军兵后勤钱粮杂事,却不知郭学士,愿任此职否?”
郭符甲眼中一亮,急急长叩一揖道:“郭某初来,李大人便委于钱粮辎重之重任,郭某敢不竭心尽力,报效大人知遇之恩。”
李啸大笑了起来,又好生慰勉了郭符甲几句。
他之所以这般看重这个郭符甲,却是因为,前世读过明朝历史的他,当然知道这个郭符甲的人生际遇。
从天启四年开始,中举后的郭符甲,以白身辗转各地二十余年,前后六次会试不中,虽然表面逍遥自在,但内心之苦楚,却是无可述说。
直到崇祯十六年,年已三十九岁的郭符甲,前往京师参加癸未科会试,因得阅卷官周凤翔的赏识,郭符甲才最终名列二甲第三十五名,赐进士出身。
这时,本可外出做官的郭符甲,因见北方一片残破动荡,流寇已成滔天之势,深感前途无望的他,随即请假归里。
直到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即位,郭符甲被任命为户部四川司主事,并兼任兵部职方司主事,核查军饷、兵力等诸多事宜。
弘光元年(清顺治二年,1645年),清军攻破南京之时,郭符甲正在姑苏监督军饷,当时,各州县筹集送来的银钱,多达十三万余两,皆归郭符甲处置,有吏员便劝其将钱归为私用,并分给手下,以避战乱。郭符甲闻言,不胜愤怒,立刻严厉斥责了这名官员,他说道,现在虽然天下泥淖,一片腥膻,但自已却还是要做不染私尘,廉洁奉公的榜样,随后,他便把全部钱饷,尽皆下给各路军兵。
此时的郭符甲不知道,李啸之所以要重用他担任猛虎军后勤主事,正是看中了历史上的他,那良好的办事才能与廉洁自律的为官态度,才对他这般放心地委以重任。
只是后来,升任礼科右给事中的离符甲,眼见南明朝廷官员互相倾轧,自忖不为所容,于是称病归乡。
隆武二年(清顺治三年,1646年),清军进入福建,势如破竹,先后占领福州、泉州。郭符甲逃往建宁山中,谋求反击。
隆武三年(永历元年,清顺治四年,1647年)八月二十二日,郭符甲与郑成功与郑鸿逵二人,在泉州近郊桃花山会师,准备合兵围攻泉州。郭符甲在泉州府属邑,联合反清缙绅,举事响应。在当时,惠安、安溪、永春、德化、大田、尤溪各地乡勇云集,将郭符甲迎至永春,推举为帅,分部五镇,收复了永春、德化两县,其势一时颇振。
可叹到了隆武四年(永历二年,清顺治五年,1648年),清福建右路总兵马得功,率兵攻打永春,郭符甲顽强抗击,最终不敌,兵败殉国。
《续明纪事本末》记载,在这场惨烈的战斗中,郭符甲亲身督战,遍体鳞伤,仍然战斗不止,直到清兵砍断其头,方才倒地身亡,为国尽忠了。
传闻郭符甲死后,其被斩之头颅,经过七日,仍然颜色如生,苍蝇、蚂蚁皆不敢侵犯,有如三国时期的关云长故事一般。
安排了郭符甲后,李啸心下十分欣悦。
算起来,他现在收入麾下的明末名臣,诸如陈子龙,姜曰广,刘宗周,华允诚等人,再加上这个郭符甲,已有5人,数量却也不算少了。
当然,李啸却还根本不会满足,在他看来,只有人才越多,才会对自已的事业更有帮助,猛虎军的势力,也才能得到更快更迅猛的展。
毕竟,不管在哪个年代,精英人材,总是最为稀缺的宝贵资源。
八天后,作为宣旨太监的王珅,带着一众随从,终于到达了登州。
王珅自到登州后,颇有种眼前一亮的感觉。
他惊讶地现,这个在明朝荒僻不堪的偏远州府,在李啸治下,竟是城池繁华,百业兴旺,无论是城市还是乡野,皆归化得井井有条,称为乱世中的桃源,亦不为过。
而在见过了登州的繁华景象后,王珅脸上闪过一丝冷笑,心下便是主意已定。
这时,王珅用一种漫不经心的语气,对跟随自已的亲信小太监王信笑道:“王信,你知不知道,咱家当年在宣府北路时,跟这个李啸,可有过一面之缘呢。“
“哦,公公还跟李啸有过交情哪。“王信装出一副很有兴趣的样子。
