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大明历六月十二日,回历十二月三十日,西历6月30日。
经过半夜的燃烧,外城的房屋大多已经被烧毁,只剩下残砖瓦砾;用碎石子铺就的道路也被熏的乌黑,到处都是被大火焚烧后的灰烬,一脚踩上去,饶是后半夜下了雨,仍然会觉得发热。
宋琥站在城头,拿着千里眼看对面正在整队的撒马尔罕国之兵。只见那个名叫耶斯布的老将军指挥士兵清理出一大片地方,又命他们排成整齐的队列。
随即摆放在后面的大炮开始轰鸣,大大小小的炮弹发射到城墙上,砸出一片片飞溅的土石。宋琥不得不将身子缩进城垛里,并且将头顶钢盔的绳子系紧。
尚炳此时也站在城垛后面,与宋晟、吴杰等人一起看着外面正在排队的撒马尔罕国之兵,数了数人数,又问其他各个城墙的守将传来的消息,说道:“一共有五万人正在列队,已经比守城的我军将士还要多了。”
“看来帖木儿决定要尽快攻下内城,迎战从星星峡而来的援兵。”宋晟说道。
众人他的判断均无异议。宋晟又看了一会儿,见到大炮开始轰鸣,城下的士兵也要开始攻城,对尚炳说道:“殿下,兵凶战危,还请殿下下城,以保万全。”
“现下伊吾城势如危卵,哪里还有可保万全的地方?”尚炳先说了这句,但随即又道:“不过孤会下城。但不是为保万全,而是不让你们打仗的时候束手束脚。”
“谢殿下体谅。”宋晟说道。
尚炳正要再说几句话,忽然一发炮弹打在了他们面前的城垛上,将半个城垛打碎,土石飞溅。
宋晟也顾不得招呼尚炳了,大声喊了一句:“请殿下速速下城。”就开始指挥守城。
尚炳下意识双手握住头顶的钢盔,想要再说什么,但此时城头呼喊声已经响成一片,说什么都听不清楚,看着正忙活的宋晟默念了一句话,转身走下城头。
宋晟回头见到尚炳已经下城,松了口气,转过头来大声招呼道:“将士们,杀敌!”他的侍卫也同时呼喊起来,一时间压住了“嗡嗡嗡”的声音,响彻整个城头。
“杀敌!”众人呼喊一声,随即与攻城的撒马尔罕国之兵战在一起。
……
……
“我尊敬的陛下,很抱歉在战局变化如此快捷的时候时隔六天我才再次给您写信。”
“这并非是对陛下懈怠,实在是我忘记了给陛下写信。”
“从主的纪年第1404年6月29日起,战局的变化之快真是目不暇接。”
“那一日我写完给陛下的上一封信后与阿隆索一起去观察战局。当时帖木儿对于当日攻下外城信心满满,甚至觉得能够顺势一起攻下内城。”
“最终的结果帖木儿汗国的士兵确实攻陷了外城,但事情并不是如同帖木儿想象的那么顺利。守城的主将宋晟——经过对俘虏的明军士兵的审问,可以确定实际指挥守城的将领就是他——耍了一个小花招,让帖木儿多损失了许多士兵,以至于他手下的大将耶斯布想要退兵。”
“但帖木儿拒绝了退兵的请求,并且认定守城的明军已经是强弩之末,想要凭借最后的爆发吓住他们,从而顺利撤到内城。不仅如此,他还下令又增派了数万士兵攻城。”
“事实证明,帖木儿的判断是正确的,守城的明军确实已经是强弩之末,在更加猛烈的攻势下不得不放弃外城,退往内城。不过他们对此也早有准备,所以除了留下断后的士兵外,并未有其它损失。”
“随后城内燃起了大火。对于这场大规模火灾的起因,现在我还不太清楚,但由于后半夜下的雨,使得这场本来对于攻城有利有弊的大火剩下的全部都是对帖木儿的好处。”
“帖木儿也没有浪费这些好处,第二天一早就下令发动最猛烈的进攻以夺取城池,战局从一开始就陷入了白热化。”
