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陈继行礼道。
“陈卿,觉得朕教授的如何?”允熥笑道。
“陛下,陛下所讲授自然不错,臣适才在窗外看,所有学生都十分认真的看着讲台,没有一人走神,可见陛下讲授之好。可臣斗胆妄言,为何向学生们教授这些?”陈继说道。
此时允熥自然是在五城学堂,而且刚刚教授完一节课。这是他在五城学堂教授的第七节课,前六节课陈继听了一会儿后虽然觉得皇上的观点有些奇异,可毕竟是十分有用的东西,课后没有提出异议;可今日这节课的内容他认为实在无用,忍不住向允熥提了出来。
允熥神色不变,淡淡的说道:“爱卿觉得朕今日教导他们的无用么?”
“陛下,虽然今日陛下教导学生们的是有关火铳之事,可就算学生以后为将,又何须知晓火铳能够发射弹丸的,原,原理?”
“臣从未当过将领,若是用兵打仗臣自然不敢妄言;可建业四年出征安南,去岁出征西域,臣蒙陛下恩典跟随前去,见识过将领如何指挥。在臣看来,他们只需知晓火铳的射程,如何使用火铳才能起到最大用处即可,为何还要知晓发射弹丸的原理?”陈继躬身说道。
其实在他看来,作为统兵大将,连这些东西都不需要知晓,只需要知晓火铳兵的优势和劣势,能够确定何时将火铳兵派上战场即可;但他想了想,觉得允熥任用将领大多从基层逐渐向上升,最少也会担任千户一段时间,所以就将那些也列入了将领应当知道的事情。可他仍坚定的认为不需要知道原理。
“爱卿说的不错,身为统兵将领,确实不需知晓;可身为大都督府总装备部的官员,就需要知晓这些。”
“即使仅论火器,也有千万种可能的变化,不同的工匠提出的改进方向都彼此不同。大明虽然富庶,但也没有足够的钱财将每一个工匠提出的改进方向都尝试一遍,这就需要总装备部的官员选择出有益的改进方向。”
“可若是掌管此差事的官员对火器能够使用的原理完全不知晓,如何能够判断出哪一个工匠说的法子是有益的?是以他们需要知晓原理。”允熥说道。
“陛下所言自然有道理,可这五十名学生,会为总装备部官员之人有多少?臣斗胆妄言,至多有二三人罢了,甚至可能一人都没有。火器的原理,完全可以在他们即将去总装备部为官之前大略说一说,不必此时教给他们。”陈继又道。
“爱卿所言朕以为有些偏颇。”允熥没有生气,仍然平静的说道:“若是如爱卿所言,那学生们学习声乐、书法又有何用处?仅仅因为此乃孔子认为应当学习之事么?”
“朕不以为然。朕之所以命令不论国子监、讲武堂亦或是皇家学堂、女子学堂乃至五城学堂都要教授声乐、书法,是因学习这些事物,能够陶冶一个人的情操,使其成为君子,至少不会成为斗筲之人。”
“朕以为,朕亲自向他们教授的这些东西也有同样的作用。朕并非是说使学生成为君子,而是通过告诉他们火器的原理,教授给他们一种思考问题的法子。”
“爱卿适才应当也听到了,朕并非是直截了当的告诉他们,而是拿出几支火器当场演示一番,又让他们自己演示一番,之后拆开火器让他们看火器内部构造,注意在发射弹丸时到底哪些地方起到了作用,一步一步推导出火器发射的原理。”
“通过这种办法他们学会思考问题的法子,以后无论他们在哪一个衙门为官,甚或是不为官,都会用得到。”
“而且这不是正合了先贤之意么?《礼记·大学》有言:“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朕以为,朕所教授他们的,正合了格物致知。”
“陛下所言有理。是臣想的偏了。”陈继本身也不是特别保守的人,被他说服了,躬身行礼道。
“爱卿能够想明白就好。”允熥说了这一句,又道:“爱卿记得下次朕来到五城学堂讲课之前,准备一个侧面大约七分高的地方有孔的木桶,另准备一杆秤,一个装满水无孔的木桶,和一个分量重一些的舀子。”
“是,陛下。”陈继完全不知道允熥让他准备这些东西到底有什么用,可陛下的话当然是不能违背的,答应一声。
允熥又吩咐了他几句话,问了问学堂内的情形,骑上马离开了五城学堂。
他随即带着侍卫们向格致监赶来。杨士奇听闻陛下前来时非常惊讶,马上出来迎接,见到允熥跪下行礼说道:“臣格致监监正杨士奇见过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爱卿起来吧。”允熥笑着让侍卫将他拉起来:“你不必对朕行如此大礼。”
“陛下乃是天子,臣如何行礼都是应该。”杨士奇笑着说了一句,躬身问道:“陛下今日可有事情吩咐臣?为何不宣臣入宫觐见?”
“朕也没什么事情,只不过有事出宫一趟正好路过格致监,是以过来看看。”允熥笑道。
杨士奇才不信这话。若是在路上见到随意说几句话还罢了,都进了格致院的门,肯定是有事情要吩咐。可陛下现在不说,他也不会问,只是更加小心,又恭敬的说道:“既然如此,陛下,不如臣为陛下引导,在格致院内看一看?”