“呵呵,当时咱家在宣府镇当监军之时,这个李啸还仅是个小小千户,他为了巴结咱家,还送了咱家一点清军的旗帜仪仗以为见面之礼,也算与咱家有过一段交情了。“说到这里,王珅不觉大笑起来,心下十分得意。
“这么说来,那李啸升为赤凤伯,又即将高升为东海侯,却也多有王公公的提携之功呢。”王信的马屁紧紧跟上。
“哈哈,那是自然。可叹这小子原本不过一名辽东的乡下猎户,现在竟也时来运转,功业造化,竟要晋为侯爵了。真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啊。”王珅轻叹了一声,脸上便闪过一丝狠色:“哼,这个李啸,藏得却是够深。原本以为他也不过与那些边将一般,只不过武艺智谋略高了些,治理地方怕是不济。却没想到,这个看似不显山不露水的李啸,现在竟是家大业大,越来越达了。这样一个肥得流油的家伙,咱家若不狠狠敲他一笔,简直就是白来这登州当监军了。“
王信笑着接话道:“王公公所言极是!有道是,千里做官只为财,咱这一路辛苦赶到之山东,给他猛虎军当监军,那李啸孝敬咱们,却也是理所应当。更何况,那李啸多有污点把柄操持在咱们手里,他不把王公公给孝敬好了,王公公随便拟几道消息往朝中一报,那些早就看他不顺眼的文官朝臣,还不得把他给生吞活剥了。”
王信的话,挠到了王珅心中的痒痒处,他出几声尖锐的怪笑,大声道:“哼,正是此理!究竟是走阳关道,还是过独木桥,就看这个李啸上不上道了。”
很快,一行人等入得登州内城,来到李啸的官邸中,李啸已命人洒扫好了庭院,备好香案,铺了红毯,恭迎他们的到来。
王珅昂阔步进得庭院,随意扫视了一下,只见院中已打扫清洁,一张釉了清漆的雪梨花木桌上,摆了鲜花,备了香案。而在长桌之后,身着蟒袍玉带的李啸,率着一众将领官员,皆垂伫立,恭迎自已的到来。
见到李啸的迎接这般恭敬,王珅心下十分得意。
他微微点了点头,便清咳一声,大声道:“山东赤凤伯李啸接旨。”
李啸前行数步,刷地蟒袍一摆,跪地拱手,沉声应道:“臣,李啸接旨。”
王珅上下打量了一下跪地垂的李啸,脸上闪过一丝冷笑,便大声开始朗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山东赤凤伯李啸,远流重洋,驱逐红夷,收辟台湾。复东救友藩琉球,北镇不轨之萨摩,真乃奇功迭立,彪炳殊卓,扬我大明声名于异域,显我中华天威于外邦。朕闻奏报,不胜欣然之至矣。此等不世大功,纵是国朝之初,亦未有过者也。朕仿皇祖有功必赏之命,兹特加封李啸为东海侯,赐伞盖旌旗,侯爵仪仗,赏赐侯爵冠服等物,纱帽一顶、金厢犀束带一条、常服罗一套、大红织金胸背麒麟圆领一件,绿贴里一件、皮弁冠一副、七旒皁绉纱皮弁冠一顶,玉圭一枝,大红素皮弁服一件金钩玉玎珰锦绶一件,红白素大带一条,丹矾红平罗销金夹包袱四条。另荫其长子李成,为锦衣卫指挥使一职。其余有功将士,俱付有司从优叙议。望李啸戒骄毋矜,另加丕绩,。。。。。。”
一口气念到这里的王珅,忍不住长吁了口气,吞了几口唾沫后,才继续读道:“自宣旨日起,朕为襄助李啸,以助其驱驰王事,扶危戡乱,故特派原宣大监军王珅,到猛虎军中任监军一职。望你二人,精诚合作,互助相携,以不负朕之所望矣。。。。。。”
听到王珅这一路读下来,李啸脸上,原本隐隐显现的笑容,渐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冰冷森寒。
原来,朝廷之所以给自已加封为侯爵,其真实用意,却是为了派驻监军,以及收回那被自已视为立足基业的台湾的治理权。朝廷这番明为升赏,暗中拆台的举动,令李啸莫名心冷。
李啸暗自叹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那个郑芝龙告自已的黑状,也算达到一定效果了。
怎么办?
自已真的只能接受朝廷这般安排吗?