“摆放在营地后方的大炮不断开火,直到炮管热的发烫才停下,开始降温,待温度降低后又马上继续开火;使用弓弩掩护攻城的士兵冒着城头不断射下来的箭矢冲到离着城墙只有三四十步的距离,前排的人举起盾牌,后排的人向斜上方大约60度的方向抛射箭矢,浑然不顾自己射出的箭在射死明军前自己也很可能被射死。”
“但最英勇无畏的还是攻城的步兵。这些步兵仿佛家里还有另外一具身体,在这具身体打坏以后能够回去换上另外的身体一般,毫不姑息自己的生命向城墙冲去,即使在冲上城头前就有十分之一甚至更多的士兵被打死也丝毫不停步。”
“当然,他们之所以会这样冲锋,与之前帖木儿的动员方式关系很大。东方的明国有所谓‘三位一体’的文明,以将近两千年前,大约是公元前5国00年前后出生的一位智者创造出来的儒家学说为主,以他们本土的宗教道教和从印度传入的佛教为辅。关于明国的文明之后我会专门写一封信详细描述。”
“在这其中,并无其它任何宗教的位置。所以自从明国的开国皇帝即位后不久就下达了对天方教徒的歧视政策,新任皇帝即位后也丝毫没有放松,甚至变本加厉。”
“这样明国对于帖木儿汗国来说就是一个异教徒组成的国家。所以帖木儿采用了激发士兵们宗教狂热的方式动员他们。现在看来,效果很好。”
“因此明军从一开始就陷入被动中。帖木儿下令攻打内城的第一日,也就是6月30日,就有许多帖木儿汗国的士兵冲上城头,几乎要将城头的明军赶下去。明军不得不使用他们仅存的守城器械来防守,使得城头不至于被夺取。”
“但是他们的守城器械很少,很快就用完了。之后守城的明军不得不用士兵的生命来防守城池。”
“但城内的明军数量也比不上城外的帖木儿汗国的士兵。在我看来,城池失守是不可避免的。”
经过半夜的燃烧,外城的房屋大多已经被烧毁,只剩下残砖瓦砾;用碎石子铺就的道路也被熏的乌黑,到处都是被大火焚烧后的灰烬,一脚踩上去,饶是后半夜下了雨,仍然会觉得发热。
宋琥站在城头,拿着千里眼看对面正在整队的撒马尔罕国之兵。只见那个名叫耶斯布的老将军指挥士兵清理出一大片地方,又命他们排成整齐的队列。
随即摆放在后面的大炮开始轰鸣,大大小小的炮弹发射到城墙上,砸出一片片飞溅的土石。宋琥不得不将身子缩进城垛里,并且将头顶钢盔的绳子系紧。
尚炳此时也站在城垛后面,与宋晟、吴杰等人一起看着外面正在排队的撒马尔罕国之兵,数了数人数,又问其他各个城墙的守将传来的消息,说道:“一共有五万人正在列队,已经比守城的我军将士还要多了。”
“看来帖木儿决定要尽快攻下内城,迎战从星星峡而来的援兵。”宋晟说道。
众人他的判断均无异议。宋晟又看了一会儿,见到大炮开始轰鸣,城下的士兵也要开始攻城,对尚炳说道:“殿下,兵凶战危,还请殿下下城,以保万全。”
“现下伊吾城势如危卵,哪里还有可保万全的地方?”尚炳先说了这句,但随即又道:“不过孤会下城。但不是为保万全,而是不让你们打仗的时候束手束脚。”
“谢殿下体谅。”宋晟说道。
尚炳正要再说几句话,忽然一发炮弹打在了他们面前的城垛上,将半个城垛打碎,土石飞溅。
宋晟也顾不得招呼尚炳了,大声喊了一句:“请殿下速速下城。”就开始指挥守城。
尚炳下意识双手握住头顶的钢盔,想要再说什么,但此时城头呼喊声已经响成一片,说什么都听不清楚,看着正忙活的宋晟默念了一句话,转身走下城头。
