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来二去的这一番折腾,三四个小时过去了,士兵伤亡无数、坦克也折损不少,但进攻毫无进展,并且连突破的希望都看不到,部队只能暂时退下来,紧急请求战术指导。
德州,国军前敌总指挥部。
蒋浩然手持电文微微颤抖,口里喃喃惨呼道:“龙牙,是龙牙,他们居然是修筑了一条龙牙防线?”
“龙牙?龙牙是什么东西,很厉害吗?”林珑嘴快,急问道。
所谓的的“龙牙”其实就是反坦克锥,是用混泥土铸造的一种三棱锥,类似金字塔,大概是半米高。
在坦克为王的战争年代里,反坦克的武器也是层出不出。为了对付在陆地上凶猛无比的钢甲铁流,各国也是费尽了脑筋,不仅造出了很多高科技反坦克武器,而且还有很多简陋且造价低廉的反坦克武器。
最有名的就是捷克的“捷克刺猬”和德国的“龙牙”,前者是角铁焊制的一种以L或H型钢交叉而成反坦克障碍物,成本较高。
而德军发明的“龙牙”则是用混泥土浇筑而成的三棱锥,它被布置于作战区,形似金字塔,约半米高,构造非常的简单,成本也是极其低廉,也正因为如此,在二战时期它被大面积的用于地面战争,对于坦克、装甲车来说简直是噩梦一般地存在。
龙牙反坦克锥有三个平面,当坦克想要通过爬坡的方法来翻越反坦克堆时,会因为两个履带都在三角锥上而没有着力点被卡在上面,就像是被千斤顶给顶起一般,就算是坦克能找到着力点加速,也不可能摆脱反坦克锥的支撑。
因为在坦克的带动下,反坦克锥每滚动一次,就会把一个棱角翻上来,那么坦克终究还是会被卡住,不爆破,坦克就根本就无法动弹。
德军第一次使用龙牙是在诺曼底登陆战中,海滩上密密麻麻的的三棱锥,给盟军带来了极大的伤亡,所以德国人将其称之为“龙牙”,寓意为牢不可破的防线。
其实,在现代化的战争中,这种武器早已过时并退出历史的舞台,因为现在讲究的是精确打击,二战中这种大规模的战争场面不再容易看到,所以反坦克锥也就没了用武之地。
反坦克锥之所以能够成为二战后期的重要武器,那是因为在这个特殊的年代里,信息相对比较落后,两国间的战争多是大规模的军事对抗,战争中无法准确地判断出敌方的军事态势,所以大多数的军事行动都是高消耗的盲目推进。
多以地面装甲部队开展战争,国与国之间打的是高消耗战,所以这就使得反坦克锥有了大展身手的机会,虽不能直接对坦克造成杀伤。不过却能给敌人带来很大的麻烦,所以,相比较其它反坦克武器来说,它更实用,也就成了制约坦克的最佳武器了。
可惜蒋浩然的大脑中存储的都是些高科技武器,对这些“土制品”根本没有任何记录,而他对龙牙的认知完全是基于前世对军事的爱好,或许在某本书里或是某场电影里看到过,潜藏在记忆深处,直到见到或是听到了实物,这才“恍然大悟”。
经过蒋浩然的讲解,大家都对龙牙有了基本的认知,但无一例外地都选择了沉默,蒋浩然都解决不了的问题,谁还有这个本事。
良久,蒋浩然终于打破了沉默,沉声道:“命令静海、定兴暂停进攻,部队撤退到安全区域。命令许彪将重炮旅开赴霸县。”
白崇喜瞠目结舌,半天都没有任何反应,重炮旅那是战略级别的部队,此时将他们调过去,蒋浩然摆明这是要强攻了。
“不是……子谦,现在我们已经得知,敌人的第二道防线根本不是我们所了解的临时防御工事,而是永固性工事,防线上暗堡林立,炮火都经过了特殊处理,我们炸不到它们,但它们炸我们正好,前方又有反坦克锥阻碍坦克部队前进,强行进攻那得填多少士兵进去?”
