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玉碎
安吉县并不是安吉州的州治,却是比州治更为紧要的所在,因为它扼守着入浙的通道,城池的一头是苕溪水,另一头是天目山余脉,因此知安吉州赵良淳才会舍了州治来守这里,以便与远处的独松岭成猗角之势。
一个不大的县城,几千乡兵,硬是挡了阿刺罕的大军四天之久,城破之后,他一边入城想看一看这个守将是何许人,一边调兵遣将,临安的大门已经打开了,即使要绕上一截子,他也有信心比独松关那一路还快上几分。
“传令高兴、撒里蛮二人,轻骑直捣敌都,本帅只要一个结果,那就是临安城,余者皆不足虑。”
在一众亲兵的护卫下,他来到了县城中最后的战斗发生地......安吉县衙,从打开的门口走进去,满眼都是倒毙的是尸体,从装束上看,地上的那些尸首多数都是宋人的,边上还有一些伤者和被俘的被看管了起来,阿刺罕看了一眼这些人,眉头皱了皱。
“人呢?捉到了吗。”
“就在里面,大帅一看便知。”
阿刺罕在手下的指引下跨入后堂,这里面的死人更少,有些尸体还保持着一个横刀自刎的姿式,等到走上台阶,当洞开的大门就在眼前,他顿时明白了手下的意思。
大堂一切如常,当中的案几上放着一顶官帽,长长的帽翅微微颤动着,整个大堂上唯一的一个人......准确地说应该是一具尸体也在微微颤动着,阿刺罕凝视着挂在空中的那个身影,久久没有说话。
“确认了么?”
“印信找到了,人也找人指认过了,就是本州知州赵良淳。”
阿刺罕接过那个小小的铜印,那上头的几个汉字弯弯曲曲地,以他的那点汉话水平连一个字都认不出,不过略看了一眼,他就将铜印扔给手下。
“割下他的首级,命人传檄四下,降者俱有加官,拒者此人便是下场。”转身走了几步又停下:“找个棺木,将尸身葬了吧。”
走出县衙,城中街道上,大队大队的步卒正冲进城中,零星的小规模战斗还在继续,不过大局已定,阿刺罕瞅了瞅身边的几个将校跃跃欲试的神情,哪里不明白他们在想什么。
“此事本帅做不了主,需得快马回报大汗。”顿了一顿,他摇摇头又补上一句:“大汗要的是整个江南,只怕未必会如你们所愿。”
临安城候潮门外的钱塘湾海港码头,七、八月间那种震天动地的秋潮盛景早已褪去,露出的泊位上,停着一艘艘高大的海船,缘着船身放下来的绳梯,一排排的人流正攀缘而上,为了多载人和物,大部分的武具都给拆除了,原本应该是装着拍竿的位子上,几个他从后世弄来的铁葫芦,正通过粗大的铁链子,吊着还没有装完的圆木,被船上的军士们一点点地拉上去。
码头上,刘禹和叶应及、孟之缙、陆秀夫等几个人站在一块儿,看着这一切,包括叶梦鼎在内的几人家眷,已经登上了海船,眼见着他们也快到离开的时候了。
“君实。”刘禹叫着陆秀夫的字,后者转眼看向他:“此时官家的船,多半已经接近了余姚县,明日就可抵达庆元府,你若是要追赶,可在定海下船,不过最好将嫂嫂和几个侄儿送到琼州去。”
送去做什么,刘禹相信自己不说,后者也能猜得到,对于这个时代的历史人物,他越是认识得深,就越是知道,这不是游戏里收集名将,这些史上留名的忠臣,忠的是名为“大宋”的朝廷,他们抛弃前程、家族、不惜身家性命,也就意味着自己拿不出可以诱惑他们心志的东西。
换句话说,如果这种人被自己一蛊惑,就纳头而拜,那他们也不会在史上留名了,可正是因为这样,他才打算为这些人做点什么,哪怕陆秀夫最后的归宿,依然是抱着五岁的小皇帝跳入海中,也不希望,在这之前,他会再一次,亲手拿着一把剑,把自己的妻子和儿女赶下海去。
“那就有劳子青了。”果然,陆秀夫感激地朝他一拱手,谢过了这番好意。
都是至交好友,刘禹没时间同他们瞎客气,紧接着问下一个人:“老孟,你有何打算?”
“某与筠用商量过了,这劳什子郎中做着也没什么劲头,还不如去琼州呢。”
孟子缙毫不在意地说道,他没有为大宋陪葬的打算,又失去了投靠元人的途径,这么选择也是理所当然,刘禹点点头,转到了自己的大舅哥身上。
“筠用,城中的安排,都妥当了吧?”
“照你的吩咐,军器监的工匠将坊中留存的猛火油全都用上了,可某有些不明白,不过一座空城,连值点钱的事物都被你拆了,还闹这么一出是何用意?”