他在心中迅地思考着。
“李啸,还不领旨谢恩。”王珅一声低喝,让沉思中的李啸回过神来。
“臣,李啸,领旨谢恩,恭祝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李啸抬起头来,从王珅手中接过圣旨。
这时,王珅却无意中看到,这个李啸脸上,半分笑容没有,一双浓眉英目中,竟有一道寒芒一闪而过。8
崇祯的脸上,有如一块阴沉的黑铁。
“难道,那李啸,已然成了老虎屁股摸不得么?若李啸真是这样尾大不掉又私心自用的将领,又如何能让朕放心重用。”崇祯苦笑了一下,仰头长叹。
“陛下。。。。。。”
崇祯摆了摆手,示意杨嗣昌不必再往下说。
然后,崇祯的话语,冷冰冰地在乾清宫中响起:“传朕旨意,李啸辟土台湾,入援琉球,扫灭萨摩,于国朝有大功,特加封李啸为东海侯,荫其子为锦衣卫指挥使,赏伞盖旌旗,侯爵仪仗。部下有功人等,优加抚赐。另将宣大监军王珅,调往山东,担任猛虎军监军。至于台湾之地,从明年开始,李啸所派官员,尽皆裁撤,由朝廷另派官员,前往治理。”
“这。。。。。臣,遵旨。”
一脸沉郁的杨嗣昌,最终只得无奈接受了皇帝了安排。
崇祯十一年四月二十日,由返回京城,担任新任猛虎军监军王珅,作为宣旨太监,带着一众人马,前往山东传旨宣谕。
这一天,李啸也刚刚从萨摩返回山东。回到山东登州后,李啸便诸事不顾,急急往家赶。
因为,此时的他,一心想看看,自已的小妾卓那希,在三个月前,为自已生下的一个女儿,是何模样。
进入家来,李啸直奔卓那希的房中。
此时,卓那希正抱着女儿,在哄她入睡,见得李啸进来,顿是十分欢喜。
“快把宝贝女儿给我看看。”
李啸大步过来,一边笑着向卓那希伸出双手。
在抱起了约有七八斤重的大胖女儿后,李啸笑得合不拢嘴。
他忍不住在孩子粉雕玉琢般的脸上,轻轻地捏了一下,孩子顿是哇哇大哭起来。
“你看你,手脚轻点,才回来就把孩子弄哭了。”卓那希轻嗔道。
李啸大笑起来,他对怀里的孩子越看越爱不释手,忽然,他象想起了什么一样,忙问道:“可曾给孩子取名?”
“没有呢,这不要等你回来才取么。”
李啸沉吟了一下,便笑道:“我这宝贝女儿,身融汉满两族之血,肤白体健,可爱动人,长大了也一定是个美丽大方又英姿飒然的小美人儿,依我看来,就叫她李媖吧。”
卓那希轻笑了起来,她点点头道:“李媖,这名字不错,琅琅上口又动听,妾身也十分喜欢呢。”
当天,李啸在家中摆开大宴,一众妻妾儿女尽入席中,一家人和乐融融,尽享天伦之乐。
次日,李啸去官府办公,却有陈子龙带着一名文士,前来向李啸报到。
陈子龙领着那名身着儒衣,头戴平阳巾,身容清瘦,约有三十多岁模样的文官,进入李啸办公房内后,便大声向李啸介绍。
“李大人,这位是举人郭符甲,字辅伯,号介庵,乃是福建晋江县人。曾与学生有旧,在其游历至山东之时,被余诚心相邀,故特来投效李大人。”陈子龙笑吟吟地介绍道。
李啸双眼一亮,拱手笑道:“原来是郭学士,欢迎欢迎。”
郭符甲前趋一步,亦向李啸拱手笑道:“赤凤伯客气了。在下虽有功名,却无官职,乃是白身一个。自天启四年甲子科乡试中举以来,先后六次会试落第,遂以教授为生,游历大明各等地,一路行止,或与学生讲论,或以诗酒娱情,或游历山水,或探访名胜,日子倒也逍遥快活。现来山东之地,所行之处,皆是萧条破败,但自到登州之境后,却见此处一片繁华昌盛,与山东其他地方相比,恍如天地之别。自是可见李大人治理之功,殊有绩效,他人不及也。现因子龙诚心相邀,故学生决定,特来投效追随李大人。“
李啸大笑起来:“郭学士能来助某家,本伯凭添助力矣。本伯现欲新设一后勤部,总管各营军兵后勤钱粮杂事,却不知郭学士,愿任此职否?”
