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请示
“哥,是你吗?”
隔了半个月,再次听到妻子的声音,刘禹的心很不争气地跳动起来,那种难忍的相思,似乎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根本用不着刻意去想。
“媳妇儿。”
“唔唔。”没想到,话筒里传来的是一阵压抑的哭声,让他也跟着难受起来。
“别这样,咱儿子看着呢。”
“我没事,就是听到你的声音,突然忍不住了。”苏微很快收了声,压着自己的情绪说道:“你现在说话自由吗?”
“嗯,只有我一个人在,胖子带着人保护我,别担心。”
“玲姐来找我们,把事情都说了,爸妈听到了小稷的事,我看不出有什么异常,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你说怎么办?”
从苏微打这个电话,刘禹就猜到了,政府一定会通过父母来做自己的工作,只是没想到,会是林玲出面。
“爸妈怎么说?”
苏微告诉了当时二老的反应,刘禹心里松了一口气,父母没有给他压力,这种无条件的信任却也让自己背负了沉重的包袱,于是,他也将目前的情况说给了妻子听,两个人都默契地没有问对方的打算,因为谁也不知道,电话有没有被监听。
只不过,当他听到了父亲的猜测时,一下子就想到了那座被围困的城池,算上之前的被困,已经过去了大半年,历史上,常州只守了三个月,这次会幸免吗?
当然,如今的形势已经大为不同,或许在元人到来之前,那些百姓就已经跟着逃到了京师临安府,又在自己的努力下,一路南下,说不定已经在广东路了呢?
但是刘禹不敢去赌,因为这关系到血脉,万一真得发生了历史惨案,他就只能靠自己来制造了,也不知道,小妻子在那么努力地耕耘下,有没有留下种子?
最后,两个人把话题转到了襁褓中的儿子身上,对于那个尚未谋面的小生命,刘禹有着无比伦比的耐心和兴趣,如果不是看到钟茗的到来,两个人还不知道会煲上多久。
“对不住,一聊就忘了时间,话费不便宜吧。”将电话递还的时候,刘禹已经心情开个玩笑了。
钟茗接过电话,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刚才隔得很远,不过她可以想见对方的神情,那是一种她曾经渴望,却无法实现的梦想,心里充满了羡慕。
“有个不好的消息,上级领导的意见不太统一,因为他们不了解你的能力,对于结果有所怀疑。”
“是要限制我的自由吗?”刘禹的脸色一沉。
“不是,我们用了两年时间证明,你是唯一的使用者,至少,在找到别的选择之前,你是安全的。”
钟茗的语气并不太肯定,因为对方的要求,与补天计划的初衷有了很大的分歧,那就是,国家无法成为主导,要与实验者平等合作,这让那些习惯了发号施令的领导如何接受?
提出这个计划,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的事,当时的国际环境,对于华夏极为不利,甚至可以说是危险,社会主义阵营雪崩式地坍塌,使得华夏成为了西方最主要的敌对力量,如果不是二十世纪开始的恐怖主义袭击,让他们的目标有所转移,情况会发展到哪一步,真得很难想像。
然而到了今天,二十一世纪已经过去了十多年,华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且依然保持着高速地增长,随着国力的增强,外交方面也取得极大的进展,外部环境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在这样的条件下,对于资源的渴求,似乎变得不那么迫切,这个计划的重要程度自然也下降了,至少对于新一代领导集体来说,不再是迫在眉睫的选择。
在这种情况下,刘禹的要求,便显得那么地不合时宜,甚至可以说是嚣张的,钟茗的描述已经尽量显得温和,实际上,远远不足以说明真实的情况。
见他的脸色不太好,钟茗安慰着说道:“这只是个别领导的意见,一号首长还没有表态,他的态度才是至关重要的,为了谨慎起见,组织上会召集相关部门的专家进行论证,最终形成的结论,绝不会比你想像得更恶劣,因为这个行为本身,就说明了,他们对你的认可,咱们的国家不是一言堂,这么重要的决策,怎么可能开一次会议就能形成,你要理解。”
“我理解,可时间不等人,你知道吗,由于上次被隔离审查,我失去了一个机会,一个拯救很多人的机会,他们或许已经成为了蒙古人刀下的亡魂,如果,百姓对于你们只是一个数字的话,请记住这个名字,你们再一次使他成为了民族英雄。”
“文天祥。”
钟茗当然知道这个名字,他几乎就是南宋末期的一个符号,家喻户晓无人不知。
“有什么我能做的吗?”
