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小△说§网..Org】,精彩无弹窗免费阅读!
听了李啸这番话,杨嗣昌微微一怔,脸上的笑容便有些僵硬,他低低道:“却不知,唐国公要何等条件,才可与朝廷议和?”
李啸微笑道:“杨阁部,本公这第一个条件,便是朝廷为本公恢复名誉、官职与爵位,同时严惩挑唆小人,以还本公一个清白。”
杨嗣昌沉吟了一下,便道:“唐国公这条要求,实是自然之事。朝廷既愿与唐国公和好,这名誉、官职爵位,自是要全部恢复。另外,至于惩治那些调唆小人,请唐国公放心,待本阁回禀皇上,自会对其加以惩处,为唐国公申得公道。”
李啸点点头,又道:“至于第二个条件,那便是,从今之后,我唐军若要再去海外拓展领地,征伐异邦,朝廷不得反对或干涉。所有新占土地,虽为大明疆土,但只能由李某自派官吏治理,朝廷不得再另行派任官员。”
听了李啸这番话,杨嗣昌脸上一颤,却不觉陷于沉吟。
李啸这个条件,说起来,其实很有点飞扬跋扈的味道了。他身为大明臣子,为大明开疆拓土,虽有大功,但其却要自行治理,从这点来说,李啸这手,伸得有点长呢。
只是,自已能反对他么?
为了争夺台湾的治理权,李啸已与朝廷刀兵相向,金汤城外一战,让朝廷灰头土脸,脸面尽失。若是李啸将来获占更多海外土地的话,朝廷复来争占,只怕这内讧之战,又要重起了。
只不过,这些海外之地,若无李啸去征战夺取,现在这千疮百孔气机奄奄的大明帝国,怕是永远也没可能占到一分土地。
也就是说,这些海外土地,既然大明帝国没有能力获取,而李啸能力战得来,那么,就由他自已安排治理,却也勉强说得过去。
想到这里,杨嗣昌一声轻叹,苦笑道:“唐国公既有志于拓展海外之地,朝廷也再不会多加干涉。这些海外之地,本是化外之所,至于安排官员之类,由李大人自行作主,亦无不可。”
见到杨嗣昌虽这般说,脸上却是极为难堪的样子,李啸轻笑一下,朗声道:“杨阁部,有道是,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李啸既是大明臣子,却也理当为朝廷颜面考虑。这样吧,从现在开始,我台湾一府两县之地,虽不由朝廷派人治理,却也与国中各州县一样,向朝廷按额交纳税赋。至于其他海外之地,因土地荒僻,人民稀少,若要开发出来,都将颇费功夫时日,本公还需投入巨大成本,这些地方,就没有税赋可纳了。”
李啸说完,一脸笑吟吟地望向杨嗣昌。
他在心下算得清楚,现在大明朝内,一般州县,每年税赋,折成银两,也不过数百两而已。而自已这台湾之地中,有高雄府、彰化县、台北县三地,每年税赋,就算折成银子两千两,对于自已来说,也不过九牛一毛而已。这点银子,不过是台湾高雄府中,数日的商税份额罢了。
而有了这点银子上交,皇帝与朝廷的颜面,却是大大得到了满足。对于他们来说,这样不需花任何治理成本,就能凭白获的收益,倒是更划算的买卖。
果然,李啸这话一说完,杨嗣昌脸上便露出灿烂笑容,他捋须叹道:“李大人果是重情重义的干城之士也!这台湾之地,由唐国公连败西班牙人与荷兰人,辛苦血战得来,却又未花朝廷半两银子,完全由李大人一手将这化外生番之地治理开发出来,何其不易也。现在这台湾新设州县,竟也能向国朝交纳税赋,本阁心下,不胜感佩之至!哼,本阁倒要看看,唐国公这般深明大义,那朝中的一众小人,却还有谁,还能多嘴多舌,搬弄是非了。”
见杨嗣昌一脸欢喜之状,李啸微笑着,说出了自已的最后一个要求:“杨大人,本公再说下最后一个条件。”
“唐国公但请明言。”
”那便是,自此之后,为免君臣生隙,本公希望,朝廷若无紧急事宜,不得宣诏让本公入京。且本公治下军兵建制,自此以后,朝廷亦不得过问。“李啸淡淡道。
“唐国公,这。。。。。。”杨嗣昌脸色又难看起来。
如果说,李啸前两个条件,虽多有跋扈之处,但归根结底,多有情有可原之处,朝廷也还可以容忍。但象这一条,几乎是摆明了,李啸本人,及其治下的唐军,再不受朝廷约束,在大明帝国中,相当于是一个完全独立的藩镇般的存在。
这样一来,李啸虽明为大明臣子,但朝廷却对他,再没有半点约束力可言了。
这是一个危险的开端。
见到杨嗣昌面有难色,李啸冷笑一下道:“杨大人,可是觉得本公这个条件,颇有过分之处么?那本公再明白相告,我部军兵,虽不受朝廷直接制约,但诸如剿灭流贼,抗击鞑虏之事,本公亦皆会派兵参加,绝不置身事外。而且我部军兵,全部粮饷皆是自行筹备,不费国家半份钱粮。并且在大明国中,就以现有地界为限,也不会再与朝廷争权夺地,以致再生内讧。可以说,大明只以这登州府一府之地,再加上单县与塞外的金汤城,便再不花半文钱半粒米,就稳获了本公这支战力强大的精锐部队,这样的好事,又何乐不而为呢?”