郭符甲眼中一亮,急急长叩一揖道:“郭某初来,李大人便委于钱粮辎重之重任,郭某敢不竭心尽力,报效大人知遇之恩。”
李啸大笑了起来,又好生慰勉了郭符甲几句。
他之所以这般看重这个郭符甲,却是因为,前世读过明朝历史的他,当然知道这个郭符甲的人生际遇。
从天启四年开始,中举后的郭符甲,以白身辗转各地二十余年,前后六次会试不中,虽然表面逍遥自在,但内心之苦楚,却是无可述说。
直到崇祯十六年,年已三十九岁的郭符甲,前往京师参加癸未科会试,因得阅卷官周凤翔的赏识,郭符甲才最终名列二甲第三十五名,赐进士出身。
这时,本可外出做官的郭符甲,因见北方一片残破动荡,流寇已成滔天之势,深感前途无望的他,随即请假归里。
直到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即位,郭符甲被任命为户部四川司主事,并兼任兵部职方司主事,核查军饷、兵力等诸多事宜。
弘光元年(清顺治二年,1645年),清军攻破南京之时,郭符甲正在姑苏监督军饷,当时,各州县筹集送来的银钱,多达十三万余两,皆归郭符甲处置,有吏员便劝其将钱归为私用,并分给手下,以避战乱。郭符甲闻言,不胜愤怒,立刻严厉斥责了这名官员,他说道,现在虽然天下泥淖,一片腥膻,但自已却还是要做不染私尘,廉洁奉公的榜样,随后,他便把全部钱饷,尽皆下给各路军兵。
此时的郭符甲不知道,李啸之所以要重用他担任猛虎军后勤主事,正是看中了历史上的他,那良好的办事才能与廉洁自律的为官态度,才对他这般放心地委以重任。
只是后来,升任礼科右给事中的离符甲,眼见南明朝廷官员互相倾轧,自忖不为所容,于是称病归乡。
隆武二年(清顺治三年,1646年),清军进入福建,势如破竹,先后占领福州、泉州。郭符甲逃往建宁山中,谋求反击。
隆武三年(永历元年,清顺治四年,1647年)八月二十二日,郭符甲与郑成功与郑鸿逵二人,在泉州近郊桃花山会师,准备合兵围攻泉州。郭符甲在泉州府属邑,联合反清缙绅,举事响应。在当时,惠安、安溪、永春、德化、大田、尤溪各地乡勇云集,将郭符甲迎至永春,推举为帅,分部五镇,收复了永春、德化两县,其势一时颇振。
可叹到了隆武四年(永历二年,清顺治五年,1648年),清福建右路总兵马得功,率兵攻打永春,郭符甲顽强抗击,最终不敌,兵败殉国。
《续明纪事本末》记载,在这场惨烈的战斗中,郭符甲亲身督战,遍体鳞伤,仍然战斗不止,直到清兵砍断其头,方才倒地身亡,为国尽忠了。
传闻郭符甲死后,其被斩之头颅,经过七日,仍然颜色如生,苍蝇、蚂蚁皆不敢侵犯,有如三国时期的关云长故事一般。
安排了郭符甲后,李啸心下十分欣悦。
算起来,他现在收入麾下的明末名臣,诸如陈子龙,姜曰广,刘宗周,华允诚等人,再加上这个郭符甲,已有5人,数量却也不算少了。
当然,李啸却还根本不会满足,在他看来,只有人才越多,才会对自已的事业更有帮助,猛虎军的势力,也才能得到更快更迅猛的展。
毕竟,不管在哪个年代,精英人材,总是最为稀缺的宝贵资源。
八天后,作为宣旨太监的王珅,带着一众随从,终于到达了登州。
王珅自到登州后,颇有种眼前一亮的感觉。
他惊讶地现,这个在明朝荒僻不堪的偏远州府,在李啸治下,竟是城池繁华,百业兴旺,无论是城市还是乡野,皆归化得井井有条,称为乱世中的桃源,亦不为过。
而在见过了登州的繁华景象后,王珅脸上闪过一丝冷笑,心下便是主意已定。
这时,王珅用一种漫不经心的语气,对跟随自已的亲信小太监王信笑道:“王信,你知不知道,咱家当年在宣府北路时,跟这个李啸,可有过一面之缘呢。“
“哦,公公还跟李啸有过交情哪。“王信装出一副很有兴趣的样子。
“呵呵,当时咱家在宣府镇当监军之时,这个李啸还仅是个小小千户,他为了巴结咱家,还送了咱家一点清军的旗帜仪仗以为见面之礼,也算与咱家有过一段交情了。“说到这里,王珅不觉大笑起来,心下十分得意。
“这么说来,那李啸升为赤凤伯,又即将高升为东海侯,却也多有王公公的提携之功呢。”王信的马屁紧紧跟上。