“我希望能安全地到达晋陵,也就是我的家乡,或许已经迟了,但我还是想要去看一看,稷子的孙子或是重孙,是不是逃脱了屠杀。”
钟茗惊愕地看着他,一百年的时间,足以产生多少代人,以古人的寿命,这是极有可能的。
“我去向上级请示,争取尽快答复你。”
结果很快就返回来,军方可以安排一架飞机直飞晋陵,他被允许带两名保镖,在胖子的建议下,长着一张东亚人面孔,能说流利汉话的金武铉和毛熊人伏特加入选,前者具有非常丰富的安保经验,而后者的庞大体形,是个挡枪子的绝佳人选。
在飞机没有到达之前,刘禹回到了异时空,这些天运来的建筑材料,已经足够建起一座钢筋混凝土城堡了,当然,这不是一朝一夕能建成的,他已经将技术部分教与了那些下人,余下的,就要靠丁应文来监工。
“你要走?”
丁应文听着他的嘱咐,立刻猜到了他的用意。
“嗯,今晚就走,这里的一切,就拜托你了,帮助忽突仑站住脚,然后利用这片土地的特殊性,尽量拉拢周边的势力加入,一座城堡再是坚固,也经不起长年累月的攻打,只有利益才能让他们投鼠忌器,希望她能坚持到,我到来的那一天。”
“大宋要北伐么?”丁应文兴奋地说道。
刘禹奇怪地看了他一眼:“不是大宋要北伐,而是某要北伐!”
丁应文愣了好一会儿,才回过味来,他毫不犹豫地一拱手。
“在下定当不负所托。”
“你的任务,除去操持这个贸易区,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把这一带一直到钦察汗国的道路、地形、驻所、兵力情况摸清楚,这件事,可以让手下们去做,以游记的形式,不会有人怀疑什么。”
这一回,他听懂了,只是简单地应了一声:“是。”
一边同丁应文交待,刘禹一边带着他最后一次巡视尚未完工的城堡,它结合了汉人城池的特点,同时吸收了西方城堡的长处,规模虽然不大,不过防守起来需要的人手也不多,合理的布局和多棱结构,使得它几乎没有死角,七河流域可以形成一个水杈纵横的河网地带,为防守者提供极大的优势。
丁应文将他的嘱托一一记下,按照经验,这一次分别,多半又是数以年计,他必须做好独当一面的准备,好在这些日子的磨练,极大地增强了信心,哪怕周旋于几个汗国之间,也能做到游刃有余。
等到该说得都说完了,刘禹便打算同他告别。
“某走了,照顾好忽突仑,有什么消息,用鸽子往大都送,那里有咱们的人接应。”
“你不打算同她告别?”
丁应文是亲眼看到两人的亲密关系的,虽然没有一个形式,但是这里的人,包括少女的父亲海都,都已经将她看做了汉人的女人,他不敢相信,一觉醒来,看不到心上人时,少女会是如何地伤心欲绝。
“某怕她受不了,也怕自己受不了。”
“好吧,某会转告她,你非是绝情。”
丁应文理解地点点头,那是一个烈火般明媚的女子,或许对她来说,这样的分离,更好一些吧。
在黑夜中,刘禹骑着马,在火把的照耀下,走向位于巴尔喀什湖附近的穿越点,就在即将到达的一刻,身后突然响起了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用不着回头,他也能听出那是谁,他翻身下马,站在原地等待着。
“子青!”马背上的少女连头发都是披散的,显然是刚睡下,远远地看到他的身影,大喊了一声。
两人隔着两、三步的距离上停下来,同时扔掉缰绳,跑向对方,紧紧地抱在了一块儿。
“子青!”