杨嗣昌闻言,心下长长地一声叹息。
李啸话说得这般明白,杨嗣昌知道,这事情,已然没有商量的余地了。
不过,话说回来,李啸这个条件,虽有国家无法管控约束之嫌,但对于现在的大明来说,能让这样一支强悍能战的精锐之师效忠自已,剿灭流贼,抗击鞑虏,也还是可以勉强接受吧。
想到这里,杨嗣昌脸上泛起淡淡苦笑,便说道:”好吧,这个条件,本阁也答应了。如唐国公再无他议,那可否就此签下文书协议,让杨某带回京城,由皇上签字定夺后,唐国公与朝廷之间,就可就此议和了。”
李啸大笑道:“本公之条件,已然说完,却是再无他议,若杨阁部也无意见,那就按本公这三道条件,签下协议吧。”
很快,李啸命人拿来笔墨纸砚,与杨嗣昌逐条拟好条款,便一式两分,分别签字落款。
随后,杨嗣昌揣好干透的协议纸张,便起身向李啸告别。
“李大人,杨某即刻回京,请暂侯消息。”
李啸见杨嗣昌这般归心似箭,欲返京城禀报,也不便阻拦,便笑道:“好,那就有劳杨阁部了。另外,本公有500两程仪送上,杨阁部勿要推辞。”
杨嗣昌一声苦笑,拱手道:“唐国公盛情,那杨某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杨嗣昌收下程仪,一路急赶,不过四天功夫,便顺利返回京城。随后,杨嗣昌立即入宫,将与李啸谈妥的协议,交给崇祯皇帝过目。
崇祯打开协议,速速急览,随后,不觉脸色僵住。
一时在偷偷观察皇帝表情的杨嗣昌,见皇帝陡变脸色,心下不觉一沉。
“文弱,你这协议,前面两条,朕还可以捏着鼻子认了。但若这最后一条件,李啸非紧急情况,不入京奉诏,且其治下疆域与其部下军兵,朕也不得插手,那岂非自今以后,朕将再也无法管控约束李啸了么?”崇祯一脸阴沉,喃喃低语。
杨嗣昌心下一声轻叹,便拱手急道:”皇上,莫怪微臣说话直接。难道于今之状,皇上又有何法,可以管控李啸了么?现在李啸已愿回头,与皇上重归于好,不再重起刀兵彼此攻杀,便是难得好事啊!且李啸部下的精锐之师,也愿再为大明所用,剿流贼,打鞑虏,以尽臣子本份,那陛下又何必非要对李啸之军,严加管控呢?况且,李啸之兵马,全部自筹自建,不费国家半粒米粮,相当于国家不花分文,便凭空得到了这样一支精锐能战的军队,从这方面来说,李啸的这个条件,倒也不是不能答应啊。”
崇祯低着头,一脸阴沉的他,沉吟不语。
杨嗣昌拱着手,以一种焦虑不安地神色,望着龙椅上呆坐的皇帝。
最终,崇祯一声长叹,缓缓道:”好吧,为了尽快结束这场君臣内斗,以免我大明继续受此无妄之灾,这个议和协议,朕准了。“
杨嗣昌伏跪于地,高声道:”皇上审时度势,仁德宽容,真乃不世之明君也。”
皇帝既已同意,接下来,这份唐明议和协议,便正式盖章生效。
然后,皇帝另外接连下诏,恢复李啸全部官爵职位,又将首辅刘宇亮,让太监切责了一番,并罚俸三月。其余曾密告过李啸的官员,亦是贬的贬,罚的罚,却是为李啸长出了一口恶气。
而作为与首辅刘宇亮等人,一直不太对付的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杨嗣昌,见皇帝对这帮办事无能,只会挑拔事非文官多加惩处,心下亦是十分快慰。他快意地想道,这刘宇亮等人受此打压,估计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在朝中只能夹着尾巴做人了。