到这里,已经可以基本肯定,在情报战中,国军完败,敌人极有可能第一、第二道防线都是同时修筑了,并且做到了绝对的隐形,国军情报部门对此一无所知。
当然,关键的问题还在于国军情报部门正好在这个阶段进行了重要的重组,中安局取代了中统局,而这期间风起云涌的内部战争、内部矛盾自是不必说,这也导致情报系统一时间的混乱和不作为,也算是事出有因。
蒋浩然迟疑了几秒,道:“你还有更好的办法吗?”
白崇喜当即卡壳,是呀,但凡还有其他办法,谁会选择这种血腥无比的战术。
“凝固汽油?弹?我们可以用凝固汽油?弹呀?”一旁的冷如霜突然道:“选择一个远离城区、偏僻一点的地带,炸开一个缺口楔进去。”
“咦,冷师长的这个建议不错,以凝固*的威力,将这些反坦克锥烧成枯粉都没有问题,只要有一道口子坦克能开进去,以战豹一身复合装甲开路,掩护步兵涌进去一撮而就,一定能撕开敌人的防线。”白崇喜兴奋地附议道。
蒋浩然翻着眼睛望着两人,一脸鄙夷,冷声道:“你们以为敌人都是猪呀,都这个时候了,敌人能让你们的飞机飞到他们头顶投掷炸?弹?而且,凝固汽油?弹投下去,短时间大火都不会熄灭,敌人完全能在大火熄灭之前将口子堵死。还有,我敢保证,敌人的防空火力也一定构筑得空前强大,一旦我们有空袭的意图,立即将迎来一场残酷的空战。”
两人面面相窥,一丝兴奋之色在脸上慢慢隐退,蒋浩然说得在理,敌人既然准备得这么充分,肯定这些因素都考虑到了。
一切看来,从德国来的这个坦克战专家也并非草包一个,起码这条龙牙防线就十分高明,简单而高效。
眼下恐怕除了强攻也实在没有更好的办法了,只是明天这伤亡……唉!
指挥部里的人想想都头皮发麻,心里直冒冷气。
德州,国军前敌总指挥部。
蒋浩然手持电文微微颤抖,口里喃喃惨呼道:“龙牙,是龙牙,他们居然是修筑了一条龙牙防线?”
“龙牙?龙牙是什么东西,很厉害吗?”林珑嘴快,急问道。
所谓的的“龙牙”其实就是反坦克锥,是用混泥土铸造的一种三棱锥,类似金字塔,大概是半米高。
在坦克为王的战争年代里,反坦克的武器也是层出不出。为了对付在陆地上凶猛无比的钢甲铁流,各国也是费尽了脑筋,不仅造出了很多高科技反坦克武器,而且还有很多简陋且造价低廉的反坦克武器。
最有名的就是捷克的“捷克刺猬”和德国的“龙牙”,前者是角铁焊制的一种以L或H型钢交叉而成反坦克障碍物,成本较高。
而德军发明的“龙牙”则是用混泥土浇筑而成的三棱锥,它被布置于作战区,形似金字塔,约半米高,构造非常的简单,成本也是极其低廉,也正因为如此,在二战时期它被大面积的用于地面战争,对于坦克、装甲车来说简直是噩梦一般地存在。
龙牙反坦克锥有三个平面,当坦克想要通过爬坡的方法来翻越反坦克堆时,会因为两个履带都在三角锥上而没有着力点被卡在上面,就像是被千斤顶给顶起一般,就算是坦克能找到着力点加速,也不可能摆脱反坦克锥的支撑。
因为在坦克的带动下,反坦克锥每滚动一次,就会把一个棱角翻上来,那么坦克终究还是会被卡住,不爆破,坦克就根本就无法动弹。
德军第一次使用龙牙是在诺曼底登陆战中,海滩上密密麻麻的的三棱锥,给盟军带来了极大的伤亡,所以德国人将其称之为“龙牙”,寓意为牢不可破的防线。
其实,在现代化的战争中,这种武器早已过时并退出历史的舞台,因为现在讲究的是精确打击,二战中这种大规模的战争场面不再容易看到,所以反坦克锥也就没了用武之地。