“忽突仑。”
少女主动挨上他的唇,刘禹忘情地与她拥吻,良久之后,少女放开他的手,盯着他的眼睛说道。
“你不让送,我就不看,记住我,草原上,忽突仑在等着你,无论多久。”
说罢,转头就走,甩蹬策马离去,果真再也没有回头,随着蹄声渐远,泪水不知不觉从她的脸上滑落,被冷风一吹,冰凉一片。
第十卷《大漠黄沙》终
隔了半个月,再次听到妻子的声音,刘禹的心很不争气地跳动起来,那种难忍的相思,似乎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根本用不着刻意去想。
“媳妇儿。”
“唔唔。”没想到,话筒里传来的是一阵压抑的哭声,让他也跟着难受起来。
“别这样,咱儿子看着呢。”
“我没事,就是听到你的声音,突然忍不住了。”苏微很快收了声,压着自己的情绪说道:“你现在说话自由吗?”
“嗯,只有我一个人在,胖子带着人保护我,别担心。”
“玲姐来找我们,把事情都说了,爸妈听到了小稷的事,我看不出有什么异常,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你说怎么办?”
从苏微打这个电话,刘禹就猜到了,政府一定会通过父母来做自己的工作,只是没想到,会是林玲出面。
“爸妈怎么说?”
苏微告诉了当时二老的反应,刘禹心里松了一口气,父母没有给他压力,这种无条件的信任却也让自己背负了沉重的包袱,于是,他也将目前的情况说给了妻子听,两个人都默契地没有问对方的打算,因为谁也不知道,电话有没有被监听。
只不过,当他听到了父亲的猜测时,一下子就想到了那座被围困的城池,算上之前的被困,已经过去了大半年,历史上,常州只守了三个月,这次会幸免吗?
当然,如今的形势已经大为不同,或许在元人到来之前,那些百姓就已经跟着逃到了京师临安府,又在自己的努力下,一路南下,说不定已经在广东路了呢?
但是刘禹不敢去赌,因为这关系到血脉,万一真得发生了历史惨案,他就只能靠自己来制造了,也不知道,小妻子在那么努力地耕耘下,有没有留下种子?
最后,两个人把话题转到了襁褓中的儿子身上,对于那个尚未谋面的小生命,刘禹有着无比伦比的耐心和兴趣,如果不是看到钟茗的到来,两个人还不知道会煲上多久。
“对不住,一聊就忘了时间,话费不便宜吧。”将电话递还的时候,刘禹已经心情开个玩笑了。
钟茗接过电话,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刚才隔得很远,不过她可以想见对方的神情,那是一种她曾经渴望,却无法实现的梦想,心里充满了羡慕。
“有个不好的消息,上级领导的意见不太统一,因为他们不了解你的能力,对于结果有所怀疑。”
“是要限制我的自由吗?”刘禹的脸色一沉。
“不是,我们用了两年时间证明,你是唯一的使用者,至少,在找到别的选择之前,你是安全的。”
钟茗的语气并不太肯定,因为对方的要求,与补天计划的初衷有了很大的分歧,那就是,国家无法成为主导,要与实验者平等合作,这让那些习惯了发号施令的领导如何接受?
提出这个计划,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的事,当时的国际环境,对于华夏极为不利,甚至可以说是危险,社会主义阵营雪崩式地坍塌,使得华夏成为了西方最主要的敌对力量,如果不是二十世纪开始的恐怖主义袭击,让他们的目标有所转移,情况会发展到哪一步,真得很难想像。
然而到了今天,二十一世纪已经过去了十多年,华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且依然保持着高速地增长,随着国力的增强,外交方面也取得极大的进展,外部环境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在这样的条件下,对于资源的渴求,似乎变得不那么迫切,这个计划的重要程度自然也下降了,至少对于新一代领导集体来说,不再是迫在眉睫的选择。
在这种情况下,刘禹的要求,便显得那么地不合时宜,甚至可以说是嚣张的,钟茗的描述已经尽量显得温和,实际上,远远不足以说明真实的情况。
见他的脸色不太好,钟茗安慰着说道:“这只是个别领导的意见,一号首长还没有表态,他的态度才是至关重要的,为了谨慎起见,组织上会召集相关部门的专家进行论证,最终形成的结论,绝不会比你想像得更恶劣,因为这个行为本身,就说明了,他们对你的认可,咱们的国家不是一言堂,这么重要的决策,怎么可能开一次会议就能形成,你要理解。”
“我理解,可时间不等人,你知道吗,由于上次被隔离审查,我失去了一个机会,一个拯救很多人的机会,他们或许已经成为了蒙古人刀下的亡魂,如果,百姓对于你们只是一个数字的话,请记住这个名字,你们再一次使他成为了民族英雄。”
“文天祥。”
钟茗当然知道这个名字,他几乎就是南宋末期的一个符号,家喻户晓无人不知。
“有什么我能做的吗?”