在朝廷旨意传回山东后,李啸十分高兴,心下快意莫名。
他感慨地想道,曾经的自已,在明廷之中,屡受掣肘,行事总觉多有约束。但现在有这议和协议在手,那捆绑自已的绳索,就如被统统割断了一般,从今之后,行事处世,当可再不必如先前那般受朝廷拘束了。从这一点上来说,自已先前与朝廷的这番争斗,倒是相当的物有所值。
与朝廷的斗争告一段落,李啸接下来要做的重点工作,便是立刻安排移民,前往虾夷岛和库页岛南部定居。
此时已到四月初,象虾夷岛与库页岛等地,原本冰封的海面,皆已解冻,可以让船只顺利通行。李啸遂安排,让那些正在济州岛上等待的移民,其中20万人,前往虾夷岛定居,另外10万人,则安排前往库页岛南部定居。
李啸确信,有这总共30多万人的移民前去垦荒拓殖,这原本缥无人迹的虾夷岛与库页岛,总有一天,也会象台湾岛一样,越来越兴旺繁荣,成为华夏汉族子孙永传的繁衍生息之地。
至于库页岛北部,因为与清朝地界,仅有一道鞑靼海峡相隔,为保证移民的生活安稳,不受战争影响,故李啸决定,这里暂时不派出移民,还是等自已在将来,能在外满洲驻屯兵力,从而彻底让库页岛成为安稳的后方之后,再行安排移民过去,进行生产与开发。
与时同时,李啸另一个关注重点,便是新建三大船厂。
到现在为止,李啸军中,只有登州船厂这一家,而从去年到现在,差不多两年过去,整个船厂,亦只不过建造了三艘二号福船,十来艘海舱船,以及三十多条鸟船。
这个生产进度,当然远远不能让李啸心下满意。
于是,李啸给仔细规划,最终决定,在台湾岛,济州岛和虾夷岛这三地,再成立三个大型船厂,一定要让船只生产的速度与产量,达到先前的几倍以上。
这些新成立的船厂,皆是从登州船厂中,分出精干人员,前往组建。而各个船厂的分工,也多有不同。
其中,登州船厂,作为资格最老,规模最大的船厂,主要生产大型帆船战列舰,尤其是以模仿欧洲各类西式大帆船为主。
而济州船厂,则主要生产中式战舰,诸如福船,赶缯船,海舱船之类。
至于台湾船厂,则是生产小型船只,多以鸟船、沙船为主,主要用于对西方各国以及与福建广东等地,进行贸易活动。而之所以不在台湾进行大型船只生产,李啸也是希望,在自已力量还不算强大之际,暂不要去刺激那占据澎湖为老巢,现在东南海面的霸主郑芝龙。
毕竟,郑家经营多年,拥海船数千艘,水师数万人,这样恐怖的海上力量,绝不是自已可以在一朝一夕之间,就可以超越的。
至于规模最小的虾夷船厂,则同样以生产小型船只为主,以及利用地利之便,招些日本匠人,仿造一些诸如安宅船,小早船之类日式战船。其生产的船只,主要用于在虾夷岛以及库页岛各地,进行人员与物资运输。
李啸迫切希望,在自已大力扩建船厂后,自已的舰队规模,能日渐扩大,战力日增。那么,等到舰队规模进一步扩大,自已将在广阔的海洋上,拥有更大的优势与话语权。
那么,在将来的时日,不但吕宋和菲律宾诸岛,要纳入自已的治下,甚到更南面的诸如新几内亚岛,和布里曼丹岛等诸多尚未开发的印度尼西亚群岛,亦会最终被自已彻底征服。
而在这些岛屿被征服后,李啸的雄心,还将近一步向南拓展,直到那个,现在叫澳洲的广阔大陆。。。。。。
听了李啸这番话,杨嗣昌微微一怔,脸上的笑容便有些僵硬,他低低道:“却不知,唐国公要何等条件,才可与朝廷议和?”