反坦克锥之所以能够成为二战后期的重要武器,那是因为在这个特殊的年代里,信息相对比较落后,两国间的战争多是大规模的军事对抗,战争中无法准确地判断出敌方的军事态势,所以大多数的军事行动都是高消耗的盲目推进。
多以地面装甲部队开展战争,国与国之间打的是高消耗战,所以这就使得反坦克锥有了大展身手的机会,虽不能直接对坦克造成杀伤。不过却能给敌人带来很大的麻烦,所以,相比较其它反坦克武器来说,它更实用,也就成了制约坦克的最佳武器了。
可惜蒋浩然的大脑中存储的都是些高科技武器,对这些“土制品”根本没有任何记录,而他对龙牙的认知完全是基于前世对军事的爱好,或许在某本书里或是某场电影里看到过,潜藏在记忆深处,直到见到或是听到了实物,这才“恍然大悟”。
经过蒋浩然的讲解,大家都对龙牙有了基本的认知,但无一例外地都选择了沉默,蒋浩然都解决不了的问题,谁还有这个本事。
良久,蒋浩然终于打破了沉默,沉声道:“命令静海、定兴暂停进攻,部队撤退到安全区域。命令许彪将重炮旅开赴霸县。”
白崇喜瞠目结舌,半天都没有任何反应,重炮旅那是战略级别的部队,此时将他们调过去,蒋浩然摆明这是要强攻了。
“不是……子谦,现在我们已经得知,敌人的第二道防线根本不是我们所了解的临时防御工事,而是永固性工事,防线上暗堡林立,炮火都经过了特殊处理,我们炸不到它们,但它们炸我们正好,前方又有反坦克锥阻碍坦克部队前进,强行进攻那得填多少士兵进去?”
到这里,已经可以基本肯定,在情报战中,国军完败,敌人极有可能第一、第二道防线都是同时修筑了,并且做到了绝对的隐形,国军情报部门对此一无所知。
当然,关键的问题还在于国军情报部门正好在这个阶段进行了重要的重组,中安局取代了中统局,而这期间风起云涌的内部战争、内部矛盾自是不必说,这也导致情报系统一时间的混乱和不作为,也算是事出有因。
蒋浩然迟疑了几秒,道:“你还有更好的办法吗?”
白崇喜当即卡壳,是呀,但凡还有其他办法,谁会选择这种血腥无比的战术。
“凝固汽油?弹?我们可以用凝固汽油?弹呀?”一旁的冷如霜突然道:“选择一个远离城区、偏僻一点的地带,炸开一个缺口楔进去。”
“咦,冷师长的这个建议不错,以凝固*的威力,将这些反坦克锥烧成枯粉都没有问题,只要有一道口子坦克能开进去,以战豹一身复合装甲开路,掩护步兵涌进去一撮而就,一定能撕开敌人的防线。”白崇喜兴奋地附议道。
蒋浩然翻着眼睛望着两人,一脸鄙夷,冷声道:“你们以为敌人都是猪呀,都这个时候了,敌人能让你们的飞机飞到他们头顶投掷炸?弹?而且,凝固汽油?弹投下去,短时间大火都不会熄灭,敌人完全能在大火熄灭之前将口子堵死。还有,我敢保证,敌人的防空火力也一定构筑得空前强大,一旦我们有空袭的意图,立即将迎来一场残酷的空战。”
两人面面相窥,一丝兴奋之色在脸上慢慢隐退,蒋浩然说得在理,敌人既然准备得这么充分,肯定这些因素都考虑到了。
一切看来,从德国来的这个坦克战专家也并非草包一个,起码这条龙牙防线就十分高明,简单而高效。
眼下恐怕除了强攻也实在没有更好的办法了,只是明天这伤亡……唉!
指挥部里的人想想都头皮发麻,心里直冒冷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