“我希望能安全地到达晋陵,也就是我的家乡,或许已经迟了,但我还是想要去看一看,稷子的孙子或是重孙,是不是逃脱了屠杀。”
钟茗惊愕地看着他,一百年的时间,足以产生多少代人,以古人的寿命,这是极有可能的。
“我去向上级请示,争取尽快答复你。”
结果很快就返回来,军方可以安排一架飞机直飞晋陵,他被允许带两名保镖,在胖子的建议下,长着一张东亚人面孔,能说流利汉话的金武铉和毛熊人伏特加入选,前者具有非常丰富的安保经验,而后者的庞大体形,是个挡枪子的绝佳人选。
在飞机没有到达之前,刘禹回到了异时空,这些天运来的建筑材料,已经足够建起一座钢筋混凝土城堡了,当然,这不是一朝一夕能建成的,他已经将技术部分教与了那些下人,余下的,就要靠丁应文来监工。
“你要走?”
丁应文听着他的嘱咐,立刻猜到了他的用意。
“嗯,今晚就走,这里的一切,就拜托你了,帮助忽突仑站住脚,然后利用这片土地的特殊性,尽量拉拢周边的势力加入,一座城堡再是坚固,也经不起长年累月的攻打,只有利益才能让他们投鼠忌器,希望她能坚持到,我到来的那一天。”
“大宋要北伐么?”丁应文兴奋地说道。
刘禹奇怪地看了他一眼:“不是大宋要北伐,而是某要北伐!”
丁应文愣了好一会儿,才回过味来,他毫不犹豫地一拱手。
“在下定当不负所托。”
“你的任务,除去操持这个贸易区,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把这一带一直到钦察汗国的道路、地形、驻所、兵力情况摸清楚,这件事,可以让手下们去做,以游记的形式,不会有人怀疑什么。”
这一回,他听懂了,只是简单地应了一声:“是。”
一边同丁应文交待,刘禹一边带着他最后一次巡视尚未完工的城堡,它结合了汉人城池的特点,同时吸收了西方城堡的长处,规模虽然不大,不过防守起来需要的人手也不多,合理的布局和多棱结构,使得它几乎没有死角,七河流域可以形成一个水杈纵横的河网地带,为防守者提供极大的优势。
丁应文将他的嘱托一一记下,按照经验,这一次分别,多半又是数以年计,他必须做好独当一面的准备,好在这些日子的磨练,极大地增强了信心,哪怕周旋于几个汗国之间,也能做到游刃有余。
等到该说得都说完了,刘禹便打算同他告别。
“某走了,照顾好忽突仑,有什么消息,用鸽子往大都送,那里有咱们的人接应。”
“你不打算同她告别?”
丁应文是亲眼看到两人的亲密关系的,虽然没有一个形式,但是这里的人,包括少女的父亲海都,都已经将她看做了汉人的女人,他不敢相信,一觉醒来,看不到心上人时,少女会是如何地伤心欲绝。
“某怕她受不了,也怕自己受不了。”
“好吧,某会转告她,你非是绝情。”
丁应文理解地点点头,那是一个烈火般明媚的女子,或许对她来说,这样的分离,更好一些吧。
在黑夜中,刘禹骑着马,在火把的照耀下,走向位于巴尔喀什湖附近的穿越点,就在即将到达的一刻,身后突然响起了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用不着回头,他也能听出那是谁,他翻身下马,站在原地等待着。
“子青!”马背上的少女连头发都是披散的,显然是刚睡下,远远地看到他的身影,大喊了一声。
两人隔着两、三步的距离上停下来,同时扔掉缰绳,跑向对方,紧紧地抱在了一块儿。
“子青!”
“忽突仑。”
少女主动挨上他的唇,刘禹忘情地与她拥吻,良久之后,少女放开他的手,盯着他的眼睛说道。
“你不让送,我就不看,记住我,草原上,忽突仑在等着你,无论多久。”
说罢,转头就走,甩蹬策马离去,果真再也没有回头,随着蹄声渐远,泪水不知不觉从她的脸上滑落,被冷风一吹,冰凉一片。
第十卷《大漠黄沙》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