“无他,阻敌耳。”刘禹见他们都露出一个疑惑的表情,继续说道:“三天了,官家的座船还没有出绍兴府,而鞑子呢?正日以继夜地扑过来,探子来报,他们根本没有去管沿途的几个县,大队骑兵顺着翦溪水、官塘河一路疾进,最多还有两个时辰就会到达临安城下。”
“筠用、老孟、君实,你们说说看,若你是鞑子前锋,发现临安已是空城一座,会停下来,任由那些离城的百姓走远吗?他们可才走了半日功夫。”
“这......”听他这么一说,几个人立时变了脸色。
刘禹说得一点也没错,无论是已经走了三天之久的官船大队,还是跟在后头的百姓,速度都非常低,元人的骑兵在这京师之地,修得十分平整的官道,将会发挥出最大的效果,到时候,他们连个屠城的罪名都用不着担,就能光明正大地屠戮这些百姓,抢去他们分得的那一份口粮!
“难怪你将那些木头都堆在路口,又将草料场、纸库、布库的存货尽数找出,可是,人都走了,现在放上一把火,就能阻得了敌人?”
叶应及是个技术宅,他的分析也自然从可行性上去考虑,鞑子会因为城中失火就停下来救火么?哪怕能耽误他们一会儿,只要发现城中实际上没有人,他们还会继续停着不走?他不太敢相信,同样孟、陆二人也是一样。
“谁说,某只是想放一把火?”
刘禹出人意料地否定了他们的猜测,认识了这么久,几个人都十分了解他的个性,顺着他的话头思维这么一发散,顿时就想到了一个可能性。
“难道你是想......”陆秀夫当了多年的首席幕僚,对于军事方面要敏感得多,毫不意外地猜到了他的打算。
“要让他们停下来,就要将他们打痛,这把火,会让鞑子知道,何谓‘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刘禹的眼神变得无比坚毅,让他们又想起了那个屹立在建康城头的年青人。
“万万不可!”
“某也要留下来。”
“三思......”
三个人异口同声地出言劝道,刘禹摆摆手示意自己还有话说。
“此次迁都,将百姓尽数劝离,全是某一人的主张,如今他们面临大难,某若是不闻不问,坐看他们遭劫,还不如当初什么也不做呢?”为了让他们放心,刘禹又解释道:“此事,某一早就计划妥当,如何安全撤离,在哪里接应全都安排好了,因此,只能某来做,你们都不行。”
“放心吧,刘某比你等都惜命,不会随便抛却的。”刘禹看着陆秀夫,郑重地说道:“临安这里,最多能拖延鞑子两天功夫,绍兴府某还有后招,可鞑子绝不会甘心。你到了庆元府,一定要将这一切告知官家他们,想要摆脱追兵,唯有抛下行装,轻车简从,迅速进入福建路,同陈君贲的大军汇合一途!”
从他的话语中,陆秀夫还听出了另一层意思,官家的大队走不快,百姓们就只会更慢,这样一来,从浙东到福建的这一路,搞不好就成为了死亡之路,他当下也不再多说,郑重地一个大礼揖下去。
“定不辱命。”
“筠用。”刘禹再次看着自己的大舅哥。
“你说,某无有不从。”
“殿下若是想在庆元府下船,尽可由她,可船上的那些宫人,务必要带往琼州去,还有......”刘禹深吸了一口气:“有位姓顾的娘子,请一定要好生照顾她,拜托了。”
叶应及神色复杂地看了他一眼,点点头:“放心。”
“行了,都上船吧。”
在他的注视下,几个人只能依次从绳梯爬上去,等到人物全都上完,一艘接一艘的海船开始离岸,钱塘湾的海水被船身掀起一阵又一阵的波浪,潮水般地卷上码头,打湿了他的裤脚。
“鞑子到哪里了?”看着船影慢慢远去,刘禹头也不回地问道。
“刚刚收到的消息,刚过了安溪镇。”一个亲兵迅速答道。
“各人的位置都记下了么?一定要等到鞑子大部进城,行动之后,各自撤离,向福建路一带集结。”
留下的人就是构成整个通讯网中,两浙一带的那部分探子,总数也不过四十余人,将计划再一次在脑中过了一遍,刘禹更不二话,转身上马,朝着洞开的候潮门当先驰去。
这支四十余人的小队伍,自进了城门就开始分路而行,首先是两骑从队伍分出,沿着东华门、和宁门的方向奔向大内的方向。
进城之后,马队在宽阔的御街上驰聘着,每隔上一段,都会有两名手下跑向各自预定好的方向,等到队伍过了众安桥,刘禹“吁”得勒住了马儿,这里就是他的位置,兴安坊自家的府第。
“弟兄们,保重!”