“好。”允熥笑着说道,随即在杨士奇的带领下在格致院内转了起来。
“杨卿。朕记得前年年底刚刚设立格致院的时候朕曾经告诉过你几个问题,让你回来后交待格致院内的人研究为何会如此。现下可有了些结果?”允熥一边走着,一边问道。
“启禀陛下,臣那一日返回格致监后就吩咐精通数学之人研究,有些问题研究出来了,但有些问题仍然并未研究出来。”
“陈卿,觉得朕教授的如何?”允熥笑道。
“陛下,陛下所讲授自然不错,臣适才在窗外看,所有学生都十分认真的看着讲台,没有一人走神,可见陛下讲授之好。可臣斗胆妄言,为何向学生们教授这些?”陈继说道。
此时允熥自然是在五城学堂,而且刚刚教授完一节课。这是他在五城学堂教授的第七节课,前六节课陈继听了一会儿后虽然觉得皇上的观点有些奇异,可毕竟是十分有用的东西,课后没有提出异议;可今日这节课的内容他认为实在无用,忍不住向允熥提了出来。
允熥神色不变,淡淡的说道:“爱卿觉得朕今日教导他们的无用么?”
“陛下,虽然今日陛下教导学生们的是有关火铳之事,可就算学生以后为将,又何须知晓火铳能够发射弹丸的,原,原理?”
“臣从未当过将领,若是用兵打仗臣自然不敢妄言;可建业四年出征安南,去岁出征西域,臣蒙陛下恩典跟随前去,见识过将领如何指挥。在臣看来,他们只需知晓火铳的射程,如何使用火铳才能起到最大用处即可,为何还要知晓发射弹丸的原理?”陈继躬身说道。
其实在他看来,作为统兵大将,连这些东西都不需要知晓,只需要知晓火铳兵的优势和劣势,能够确定何时将火铳兵派上战场即可;但他想了想,觉得允熥任用将领大多从基层逐渐向上升,最少也会担任千户一段时间,所以就将那些也列入了将领应当知道的事情。可他仍坚定的认为不需要知道原理。
“爱卿说的不错,身为统兵将领,确实不需知晓;可身为大都督府总装备部的官员,就需要知晓这些。”
“即使仅论火器,也有千万种可能的变化,不同的工匠提出的改进方向都彼此不同。大明虽然富庶,但也没有足够的钱财将每一个工匠提出的改进方向都尝试一遍,这就需要总装备部的官员选择出有益的改进方向。”
“可若是掌管此差事的官员对火器能够使用的原理完全不知晓,如何能够判断出哪一个工匠说的法子是有益的?是以他们需要知晓原理。”允熥说道。
“陛下所言自然有道理,可这五十名学生,会为总装备部官员之人有多少?臣斗胆妄言,至多有二三人罢了,甚至可能一人都没有。火器的原理,完全可以在他们即将去总装备部为官之前大略说一说,不必此时教给他们。”陈继又道。
“爱卿所言朕以为有些偏颇。”允熥没有生气,仍然平静的说道:“若是如爱卿所言,那学生们学习声乐、书法又有何用处?仅仅因为此乃孔子认为应当学习之事么?”
“朕不以为然。朕之所以命令不论国子监、讲武堂亦或是皇家学堂、女子学堂乃至五城学堂都要教授声乐、书法,是因学习这些事物,能够陶冶一个人的情操,使其成为君子,至少不会成为斗筲之人。”
“朕以为,朕亲自向他们教授的这些东西也有同样的作用。朕并非是说使学生成为君子,而是通过告诉他们火器的原理,教授给他们一种思考问题的法子。”
“爱卿适才应当也听到了,朕并非是直截了当的告诉他们,而是拿出几支火器当场演示一番,又让他们自己演示一番,之后拆开火器让他们看火器内部构造,注意在发射弹丸时到底哪些地方起到了作用,一步一步推导出火器发射的原理。”
“通过这种办法他们学会思考问题的法子,以后无论他们在哪一个衙门为官,甚或是不为官,都会用得到。”
“而且这不是正合了先贤之意么?《礼记·大学》有言:“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朕以为,朕所教授他们的,正合了格物致知。”
“陛下所言有理。是臣想的偏了。”陈继本身也不是特别保守的人,被他说服了,躬身行礼道。
“爱卿能够想明白就好。”允熥说了这一句,又道:“爱卿记得下次朕来到五城学堂讲课之前,准备一个侧面大约七分高的地方有孔的木桶,另准备一杆秤,一个装满水无孔的木桶,和一个分量重一些的舀子。”
“是,陛下。”陈继完全不知道允熥让他准备这些东西到底有什么用,可陛下的话当然是不能违背的,答应一声。
允熥又吩咐了他几句话,问了问学堂内的情形,骑上马离开了五城学堂。
他随即带着侍卫们向格致监赶来。杨士奇听闻陛下前来时非常惊讶,马上出来迎接,见到允熥跪下行礼说道:“臣格致监监正杨士奇见过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爱卿起来吧。”允熥笑着让侍卫将他拉起来:“你不必对朕行如此大礼。”
“陛下乃是天子,臣如何行礼都是应该。”杨士奇笑着说了一句,躬身问道:“陛下今日可有事情吩咐臣?为何不宣臣入宫觐见?”
“朕也没什么事情,只不过有事出宫一趟正好路过格致监,是以过来看看。”允熥笑道。
杨士奇才不信这话。若是在路上见到随意说几句话还罢了,都进了格致院的门,肯定是有事情要吩咐。可陛下现在不说,他也不会问,只是更加小心,又恭敬的说道:“既然如此,陛下,不如臣为陛下引导,在格致院内看一看?”
“好。”允熥笑着说道,随即在杨士奇的带领下在格致院内转了起来。
“杨卿。朕记得前年年底刚刚设立格致院的时候朕曾经告诉过你几个问题,让你回来后交待格致院内的人研究为何会如此。现下可有了些结果?”允熥一边走着,一边问道。
“启禀陛下,臣那一日返回格致监后就吩咐精通数学之人研究,有些问题研究出来了,但有些问题仍然并未研究出来。”