“哈哈,那是自然。可叹这小子原本不过一名辽东的乡下猎户,现在竟也时来运转,功业造化,竟要晋为侯爵了。真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啊。”王珅轻叹了一声,脸上便闪过一丝狠色:“哼,这个李啸,藏得却是够深。原本以为他也不过与那些边将一般,只不过武艺智谋略高了些,治理地方怕是不济。却没想到,这个看似不显山不露水的李啸,现在竟是家大业大,越来越达了。这样一个肥得流油的家伙,咱家若不狠狠敲他一笔,简直就是白来这登州当监军了。“
王信笑着接话道:“王公公所言极是!有道是,千里做官只为财,咱这一路辛苦赶到之山东,给他猛虎军当监军,那李啸孝敬咱们,却也是理所应当。更何况,那李啸多有污点把柄操持在咱们手里,他不把王公公给孝敬好了,王公公随便拟几道消息往朝中一报,那些早就看他不顺眼的文官朝臣,还不得把他给生吞活剥了。”
王信的话,挠到了王珅心中的痒痒处,他出几声尖锐的怪笑,大声道:“哼,正是此理!究竟是走阳关道,还是过独木桥,就看这个李啸上不上道了。”
很快,一行人等入得登州内城,来到李啸的官邸中,李啸已命人洒扫好了庭院,备好香案,铺了红毯,恭迎他们的到来。
王珅昂阔步进得庭院,随意扫视了一下,只见院中已打扫清洁,一张釉了清漆的雪梨花木桌上,摆了鲜花,备了香案。而在长桌之后,身着蟒袍玉带的李啸,率着一众将领官员,皆垂伫立,恭迎自已的到来。
见到李啸的迎接这般恭敬,王珅心下十分得意。
他微微点了点头,便清咳一声,大声道:“山东赤凤伯李啸接旨。”
李啸前行数步,刷地蟒袍一摆,跪地拱手,沉声应道:“臣,李啸接旨。”
王珅上下打量了一下跪地垂的李啸,脸上闪过一丝冷笑,便大声开始朗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山东赤凤伯李啸,远流重洋,驱逐红夷,收辟台湾。复东救友藩琉球,北镇不轨之萨摩,真乃奇功迭立,彪炳殊卓,扬我大明声名于异域,显我中华天威于外邦。朕闻奏报,不胜欣然之至矣。此等不世大功,纵是国朝之初,亦未有过者也。朕仿皇祖有功必赏之命,兹特加封李啸为东海侯,赐伞盖旌旗,侯爵仪仗,赏赐侯爵冠服等物,纱帽一顶、金厢犀束带一条、常服罗一套、大红织金胸背麒麟圆领一件,绿贴里一件、皮弁冠一副、七旒皁绉纱皮弁冠一顶,玉圭一枝,大红素皮弁服一件金钩玉玎珰锦绶一件,红白素大带一条,丹矾红平罗销金夹包袱四条。另荫其长子李成,为锦衣卫指挥使一职。其余有功将士,俱付有司从优叙议。望李啸戒骄毋矜,另加丕绩,。。。。。。”
一口气念到这里的王珅,忍不住长吁了口气,吞了几口唾沫后,才继续读道:“自宣旨日起,朕为襄助李啸,以助其驱驰王事,扶危戡乱,故特派原宣大监军王珅,到猛虎军中任监军一职。望你二人,精诚合作,互助相携,以不负朕之所望矣。。。。。。”
听到王珅这一路读下来,李啸脸上,原本隐隐显现的笑容,渐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冰冷森寒。
原来,朝廷之所以给自已加封为侯爵,其真实用意,却是为了派驻监军,以及收回那被自已视为立足基业的台湾的治理权。朝廷这番明为升赏,暗中拆台的举动,令李啸莫名心冷。
李啸暗自叹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那个郑芝龙告自已的黑状,也算达到一定效果了。
怎么办?
自已真的只能接受朝廷这般安排吗?
他在心中迅地思考着。
“李啸,还不领旨谢恩。”王珅一声低喝,让沉思中的李啸回过神来。
“臣,李啸,领旨谢恩,恭祝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李啸抬起头来,从王珅手中接过圣旨。
这时,王珅却无意中看到,这个李啸脸上,半分笑容没有,一双浓眉英目中,竟有一道寒芒一闪而过。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