“东家保重!”余下的所有人都在马上一抱拳,速度不减地冲过他的身边,这些人都已经将自己当成了他的家人,而不仅仅是下属。
一个不大的县城,几千乡兵,硬是挡了阿刺罕的大军四天之久,城破之后,他一边入城想看一看这个守将是何许人,一边调兵遣将,临安的大门已经打开了,即使要绕上一截子,他也有信心比独松关那一路还快上几分。
“传令高兴、撒里蛮二人,轻骑直捣敌都,本帅只要一个结果,那就是临安城,余者皆不足虑。”
在一众亲兵的护卫下,他来到了县城中最后的战斗发生地......安吉县衙,从打开的门口走进去,满眼都是倒毙的是尸体,从装束上看,地上的那些尸首多数都是宋人的,边上还有一些伤者和被俘的被看管了起来,阿刺罕看了一眼这些人,眉头皱了皱。
“人呢?捉到了吗。”
“就在里面,大帅一看便知。”
阿刺罕在手下的指引下跨入后堂,这里面的死人更少,有些尸体还保持着一个横刀自刎的姿式,等到走上台阶,当洞开的大门就在眼前,他顿时明白了手下的意思。
大堂一切如常,当中的案几上放着一顶官帽,长长的帽翅微微颤动着,整个大堂上唯一的一个人......准确地说应该是一具尸体也在微微颤动着,阿刺罕凝视着挂在空中的那个身影,久久没有说话。
“确认了么?”
“印信找到了,人也找人指认过了,就是本州知州赵良淳。”
阿刺罕接过那个小小的铜印,那上头的几个汉字弯弯曲曲地,以他的那点汉话水平连一个字都认不出,不过略看了一眼,他就将铜印扔给手下。
“割下他的首级,命人传檄四下,降者俱有加官,拒者此人便是下场。”转身走了几步又停下:“找个棺木,将尸身葬了吧。”
走出县衙,城中街道上,大队大队的步卒正冲进城中,零星的小规模战斗还在继续,不过大局已定,阿刺罕瞅了瞅身边的几个将校跃跃欲试的神情,哪里不明白他们在想什么。
“此事本帅做不了主,需得快马回报大汗。”顿了一顿,他摇摇头又补上一句:“大汗要的是整个江南,只怕未必会如你们所愿。”
临安城候潮门外的钱塘湾海港码头,七、八月间那种震天动地的秋潮盛景早已褪去,露出的泊位上,停着一艘艘高大的海船,缘着船身放下来的绳梯,一排排的人流正攀缘而上,为了多载人和物,大部分的武具都给拆除了,原本应该是装着拍竿的位子上,几个他从后世弄来的铁葫芦,正通过粗大的铁链子,吊着还没有装完的圆木,被船上的军士们一点点地拉上去。
码头上,刘禹和叶应及、孟之缙、陆秀夫等几个人站在一块儿,看着这一切,包括叶梦鼎在内的几人家眷,已经登上了海船,眼见着他们也快到离开的时候了。
“君实。”刘禹叫着陆秀夫的字,后者转眼看向他:“此时官家的船,多半已经接近了余姚县,明日就可抵达庆元府,你若是要追赶,可在定海下船,不过最好将嫂嫂和几个侄儿送到琼州去。”
送去做什么,刘禹相信自己不说,后者也能猜得到,对于这个时代的历史人物,他越是认识得深,就越是知道,这不是游戏里收集名将,这些史上留名的忠臣,忠的是名为“大宋”的朝廷,他们抛弃前程、家族、不惜身家性命,也就意味着自己拿不出可以诱惑他们心志的东西。
换句话说,如果这种人被自己一蛊惑,就纳头而拜,那他们也不会在史上留名了,可正是因为这样,他才打算为这些人做点什么,哪怕陆秀夫最后的归宿,依然是抱着五岁的小皇帝跳入海中,也不希望,在这之前,他会再一次,亲手拿着一把剑,把自己的妻子和儿女赶下海去。
“那就有劳子青了。”果然,陆秀夫感激地朝他一拱手,谢过了这番好意。
都是至交好友,刘禹没时间同他们瞎客气,紧接着问下一个人:“老孟,你有何打算?”
“某与筠用商量过了,这劳什子郎中做着也没什么劲头,还不如去琼州呢。”
孟子缙毫不在意地说道,他没有为大宋陪葬的打算,又失去了投靠元人的途径,这么选择也是理所当然,刘禹点点头,转到了自己的大舅哥身上。
“筠用,城中的安排,都妥当了吧?”
“照你的吩咐,军器监的工匠将坊中留存的猛火油全都用上了,可某有些不明白,不过一座空城,连值点钱的事物都被你拆了,还闹这么一出是何用意?”