李啸微笑道:“杨阁部,本公这第一个条件,便是朝廷为本公恢复名誉、官职与爵位,同时严惩挑唆小人,以还本公一个清白。”
杨嗣昌沉吟了一下,便道:“唐国公这条要求,实是自然之事。朝廷既愿与唐国公和好,这名誉、官职爵位,自是要全部恢复。另外,至于惩治那些调唆小人,请唐国公放心,待本阁回禀皇上,自会对其加以惩处,为唐国公申得公道。”
李啸点点头,又道:“至于第二个条件,那便是,从今之后,我唐军若要再去海外拓展领地,征伐异邦,朝廷不得反对或干涉。所有新占土地,虽为大明疆土,但只能由李某自派官吏治理,朝廷不得再另行派任官员。”
听了李啸这番话,杨嗣昌脸上一颤,却不觉陷于沉吟。
李啸这个条件,说起来,其实很有点飞扬跋扈的味道了。他身为大明臣子,为大明开疆拓土,虽有大功,但其却要自行治理,从这点来说,李啸这手,伸得有点长呢。
只是,自已能反对他么?
为了争夺台湾的治理权,李啸已与朝廷刀兵相向,金汤城外一战,让朝廷灰头土脸,脸面尽失。若是李啸将来获占更多海外土地的话,朝廷复来争占,只怕这内讧之战,又要重起了。
只不过,这些海外之地,若无李啸去征战夺取,现在这千疮百孔气机奄奄的大明帝国,怕是永远也没可能占到一分土地。
也就是说,这些海外土地,既然大明帝国没有能力获取,而李啸能力战得来,那么,就由他自已安排治理,却也勉强说得过去。
想到这里,杨嗣昌一声轻叹,苦笑道:“唐国公既有志于拓展海外之地,朝廷也再不会多加干涉。这些海外之地,本是化外之所,至于安排官员之类,由李大人自行作主,亦无不可。”
见到杨嗣昌虽这般说,脸上却是极为难堪的样子,李啸轻笑一下,朗声道:“杨阁部,有道是,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李啸既是大明臣子,却也理当为朝廷颜面考虑。这样吧,从现在开始,我台湾一府两县之地,虽不由朝廷派人治理,却也与国中各州县一样,向朝廷按额交纳税赋。至于其他海外之地,因土地荒僻,人民稀少,若要开发出来,都将颇费功夫时日,本公还需投入巨大成本,这些地方,就没有税赋可纳了。”
李啸说完,一脸笑吟吟地望向杨嗣昌。
他在心下算得清楚,现在大明朝内,一般州县,每年税赋,折成银两,也不过数百两而已。而自已这台湾之地中,有高雄府、彰化县、台北县三地,每年税赋,就算折成银子两千两,对于自已来说,也不过九牛一毛而已。这点银子,不过是台湾高雄府中,数日的商税份额罢了。
而有了这点银子上交,皇帝与朝廷的颜面,却是大大得到了满足。对于他们来说,这样不需花任何治理成本,就能凭白获的收益,倒是更划算的买卖。
果然,李啸这话一说完,杨嗣昌脸上便露出灿烂笑容,他捋须叹道:“李大人果是重情重义的干城之士也!这台湾之地,由唐国公连败西班牙人与荷兰人,辛苦血战得来,却又未花朝廷半两银子,完全由李大人一手将这化外生番之地治理开发出来,何其不易也。现在这台湾新设州县,竟也能向国朝交纳税赋,本阁心下,不胜感佩之至!哼,本阁倒要看看,唐国公这般深明大义,那朝中的一众小人,却还有谁,还能多嘴多舌,搬弄是非了。”
见杨嗣昌一脸欢喜之状,李啸微笑着,说出了自已的最后一个要求:“杨大人,本公再说下最后一个条件。”
“唐国公但请明言。”
”那便是,自此之后,为免君臣生隙,本公希望,朝廷若无紧急事宜,不得宣诏让本公入京。且本公治下军兵建制,自此以后,朝廷亦不得过问。“李啸淡淡道。
“唐国公,这。。。。。。”杨嗣昌脸色又难看起来。
如果说,李啸前两个条件,虽多有跋扈之处,但归根结底,多有情有可原之处,朝廷也还可以容忍。但象这一条,几乎是摆明了,李啸本人,及其治下的唐军,再不受朝廷约束,在大明帝国中,相当于是一个完全独立的藩镇般的存在。
这样一来,李啸虽明为大明臣子,但朝廷却对他,再没有半点约束力可言了。
这是一个危险的开端。
见到杨嗣昌面有难色,李啸冷笑一下道:“杨大人,可是觉得本公这个条件,颇有过分之处么?那本公再明白相告,我部军兵,虽不受朝廷直接制约,但诸如剿灭流贼,抗击鞑虏之事,本公亦皆会派兵参加,绝不置身事外。而且我部军兵,全部粮饷皆是自行筹备,不费国家半份钱粮。并且在大明国中,就以现有地界为限,也不会再与朝廷争权夺地,以致再生内讧。可以说,大明只以这登州府一府之地,再加上单县与塞外的金汤城,便再不花半文钱半粒米,就稳获了本公这支战力强大的精锐部队,这样的好事,又何乐不而为呢?”