宋晟回头见到尚炳已经下城,松了口气,转过头来大声招呼道:“将士们,杀敌!”他的侍卫也同时呼喊起来,一时间压住了“嗡嗡嗡”的声音,响彻整个城头。
“杀敌!”众人呼喊一声,随即与攻城的撒马尔罕国之兵战在一起。
……
……
“我尊敬的陛下,很抱歉在战局变化如此快捷的时候时隔六天我才再次给您写信。”
“这并非是对陛下懈怠,实在是我忘记了给陛下写信。”
“从主的纪年第1404年6月29日起,战局的变化之快真是目不暇接。”
“那一日我写完给陛下的上一封信后与阿隆索一起去观察战局。当时帖木儿对于当日攻下外城信心满满,甚至觉得能够顺势一起攻下内城。”
“最终的结果帖木儿汗国的士兵确实攻陷了外城,但事情并不是如同帖木儿想象的那么顺利。守城的主将宋晟——经过对俘虏的明军士兵的审问,可以确定实际指挥守城的将领就是他——耍了一个小花招,让帖木儿多损失了许多士兵,以至于他手下的大将耶斯布想要退兵。”
“但帖木儿拒绝了退兵的请求,并且认定守城的明军已经是强弩之末,想要凭借最后的爆发吓住他们,从而顺利撤到内城。不仅如此,他还下令又增派了数万士兵攻城。”
“事实证明,帖木儿的判断是正确的,守城的明军确实已经是强弩之末,在更加猛烈的攻势下不得不放弃外城,退往内城。不过他们对此也早有准备,所以除了留下断后的士兵外,并未有其它损失。”
“随后城内燃起了大火。对于这场大规模火灾的起因,现在我还不太清楚,但由于后半夜下的雨,使得这场本来对于攻城有利有弊的大火剩下的全部都是对帖木儿的好处。”
“帖木儿也没有浪费这些好处,第二天一早就下令发动最猛烈的进攻以夺取城池,战局从一开始就陷入了白热化。”
“摆放在营地后方的大炮不断开火,直到炮管热的发烫才停下,开始降温,待温度降低后又马上继续开火;使用弓弩掩护攻城的士兵冒着城头不断射下来的箭矢冲到离着城墙只有三四十步的距离,前排的人举起盾牌,后排的人向斜上方大约60度的方向抛射箭矢,浑然不顾自己射出的箭在射死明军前自己也很可能被射死。”
“但最英勇无畏的还是攻城的步兵。这些步兵仿佛家里还有另外一具身体,在这具身体打坏以后能够回去换上另外的身体一般,毫不姑息自己的生命向城墙冲去,即使在冲上城头前就有十分之一甚至更多的士兵被打死也丝毫不停步。”
“当然,他们之所以会这样冲锋,与之前帖木儿的动员方式关系很大。东方的明国有所谓‘三位一体’的文明,以将近两千年前,大约是公元前5国00年前后出生的一位智者创造出来的儒家学说为主,以他们本土的宗教道教和从印度传入的佛教为辅。关于明国的文明之后我会专门写一封信详细描述。”
“在这其中,并无其它任何宗教的位置。所以自从明国的开国皇帝即位后不久就下达了对天方教徒的歧视政策,新任皇帝即位后也丝毫没有放松,甚至变本加厉。”
“这样明国对于帖木儿汗国来说就是一个异教徒组成的国家。所以帖木儿采用了激发士兵们宗教狂热的方式动员他们。现在看来,效果很好。”
“因此明军从一开始就陷入被动中。帖木儿下令攻打内城的第一日,也就是6月30日,就有许多帖木儿汗国的士兵冲上城头,几乎要将城头的明军赶下去。明军不得不使用他们仅存的守城器械来防守,使得城头不至于被夺取。”
“但是他们的守城器械很少,很快就用完了。之后守城的明军不得不用士兵的生命来防守城池。”
“但城内的明军数量也比不上城外的帖木儿汗国的士兵。在我看来,城池失守是不可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