“无他,阻敌耳。”刘禹见他们都露出一个疑惑的表情,继续说道:“三天了,官家的座船还没有出绍兴府,而鞑子呢?正日以继夜地扑过来,探子来报,他们根本没有去管沿途的几个县,大队骑兵顺着翦溪水、官塘河一路疾进,最多还有两个时辰就会到达临安城下。”
“筠用、老孟、君实,你们说说看,若你是鞑子前锋,发现临安已是空城一座,会停下来,任由那些离城的百姓走远吗?他们可才走了半日功夫。”
“这......”听他这么一说,几个人立时变了脸色。
刘禹说得一点也没错,无论是已经走了三天之久的官船大队,还是跟在后头的百姓,速度都非常低,元人的骑兵在这京师之地,修得十分平整的官道,将会发挥出最大的效果,到时候,他们连个屠城的罪名都用不着担,就能光明正大地屠戮这些百姓,抢去他们分得的那一份口粮!
“难怪你将那些木头都堆在路口,又将草料场、纸库、布库的存货尽数找出,可是,人都走了,现在放上一把火,就能阻得了敌人?”
叶应及是个技术宅,他的分析也自然从可行性上去考虑,鞑子会因为城中失火就停下来救火么?哪怕能耽误他们一会儿,只要发现城中实际上没有人,他们还会继续停着不走?他不太敢相信,同样孟、陆二人也是一样。
“谁说,某只是想放一把火?”
刘禹出人意料地否定了他们的猜测,认识了这么久,几个人都十分了解他的个性,顺着他的话头思维这么一发散,顿时就想到了一个可能性。
“难道你是想......”陆秀夫当了多年的首席幕僚,对于军事方面要敏感得多,毫不意外地猜到了他的打算。
“要让他们停下来,就要将他们打痛,这把火,会让鞑子知道,何谓‘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刘禹的眼神变得无比坚毅,让他们又想起了那个屹立在建康城头的年青人。
“万万不可!”
“某也要留下来。”
“三思......”
三个人异口同声地出言劝道,刘禹摆摆手示意自己还有话说。
“此次迁都,将百姓尽数劝离,全是某一人的主张,如今他们面临大难,某若是不闻不问,坐看他们遭劫,还不如当初什么也不做呢?”为了让他们放心,刘禹又解释道:“此事,某一早就计划妥当,如何安全撤离,在哪里接应全都安排好了,因此,只能某来做,你们都不行。”
“放心吧,刘某比你等都惜命,不会随便抛却的。”刘禹看着陆秀夫,郑重地说道:“临安这里,最多能拖延鞑子两天功夫,绍兴府某还有后招,可鞑子绝不会甘心。你到了庆元府,一定要将这一切告知官家他们,想要摆脱追兵,唯有抛下行装,轻车简从,迅速进入福建路,同陈君贲的大军汇合一途!”
从他的话语中,陆秀夫还听出了另一层意思,官家的大队走不快,百姓们就只会更慢,这样一来,从浙东到福建的这一路,搞不好就成为了死亡之路,他当下也不再多说,郑重地一个大礼揖下去。
“定不辱命。”
“筠用。”刘禹再次看着自己的大舅哥。
“你说,某无有不从。”
“殿下若是想在庆元府下船,尽可由她,可船上的那些宫人,务必要带往琼州去,还有......”刘禹深吸了一口气:“有位姓顾的娘子,请一定要好生照顾她,拜托了。”
叶应及神色复杂地看了他一眼,点点头:“放心。”
“行了,都上船吧。”
在他的注视下,几个人只能依次从绳梯爬上去,等到人物全都上完,一艘接一艘的海船开始离岸,钱塘湾的海水被船身掀起一阵又一阵的波浪,潮水般地卷上码头,打湿了他的裤脚。
“鞑子到哪里了?”看着船影慢慢远去,刘禹头也不回地问道。
“刚刚收到的消息,刚过了安溪镇。”一个亲兵迅速答道。
“各人的位置都记下了么?一定要等到鞑子大部进城,行动之后,各自撤离,向福建路一带集结。”
留下的人就是构成整个通讯网中,两浙一带的那部分探子,总数也不过四十余人,将计划再一次在脑中过了一遍,刘禹更不二话,转身上马,朝着洞开的候潮门当先驰去。
这支四十余人的小队伍,自进了城门就开始分路而行,首先是两骑从队伍分出,沿着东华门、和宁门的方向奔向大内的方向。
进城之后,马队在宽阔的御街上驰聘着,每隔上一段,都会有两名手下跑向各自预定好的方向,等到队伍过了众安桥,刘禹“吁”得勒住了马儿,这里就是他的位置,兴安坊自家的府第。
“弟兄们,保重!”
“东家保重!”余下的所有人都在马上一抱拳,速度不减地冲过他的身边,这些人都已经将自己当成了他的家人,而不仅仅是下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