杨嗣昌闻言,心下长长地一声叹息。
李啸话说得这般明白,杨嗣昌知道,这事情,已然没有商量的余地了。
不过,话说回来,李啸这个条件,虽有国家无法管控约束之嫌,但对于现在的大明来说,能让这样一支强悍能战的精锐之师效忠自已,剿灭流贼,抗击鞑虏,也还是可以勉强接受吧。
想到这里,杨嗣昌脸上泛起淡淡苦笑,便说道:”好吧,这个条件,本阁也答应了。如唐国公再无他议,那可否就此签下文书协议,让杨某带回京城,由皇上签字定夺后,唐国公与朝廷之间,就可就此议和了。”
李啸大笑道:“本公之条件,已然说完,却是再无他议,若杨阁部也无意见,那就按本公这三道条件,签下协议吧。”
很快,李啸命人拿来笔墨纸砚,与杨嗣昌逐条拟好条款,便一式两分,分别签字落款。
随后,杨嗣昌揣好干透的协议纸张,便起身向李啸告别。
“李大人,杨某即刻回京,请暂侯消息。”
李啸见杨嗣昌这般归心似箭,欲返京城禀报,也不便阻拦,便笑道:“好,那就有劳杨阁部了。另外,本公有500两程仪送上,杨阁部勿要推辞。”
杨嗣昌一声苦笑,拱手道:“唐国公盛情,那杨某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杨嗣昌收下程仪,一路急赶,不过四天功夫,便顺利返回京城。随后,杨嗣昌立即入宫,将与李啸谈妥的协议,交给崇祯皇帝过目。
崇祯打开协议,速速急览,随后,不觉脸色僵住。
一时在偷偷观察皇帝表情的杨嗣昌,见皇帝陡变脸色,心下不觉一沉。
“文弱,你这协议,前面两条,朕还可以捏着鼻子认了。但若这最后一条件,李啸非紧急情况,不入京奉诏,且其治下疆域与其部下军兵,朕也不得插手,那岂非自今以后,朕将再也无法管控约束李啸了么?”崇祯一脸阴沉,喃喃低语。
杨嗣昌心下一声轻叹,便拱手急道:”皇上,莫怪微臣说话直接。难道于今之状,皇上又有何法,可以管控李啸了么?现在李啸已愿回头,与皇上重归于好,不再重起刀兵彼此攻杀,便是难得好事啊!且李啸部下的精锐之师,也愿再为大明所用,剿流贼,打鞑虏,以尽臣子本份,那陛下又何必非要对李啸之军,严加管控呢?况且,李啸之兵马,全部自筹自建,不费国家半粒米粮,相当于国家不花分文,便凭空得到了这样一支精锐能战的军队,从这方面来说,李啸的这个条件,倒也不是不能答应啊。”
崇祯低着头,一脸阴沉的他,沉吟不语。
杨嗣昌拱着手,以一种焦虑不安地神色,望着龙椅上呆坐的皇帝。
最终,崇祯一声长叹,缓缓道:”好吧,为了尽快结束这场君臣内斗,以免我大明继续受此无妄之灾,这个议和协议,朕准了。“
杨嗣昌伏跪于地,高声道:”皇上审时度势,仁德宽容,真乃不世之明君也。”
皇帝既已同意,接下来,这份唐明议和协议,便正式盖章生效。
然后,皇帝另外接连下诏,恢复李啸全部官爵职位,又将首辅刘宇亮,让太监切责了一番,并罚俸三月。其余曾密告过李啸的官员,亦是贬的贬,罚的罚,却是为李啸长出了一口恶气。
而作为与首辅刘宇亮等人,一直不太对付的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杨嗣昌,见皇帝对这帮办事无能,只会挑拔事非文官多加惩处,心下亦是十分快慰。他快意地想道,这刘宇亮等人受此打压,估计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在朝中只能夹着尾巴做人了。
在朝廷旨意传回山东后,李啸十分高兴,心下快意莫名。
他感慨地想道,曾经的自已,在明廷之中,屡受掣肘,行事总觉多有约束。但现在有这议和协议在手,那捆绑自已的绳索,就如被统统割断了一般,从今之后,行事处世,当可再不必如先前那般受朝廷拘束了。从这一点上来说,自已先前与朝廷的这番争斗,倒是相当的物有所值。
与朝廷的斗争告一段落,李啸接下来要做的重点工作,便是立刻安排移民,前往虾夷岛和库页岛南部定居。
此时已到四月初,象虾夷岛与库页岛等地,原本冰封的海面,皆已解冻,可以让船只顺利通行。李啸遂安排,让那些正在济州岛上等待的移民,其中20万人,前往虾夷岛定居,另外10万人,则安排前往库页岛南部定居。
李啸确信,有这总共30多万人的移民前去垦荒拓殖,这原本缥无人迹的虾夷岛与库页岛,总有一天,也会象台湾岛一样,越来越兴旺繁荣,成为华夏汉族子孙永传的繁衍生息之地。
至于库页岛北部,因为与清朝地界,仅有一道鞑靼海峡相隔,为保证移民的生活安稳,不受战争影响,故李啸决定,这里暂时不派出移民,还是等自已在将来,能在外满洲驻屯兵力,从而彻底让库页岛成为安稳的后方之后,再行安排移民过去,进行生产与开发。
与时同时,李啸另一个关注重点,便是新建三大船厂。
到现在为止,李啸军中,只有登州船厂这一家,而从去年到现在,差不多两年过去,整个船厂,亦只不过建造了三艘二号福船,十来艘海舱船,以及三十多条鸟船。
这个生产进度,当然远远不能让李啸心下满意。
于是,李啸给仔细规划,最终决定,在台湾岛,济州岛和虾夷岛这三地,再成立三个大型船厂,一定要让船只生产的速度与产量,达到先前的几倍以上。
这些新成立的船厂,皆是从登州船厂中,分出精干人员,前往组建。而各个船厂的分工,也多有不同。
其中,登州船厂,作为资格最老,规模最大的船厂,主要生产大型帆船战列舰,尤其是以模仿欧洲各类西式大帆船为主。
而济州船厂,则主要生产中式战舰,诸如福船,赶缯船,海舱船之类。
至于台湾船厂,则是生产小型船只,多以鸟船、沙船为主,主要用于对西方各国以及与福建广东等地,进行贸易活动。而之所以不在台湾进行大型船只生产,李啸也是希望,在自已力量还不算强大之际,暂不要去刺激那占据澎湖为老巢,现在东南海面的霸主郑芝龙。
毕竟,郑家经营多年,拥海船数千艘,水师数万人,这样恐怖的海上力量,绝不是自已可以在一朝一夕之间,就可以超越的。
至于规模最小的虾夷船厂,则同样以生产小型船只为主,以及利用地利之便,招些日本匠人,仿造一些诸如安宅船,小早船之类日式战船。其生产的船只,主要用于在虾夷岛以及库页岛各地,进行人员与物资运输。
李啸迫切希望,在自已大力扩建船厂后,自已的舰队规模,能日渐扩大,战力日增。那么,等到舰队规模进一步扩大,自已将在广阔的海洋上,拥有更大的优势与话语权。
那么,在将来的时日,不但吕宋和菲律宾诸岛,要纳入自已的治下,甚到更南面的诸如新几内亚岛,和布里曼丹岛等诸多尚未开发的印度尼西亚群岛,亦会最终被自已彻底征服。
而在这些岛屿被征服后,李啸的雄心,还将近一步向南拓展,直到那个,现在叫澳洲的广阔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